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控力,5步應對孩子的「無理」哭鬧

2020-09-22 柚子姨媽

孩子哭鬧,基本上是育兒過程中媽媽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除了一些磕磕碰碰物理傷害之外,孩子更多的哭,總是讓大人 「無法理解」,有點 「無理取鬧」,也經常會讓我們變得很抓狂。

比如看動畫片,明明早就說好了只看一集,甚至昨天也是只看了一集,孩子 「乖」的很。放到今天就不行了,看完一集,孩子便開始皺緊眉頭,面露難色,大聲吼,「不!我還要再看一集!」,「我就是要再看一集!」。怎麼說都不行,被拒絕幾次後,就開始演變成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比如在遊樂場玩,說好了最後只玩 5 分鐘。時間到了,孩子又開始反悔了,「不!我就不回家!」,「我還要玩!」。軟磨硬泡沒有用,最終家長也很無奈,要麼服軟隨了孩子,強硬點的家長就 「暴力解決」了。

對孩子服軟吧,擔心未來會面臨更多束手無策的情況;對孩子「暴力」吧,又怕孩子將來也學會暴力,或者因為父母的過於嚴苛而自卑。

那麼,家長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這種 「無理取鬧」 呢?


孩子各種 「無理取鬧」 行為後面的根源是「自控力」。

自控力(self-control),是指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或衝動時,管理自己的行為、情緒、想法的能力。

孩子的自控力與大腦發育有關。自控力在兒童剛出生幾個月就開始顯現,在四到五歲之間,會發展的很快。但往後,卻需要一個多年、長期、緩慢的時間才能發展完全(青少年後期或成年人前期)。甚至作為成年人,我們也不時會因為這個技能而掙扎。

嬰幼兒有時會做出一些看起來很有攻擊性的事情 (比如抓我們的頭髮),但他們還不具備故意做出此類傷害行為的思維技能。所以,如果你6個月大的寶寶咬了你的胳膊,或者12個月大的寶寶想要打你,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打你」,而是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也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大約從18個月開始,蹣跚學步的孩子開始知道,他們和父母是分開的不同個體,這時他們渴望儘可能的獨立地行動。但是,他們的自控力有限,還沒有學會等待、分享和輪流。

他說要吃東西,就得立即拿給他,你說「等媽媽一分鐘,媽媽把手洗一下。」他可能就認為這是在拒絕他。當下沒有被滿足,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風暴。


如何應對缺乏「自控力」的孩子?

當我們開始理解孩子大腦在自控力發展上的規律,我們才能從容面對孩子因為缺乏自控力而帶來的情緒風暴。

並且,我們應該把每一次孩子的 「失控」,當做一次幫他提升自控力的機會,讓孩子得到成長。

針對 0-1 歲的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幾乎完全沒有自控力。所以我們的策略是:

1)用清晰、堅定的聲音告訴寶寶規則、邊界。要注意,你的聲音裡要不帶任何的憤怒,寶寶很敏感,別把你的情緒傳染到他,激發更大的反應。

2)然後,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如果他拉你的頭髮,拿一個玩具代替。如果他在玩電視遙控器,給他一個有按鈕的玩具。



針對 1歲 + 的孩子:

我們需要先幫助孩子冷靜下來,然後再幫助您的孩子學習管理他的情緒和發展自我控制:

1)首先,你需要保持冷靜。你越冷靜,孩子就會越快冷靜下來。建議媽媽們養成 「3 個深呼吸」的習慣:當預感到孩子將來到的 「情緒風暴」 時,閉上眼睛,先緩慢地做 3 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這一條建議背後的原則是,如果你想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那麼你需要先提升你自己的自控力,保證不失控。

作為成年人,我們依然會時不時掉入自控力的陷阱。當我們自己狀態好,充滿能量的時候,我們會更有耐心去引導孩子。但當我們精疲力竭時,往往自控力也就沒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大吼大叫。

科學試驗研究發現,人的自控力就像肌肉的力量一樣是有限的,當超過這個上限後,人的行為就會失控。但好消息是,自控力是可以恢復的,比如睡一覺,比如深呼吸,比如冥想,比如做自己感興趣,讓自己愉悅的事情。



2)使用肢體動作建立連接。比如緊緊的抱住孩子,讓他半躺在你的懷裡,輕輕的撫摸孩子的後背。這些動作,會告訴孩子,媽媽是愛你的,也會在你身邊。

如果孩子想打人,你可以告訴孩子 」不能打人,打人很疼「,然後握住孩子的手,注意不要弄疼孩子。

這種愛的連接,能讓孩子感到平靜,也能讓孩子逐漸從情緒失控回到理性思考。

3)回應孩子的感受。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理解他想做的事情。你可以類似這樣去回應,「媽媽知道,你是想在遊樂場上多待一會兒。你有點生氣,希望我們走開,但是寶寶,生氣是可以的,打媽媽是不行的。打人,會疼。」

