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判決「微信讀書」被判侵權

2020-09-12 新華網客戶端

讀書信息默認開放,「微信讀書」被判侵權

2020年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騰訊公司侵害原告黃某個人信息權益。

原告黃某在使用微信讀書時發現,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微信讀書軟體自動為其關注了大量的微信好友。此外,無論原告黃某是否在微信讀書中關注微信好友,其依然可以和共同使用微信讀書的微信好友相互查看讀書信息,包括查看書架、正在閱讀的書籍、讀書時長等信息。

黃某認為騰訊公司侵害其個人信息權益及隱私權,訴至法院,要求騰訊公司解除其微信讀書內對微信好友的關注、停止提供讀書信息、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等。

騰訊公司則表示,原告黃某並未證明微信讀書存在自動添加關注的行為,此外,微信讀書中的讀書記錄向共同使用該應用的好友開放,在微信讀書的用戶協議中已經進行了告知,並經用戶同意,不構成侵權。

在騰訊公司掌握證據卻未提交相關證據的情況下,法院採信原告的主張,認定原告微信讀書中的關注關係為微信讀書自動添加。

據了解,微信讀書用戶用微信帳號登錄微信讀書,授權微信讀書獲取共同使用應用的微信好友,則微信好友之間的讀書記錄(讀書時長、最近閱讀、書架、推薦書籍、讀書想法等)就默認相互開放。

法院對此認定,微信讀書中,微信好友之間的讀書信息默認開放,構成對原告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微信讀書、微信為兩個獨立應用,不能當然進行好友關係的遷移。讀書信息可能構成對用戶的「人格畫像」,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應享有自主建立或拒絕建立信息化「人設」的自由。

法官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後,雖然未正式實施,但對隱私權的概念、範圍,與個人信息的關係有了較為明確的指引。判斷是否構成隱私,需要符合社會一般理性標準,強調其「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性」。原告的讀書信息呈現方式為「原告閱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兩本書籍」,尚不至構成一般理性標準下的「私密性」標準,對原告主張騰訊公司侵害其隱私權,法院不予支持。

此外,騰訊公司在用戶協議中將協議主體均概括為「騰訊公司」,用戶無法判斷兩個軟體實際的運營者,故原告要求三被告共同承擔責任,法院予以支持。對於刪除數據等行為義務,騰訊計算機公司在庭審中表示可以獨立完成,原告表示同意,法院予以支持。

最後,法院判決:騰訊計算機公司停止微信讀書軟體收集、使用原告微信好友列表信息的行為,並刪除微信讀書軟體中留存的原告的微信好友列表信息;解除原告在微信讀書中對其微信好友的關注;解除原告微信好友在微信讀書中對原告的關注;停止將原告使用微信讀書軟體生成的信息(包括讀書時長、書架、正在閱讀的讀物等)向原告的微信好友展示的行為;騰訊深圳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向原告書面賠禮道歉;三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公證費6600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對此,微信讀書回應稱,2019年5月底,公司收到該案訴訟後第一時間進行了核實,確認相關功能已在之前進行了迭代優化,優化後的版本更加尊重用戶的選擇權並對相關社交功能進行了強提示。未來,微信讀書將繼續努力優化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相關焦點

