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幫他改掉「壞毛病」?

2020-12-19 騰訊網

文|全文共1604字,閱讀時間2分鐘

喜歡打人這個現象在三歲左右的孩子身上經常發生,有些孩子可能在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玩著就動起手來了。其實,從大人的角度上來看的話,會覺得孩子太暴力了。但從孩子內心來說,他不一定知道這樣做不好。

他的世界是一片空白,還不懂最基本的與人相處方式,只是本能的想要這樣做,就去做了,並不是想要傷害誰。

3歲的小孩為什麼喜歡打人?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他之所以喜歡打人,和家長不正確的引導有關。孩子還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是非之分,家長說什麼、做什麼,他就跟著學了。

這和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不成熟也有一定關係,他的骨骼和神經發育不夠完善,很多動作做起來吃力。可能他本意只是想碰一下對方,或只是搭一下,但下手重了,打到了別人的臉,家長認為孩子在打人,有暴力傾向。

我們常說"小孩子下手沒輕重"也是這個原因,孩子在動作力度上沒有輕重之分,尚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家哥哥小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情況,跟其他小朋友玩著玩著,就打起來了,原因可能只是誰稍微用力了一點,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遇到孩子打人的事情,家長應該怎麼去教育呢?

打人是我們成人認為,比較暴力的行為,而孩子卻很少意識到。如果已經傷害到了其他人或有對方的家長在,一定要先及時去安撫一下,並詢問傷情如何?

首先,可以把孩子安排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冷靜下,避免起衝突。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不喜歡被批評,家長也應冷靜下情緒,想想怎麼跟孩子溝通。出現這樣的事情,孩子也會有害怕的情緒。換到另外一個場景中,他很容易從剛才的恐懼中抽離出來,好好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二,跟孩子聊聊剛才發生了什麼?

問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以及他的內心感受?當你了解完事情背後的真想,才能跟孩子平等的對話。可能只是因為對方搶了自己的玩具,他才會動手。並不是說想要打人,他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已,玩具是他的,他不知道怎麼跟對方說"不",就動手了。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用更理性的方式,去處理和面對這件事。

第三,記得要讓孩子去道歉。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打人都是不對的。跟孩子聊過這件事後,也請記得及時讓孩子意識到問題,並帶他去跟對方道歉。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去,你可以問問他:"如果其他小朋友打了你。卻不道歉,你會不會很生氣?"從心理上引導,會讓孩子更樂意接受這件事。

也可以跟孩子說,如果你喜歡打人,很多小夥伴會疏遠你,你也會失去很多朋友,從這些方面跟孩子說,相信他一定會理解的。

孩子愛打人的毛病,如何才能改掉?

有次帶妹妹去遊樂場,有個比她高一頭的小姑娘,橫衝直撞的走過來,還拿順手揪了她的小辮子。妹妹上去一拳重重打在對方的後背上,我都看愣了。

那個小姑娘哭著跟身邊的媽媽說自己被打了。我趕緊拉著妹妹去道歉,並安撫了一陣子。後來回家路上我問 妹妹,你為什麼會打人呢?妹妹說,上次哥哥就是這樣對付我的(搶玩具)。你看,身邊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而孩子有愛打人的毛病,和家長有莫大關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夫妻之間儘量不用語言或行為去攻擊,帶孩子出門,也教教他,如何跟其他人溝通、聊天。教孩子學會分享,把一份快樂傳遞出去,你就會得到兩份快樂。這樣孩子也就會慢慢懂得,應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別人相處。

即使你總想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孩子,你再愛他,如果出現了打人的現象,也不要太溺愛,免得無形中助長孩子的打人行為,養成"小霸王"。發現孩子在跟其他人相處過程中,打人了或有推搡行為,及時進行糾正,平時也跟老人說,這種行為不能姑息,做錯了事情就得接受懲罰。有長輩的庇護,孩子無法真正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也就不能去改善了。

枕邊育兒寄語:

