寶寶那麼可愛,怎麼能打人呢?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熊媽 熊媽育兒小課堂

最近常常被閨女偷襲:她含情脈脈地看著我,我以為她要來抱抱我,突然啪的一巴掌拍我臉上,「寶寶不能打媽媽!」話還沒說完,啪!又一巴掌。不僅是對我,閨女簡直打遍家裡無敵手,從媽媽爸爸奶奶爺爺,都挨過她的揍。

還有個場景,熊媽跟小區媽媽約玩,兩個萌萌噠的小姑涼坐在了一起,你以為會是兩人一起手牽手玩玩具的場面?

NO!完全看不到這種塑料姐妹花的場景,兩個小女孩互相瞪著眼睛,突然伸出魔爪,你拍我一巴掌,我拍你一巴掌,最後扭打在一起,只好尷尬地把她兩抱開。

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小小人」都會「打人」了嗎?問問身邊的寶媽,確實哦,這種所謂寶寶「打人」的情況,還真的是普遍存在呢!

沒學會說話,先學會暴力

事實上,0-3歲寶寶喜歡打人太正常了。攻擊衝動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尤其是3歲前,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有強烈的想要表達自己各種想法的需要,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經常出現打人、推人、咬人的情況。

這時候家長,不能用大人的道德來評判孩子,單純的說他「學壞了」,要「改正錯誤」。應該學會一種思考習慣,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0-3歲的寶寶打人原因不盡相同

0-1歲「打人」並不具有攻擊性

原因一:Get新技能,探索新反應

寶寶6個月後會出現第一次打人的行為,隨著手部的發育,寶寶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

打人會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突然get了某種新技能,很願意使用,打完人,他們就等著看下面將發生什麼事情。

如果孩子手打在爸爸媽媽臉上,發出「啪」的一聲時,看到他們做出了吃驚、故作痛苦或是樂不可支的誇張表情,他會覺得很有趣,這種「啪啪啪」的打臉行為就很可能會被維持下來,成為了孩子不恰當的互動方式。

【正確應對措施】

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

當寶寶打人的時候,不要給予任何表情回應,無論是生氣還是驚訝、發出笑聲,都會強化寶寶的行為,讓他下次再次鍥而不捨打你哦。

如果寶寶繼續拍打,輕握寶寶的手,再拿起一個玩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們家奶奶按我說的方法做了,寶寶打她臉的情況就明顯減少了,現在已經幾乎不會出現啦!

原因二:「打人」是表達情緒,我太興奮了

大人有時候會因為過於興奮,變得手舞足蹈。寶寶也同樣有表達激動情緒的需求。特別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他們不會說「太好了!」或者「我太開心了!」。所以,他們在感到興奮的時候,很可能會失控或無意識地「拍打」到他人,而被誤認為是在「打人」。

【正確應對措施】

向孩子示範認識情緒和表達情緒的方式。所以,爸爸媽媽平時要教寶寶各種表達方式,比如,開心了可以拍拍手。

增加孩子的運動量,讓他們的情緒在運動中得以宣洩。還不會走路的娃,讓他們儘可能多的滿地爬吧,會走路的娃,直接放出去野,讓孩子充分「放電」,能夠有效減少孩子情緒宣洩式的「打人」。

1-2歲「非攻擊性」打人行為

1歲以後的寶寶進入群體交往時會去打小夥伴。比如,跑到別的小朋友身邊拍他一下,然後笑著跑開,甚至在別人躲開後,又回來再拍一下,別的小朋友可能就會大哭起來。這下很多的父母就擔心,自家娃會不會成為讓別人家的娃「見而繞道」的熊孩子。

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多是因為孩子外出和他人互動的機會不多,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都是平和安靜型的,孩子很少會看到激烈的場景和面部表情,所以不太理解其他小朋友生氣的表情。

