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總結】「正當防衛」「不法侵害」傻傻分不清楚的戳進來

2021-02-14 厚大法考

正當防衛也是刑法中每年的「必考點」,有記憶模糊的親要抓緊收藏記住哦~

(1)「不法」:是指客觀違法,不要求不法侵害人具有責任。

第一,不法行為不限於犯罪行為,還包括其他一般違法行為 (例如毆打行為)。

第二,不法行為並非任何違法犯罪行為,只能是具有攻擊性、破壞性、緊迫性而且採取正當防衛可以減輕或者避免危害結果的違法行為。

*針對採取防衛行為根本不能減輕或者避免危害結果的違法行為

(例如假冒註冊商標罪、重婚罪、賄賂犯罪、單位犯罪本身),則不允許正當防衛,否則成立相關犯罪。

第三,對未達到法定年齡、不具有責任能力的人的不法侵害,允許實行正當防衛,但應當儘量限制在必要的限度。

*對正當的、合法的行為不允許進行正當防衛。

(2)「侵害」:只有當不法行為威脅法益時,才能對之進行正當防衛。

第一,不法侵害包括故意的不法侵害和過失的不法侵害,還包括無過失的不法侵害行為(對假想防衛可以進行正當防衛)。

第二,不法侵害包括作為的不法侵害和不作為的不法侵害 (例如不法侵害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經要求退去而不退去的)。

第三,對自己招致的不法侵害通常不能進行正當防衛 (例如防衛挑撥的情形)。如果輕微過失或者無過錯地引起對方的侵害,或者預想只會引起對方的輕微反擊,對方卻對重大法益 (例如生命)進行侵害時,有進行正當防衛的可能。

第四,不法侵害只能是人實施的不法侵害。如果飼主唆使其飼養的動物侵害他人的,動物只是飼養人進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將該動物打死打傷的,屬於以給不法侵害人造成財產損害的方式進行的正當防衛。如果法益遭受野生動物侵害而進行反擊的,不是正當防衛 (存可能成立緊急避險)。

(3)「現實性」:客觀上真實存在不法侵害行為,而非主觀臆測。

假想防衛:客觀上不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行為人誤認為存在而進行「防衛」行為。

第一、假想防衛屬於事實認識錯誤問題。

第二、假想防衛絕對不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成立過失犯罪;沒有過失,則屬於意外事件。

第三、行為人故意針對合法行為進行反擊的,不是假想防衛,成立相應的故意犯罪。

時機條件: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 (已經發生並且尚未結束)。

開始時間:原則上是不法侵害人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的時間,但有的情形即使沒有達到著手階段,如果存在法益侵犯的急迫性,也可以正當防衛(綜合說,即著手說與直接面臨說相結合的學說)。

*有的犯罪的預各行為,可能是其他犯罪的實行行為,實施該行為的,可以認定為不法侵害開始。例如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在不法侵害人開始侵入他人住因為擔心被他人發現,三人強行將丁在甲等人將丁帶往另一地點期間,丁宅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已經開始的不法侵入住宅行為進行正當防衛。

(2)結束時間:法益不再處於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之中,或者說不法侵害已經不可能 (繼續)侵害或者威脅法益。具體表現為:

第一,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或者已經喪失了侵害能力。

第二,不法侵害人已經自動中止了不法侵害或者已經逃離現場。

第三,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並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危害結果。

1.只要是客觀上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不 管防衛人事先是否已經預見,事先是否作好防衛準各,都可以進行正當防衛。

2.財產性違法犯罪的特例問題:被當場發現並同時受到追捕的財產性違法犯罪的侵害行為,一直延續到不法侵害人將其所取得的財物藏匿至安全場所為止;在這期間,追捕者可以使用強力將財物奪回,其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3.對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判斷不能太形式主義,應該以法益侵害的緊迫性為實質標準。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免費網絡課堂