總之,孩子有打人的行為,家長不必太過緊張,更沒必要上綱上線,把事情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而應先嘗試了解,事情背後的原因,再進行指導性建議,孩子才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只是一昧指責,卻不告訴孩子如何做,或沒辦法給他合理的建議,這樣沒頭腦的呵斥,意義何在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我同學叫蘭蘭,她說自己的孩子兩歲了。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幼兒撒潑耍賴哭鬧,家長鬧心,這幾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幼兒撒潑耍賴哭鬧,家長鬧心,這幾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夢雨幼兒教育我們知道了無理取鬧的哭,是孩子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一種手段,他們在嘗試挑戰父母的底線,希望用哭鬧讓家長妥協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掉任性胡鬧而哭鬧的壞習慣,我們需要採取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孩子在家裡無理取鬧哭鬧時的教育方法
  • 孩子喜歡打人,是學壞了?還是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最近,看到一位媽媽的留言:我家寶寶不到2歲,最近發現有打人的傾向。不是動不動就給他爸一巴掌,就是抓著我的胳膊就咬一口……前兩天還發現他咬了奶奶,氣的我拉過孩子就要打一通,結果老人疼惜孩子,一直說孩子鬧著玩呢。打不成了了,就訓斥了一通,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結果還沒過幾天,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他又開始打人了。為什麼孩子突然喜歡打人了?
  • 寶寶6歲前有這4個毛病,家長要及時幫他改掉,將來會更有出息
    上課注意力差,看書就想睡覺,孩子的這些生活當中經常出現的壞毛病,都和6歲之前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引導有關。所以說孩子6歲之前的教育很重要。,家長也要注意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尤其是這次的壞毛病,一定要儘早幫孩子改掉,孩子將來會更出色。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前不久就有寶媽吐槽:孩子到了兩歲這個年紀真的是連小狗都嫌棄,狗子看到孩子來都繞著走,這種形容真的很貼切,因為孩子到了兩歲之後,自我意識漸漸萌發,也有了自己的小情緒,慢慢從一個可愛的寶寶變成了一個「小惡魔」。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 3歲的孩子發脾氣時總會打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3歲發脾氣時總會打人這裡打人的根源就是孩子的情緒,以及產生情緒的原因,因為無法正確的表達情緒和需求,無法將情緒調節好進而解決問題,所以會出現打人的情況。雖然打人不對,但這也是孩子無疑是表達和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至少可以說明孩子沒有壓抑情緒。那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前不久就有寶媽吐槽:孩子到了兩歲這個年紀真的是連小狗都嫌棄,狗子看到孩子來都繞著走,這種形容真的很貼切,因為孩子到了兩歲之後,自我意識漸漸萌發,也有了自己的小情緒,慢慢從一個可愛的寶寶變成了一個「小惡魔」。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 孩子丟三落四?4個小妙招,改掉孩子的壞毛病
    現在的孩子每天上學前,都需要老母親跟在身後各種提醒,一聲聲的這別忘拿了、那別忘拿了,一大早就感覺是要「上戰場」的節奏,一陣緊鑼密鼓的幫他準備上學要用的東西。明明他頭天晚上用過的東西,可是第二天就怎麼也找不到了,每天都是如此。放學回家也是,不是缺這就是少那,類似丟橡皮、忘帶作業等等,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東西去了哪裡,好像這就是所有小學生的毛病。
  •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前言:我家孩子經常講假話,我會感覺到很失望。因為經常講假話,不是第一次講假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幫孩子糾正過來,否則以後他會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到最後可能你得不到一句真話。
  • 家長們要「狠心」了,在寶寶3歲前,幫他們改掉這6個毛病
    文 | 齊麗娟科研成果表明,孩子在0至3歲的時候,不僅是他們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還是智力發育的黃金時刻。套用中國一句老話「3歲看大,7歲看老」,足以說明3歲是寶寶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家長們要注意了,在寶寶3歲之前,一定要幫助他們改掉以下6個毛病,才能讓他們更健康的成長。第一個毛病:不刷牙不少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想法,既然孩子遲早要換牙,現在刷不刷牙也無所謂。可大家要知道一個事實,牙齒雖然能換,但牙齦卻是陪伴終生的。
  • 一個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的小孩子的玩具,不給他還打人,該如何...