【正確應對措施】

打人是因為他還不會與別的孩子交往。所以,爸爸媽媽平時要教寶寶各種表達方式,比如,見到小朋友了,要握手表示歡迎;跟小朋友再見時要揮手。

也可以找一些繪本和視頻,和孩子一起看,在家裡就各種場景和孩子進行情境模擬練習,比如小朋友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他的感受是怎樣的,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小朋友的表情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寶寶示範如何正確而友好地邀請別人和自己一起玩。

3歲左右「攻擊性」打人行為

原因:模仿學習暴力行為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會經常模仿電視裡他覺得有趣的行為。網上有家長說,孩子自從看了《某羊羊》後就喜歡拿著平底鍋敲爸爸的腦袋(可憐的爸爸)。很明顯,孩子的這種「打人」更多帶有一種模仿的性質。

有些父母總在寶寶面前打鬧,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不管是感情很好,在打情罵俏,還是感情不和,真的打架了,寶寶都會不加分辨地模仿。

曾有人向我諮詢:「我昨天和寶寶爸爸大吵了一架,還打了起來,寶寶當時就在旁邊看著,他嚇得大哭,拼命推他爸爸,然後也被他爸爸狠狠地打了幾下屁股,哭得嗓子都啞了……今天我看到寶寶在用來拿一個衣架打他的玩具熊,寶寶是不是有心理陰影了?」

【正確應對措施】

①篩選一些合適孩子心理發展特點的動畫片,避免暴力內容較多的節目。當孩子開始模仿暴力行為時,應堅定地阻止他,並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別人會痛,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帶著孩子向被打的人道歉。

②不要恐嚇孩子,避免打孩子。如果家長先發火,認為寶寶不聽話,以暴制暴,那這個問題得不到改善。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儘可能採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既能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又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③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爆發劇烈的爭吵甚至肢體衝突。如果孩子不可避免地目睹了,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為一件事有不同意見而爭吵,並不是不愛對方了,也不是因為他的原因。更不要綁架孩子的意願,讓孩子當「調解員」「評判員」,向孩子哭訴一方的不是,要求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譴責另一方。

熊媽說

當孩子被貼上「愛打人」、「壞孩子」的標籤,就容易使周圍的人對這類兒童的過失行為、攻擊行為過於敏感和關注,反而容易強化他們重複發生攻擊行為。

對於父母來說,發現孩子有「打人」的行為,首先應該平靜下來,仔細觀察和思考,孩子的「打人」是否具有「攻擊性」,孩子的「打人」行為是受什麼因素的影響?背後到底傳達了怎樣的信號?然後我們才能採取針對性的應對方式。

除上述談及的原因之外,寶寶打人還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係:發育行為問題(多動症、自閉症、語言障礙等)、遺傳因素、氣質特徵、激素水平、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等。