  • 「微信讀書」未經授權獲取用戶信息 北京法院一審判決其構成侵權
    因認為微信讀書3.3.0版在未經其有效同意的情況下獲取其微信好友關係,為其自動關注微信好友,並向共同使用微信讀書的微信好友默認開放其讀書信息構成侵權,黃某於2019年將微信讀書軟體、微信軟體的開發者、運營者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訴至法院。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騰訊公司侵害原告黃某個人信息權益。
  • 抖音、微信讀書被判侵害用戶個人信息!隨後這樣回應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宣判認定,在微信讀書中,微信好友之間的讀書信息默認開放,構成對原告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認為,微信讀書中的信息組合與人格利益較為密切,微信讀書遷移微信好友關係、默認向未關注的微信好友公開讀書信息等,存在較高的侵害用戶隱私的風險,應就信息處理方式向用戶顯著告知並徵得同意。而該案中微信讀書沒有徵得原告有效的同意,構成對原告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
  • 抖音、微信讀書被判侵權,抖音不服將上訴?
    據法院發布的消息,兩起案件分別由不同原告起訴,兩位原告均認為,兩被告公司非法獲取其個人信息及隱私構成侵權。對於法院的一審判決,抖音和微信讀書分別作出了不同回應。微信讀書方面回應稱,尊重法院判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是微信讀書一直堅守的首要原則。
  • 抖音、微信讀書被判侵權,APP侵害用戶信息為何屢禁不止?
    就在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抖音和微信讀書兩款應用被用戶起訴侵害用戶個人信息一案進行宣判,判定上述兩款應用存在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身為用戶眾多,且為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兩款APP,抖音和微信讀書的違法行為已然被實錘。而類似的事件一再發生,不由得讓人心生疑慮:為何這些行為屢禁不止呢?
  • 「微信讀書」APP自動分享讀後感被訴侵犯隱私,法院判騰訊停止侵權...
    7月30日下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定,微信讀書中的信息組合與人格利益較為密切,其遷移微信好友關係、默認向未關注的微信好友公開讀書信息等,存在較高的侵害用戶隱私的風險,應就信息處理方式向用戶顯著告知並徵得同意。該案中,微信讀書沒有徵得原告有效同意,構成對原告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
  • 信創輿情一線--抖音、微信讀書被判侵害用戶個人信息權益
    隨後,騰訊回應稱將尊重法院判決,之前已對相關功能進行了迭代優化,對相關社交功能進行了強提示。抖音則表示,對於法院一審判決會提起上訴。因認為微信讀書3.3.0版在未經其有效同意的情況下獲取其微信好友關係,為其自動關注微信好友,並向共同使用微信讀書的微信好友默認開放其讀書信息構成侵權,黃某於2019年將微信讀書軟體、微信軟體的開發者、運營者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共稱騰訊公司)訴至法院。
  • 法院判了!抖音、微信讀書侵害用戶個人信息
    兩APP被起訴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的消息,兩起案件分別由不同原告起訴。兩位原告均認為,兩被告公司非法獲取其個人信息及隱私構成侵權。凌某某認為抖音App非法獲取、知悉、保存、利用其姓名、手機號碼、社交關係、地理位置、手機通訊錄等個人信息和隱私,構成侵權,將抖音App的運營者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播視界公司」)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法院對抖音、微信讀書兩款App涉嫌侵害用戶個人信息案,作出判決
    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針對抖音、微信讀書兩款App均涉嫌侵害用戶個人信息案,作出一審宣判。、手機號碼、社交關係、地理位置信息,構成侵權。法院認為,微信讀書中的信息組合與人格利益較為密切,微信讀書遷移微信好友關係、默認向未關注的微信好友公開讀書信息等,存在較高的侵害用戶隱私的風險,應就信息處理方式向用戶顯著告知並徵得同意。而該案中微信讀書沒有徵得原告有效的同意,構成對原告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本案中,原告的讀書信息呈現方式尚不至構成一般理性標準下的「私密性」標準,對原告主張騰訊公司侵害其隱私權,不予支持。
  • 法院認定微信讀書/抖音侵害個人信息 騰訊認慫抖音上訴
    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消息,日前該法院就微信讀書以及抖音短視頻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權益問題的案件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定微信讀書以及抖音短視頻應用在未經用戶授權的情況下,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屬於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權益。針對判決騰訊公司表示遵守法院判決已經針對該問題進行優化,抖音方面表示不存在違規行為因此會就該案上訴。
  • 微信讀書強制獲取用戶好友關係被判侵權 法院認定其模式存在較高...
    7月30日,黃女士訴騰訊旗下「微信讀書」App涉嫌侵犯隱私案,於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公開宣判。法院認定微信讀書強制用戶將微信好友關係授權給「微信讀書」App、「微信讀書」App為用戶自動添加關注微信好友、「微信讀書」App默認向未關注用戶公開用戶讀書信息的行為侵權了用戶個人信息,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刪除相應信息,對用戶賠禮道歉。
  • 抖音微信讀書被判侵害用戶個人信息,抖音表示,會提起上訴
