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怎麼辦,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2020-10-11 長和大蘊

孩子突然喜歡打人可能是這些原因:

1、不當模仿:不論是親朋好友或鄰居的孩子,只要有過動手的行為(也許嬉鬧的打,也許是懲罰的打),對於模仿力強的孩子,看在眼裡就學起來了,或者是電視、影片、遊戲中的情節,孩子也會學習。但最常發生的是家長的體罰, 孩子看到的是家長生氣,所以打人,孩子就會在自己生氣不開心時,也出現打人的動作。

2、年紀小力道拿捏不當:大約一歲左右的小孩,也會出現有打人的舉動,特別是本身氣質是反應強度較強、較急躁的孩子,他們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要大人注意他、大人理解他的需求,如果大人對於孩子的肢體語言表達敏感度較低,孩子就更會出現這樣的舉動,因為他會發現,只有這樣大人才會注意到他。

3、生氣但語言表達情緒能力不足:語言是抽象的思考能力,年紀小的孩子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他們每天感受到的情緒、焦躁、興奮太過強大,超過語言能力所能負荷,於是很直接地從他們的拳腳中發洩出來。例如兩三歲的孩子與同伴遊戲,結果玩具被搶,這個年紀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肢體動作來得靈活,因此很容易直接以行動表示情緒。

4、不小心被大人強化了:年紀小的孩子與大人互動遊戲的過程中也可能不小心出現打人的行為,這時候如果大人反應不當,例如「咦!你怎麼打我啊!」孩子會發現這個行為達到的結果很特別,就會一再嘗試而變成習慣。


孩子已經出現這樣的行為又該怎麼解決呢?

1、斷絕環境中的模仿源:年紀小,還在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的孩子,很難體會到這個舉動帶給別人的感受是什麼,更加不會有感同身受這件事。因此儘可能在孩子未建立好同理心(大約5歲)之前不要讓孩子接觸暴力的遊戲、影片……,家長也儘量不以體罰的方式處罰孩子,避免孩子不當的模仿行為。雖然很多家長都會告訴我,他們都有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但是預防勝於治療。

2、規律作息:確定孩子的日常生活(吃飯、睡覺、玩耍)有規律,並且這個規律是適合他的。一個可預期的環境,可以減緩孩子的焦慮,因為作息不規律的孩子,情緒上也比較容易暴躁。

3、大人越是生氣時越要冷靜:「打」這個懲罰方式絕對不適用於這個年紀的孩子,當孩子做錯時,大人可以冷靜的要求孩子」你被判出場了,你犯規打人,請去隔離區罰站」,大人的情緒千萬不要隨著孩子一起高漲,因為你就是要讓孩子學會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孩子才不會情緒一來就衝動的出現攻擊行為。

4、如果可以請在孩子打人前阻止他:利用「紅綠燈」的概念教導孩子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您抓住孩子的手,停住孩子的動作(紅燈),讓孩子想想看這個舉動可以嗎?引導孩子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黃燈),讓孩子去執行對的行為(綠燈),例如孩子玩具被搶,可以教導孩子說「這是我的玩具,請先還給我」。

5、重複演練對的行為:如果孩子已經打人了,除了請孩子道歉,也要請孩子重新演練一次正確的應對方式,才不會一碰到類似狀況,孩子只會用打人的方式響應。

6.找到發洩渠道:平常也可以幫孩子找到可以宣洩的活動或者遊戲,比如揉紙、拉黏土、打球等。

7、衝動控制遊戲:有些遊戲也可平時在家玩,增加孩子控制自已行為的能力,例如:123木頭人(指令要簡單點,媽媽一回頭,就蹲下)、鏡子遊戲(媽媽摸鼻子,孩子就要摸鼻子),

