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想減肥還是更健康
蔬菜都是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價格便宜
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但最近
網上傳言有很多關於「甲醛菜」的
讓許多人不免緊張了起來
傳言1.發白的豆腐裡有甲醛?
不少商家為了豆腐更白,強化「賣相」,就在豆腐裡加甲醛,這樣的豆腐看起來就比正常的豆腐要白。
專家解讀:
其實豆腐的顏色與原料(豆子)的種類、凝固劑的種類等因素有關。白色的豆腐不一定是加了甲醛的豆腐,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豆腐一樣可以變得更白。靠顏色分辨豆腐是否含有甲醛並不合理,就算豆腐中真的有甲醛,也可以添加色素(食品添加劑)讓豆腐變成天然顏色。
食物是否被甲醛浸泡過,肉眼並不能分辨。因此,發白的豆腐裡有甲醛的說法不可信。
傳言2.塑料膠帶捆綁的蔬菜含甲醛?
綑紮蔬菜的塑料膠帶有毒,甲醛含量超標10倍,食用後會中毒、致癌。
專家解讀:
事實上,綑紮蔬菜所用的膠帶和生活中用到的透明膠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塗過粘合劑的塑料膜。而塑料膜和粘合劑都屬於聚合物,在自然環境下存放較為穩定,降解釋放出大量甲醛的可能性非常小。
甲醛是一種揮發性強、水溶性物質,菜在買回家前,甲醛就很難在蔬菜表面殘留;買回家後,經過水洗烹調等步驟,就算有殘留,也早已消滅殆盡了。
所以,塑料膠帶捆綁的蔬菜含有甲醛,食用後會中毒的理論不可以相信,更無需恐慌。
除了以上兩種食物外,網上還有袋裝金針菇有甲醛等甲醛危害言論,其實這些言論更多只是在用「誇張」來博人眼球,請注意分辨,不可輕易相信。
理性看待「甲醛食品」
甲醛雖然是一種「致癌物」,但通過食物攝入甲醛的風險較小,所以不必恐慌,甲醛的危害產生主要在於「吸入」。
市面上出現「甲醛食物」的概率很小:一方面這樣的作為屬於非法添加類的違法事件;另一方面商家並不會因為添加甲醛而擴大收益,並不會有太多人鋌而走險。
並且,就算吃了些含有甲醛的食物,也不會發生急性中毒的情況,除非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甲醛,靠日常吃的食物數量根本達不到甲醛中毒的劑量。
甲醛是一種高溫易揮發的物質,正常情況下,在運輸、儲存以及烹飪的過程中都會「消滅」一些甲醛,所以不必過度恐慌。
如何避免
買到非法添加甲醛的食物?
01
食物完全加熱後食用
甲醛是一種高溫易揮發的物質,烹調時一定要將食物完全加熱,降低風險。
02
攝入食物要多樣
食物攝入過程中,要遵循「多樣、均衡」的理念,食物多樣攝入,減少單個食物的攝入量,可以降低食物中毒等問題發生的風險。
03
拒絕謠言
不要相信網絡流傳的自我鑑別甲醛的方法,理論和實際差別太大。
04
到正規場所購買
為了降低買到不安全食品的風險,建議到正規、大型的超市或有相關資質和合格證的農貿(食品)市場購買食品。
資料:科普中國
編輯:曹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