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2020-12-24 育兒秘籍

文|文兒

前幾天我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說自己孩子十歲,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對自己非打即罵,甚至把自己的脖子掐出血。說實話,看到這個求助時我是震驚的,我身邊的孩子別說對媽媽非打即罵了,哪怕不小心說錯話都會小心翼翼靠過來摟著媽媽說對不起我錯了。隨後,我搜索了一下相關新聞,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些孩子才六七歲就會使用暴力,長大後想必也不會對家長產生敬畏感,青春期更加糟糕,可怕程度幾乎可以預見。而暴力行為之所以延伸下去,多半因為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沒有得到糾正。所以,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立刻制止

第一步就要立刻制止。家長應該嚴肅的看著孩子的眼睛,先詢問為什麼,再直截了當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為,你不可以再這麼做!因為孩子第一次動手打人多半出現在兩歲左右,處在人生第一個叛逆階段,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在孩子的認知裡覺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所以為所欲為。這種時候打回去是不現實的,孩子骨骼很脆弱經不起家長一巴掌,理解能力有限也聽不懂大道理,所以立刻制止他,並強硬的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反省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的反應是對周圍的模仿,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互毆的話,那在孩子眼裡暴力就是被允許的,自然也會動手打人,所以家長必須先停止不良相處模式,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環境。

對比之下,另一個原因則是家長對孩子過度寵溺。我一位長輩就是如此,對於孫子過分溺愛,在孩子打她時候習以為常並不加以阻止,這種家長對孩子來說簡直是災難,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肯教給孩子,其實是打著愛的旗號想毀了孩子一生吧?

灌輸平等原則

孩子因為年幼時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已經養成不良動手習慣,家長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後期挽救,用言行和態度告訴孩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如果孩子搶奪他人的玩具,那家長就可以搶奪回來,除了把玩具還給人家以外,還可以拿走孩子的玩具,並詢問他被奪走玩具的感覺是怎麼樣的?讓他知道,欺負他人的人也會被欺負,動手打人的孩子永遠不會受歡迎。

