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會認為自己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自己孩子素質也不會差,打人、搶玩具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在自己家娃身上的。可一陣哭聲打斷了自己的思考,回頭一看,原來是自己家的孩子搶了身邊小妹妹的娃娃,惹得小女孩哇哇直哭。於是一邊哄別人家的孩子,一邊訓自己家的孩子,還要努力讓孩子把娃娃還給妹妹,還要給對方道歉…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忍不住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愛打人呢?
孩子愛打人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有意識地打人和無意識的打人。
————無意識地打人————
主要出現在年齡比較小的寶寶身上,大概是在2歲前,處於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的感知運動階段,這時他們會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事物。特別是6-12個月的孩子,正處於手部發育的敏感期(手欲期),他們會通過反覆做同一個動作來探究這個動作帶來的因果關係,比如說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撕紙,這在家長看來是破壞性的行為,但卻是孩子在探索手指的用處,以及自己撕的動作和紙的變化,兩者的關係。包括這個時期打人這個動作,孩子的確是無意識的,也許是他們正在探索自己的小拳頭呢。
除此以外,這時期寶寶的語言能力還未完全發育起來,有時候寶寶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既著急又不會說,只好上手來搶了,甚至還用打人的動作來排除障礙物。
————有意識地打人————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打人是他們解決問題一個方式,那這就是有意識地打人。
儘管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能理解到:打人是不對的。但要是遇到著急的時候,往往還來不及思考怎麼表達,就已經上手了。有時候在生氣、發脾氣的時候,也會通過打人這種方式來發洩情緒。
除了這兩個生理上的原因,家庭環境對孩子打人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影響。有些家長平時在家就喜歡用武力的方式,比如打孩子,來處理孩子的不聽話,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能讓孩子感到害怕,也往往能取得讓孩子順從的效果。但久而久之,孩子也學會了用打人這種方式解決問題。一旦孩子通過打人的方式獲得了成功的經驗,那就會反覆使用這個辦法。比如:在家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孩子打了大人,如果這時候大人如果出於對孩子寵愛,沒有及時批評孩子的打人行為,孩子就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如果孩子在外面第一次打了其他小朋友,家長沒有及時制止,今後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的衝突中,就會反覆使用這個&34;。
針對孩子打人的不同原因,家長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防止孩子打人。
對於小一點的寶寶來說,既然他們需要通過小拳頭來探索,家長可以給他們一些毛絨玩具來代替打人。
對於剛學會說話,但還不會表達自己的孩子來說,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積極幫助他們準確識別自己的情緒。比如:可以讓孩子觀察表達不同情緒的表情,告訴他們每種情緒的名字,在孩子有類似情緒的時候,引導孩子體會並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宣洩情緒喜歡用打人的方式,家長也要幫助他們用其他方式代替。比如:可以和孩子提前約定,如果因為不高興了想動手,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方式來代替呢?可以錘一錘枕頭、跺一跺腳,等等,最後和孩子商定好。之後一旦孩子因情緒激動想打人,就 可以提醒他們之前約定好的發洩情緒的方式。
對於有規則意識的大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打人是不被允許的。在孩子第一次想用或者用打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時,家長在當下就要嚴厲制止。但光告訴孩子&34;還不夠,孩子還是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所以家長還要教會孩子怎麼做。比如:孩子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問問他們:你可以借我玩嗎?或者我們可以一起玩嗎?如果別的小朋友不願意,我們可以交換玩具玩。這時,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告訴孩子這是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應該由玩具的主人做主是否借你玩。同樣,如果你的玩具別的小朋友想玩,也必須經過你的同意。如果別的小朋友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玩你的玩具,你要告訴他這是你的玩具,請他還給你。但無論如何不能通過打人或者搶的方式拿回玩具。如果別的小朋友不還,你可以請求大人的幫助。
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過程中,如果你感覺自己的孩子要打人,建議儘量待在孩子身邊,讓他感覺到你和他是親密地呆在一起的。這樣,無論發生什麼事,孩子感覺自己是能處理好的,因此就不太會出現情緒失控的表現。
如果一不小心沒看住,自己的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要大聲呵斥自己的孩子,關鍵是要阻止孩子繼續打人。
然後,關心一下被打的孩子,看他有沒有受傷。然後心平氣和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打了別的小朋友,打人是不對的,讓他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如果被打小朋友沒有受傷,你還要再關心一下被打小朋友的感受:你是否感到好受一些了?如果兩個孩子互相打了,就要互相道歉。
最後,帶著自己的孩子離開現場。帶離現場後,家長需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孩子可能會覺得很委屈,很生氣,也可能會有悔意,甚至會情緒崩潰地大鬧或大哭,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用各種方式發洩,你只要保證孩子不傷害到自己,可以允許孩子有這樣的情緒,並且表示理解和接納。當孩子的情緒有所緩和後,再開始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經過和處理的辦法,告訴他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更好的方法解決。
總之,應對孩子打人,要堅持一個原則:及時制止,態度要堅定。打了人,第一時間要道歉,然後從意識上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的控制行為和調節情緒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那麼需要家長控制和管束的情況也就變得越來越少。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金嫂,熱愛育兒教育,感謝關注!每天分享育兒小知識,讓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