原標題:《寶寶那麼可愛,怎麼能打人呢?【攻略】如何應對3歲前寶寶打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為了讓寶寶語言發展不滯後,那麼我就要多跟寶寶交流,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也要多告訴他,這是什麼,這是做什麼用的,那位姐姐在幹什麼……等孩子開始學說話時,要引導孩子說,千萬別著急替寶寶表達,比如說寶寶指著蘋果,父母就很懂他一樣,你想要吃蘋果對不對,你想要喝水對不對,這樣寶寶就會覺得即使我不學說話爸爸媽媽也知道我想什麼。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為什麼寶寶愛打人呢?1,表達情緒。家裡大人如果有愛動手打人的,或是給寶寶看的視頻,動畫裡有那種打人的情節,寶寶看到後就會模仿。有一陣子給他看寶寶巴士裡一首關於西遊記的動畫,裡面的孫悟空拿著棍子打妖怪,看了幾回,我家娃就拿擀麵杖打人了,這個模仿能力沒話說。4,大人默許。當寶寶打人的時候,你不阻止他或是不理會他,那麼他就會覺得這是可以繼續做的。
  • 1歲寶寶為啥愛打人?專家:寶寶打人暗藏發育規律,父母要了解
    不知道寶媽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在1歲的時候,變得喜歡打人,相信不少寶媽,都曾被自家孩子打過吧?雖然孩子軟糯糯的,打起人來並不疼,但是也是讓寶媽比較頭疼的,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寶媽也是會糾正孩子的,或者是陪孩子一起玩鬧,那麼孩子為什麼喜歡打人呢?這是什麼造成的呢?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為什麼在剛剛學會講話和思考的時候,孩子都喜歡發脾氣?家長們注意了,孩子發脾氣背後的這幾件事,你不能不知道。朋友有個兒子叫圈圈,圈圈平常很可愛,見人就笑,也不認生。這個時候寶寶們往往會比平常更加暴躁、易怒,心情捉摸不定,前一秒還在笑,可能後一秒就想和爸爸媽媽翻臉了。寶寶愛發脾氣的原因,家長們知道幾個?一、三歲以下的寶寶,總是發脾氣打人的原因?
  • 寶寶打人,怎麼辦?
    在寶貝大約1歲左右開始,一般會有打人的行為,為什麼呢?在此時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情緒控制不穩,他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時,會通過他們熟悉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例如:打人、咬人等。因為他們還不會用其他方式表達。因此,這個年齡的寶貝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寶寶愛打人?做對這3點,比吼一萬句更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小天使」為什麼會瞬間變「小惡魔」?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動輒打人的寶寶呢?,原來這樣就可以得到關注啊,看上去大家也很喜歡我這麼做呢!在育兒過程中,「打人」是一個常見行為。如果處理得當,不僅能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還能提升ta的社交能力,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
  • 兩歲寶寶老愛打人,聰明的媽媽一定要這樣做
    文|文兒想必媽媽們都聽說過「可怕的兩歲」,寶寶到了兩歲的時候就變的特別不聽話,不僅事事叛逆張嘴就是「不要」,急了還會動手打人,一向乖巧的寶寶突然性情大變讓不少媽媽傷透了腦筋。媽媽們當然知道這是因為寶寶自我意識覺醒,進入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雖寶寶的打人行為並非出於惡意,依然會讓別的寶寶敬而遠之,所以第一時間的管束很重要。
  • 寶寶咬人、打人、推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寶寶暴脾氣,家長心更急,今天,王榮輝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可愛的寶寶為啥就變小暴龍了呢?其實,寶寶打人,有時未必是暴力或者攻擊,我們應該分不同情況去看寶寶打人的原因。當寶寶「打人」時,家長不要以樂呵呵的表情鼓勵寶寶的行為,而是應該告訴寶寶:「我不喜歡這樣子,你這樣是不對的,應該換一種方式。」需要儘早教會寶寶一些簡單的問候方式來替代「打人」,比如「飛吻」、「抱抱」、「拉手」等等。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但這樣的教育方法可能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有些孩子打人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家人的關注,而事實證明,這個行為的出現確實能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那麼他們就不會想去改正,可能下次還會繼續這種行為。這時候你更需要做的,就是適當地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關注,然後再去引導孩子。
  • 為什麼3歲前的寶寶都愛發脾氣愛打人?了解心理活動是關鍵
