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臨沂的朋友肯定也遇到過

2020-12-13 今日臨沂

  300元的酒店房間老客戶訂房時需支付380元?最近,有微博網友自述其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引起網友強烈回應,那麼大數據殺熟是怎麼回事?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大數據殺熟」的現象,大意是各種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偏好,對不同用戶採取不同的報價方案。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這在網際網路行業叫作「大數據殺熟」。

 

  如票務平臺、打車平臺,向高頻用戶和收入水平較高的用戶,報更高的價格,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那就被「套路」了,為同樣的產品付了更多的費用。

 

  調查發現,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出行等多個價格有波動的平臺都存在類似情況,且在在線旅遊平臺較為普遍,而國外一些網站早已有過類似情況。

 

  在一些網站,大V在客服投訴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權。同時,還存在同一位用戶在不同網站之間數據被共享這一問題,許多用戶遇到過在一個網站搜索或瀏覽的內容立刻被另一網站進行廣告推薦的情況。

 

  訂票約車等都會被「大數據殺熟」

 

  網友「廖師傅廖師傅」稱,自己經常通過某旅行網站訂一個出差常住的酒店,長年價格在380-400元左右。淡季某日,自己的帳號查到酒店價格還是380元,但朋友的帳號查詢顯示價格僅為300元。

 