一個對孩子有同理心的媽媽,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而孩子,也會逐漸學習這種方式去理解別人。

同時,請一定記住,當孩子情緒激烈時,一定不要去講道理。在情緒激烈時講道理只會適得其反。如果孩子平靜一些了,可以用簡短、易懂的話告訴孩子,為什麼媽媽要這麼做。

4)遊戲力。年幼的孩子想要得到關注,而且需要大量的關注。當你忽視發脾氣時,他們往往會更快地放棄,接受你提供的另一項活動。這時候,遊戲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辦法。

孩子不走?把孩子抱起來,跟他說,我們來玩個火箭飛船的遊戲吧?關上艙門、繫上安全帶,帶上頭盔,按下按鈕!嗖的一下,媽媽抱著孩子呲溜一下就跑走了~ 留下的,只有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5)跟孩子一起復盤剛剛發生的事。在孩子恢復平靜之後,媽媽可以向孩子解釋剛才發生的情況,來幫助孩子理解事情的運轉。媽媽還可以邀請孩子說說自己當時的感受。

比如,「寶寶剛剛想吃東西,媽媽在打掃衛生,說請寶寶等一分鐘,媽媽要洗一下手,因為媽媽的手髒了,不能拿吃的東西。但是寶寶覺得被媽媽拒絕了,所以很傷心地哭了起來。其實,媽媽不是在拒絕你,只是手比較髒,沒有辦法去拿吃的。希望你能理解。你看,後來是不是給你拿吃的東西了?是的,所以,這不是拒絕,只是需要你配合媽媽,等待一小會兒。」

孩子最需要的其實就是這樣用語言給他梳理發生過的事情,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們自己還沒有完全的能力來思考清楚整個過程。

充分利用好這樣的時刻,把每次 「風暴」 看做機會,你能逐漸幫助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相關焦點