    據2020年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宣判抖音、微信讀書這兩款軟體APP都「侵害用戶個人信息」。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通訊錄信息是由用戶授權上傳的,如果希望刪除相關通訊錄信息,可以隨時跟我們聯繫進行處理,而微信讀書團隊表示尊重法院的判決,並會持續優化。
  • 因公眾號文章擅自使用英國攝影師作品 錘子科技被判侵權
    站長之家(ChinaZ.com) 6月17日 消息: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消息,因在微信公眾號中使用英國籍攝影師創作的攝影作品,錘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錘子公司)被杭州鵝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鵝湖公司)以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2000」告倒「G2000」 一審判決商標侵權
    但日前「G2000」商標卻被告侵權,擁有「2000」商標的杭州個體戶趙某向相關公司索賠2000萬。杭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趙某勝訴。  「G2000」和「2000」的商標之爭  「G2000」和「2000」這兩個商標已經糾纏了很久。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警惕AI換臉等新型網絡侵權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吳文詡 趙旭)記者日前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隨著圖像處理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發展,侵害肖像權方式呈現出與新技術、新場景相結合趨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立案庭庭長趙長新表示,肖像權是自然人人格權的基本內容,民法典對人格權獨立成編,體現了對人格尊嚴的莊嚴確認與嚴格保護。網絡技術的發展使肖像獲取更加容易,傳播更加迅速,同時利用信息網絡侵害肖像權的案件近年來也急速攀升。
  • 抖音、微信讀書侵害個人信息權益案判了!一個服...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抖音、微信讀書均有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形不過面對判決結果一個服一個不服↓>微信讀書尊重法院判決抖音則表示會上訴非法獲取個人信息及隱私?兩APP被起訴 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的消息,兩起案件分別由不同原告起訴。兩位原告均認為,兩被告公司非法獲取其個人信息及隱私構成侵權。
  • 抖音、微信讀書侵害個人信息權益案判了!一個服一個不服→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抖音、微信讀書均有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形不過面對判決結果一個服一個不服兩APP被起訴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的消息,兩起案件分別由不同原告起訴。兩位原告均認為,兩被告公司非法獲取其個人信息及隱私構成侵權。
  • 【法紀新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警惕AI換臉等新型網絡侵權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日前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隨著圖像處理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發展,侵害肖像權方式呈現出與新技術、新場景相結合的趨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立案庭相關負責人表示,肖像權是自然人人格權的基本內容,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體現了法律對人格尊嚴的莊嚴確認與嚴格保護。
  • 主播擅唱《小跳蛙》,鬥魚一審被判侵權!
    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該系列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鬥魚公司的行為構成侵權,四案共計賠償麒麟童公司經濟損失4000元。目前上述四案仍在上訴期內。因認為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鬥魚公司)多位籤約主播未經授權在線直播其依法享有著作權的歌曲《小跳蛙》,北京麒麟童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麒麟童公司)分四案將鬥魚公司起訴至法院。
  • 判決來了!抖音、微信讀書兩款APP均侵害用戶個人信息
    凌某某認為,抖音App非法獲取其個人信息及隱私構成侵權,將抖音APP的運營者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播視界公司)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今天對該案進行一審宣判,認定微播視界公司在未徵得凌某某同意的情況下處理其個人信息,構成對其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
  • 抖音不服判決:用戶自己授權的
    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抖音、微信讀書兩款應用都有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形。騰訊對此回應,尊重法院判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是微信讀書的首要原則。字節跳動則不服判決,抖音上的用戶通訊錄信息是由用戶授權上傳的。對於法院的一審判決,抖音會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