8、故事教學:利用繪本加強孩子情緒表達能力,例如《家有生氣小恐龍》、《我的感覺》等關於情緒表達的書。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公眾號:長和大蘊)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是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的事情。如果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經常出現坐不住、做什麼事都3、5分鐘就失去興趣、沒耐心等表現,請爸爸媽媽先看看孩子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環境是否可以再做些調整。比如營養是否均衡、睡眠是否規律且充足、是否有足夠的運動量、學習環境的擺設是否能夠再簡單些等等。
  • 當孩子焦慮時,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2.孩子的胃口和睡眠方式發生改變。3.孩子成績下降,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孩子突然不願意做功課了,而這些都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這些現象都可能是孩子焦慮或緊張的跡象在行動上,您還可以通過改變日常生活以及家人相處方式來幫助孩子,這有利於緩解他們的焦慮和情緒,因為你讓他們明白有些問題出現的責任不全在他們,他們並不是一個「有問題的人」。諮詢同時,幫助孩子了解心理健康諮詢和家庭諮詢也是很重要的。
  • 孩子有扁平足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大多數情況下,扁平足是沒有什麼危害的,但它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比如,扁平足會降低步行效率,並帶來一些過度使用性損傷。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使用一些通用器械,比如矯正裝置(足弓支撐),或定製鞋墊。專業的治療師會更推薦定製鞋墊,因為它是根據孩子雙腳的外形輪廓進行塑形,因此更舒適。
  •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原來這位家長的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經常咬人,已經被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家長投訴很多次了。孩子小時候就有這個問題,家裡一直覺得孩子淘氣長大就好了,但是中班了還是咬人,家長怕繼續下去孩子很有可能被學校勸退。媽媽特別著急,輾轉找到了長和大蘊兒科診所,希望我們能幫到孩子來糾正這個問題。
  • 孩子運動時崴腳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處理應對方式了。小編也想從康復醫學的角度來談談針對這塊惱人的「香蕉皮」比較妥當的處理方式:我們所經常說的「崴腳」,實際上是腳踝扭傷和勞損,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兒童運動損傷。首先先談談檢查如果孩子有腳踝扭傷,會出現一些體徵和症狀,父母通過觀察和詢問可以發現:觀察並比較受傷的和未受傷的腳踝,觀察是否對稱、有腫脹或畸形觀察關節運動時,是否會疼痛、有摩擦聲音、彈響或類似的體徵其次
  • 孩子為什麼總是摔跤?|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如果孩子是被自己的腿絆倒,這可能是協調能力有問題的跡象。簡單來說,協調問題是指孩子不能以優美協調的姿勢走路。肢體不協調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本體感覺有問題。那麼,什麼是本體感覺?本體感覺是指眼睛不看肢體的前提下,感覺到肢體方位的能力。
  • 促進孩子生長發育,我能做些什麼?|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前言父母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平日裡的養育理念,所提供的環境,與孩子的互動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產生影響。從而來幫助孩子培養社交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您要給孩子獨立空間,也要確保孩子們玩耍和探索的家庭環境是安全、舒適的。也就是說,家長們要為他們提供在玩耍時可以返回的安全地帶,這樣嬰幼兒就可以靠他們自己四處移動,自然地培養運動技能。這也會為孩子提供不同類型的感知經歷,並且提供機會去自己練習精細動作。3而當您考慮到孩子的語言發展時,關鍵是成為嬰兒和幼兒的主動語言夥伴。
  • 如何來支持理解和表達能力差的小朋友?|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相對於同齡小朋友差很多的時候,可以通過視覺支持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記憶以及組織接收的信息視覺化時間表/日程表時間表:要輸入開始和結束時間,做哪些事情,在哪裡進行,並要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
  • 如何讓孩子忘掉手機和電視?|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的童年,你參與了麼?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逐漸成為了生活中的必須品,即使是兒童的世界,也充滿了誘惑,各種手機遊戲推陳出新,電視節目更是花樣百出,吸引著孩子的目光,佔據著孩子的時間,卻也帶來了視力下降、輻射危害,孩子開始變得厭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如何是好?三款親子遊戲,助您與孩子增進感情,一起忘掉手機和電視。
  •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們可以先幫孩子說出他的挫折感受,例如:「怎麼都畫不好,好生氣哦」或「這個拼裝好難哦,現在不想玩了」……,然後給予孩子讚美,肯定他很想把畫畫好的心意,肯定他嘗試拼裝玩具的努力。提倡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增加生活經驗、鼓勵孩子做新的嘗試、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讓孩子協助完成家事,這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勝任感。