    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寶寶2-3歲的時候,都會發現小寶寶好像越來越難管教了,而且小寶寶在這個時候還特別喜歡說不,一不小心就會亂發脾氣,比較喜歡打人,還經常在公共場合大聲地尖叫…有很多的媽媽都搞不懂,曾經那個乖巧可愛的寶寶,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囂張跋扈了呢?其實媽媽們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搞清楚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思維模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寶寶。
  • 為什麼3歲前的寶寶都愛發脾氣愛打人?了解心理活動是關鍵
    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寶寶2-3歲的時候,都會發現小寶寶好像越來越難管教了,而且小寶寶在這個時候還特別喜歡說不,一不小心就會亂發脾氣,比較喜歡打人,還經常在公共場合大聲地尖叫…有很多的媽媽都搞不懂,曾經那個乖巧可愛的寶寶,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囂張跋扈了呢?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於是一邊哄別人家的孩子,一邊訓自己家的孩子,還要努力讓孩子把娃娃還給妹妹,還要給對方道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忍不住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愛打人呢?包括這個時期打人這個動作,孩子的確是無意識的,也許是他們正在探索自己的小拳頭呢。除此以外,這時期寶寶的語言能力還未完全發育起來,有時候寶寶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既著急又不會說,只好上手來搶了,甚至還用打人的動作來排除障礙物。
  • 7月大的寶寶總好動手打人?寶寶正處在手的敏感期,手是他的武器
    寶寶為啥會突然「出手」打人呢?如果說,跟小朋友搶玩具,還是可以理解,但是像第二種,寶寶莫名其妙的攻擊別人,這是為啥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了。寶寶用打人的方式向父母尋求幫助的方式,肯定是不對的。寶寶如果還沒有學會說話,打人也只是偶爾,那麼父母暫時不需要刻意的管教、生氣。
  • 「育兒小課堂」愛打人的寶寶該怎麼教育
    其實寶寶學會打人,責任在大人。因為寶寶自出生以來,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時時、處處都在學習,通過他們的感知器官不斷的觀察成人,向成人學習,來獲得各種生活經驗和提高認知水平。當孩子看到家中的人有這種動作,或者其他人有這種動作,不管是真的打人還是家中人逗著玩,孩子並不理解,就會學著打人。寶寶的第一個打人的動作發生後,如果家長不去制止,寶寶本人並不好還是壞,下次他還會重複這個動作。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動作好玩,或是被打後大叫,實際上都強化了孩子的這種行為。經過多次重複,這種行為就會固定下來成為一種習慣。
  • 寶寶的打人遊戲
    一天晚上,我在給寶寶穿褲子,寶寶拿了一個小耙子,邊打我胳膊邊笑咯咯的說「打媽媽,打媽媽」。便想到了幾天前,爸爸教著孩子說「打媽媽,打媽媽」孩子就蹦著跳著打媽媽。孩子不知道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也不知道打人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這樣好有趣,是一項特別好玩的遊戲。我跟爸爸說「請你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我認為這樣可能會誤導孩子的認知,這是一個錯誤的示範。」
  • 那些年育兒踩過的坑(幼兒篇)~打人撕書不是「壞寶寶」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寶寶一歲後我踩過的記憶深刻的兩個坑,如果你的寶寶有這些表現,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第一個是寶寶一歲以後特別喜歡打人,有一次帶寶寶在外公家,我的堂叔看我抱著寶寶就伸過頭來逗他。結果寶寶伸手就拍在了他的頭上,我當時特別尷尬,立馬大聲呵斥寶寶:「小孩怎麼能打人呢?這樣是不對的,知道嗎?」寶寶看看我,本來一臉笑嘻嘻的表情,一下嚇得大哭起來。
  • 寶寶總是喜歡打人?行為背後蘊含的嬰幼兒心理學,父母要知道
    ,又怎麼會忍心下手呢?保持冷靜如果寶寶打人的時候,父母的情緒激動、表情豐富來回應寶寶的話,寶寶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了反響,引起了注意,就會越打越興奮。因此當寶寶打人的時候,父母要保持冷靜,做到無動於衷,當你不為所動,風平浪靜的時候,寶寶打人就會覺得索然無味,沒有意思,就會停手了。2.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寶寶為什麼總愛發脾氣打人呢?找到真正原因,再慢慢引導比說教好
    案例:惠惠3歲的兒子,最近一段時間出門,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動手打人,不管比他小的,還是比他大的。這讓惠惠很是著急,跟孩子說了很多次,「打別人是不對的」,「寶貝,不要打人哦,打人痛痛」可兒子不聽,導致她很無奈,只能每次出門就會一直盯著娃看,以免傷到其他的小朋友。要想解決孩子愛打人的壞習慣,就需要先找到原因,再引導娃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