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手下兩員大將,一個威震江東,一個下場慘烈! 說到呂布算是三國時期武力值最高的一位將領了,想那關羽張飛何等水平,兩人聯合加上劉備也才將將讓呂布佔了一點點下風,也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武力第一屬呂布,第二的趙雲和他有的一比,之後的更是不用提。可見呂布武力值之高,也許就是因為太過勇武,反而在智謀上遜人一籌,先是錯過了謀士陳宮的建議,本來這時的陳宮就相當於楚霸王帳下的範增,可惜呂布和楚霸王相比也沒有什麼區別,同樣聽不進去身邊的建議,自以為有方天畫戟和天下第一的寶馬赤兔馬就可以天下無敵,而後終於大意失守,被屬下抓住機會反叛,最終在白門樓喪命。在被抓時呂布悄悄向劉備求救,讓身為座上客的劉備替自己這個階下囚求求曹操,劉備假意應允,等到曹操來時,呂布堅決投降,曹操問身邊的劉備怎麼看,結果此時的劉備翻了呂布的家底,說你還不知道丁建陽,董卓他們那些事嗎?徹底把呂布給賣了,劉備也知道呂布這等人留不得,以後早晚是要反叛的,到時候曹操追究其責任,劉備這個求情人自然逃不了干係。
要說呂布這等人才,手下的武將自然也不是吃乾飯的,都有些實在本事,不然憑他呂布一人,就算本事在高強也不敢當年跟曹操這等諸侯作對,今天說的這倆,就是呂布手下最傑出的良緣戰將。第一個張遼,張遼原本是跟著丁原混的,也就是呂布認得第一個爹,結果被派去招兵,出去兵招完了,回來一看人家丁原早被董卓設計害死了,也就順理成章的跑到了董卓的帳下,結果張遼跟著董卓沒幾天,董卓也完蛋了,索性就跟著呂布混了,跟著呂布沒少立戰功,可是畢竟呂布武力值超高,有啥事自己就解決了,也就沒有太多張遼獨當一面的事,後來呂布白門樓喪命,張遼本來也是要隨呂布而死的,這時候劉備反而勸住了曹操,關羽還特地拉住了曹操斬人的手,曹操也是立馬醒悟,馬上說自己怎麼可能真殺,只是做做樣子,收穫了這一員猛將。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劉備和關羽要救下張遼呢?這其中有著很深的學問,首先是為了報恩,當年呂布讓張遼率兵攻擊劉備的駐地,是張遼撤走圍城之兵,才給了劉備喘息的機會。其次張遼也是實實在在的名將,這一點劉備等人也早有預料,這時劉備對曹操依然沒有歸順之意,他需要向曹操舉薦這樣一位人才,而當以後曹操每次發現張遼傑出的才能時,便會越發得信任劉備,劉備也是沒辦法藉此騙取曹操的信任,日後才能讓他放下戒心,才能夠順利逃出曹操之手。
張遼之後隨著曹操建立了無數功績,要說最出名的還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兵敗,不得不退回北方,而這時曹操命張遼守衛合肥,此時的張遼手中的人馬只有區區7000多人,之後孫權率領十萬之中向合肥開來,張遼不為所動,在夜間招募了八百名壯士大吃大喝,第二天凌晨,天還沒有亮,直接殺出,直奔孫權營帳而去,斬殺孫權親近大臣數十人,並在軍中直呼自己的名號,竟是無人敢與之相對,後來孫權看出端疑,發現張遼身邊的人其實十分的少,便調集軍隊大加圍堵,張遼只好尋找機會突圍,就在突圍出去,還被圍的幾十名將士大呼,張將軍棄我們而去了嗎,張遼問聲再次殺入敵軍,此時孫權軍徹底崩潰,張遼眾人高呼,帶將士轉身而去。至此一戰威震江東,還斬殺了東吳大將陳武,此後孫權數萬大軍圍堵合肥數十日,竟攻不破只有幾千人的小城,軍糧消耗太大不得不主動退兵,此時張遼藉機殺出差點活捉了孫權,至此張遼威震逍遙津,一至於此後傳言,江東的小兒一旦啼哭,父母就要在其耳畔嚇唬他,說張遼來了。可見這一戰給東吳人造成了多麼大的心理陰影。曹操死後,張遼仍效命於曹丕手下,最後不幸病逝,也算是結束了其不平凡的一生,孫權直至張遼死前,都未敢起兵江東。
呂布手下第二戰將,名叫高順,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畢竟他沒有建立出名的功業時便已經喪命於白門樓,玩過三國群英傳的小夥伴可能比較熟悉,武力值也算比較高了,他所率領的部隊有自己特殊的名字,號稱陷陣營,總是能向呂布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可惜呂布聽不進去。
但是呂布也能明白高順的忠心,可見高順不僅勇武,本身還有一定的智謀,一開始便跟著呂布,沒有他攻不下來的城池,也因此十分受器重,當時呂布手下有一個部將反叛,當時的呂布單槍匹馬逃到了高順的營地,高順特地安撫了呂布,之後立馬率兵殺入叛軍,第二天就讓呂布重新上位,要說有這麼大的功勞,呂布應該十分器重才是,可惜呂布這個人智商是在不算高,過了一陣子反而對高順心生妒忌,總有這種上司,你做的不好他嫌你做的不好,可是你要是做的太好,他又會懷疑你有功高蓋主的能力,猜測你會不會謀反聚眾,高順也看出了端疑,但懷著平常心,也就沒有對此多加在乎,可之後曹操兵圍呂布,當時的呂布依然對高順有所懷疑,加上呂布妻子的進言,認為高順和陳宮有所不和,結果放棄讓他守城錯失良機,導致高順最後也被曹操活捉,曹操本想招降此人,無奈高順面對招降一言不發,並沒有大罵也沒有同意,所以曹操最後無奈將其斬首,屍首在許昌城牆上懸掛三日,最後被舊將厚葬,也算可惜,要是當時投降了曹操,按照能力而言,也算得上是五虎將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