  無獨有偶,自己通過某叫車平臺預約了普通網約車,但來了一輛七座商務車,以為被免費升級了,誰知查詢過往記錄發現,基本都是按照升級後的車型收費的。他稱,自己被「大數據殺熟」了。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國慶將至,一條與在線旅遊相關的話題——「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登上微博熱搜榜第11名。根據《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根據微博眾多網友評論可以看到,住宿、出行、票務、電商購物等領域或多或少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案例。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
  •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時間:2020-02-19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 天貓超市否認「大數據殺熟」,殺熟風波頻現,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推薦語:殺熟,其實真的是一個超級常見的事情,也是商家題中應有之意,誰都這麼幹下文轉載自作者:創客居今年的三八節,一部分小姐姐可能過的並不快樂,因為有些人在天貓超市剁手後發現,即便自己是88VIP,但是同樣的商品,售價要比別人的貴。
  • 攜程回應網友大數據殺熟質疑 新華網評大數據殺熟
    摘要:攜程回應「大數據殺熟」:是系統BUG,涉及上百個訂單 ---22日,攜程客服微博官網帳號回應稱:絕不會大數據殺熟,如懷疑產品有大數據殺熟的內容,請提供相關截圖,後續有相關客服為您處理。美團也同樣遇到了"大數據殺熟"的質疑。而美團和攜程對外的態度非常一致:否認"殺熟"。調查顯示:56%受訪者曾被大數據殺熟 。
  • 抱歉,「大數據殺熟」無藥可救
    不過,我的一位程式設計師朋友告訴我,早在2017年,他就在滴滴上經歷了大數據殺熟:「比如我和我媳婦同時打車,同時發起,同樣的起止點,我的定價每次都會貴一些,因為我每天都要打這個路線的車,我媳婦是偶爾會打,就感覺是分析出來熟客吃定的感覺。」無獨有偶。我身邊的同事也分享了她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巧合的是,她同樣也是在使用滴滴。
  • 抱歉,「大數據殺熟」無藥可救-虎嗅網
    大數據這樣殺熟 「大數據殺熟」,對於每個活在網際網路世界裡的人都不是個陌生詞彙,據公開資料記載,「大數據殺熟」是在2018年被廣泛關注和報導的。 不過,我的一位程式設計師朋友告訴我,早在2017年,他就在某打車軟體上經歷了大數據殺熟:「比如我和我媳婦同時打車,同時發起,同樣的起止點,我的定價每次都會貴一些,因為我每天都要打這個路線的車,我媳婦是偶爾會打,就感覺是分析出來熟客吃定的感覺。」 無獨有偶。
  • 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 大數據殺熟行為是什麼意思
    平時我們在購物的時候經常會受到一些滿減優惠券,但是這個券並不是一直有的,很多時候都是新人才有的,反而老帳戶沒有什麼優惠,今日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就是這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避免呢?
  • 大數據殺熟的時代要結束了嗎?
    那麼,什麼是大數據殺熟呢?殺熟是指針對同一件商品或者相同的服務,老顧客看到的頁面顯示價格或者店家給出的價格會比第一次來的新顧客要貴出許多,而大數據殺熟則是在收集到一定的用戶數據的情況下,分析出顧客是否是新顧客,如若不是就不會對用戶進行優惠。而和網友反饋的信息來看,在旅遊、外賣、網絡購物、打車等多個不同的領域,都有平臺大數據殺熟的現象存在。
  • 反壟斷破除大數據「殺熟」頑疾
    12月17日,「大數據殺熟」又被頂上微博熱搜,這一次的主角是美團。打車軟體對相同客戶採取不同定價,訂酒店會員比普通用戶花錢更多……近年來,「大數據殺熟」頻上熱搜。
  • 「大數據殺熟」行為,該怎麼去抵制?
    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律師:「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果對客戶實施了價格欺詐,客戶可以主張3倍賠償,最少也是500元的賠償。」
  • 流量造假、大數據殺熟、黑灰產業……拿什麼拯救網絡誠信?
    流量造假、大數據殺熟、黑灰產業……拿什麼拯救網絡誠信?  新華社濟南12月8日電(記者張昕怡 陳國峰)91.3%的被調查者經常或有時遇到網絡謠言;僅有14.8%的被調查者表示從未遭遇個人信息洩露……  7日,在山東曲阜舉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發布《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用一組組數據揭示了當前我國網絡空間違規失信問題的嚴峻性。
  • 國家對「大數據殺熟」重拳出擊。「聰明」的我們是如何被圍剿的?
    有人直言:「大數據殺熟」=「有組織詐騙」那麼,到底什麼是「大數據殺熟」呢?各大平臺都掌握的大數據算法2019年北京消費者協會做過一個大數據調查,88.32%的被調查者認為「殺熟」現象普遍或很普遍,其中56.92%的被調查者曾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 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作為開發的你怎麼看?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國慶假期加上中秋假期了,很多小夥伴都準備趁著這個時間好好出去玩耍,而就在昨天,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特地聲明了禁止大數據的殺熟的行為
  • 「大數據」殺熟再現市場,你被「坑」過嗎?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的技術的發展,手機成為了很多人最親密的「戰友」,訂餐、打車、住宿、網購、電影等等均可以在手機上實現,由於在下載安裝APP時,無一都要求必須授權讀取我們的各類信息(位置、相冊、簡訊、通訊錄、機器識別碼、存儲內容等等),所以我們在各類APP前面其實屬於「裸奔」的狀態,由此也引出了一系列大數據殺熟事件。
  • 天貓超市大數據「殺熟」?官方否認,網友又拿出新證據
    ,遇到了大數據殺熟。那麼,究竟什麼是大數據殺熟?那麼,大數據殺熟事件究竟是如何演變而成的?據慕課網介紹,從本質上看,大數據殺熟的技術原理就是大數據。所以,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反制大數據殺熟呢?如何反制?如上文所說,大數據殺熟最大的隱患在於運營商及平臺掌控著用戶的個人隱私。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安全隱私意識,減少在平臺上的個人信息洩露。
  • 美團會員成「韭菜」,大數據殺熟是如何收割用戶的?
    網際網路平臺殺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爆出平臺殺熟事件。令人氣憤的是,即便面對千夫所指,網際網路平臺卻總是明裡暗裡地大數據殺熟,每次嚴正聲明、責令改正之後,又會死灰復燃。在今年9月,文旅部就發布新規,明令禁止大數據殺熟;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下發《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也將大數據殺熟歸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範疇。大數據殺熟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在新的法規下,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 央視: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你遇到過哪些坑?
    是否遇到過訂酒店訂機票價格比新用戶要價高的情況?是否遇到過一直叫的外賣突然漲價?是否發現過淘寶同一件商品幾個用戶看到的價格差距「天壤地別」?這些都是涉嫌大數據殺熟的違法侵權行為。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明令禁止此類行為,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將維護消費者權益進行到底!
  • 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這些你被騙了多少錢?
    你知道「殺熟」是什麼意思嗎?與其稱這種現象為「殺熟」,不如說是「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在超市只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格歧視,而是因為人們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麼就是要被「殺」,這個理論套用在「大數據殺熟」上卻並不恰當。一個關鍵問題是,一罐可樂的正常價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是公開的。
  • 涉大數據殺熟和退訂難 飛豬等平臺被點名通報
    浙江省消保委日前通報了第三季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在這份通報中,飛豬平臺兩度被點名,分別涉及「大數據殺熟」和平臺商家宣傳與實際不符的問題。  今年暑假期間,消費者王女士和朋友同一時間在飛豬平臺上預訂房間,王女士是老用戶,而她朋友是新用戶,在付款時卻發現同一房間價格不同。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談談你對「大數據殺熟」的理解
    與此同時,隨著大數據等分析技術在各行各業日益廣泛的運用,本意為通過收集用戶畫像、支付能力、支付意願等消費信息,為消費者提供更貼近自身消費習慣的數據服務卻慢慢演變成同一商家、同一產品,不同消費者卻面臨著不同價格的「大數據殺熟」現象。「大數據營銷並沒有讓我的網購效率變高,反而讓我覺得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