    一個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的小孩子的玩具,不給他還打人,該如何教育呢?2歲的小男孩總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不給還大人,這其實是一個2歲孩子的正常行為,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一種行為表現,家長需要在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一些基本觀念進行引導、培養和強化就可以。
  • 孩子太任性,哭鬧起來沒辦法?家長先別頭疼,4招幫他改掉壞毛病
    跳跳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也是爺爺奶奶唯一的孫子,可謂是心頭肉,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跳跳平日裡喜歡吃牛肉,家裡做了牛肉爺爺就看著別人不讓吃,等跳跳吃夠了別人才可以動這盤牛肉。 在爺爺的「關愛」下跳跳越來越任性,只要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不允許其他人碰。
  •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小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了他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這個孩子老是喜歡動手打人。不是把人推到,就是給人一巴掌,有時候碰到其他小朋友要借他的玩具,他不願意,直接上手就打,弄的氣氛十分尷尬。
  • 李玫瑾:娃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為此李玫瑾教授還特意舉了個例子:孩子3、4歲的時候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上打滾,但是等孩子14歲之後,孩子可能就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呢?孩子的壞脾氣是可以改的,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確方法,我的親身經歷讓我知道,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要給孩子選擇一套適合他的情緒管理書籍,教他學會管理情緒。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家長該打就得打
    美國的教育專家約翰·羅斯蒙德曾經說過:孩子兩歲是第一個叛逆期,但是「可怕的兩歲」只是一個概括,準確來說是1歲6月到3歲期間,反抗能力是四五歲的一倍。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1、孩子突然愛打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有時候你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出現亂發脾氣、打人的情況,一次兩次還好,但孩子總這樣難免會讓家長感到生氣。
  • 孩子經常動手打人,父母應該怎麼辦?三條建議幫你解決
    還有源源不聽話的時候,小劉總是愛用武力威脅源源,動不動就對源源說「再不聽話我揍你」,雖然小劉並沒有真正動手打過孩子,但類似的威脅卻無處不在。源源有時候還會動手打爺爺奶奶。但是爺爺奶奶從來沒有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久而久之,源源養成了打人的壞習慣。甚至有一次,源源用玩具打爺爺的時候,爺爺竟然說「小心別把你的玩具打壞」。呵呵,隔輩老人教育孩子就是這麼任性。
  • 3歲小孩天天打人,父母還鼓勵他接著打?專家:太過激進
    生活中,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會動手打人,如此的話免不了被老師約談,造成不好的影響。有的孩子在家的時候,無論做遊戲還是活動什麼的,稍有不如意就會發脾氣,甚至打媽媽,即便媽媽批評教育也無濟於事。更加糟糕的是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都喜歡打人,長大了就會好的。但是,如果孩子小時候發脾氣摔東西,父母不去制止和教育的話,那麼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 孩子5歲還要餵飯,家長這樣縱容危害很大,不如用三招改掉壞毛病
    文|啞鈴媽媽毛毛現在5歲了,她活潑又可愛,總像個小大人似的。但是,毛毛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不自己吃飯,得讓大人喂,雖然現在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還是如此。因為從小到大,毛毛吃飯就被奶奶給餵慣了,自己已經懶得動手吃飯了。
  • 孩子身上的3個「壞毛病」,說明寶媽是個帶娃高手,家長無需糾正
    執筆:嬉武定稿:楠楠孩子的性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模樣,但無論如何,父母都希望孩子是聽話懂事的,所以當他們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就會強迫孩子改掉,甚至是指責。但你知道嗎?孩子身上的這3個「壞毛病」反而是利於自身發展的,家長也無需急著糾正,這反而說明你在帶娃方面很成功。
  • 孩子愛打人,家長要正確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改掉攻擊行為
    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和制止,那麼對愛打人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管教一,當孩子有打人行為時,家長要及時制止,而不是縱容>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家長要及時的去制止。就是為孩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如果家長行為粗魯野蠻,父母經常打架,或者有的父母,帶孩子外出時一言不和,就出手傷人動手和人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