動手打人是孩子的必要成長階段,引導不好後果嚴重甚至會危及自身,希望家長們都能在最初階段及時制止,讓孩子懂得暴力的危害,以後才能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怎麼辦?
    不知道你們家孩子有沒有這個現象,多米現在兩歲半特別喜歡動手,打一下摸一下。推一下。我家老大這階段基本上都在幼兒園。小區裡的找夥伴耶沒這麼多,所以具體是什麼情況,還是是很清楚。也沒聽老師提過。二寶我是一個人全職陪護啊,專注度更高。從懷孕到現在不停在學習觀察。大概是從一歲半左右開始。
  •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了他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這個孩子老是喜歡動手打人。不是把人推到,就是給人一巴掌,有時候碰到其他小朋友要借他的玩具,他不願意,直接上手就打,弄的氣氛十分尷尬。
  • 孩子總是喜歡罵人打人,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你做對了嗎?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在教育期間孩子總是動不動就打人罵人的現象,其實出現這些問題,有一部分並不是來自於他的本意,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真的控制不住,所以才會打人罵人。家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教育出現了問題,也會導致孩子這種情況變得變本加厲。當你家孩子打人罵人的時候,你是不是也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呢?
  • 孩子喜歡打人,是學壞了?還是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真的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嗎?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被打,家長都很苦惱。他們喜歡把「我」的一切和其他分別開,只要是我不喜歡的,不願意做的,他們可能不會說,而是直接採取「打人」的方式,來表示內心的反抗。
  • 3歲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幫他改掉「壞毛病」?
    3歲的小孩為什麼喜歡打人?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他之所以喜歡打人,和家長不正確的引導有關。孩子還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是非之分,家長說什麼、做什麼,他就跟著學了。 這和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不成熟也有一定關係,他的骨骼和神經發育不夠完善,很多動作做起來吃力。可能他本意只是想碰一下對方,或只是搭一下,但下手重了,打到了別人的臉,家長認為孩子在打人,有暴力傾向。
  • 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家長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制止,而不是打罵
    尤其是一些長輩,覺得孩子還小,就算打人也不疼便沒有放在心上,甚至會&34;他們:&34;幾次之後小朋友就會覺得打人並不是一件壞事,自己這樣做還會得到表揚,從而養成打人的壞習慣。如何引導引導喜歡動手打人的孩子被?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關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愛打人,以後有機會檸檬會繼續和大家分享,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大人該怎麼樣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打人的敏感期」,前面雖然說小孩子打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一個階段,但打人終歸來說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這樣做:
  • 男孩打哭外國小女孩家長拒絕道歉,家長稱:小孩子打人很正常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猶如一張白紙一樣,至於之後會如何發展,全靠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當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規範以及素質是否達標最重要還是取決於家長的教育。
  • 孩子發脾氣總會打人?關鍵在培養「緒管理能力」,你做對了嗎?
    所以,遇到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情緒的接收,與孩子「共情」,可以對孩子說:「有什麼不順心的,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嗎?」,傾聽孩子的內心,擁抱孩子,及時冷卻他的不良情緒,冷靜下來再溝通!我就經常告訴草莓說:「打人是最不理智的解決方法,打了人自己還痛呢,實在忍不住了,就去打枕頭出出氣」。
  • 小男孩打哭外國小女孩,家長卻拒絕道歉,聲稱:小孩子打人很正常
    小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最後會成長成什麼樣的人,還是源於父母和老師怎麼教育的,畢竟人之初性本善。雖然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的,尤其是怎麼教會孩子怎麼做人,做一個正人君子、大家閨秀。
  • 孩子上了幼兒園,常出現生病、被欺負、打人等問題,家長如何應對
    ,說不定你家孩子也會出現哦,快來看看如何應對!孩子上幼兒園是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初次進入集體生活很不適應,他反抗的方法就是哭,如果你不忍心妥協那孩子的目的就得逞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妥協不送幼兒園不是正確的做法。家長要理智面對,幫著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特別是6-12個月的孩子,正處於手部發育的敏感期(手欲期),他們會通過反覆做同一個動作來探究這個動作帶來的因果關係,比如說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撕紙,這在家長看來是破壞性的行為,但卻是孩子在探索手指的用處,以及自己撕的動作和紙的變化,兩者的關係。包括這個時期打人這個動作,孩子的確是無意識的,也許是他們正在探索自己的小拳頭呢。
  • 一個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的小孩子的玩具,不給他還打人,該如何...
    一個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的小孩子的玩具,不給他還打人,該如何教育呢?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不給還大人,這其實是一個2歲孩子的正常行為,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一種行為表現,家長需要在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一些基本觀念進行引導、培養和強化就可以。
  • 寶寶打人or被打怎麼辦?高情商的家長都這樣做
    等寶寶平靜下來後,可以這樣和ta說:「你打了弟弟,我們可以和他說對不起嗎?」。然後把焦點轉移到ta的行為對對方形成的後果。「你看弟弟很疼,很難過,因為你打他了。」讓寶寶知道被打會很疼,很難過,培養寶寶的共情能力。在道歉後可以教寶寶通過握手或者擁抱來表達友好。
  • 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第二點!|精選
    文章轉自| 媽媽手冊(ID:jqfans)作者 | 晨媽「家裡有一個喜歡打人的小孩,是什麼樣的體驗?」朋友思文最近是深有體會,暑假期間,她因為娃打人、咬人的事,不知道和小區裡的家長道歉過多少次。說來她也奇怪,在家挺正常的孩子,怎麼一出去就喜歡和小夥伴動手呢?
  • 孩子動手打人,家長該不該訓斥?該如何管教?
    我讓我的兒子不要動不動就打人,嘗試了很多方法,講道理、罰站、轉移注意力,都沒有用。甚至有時候還會打我,有時候我生氣地很,會朝他屁股上打兩下,讓他道歉。當時他也點頭道歉了,但是下次他還是會犯錯。」上面這位媽媽的煩惱,相信很多家長都體會過,生活中不乏孩子動手打人的情況
  • 孩子打人後,家長第一反應太重要!
    可樂剛進入幼兒園不久,最近可樂媽媽就為孩子打人這件事情鬧得心累。可樂媽媽說,以前在家孩子很乖,怎麼進了學校會動手打小朋友。 可樂媽媽得知這件事後,在回家的路上,碎碎念了一路:「你打人是不對的!」「打人的小孩沒人喜歡。」「你要是打人,小朋友以後不會和你玩兒了。」
  • 孩子不高興就打人,家長打罵起反效果,不妨試試改變自己
    成年人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我們會稱其為&34;。如果年幼的孩子,遇到委屈後喜歡動手打人,又該如何處理呢?路人肯定會指責其&34;。孩子社交範圍較窄,一般會和小夥伴、父母發生矛盾。動手打人後,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其&34;。也有些父母選擇冷處理,對其不予理睬。但無論何種手段,孩子的回答始終是&34;。
  • 小孩子經常亂發脾氣,亂打人該怎麼教導
    關於孩子動手打人的問題,在小寶媽群裡就有很多媽媽們反饋過多次,今天就把這個問題,當作案例來詳細說一說。小孩子兩三歲時,常常會出現行為問題,不聽話、打人、摔東西,等等,這個階段,在國內叫做叛逆期,由此可知,這是全世界家長面臨的共性問題。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孩子剛剛萌生出自我意識的結果。兩歲以後,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會開始探索自己和別人的差別,試探自己行為的邊界。在家長看來,就是孩子怎麼不聽話了,原來說不行他就不做了,現在說不行他也偏要做。
  • 愛國男孩毆打外國小女孩,事後家長回應:小孩子打架很正常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打架?如果家長不能很好地處理孩子的打架鬥毆,很容易失去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感。但是如果你一味地偏愛你的孩子,孩子就會失去公平的觀念。因此,家長必須採取正確的措施來對待孩子打架。近日,浙江一男孩毆打外國小女孩家長拒道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