  • 培養嬰幼兒自控力的三步曲
    美國心理學協會研究表明,自控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自控意味著能夠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和應對強烈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學習乃至整體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自控力能讓孩子與他人更好合作,能合理應對挫折並解決衝突。自我控制的體驗持續人的一生,3歲以內的嬰幼兒也可通過與他人互動以及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自控技能,為一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 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
    導讀: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6計不如孩子的「哭計」,父母該學會的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
    應對孩子哭鬧的錯誤方式一:條件交換策策是個2歲的男孩,一天奶奶帶著他去超市,他看到了一輛小汽車,就讓奶奶給買,奶奶說「家裡有很多汽車了,昨天還剛買了一輛,今天就不要買了。」策策一聽,立馬就開始哭鬧,奶奶一看孫子哭了,立刻就哄道:「不哭不哭了,給你買行了吧。」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不滿足就躺下打滾哭鬧不止,讓父母分分鐘崩潰。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支招,聊聊怎麼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第一件事,我們得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理解他們的行為。了解孩子為什麼無理取鬧,下一步就是要規範自己的行為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研究表明,自控力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很強的預測性,小時候自控力好的孩子,他們上學後閱讀和數學成績也會很好,這種預測能力比智商對學業成績的影響還要大。想要提升孩子自控力,首先我們大人要清楚孩子的發展階段,理解他們的局限。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2-3歲的孩子,真的是每天各種「無理」要求層出不窮,帶孩子出門總會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噩夢」......讓父母分分鐘崩潰......到底該怎樣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呢?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Ta們的行為。
  • 孩子在超市吵著要買玩具,不買就哭鬧不止,撒潑打滾,怎麼辦?
    大多數網友覺得這位父親這樣處理很好,但也有網友覺得父親太狠心了,竟然真捨得讓孩子哭3個小時。那麼,面對孩子哭鬧,到底應該怎樣做呢?1.對於孩子無理要求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引起哭鬧,比如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等,這種情況堅決不能妥協,那要怎樣處理呢?
  • 讓巨人不再沉睡,讓侏儒學會等待——孩子自控力可以這樣提高
    碰到這種時刻,父母總是會生出同樣的疑問:我家孩子的自控力好像有問題,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想要搞清楚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先要了解自控系統的運作模式。可以先拿父母大人熟悉的減肥事件來看。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既有滿足原始本能的本能系統(應激反應模式),也有不斷進化出的自我控制系統。
  • 孩子哭鬧提無理要求怎麼辦?來看看李玫瑾教授的方法
    我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是青少年兒童心理研究的專家,在關於孩子的心理教育方面個很有見地,對於孩子哭鬧威脅家長她是這麼認為的:孩子哭了不一定要哄。孩子有目的的哭鬧不能哄但對於3歲之後的孩子,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情緒控制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果真遇到困難了,有問題他自然就會跟家裡說,而不是用哭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 處於網絡時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控力」
    孩子的自控力尚未發育完全,父母對孩子進行優化教育,使得孩子會更加懂得自律,也更加有責任感。顯然,沉迷電子產品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這需要家長予以重視。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NSPCC)建議家長教育孩子,要讓孩子了解網絡的危害,同時要對過度沉迷網絡的孩子採取相應的措施。
  • 如何對待孩子的「無理哭鬧」
    原標題:如何對待孩子的「無理哭鬧」  一位網友向我訴說,她三歲的女兒特別愛哭,沒完沒了地哭。她被搞得煩躁不堪,終於忍無可忍動了手,一巴掌下去,把女兒的嘴唇打破了。她很自責,又沒辦法控制自己。   我真的很難過。媽媽一巴掌能把女兒嘴唇打破,那是怎樣的力道!
  • 孩子壞脾氣,如何應對?試試這幾個方法
    另外,如果家長沒有做到對孩子的承諾,孩子對父母的行為感到不滿,為了發洩情緒他們也會發脾氣。通過發脾氣有所得很多家長應對孩子發脾氣的方法就是妥協,一旦孩子有無理要求,只要他們通過發脾氣的方式就能有所得。家人態度要統一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和爺爺奶奶等長輩應對的態度要一致,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或是哭鬧就妥協,答應孩子的無理要求,而應該採取恰當的方式應對。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悅寶園分享」
    不滿足就躺下打滾哭鬧不止,讓父母分分鐘崩潰。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支招,聊聊怎麼巧妙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第一件事,我們得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理解他們的行為。了解孩子為什麼無理取鬧,下一步就是要規範自己的行為。
  • 2-4歲的孩子無端哭鬧,不外乎這7種原因,家長了解後應對更自如
    也是因為那次動手打他,我開始去了解孩子在第一個反抗期的心理特徵。孩子進入兩歲以後,翻臉比翻書還快!這心裡承受能力弱的寶媽,有時候還真承受不了孩子無端的哭鬧。而這個階段要持續到4歲,所以寶媽想舒心地度過這兩年,就要了解孩子無端哭鬧的原因,這樣以後應對起來更自如。
  • 孩子太容易「崩潰」?培養孩子情緒自控力,要學會畫「情緒地圖」
    而家長要做的就是提高孩子的「情緒自控力」,讓孩子學會畫出屬於自己的「情緒地圖」。「情緒地圖」的概念以及作用「情緒地圖」的概念: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面對外界刺激的時候,人的身體總是會率先做出反應,之後身體裡的各個系統才會受到影響,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之後的刺激。
  • 孩子的自控力和父母有關?你忽視的這些小事,正危害他的性格發展
    大學生的美好生活每個人都為之嚮往,我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內心的差詫異和大家一樣,為了有更加客觀的角度也更深層次的去了解了事情的整個來龍去脈。做了深度調查後,不得不說這個孩子在處理事情上真的太情緒化,除了為之惋惜外,其實有更多深層面的東西需要我們重視到。一個成年人因為作弊被發現後跳樓,這件事可能已經不單是他自身的問題,或許在整個成長的環境中,以及父母教育都有這莫大的關聯。
  • 父母如何做才能應對熊孩子的無理要求,避免哭鬧?
    雖然我也要上班,但是孩子一出生就跟我睡。每晚,我都會給孩子們講故事,做遊戲。周末,會陪他們去戶外活動。曾經我朋友勸我,可以把孩子交給老人,這樣自己也可以輕鬆點。可是我不同意她的觀點,不能因為自己想玩,就把孩子扔給老人。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怕麻煩,想偷懶,那麼,以後他們有可能會麻煩父母一生!在家裡孩子和我的感情是最好的!
  • 面對孩子哭鬧要挾,家長要樹立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孩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採用哭鬧的方法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如果父母答應了,那孩子就知道了,哭鬧撒潑對父母很有效,不管是不是合理的要求,只要採用這種方法,就能達到目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無理的要求只會越來越變本加厲,因此孩子眼裡就沒有規則了。
  • 入園哀嚎,靳東、鄧超的孩子也沒躲過,學會5招應對孩子入園哭鬧
    即將迎來開學季,有些小朋友馬上踏入幼兒園,媽媽們喜憂參半,開心的是可以解脫白天時光,擔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每天哭鬧怎麼辦?,又擔心孩子在學校哭鬧,躲在車裡偷偷抹淚。這是一種典型的入園分離焦慮症,其實不僅孩子會有,家長同樣會有。孩子只能用哭鬧來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以此來告訴家人不想去幼兒園。有些家長則自己偷偷在家抹眼淚。
  • 孩子愛哭鬧怎麼辦?「課題分離」+「逆向思維法」了解一下!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轉移注意力法止哭,但也不是百試百靈,因為即使神丹妙藥也要有一定的起效時間。孩子越大,這招的威力更是越來越小,甚至失靈。於是,孩子大哭大鬧著,家長也一起跟著焦慮、上火,情緒可能比孩子來的更大更兇猛。如此循環,孩子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多,家長焦慮的程度也隨之變得水漲船高。孩子一言不合就大哭,這件事情似乎就成了「世界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