相關焦點

  • 正當防衛必須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大小新聞客戶端9月7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任雪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分別規定了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和特殊防衛的具體適用,提出了十方面規則,也可以稱為「十個準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二個準確」: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 面對不法侵害該怎麼辦?正當防衛?
    面對不法侵害該怎麼辦?正確答案絕不是唯一,但如果決定奮起反抗,不用怕,司法為勇敢撐腰!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回應大家的關切——關於公平,也關於深藏於每個人心中的正義。 面對不法侵害該怎麼辦?
  • 對於不法侵害,你可以依法正當防衛
    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權利的行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財產等權利的行為;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違法行為。不應將不法侵害不當限縮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為。
  • 我們遇到精神病人不法侵害 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正當防衛的關注和熱議。「兩高一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最高檢今年11月發布了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那麼,什麼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可以「先下手為強」嗎?如果我們遇到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 我們遇到精神病人不法侵害,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兩高一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最高檢今年11月發布了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那麼,什麼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可以「先下手為強」嗎?如果我們遇到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李燕青也舉例說,崑山反殺案中,不法侵害人劉某交通違章在先,尋釁滋事在先,持刀攻擊在先。於海明面對不法侵害,根據法律規定有實施正當防衛的權利,「如果在事實和價值上不作出對於海明有利的選擇,不僅難以起到警示那些惡意滋事者的作用,更會在未來,讓公民不敢行使法律規定的正當防衛權利」。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於海明面對不法侵害,根據法律規定有實施正當防衛的權利,「如果在事實和價值上不作出對於海明有利的選擇,不僅難以起到警示那些惡意滋事者的作用,更會在未來,讓公民不敢行使法律規定的正當防衛權利」。勞東燕舉例說,在總體要求中強調要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在準確把握正當防衛起因條件中,吸收了最高檢指導性案例陳某正當防衛案的要旨,強調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正在實施的針對其他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應當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可以實行防衛等等。
  •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違法行為
    《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 李翔:正義者毋庸向非正義者低頭 ——兼論正當防衛中的「不法侵害」
    基於對公力救濟不足的補充,世界各國普遍在刑法中設置正當防衛制度作為違法阻卻事由。我國《刑法》第20條也做了3款規定,1、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 面對不法侵害 使用工具還擊不影響正當防衛認定!
    來源:正義網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印發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公布。對於正當防衛有這些最新權威解釋:遇見嚴重校園暴力犯罪勸阻無效,可以防衛;防衛時間的認定應當立足當時情景,法不強人所難;面對不法侵害,使用工具還擊也不影響防衛認定;不能為了「息事寧人」犧牲法律原則。
  • 【新規】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二、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即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四、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意圖條件正當防衛必須具有正當的防衛意圖。《指導意見》第八條規定:「正當防衛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對於故意以語言、行為等挑動對方侵害自己再予以反擊的防衛挑撥,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 面對公職人員執行職務中的不法侵害,公民同樣擁有正當防衛的權利
    「城管打人」與「正當防衛」兩個熱點話題交匯融合,再輔之以現場視頻,的確引人關注。此前的正當防衛案件多是針對社會人員的不法侵害,本案特殊性在於,商販面對的是城管隊員,且是在城管執行公務期間。而對其「正當防衛」的認定,則傳遞出這樣一種理念:針對公職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的不法侵害,公民同樣擁有正當防衛的權利。
  • 面對這些侵害,新規教你如何實行正當防衛!
    概括而言,《指導意見》提出了十方面規則:一、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起因是存在不法侵害。《指導意見》第五條對不法侵害的具體理解作了規定。其中針對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以實行防衛。
  • 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電梯勸阻吸菸猝死、私自爬樹摘楊梅墜亡等事件之所以會成為訴訟案件,明顯是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之所以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也與此有關。這種不問是非、不分對錯一味強調「人死為大」的觀念顯然與法治原則不相符。
  • 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意見要求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對於以防衛為名行不法侵害之實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避免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正在實施的針對其他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應當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可以實行防衛。二、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即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
  • 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二、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即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四、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意圖條件正當防衛必須具有正當的防衛意圖。《指導意見》第八條規定:「正當防衛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對於故意以語言、行為等挑動對方侵害自己再予以反擊的防衛挑撥,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 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二、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即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四、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意圖條件正當防衛必須具有正當的防衛意圖。《指導意見》第八條規定:「正當防衛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對於故意以語言、行為等挑動對方侵害自己再予以反擊的防衛挑撥,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 三部門:對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實行防衛
    中新網9月3日電 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對於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以實行防衛。《意見》明確了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
  • 面對這些侵害,可以實行正當防衛
    電梯勸阻吸菸猝死、私自爬樹摘楊梅墜亡等事件之所以會成為訴訟案件,明顯是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之所以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也與此有關。這種不問是非、不分對錯一味強調「人死為大」的觀念顯然與法治原則不相符。
  • 面對不法侵害 #使用工具還擊不影響正當防衛認定#!
    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印發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公布。對於有這些最新權威解釋:遇見嚴重校園暴力犯罪勸阻無效,可以防衛;防衛時間的認定應當立足當時情景,;面對不法侵害,使用工具還擊也不影響防衛認定;不能為了「息事寧人」犧牲法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