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某個傍晚,回國不久的楊天南和家人晚飯之後,在中國人民大學附近散步,忽然發現一家古色古香的梳子專賣店,進去一看,一把梳子竟然一、兩百元,比普通梳子竟然貴出十倍!怎麼這麼貴?他摸摸這把,看看那把,摸著的確是好!LOGO也有味道,像是百年老店給人踏實的感覺。那就買把用用,看看到底好在哪裡,這一用就是十二年。直到今天,這把木梳還完好如初地擺在楊天南的書桌上。
物美價也美,結緣十二載
這是楊天南和譚木匠的「初相遇」,譚木匠憑藉自身的氣質吸引了眼光獨到的楊天南,恰如它吸引許許多多注重品質和內涵、熱愛自然美的顧客一樣。沒人知道,當年的一次偶遇,讓譚木匠收穫了一位跨行知己。
數年之後,楊天南才知道一件出乎意料的事,譚木匠公司的員工有近一半是殘障人士,不僅如此,譚木匠董事長譚傳華先生也是殘障人士。這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也更令人敬佩有加。
楊天南再次關注譚木匠,是在公司上市之後。2009年,「價美物也美」的譚木匠在香港上市了。有近20年金融市場投資經驗的楊天南,出於職業習慣,觀察了這隻股票,發現股價不溫不火,並不屬於市場熱門股。但又發現,譚木匠財務數據非常健康,現金流充沛,毛利率高,負債低,管理層心懷股東利益。這樣的公司,如果能回歸A股,市值估摸著能翻幾倍,他猜想。
為了驗證譚木匠的品牌力,楊天南多次向不同領域的朋友詢問:「你們知道做梳子最好的是哪個?」「譚木匠吧。」朋友們回答他。「這個行業的第二名你們知道是哪個?」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不太清楚。」走遍大中城市,無人不知譚木匠,而譚木匠幾乎沒有花錢打過過廣告,這的確令人嘖嘖稱奇。
是的,極少有人打算在梳子這樣細分的小品類裡精耕細作。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希望賺快錢、賺大錢,但依然有人默默堅持、做專做精國貨品牌,身體力行踐行著工匠精神,大者如格力、華為,小者如譚木匠。譚木匠的小而美,正是楊天南喜歡的地方。
你負責做好梳子,我負責喜歡
所謂「一事精緻、足以動人」,在楊天南眼中,譚木匠正是這句話的現實寫照,從小處著手、於細微之處用心,賦予了這個品牌長久的生命力。而他本人,二十多年來在大浪淘沙的股票市場秉承自己的理念,戒急用忍堅韌不懈。可以說,兩者在各自的行業中都具備工匠精神的特質。
相見恨晚,惺惺相惜,於是楊天南賦予了自己新的身份:譚木匠投資人。2011年,他寫了一篇文章,通過陳述巴菲特經典投資案例「禧詩糖果」,把譚木匠類比為「投資人最想遇到的下一個禧詩」,好感可見一斑。
一群比普通人更不具優勢的人做出的譚木匠木梳,從來不打廣告,售價卻較普通梳子溢價十倍,毛利率60-70%,淨利率30-40%,僅這幾點,楊天南由衷感到,譚木匠的故事值得每一個拼搏中的年輕人認真學習。
如今,譚木匠上市轉眼已是十周年,在資本市場平和依舊、波瀾不驚,楊天南明了,它代表了譚木匠人的人生態度:不急功近利,沉下心來做好一把小木梳。譚木匠是一個人,也是擁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標一群人。這樣的品牌是值得被呵護的,這樣的企業值得擁有一個錦繡的前程。
楊天南的人生態度則是,和喜歡的人打交道,做喜歡的事,輕鬆愉悅地賺應得的錢。他對譚木匠總裁譚力子開玩笑說,你們負責做好梳子,我負責喜歡。譚總裁哈哈大笑。這是志同道合者的交流,更是攜手並進的邀約。
--------------------------------------------
楊天南簡介:北京金石致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私募基金管理人、金融投資家、財經專欄作家。美國聖地牙哥大學金融MBA。
第一個親赴奧馬哈與巴菲特見面的中國人。出身於金融世家,具有26年金融市場投資經驗。公司持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頒發的私募基金照。
多年從事財務健康投資理念的研究、實踐與傳播,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訪談嘉賓、北京理工大學管理經濟學院兼職教授MBA投資學課程。著有《一個投資家的20年》、譯有投資經典《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戴維斯王朝》等。
責任編輯:張超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