  • 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走路?|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比如腦癱孩子在不同發育階段的能力如何?在達到不同階段發育階段所花的時間?孩子探索自身和環境的意志和積極性?孩子的撫養環境?我們先來談談孩子在身體發育不同階段所能達到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裡程碑。如果孩子沒有翻滾過,坐起來會非常困難。而想要坐起來,孩子還需要有一些頸部支持和頭部穩定性。
  • 孩子上課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引導?|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上課的時候在書本上或者課桌上亂畫,老師讓他停止他也不聽還是繼續畫等等,很多這種事情,家長該怎麼辦呢?孩子在自省的這五分鐘時間建議父母或者老師不要去打擾孩子,也不要和孩子交流。五分鐘自省時間結束之後,父母親或者老師要跟孩子討論,他為什麼被懲罰一次,以及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 孩子總生氣?如何做好生氣情緒管理?|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經常有家長反映說孩子脾氣越來越大,比較暴躁,有時生氣了還會摔東西,打人……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並且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呢?當孩子想要達到某個目的沒有成功或者失去原本所擁有的東西時,都可能會產生生氣的情緒;生氣是與生俱來的情緒反應,不需要學習就會,但是如何成功處理生氣的情緒,則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需要學習的。
  • 孩子的無限可能,由一個決定開始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引言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波羅·福克斯說過:「 當你念書給孩子聽,當你把一本書交到孩子手上時,你便帶給孩子無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為一個啟發者。」你可能無法想像,孩子對外部世界的回應有多麼的敏感和急切。父母與寶寶一起閱讀繪本的過程,也是一個語言輸入的過程。好的繪本不僅能夠激發寶寶表達的興趣,並且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它還能幫助寶寶建立準確、生動的言語運用模式,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一般來說,孩子早期的語言發展以口頭語言為主,是語言輸入階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始涉及書面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 手把手教你,如何給寶寶做撫觸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撫觸的好處嬰兒撫觸是指在科學的指導下,有技巧地對嬰兒全身進行愛撫和觸摸6、不一定從第一次就要將所有部位都做完。可以隨著父母熟練程度的提高和寶寶適應情況的改善循序漸進的完成。(本文版權所屬:長和大蘊,如有轉載請註明。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公眾號:長和大蘊)
  • 兒童言語和語言發育異常有哪些信號?|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可是他一直不會說話,不論是高興還是生氣都只會啊啊地叫。除了「媽媽」,連一個完整的詞語都無法說出來,豆豆爸媽非常著急。家裡老人說「貴人語遲」,說明豆豆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什麼情況說明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 「笨」的專業解析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在中國,」笨「這個字總被定義的過於泛泛,孩子運動不協調?「笨」,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笨「,閱讀障礙?「笨」,無法與同齡人很好的交流?「笨」,握筆姿勢不正確?「笨「......殊不知,這每一個行為表現的背後,在西方都有各自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論。
  •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口吃」了呢?|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生活中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怎麼突然間就「口吃」了?說話沒有正常的節奏和停頓,字音重複,磕巴,或卡殼?形成口吃的主要原因01心理原因當孩子精神緊張、焦慮、03模仿和暗示兒童的模仿性很強,而口吃的感染性也很強,當周圍有人口吃
  • 為孩子挑選玩具的這些技巧,您都知道麼?|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如何為孩子來選擇適齡、適性、適當的玩具?一般來說,兒童玩具是為特定年齡組的兒童設計和製造的,其特點與兒童的年齡和智力階段有關。所以兒童玩具的使用應以一定的適應能力為前提。選擇玩具的目的非常重要父母們在選擇玩具時,一定要考慮到目前階段我們為孩子選擇玩具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可以一個人玩的時候安靜一點?還是想要提高鍛鍊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確定之後,再根據目的來判斷,這個玩具是否合適。
  • 孩子比較害羞,怯場,如何引導呢?|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老師反應在班級每個小朋友做自我介紹,已經一年了,他仍然說自己害羞,說不出來。他私底下也什麼道理都懂,但實際要用的時候就會張不開嘴。請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A:「哇,您家的孩子真有禮貌」「您的孩子教得真好」做父母的聽到旁人這麼稱讚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感到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