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人是曹操手下得力戰將,逍遙津戰役讓他名聲威震江東

2020-12-19 張躍動物說

風雨再起時,群英紛爭世,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張躍動物說,每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三國故事。

大家都知道,曹操不看出身廣納人才,麾下的能人將士眾多,張遼就是其手下很強悍的一名大將。張遼字文遠,出生於并州,初出茅廬的他和呂布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共事,東漢末期宦官幹擾朝政,董卓收到命令,帶領軍隊將宦官除掉,之後董卓開始幹預朝綱,董卓手下的軍師給了呂布一匹好馬,將呂布收為部下,後來因為貂蟬,呂布將董卓殺害,朝廷封呂布為將軍,張遼也成為呂布手下的大將。

張遼和呂布同鄉,一直對呂布情同兄弟,忠心耿耿,並跟著呂布前往各個地方進行戰鬥,當時呂布佔領徐州後,曹操率領軍隊過來討伐呂布,呂布被曹軍所抓獲,後來被殺害。張遼也被擒住,張遼非但沒被殺害,反而得到了曹操拋出的橄欖枝。張遼作為敵對勢力的將士,初到曹軍大營,和其他士兵沒有深交,很不顯眼,後來張遼的能力逐漸顯露,得到其他人的信服,曹操把他命為晉陽候,他之所以被曹操重用,主要是陣斬蹋頓,大破烏桓;合肥之戰,威震東吳等幾場戰役獲得的勝利,讓曹操看到了他的能力。

張遼在曹軍的時候,行事非常穩重,一步一個腳印,官職也在逐步上升,他的威名也在擴散。當時公孫度佔領了遼東地區,想趁著北方還在戰亂,偷偷來攻打曹軍的萊諸縣,還讓柳毅來鎮守營州。曹操收到情報,了解道公孫度要來進攻萊諸縣,便讓張遼前去作戰,張遼帶著士兵將柳毅部隊打的是人仰馬翻,並把柳毅打跑,佔領了青州,張遼正是這時候體現了帶兵打仗的軍師能力。小編認為,張遼到了曹軍之後,全心全意做事,表示出對曹操的忠心。

青州被張遼所拿下的信息傳到了曹操那裡,曹操特別高興,張遼率兵勝利歸來的時候,曹操親自到城門口迎接張遼,並把張遼叫到自己的馬車上,兩人交談甚歡,張遼此次功勞很大,曹操封他為蕩寇將軍。

幾年後,廬江當地居民陳蘭和梅成秘密發展自己的勢力,已經佔據了六個縣城,局部地區已經發起叛亂,曹操安排張遼前往廬江平定叛軍,張遼帶著士兵到達廬江,與陳蘭和梅成交戰了好多回合,陳蘭和梅成兩人不敵張遼,讓士兵拖住張遼大軍,兩人丟下城池,逃往天柱山。張遼準備帶領士兵前去追殺敵方將領,張遼部下提出意見,勸告張遼放棄追趕,山路崎嶇,不利於大軍前去,另外對於地形不熟悉,作戰效果會大大減少。張遼認為,將他們二人打的是棄城逃命,他們肯定實力不行,現在只有趁機追殺,才能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不顧手下的勸告,帶著一些精兵前去追趕陳蘭和梅成。

山路過於崎嶇,張遼率領士兵很艱難的前行,終於追上了陳蘭和梅成的小部隊,成功將叛軍剿滅,張遼帶著士兵凱旋而歸,曹操知曉後,對張遼是讚不絕口,並說:「天山難等,地勢險要,陳蘭、梅成性命皆被文聘所取功不可沒啊。」

張遼名聲大響是在逍遙津的戰場上,孫權帶兵來進攻曹操,曹操命張遼前去迎戰,張遼趁著時間已到深夜,帶著士兵偷襲了孫權大營,孫權在睡夢中被驚醒,看到己方將士損傷慘重,便帶著士兵撤退,在撤退的路上差點被張遼給擒住。小編認為,張遼成功打敗孫權,差點抓住孫權,使張遼的名聲在吳國傳開了,吳國的人只要聽到張遼的名字心裡就產生畏懼。

張遼英勇厲害的名聲在全國大震,還有人給張遼起外號「張八百」,指張遼帶著八百精兵成功把孫權給偷襲的事情。曹操特別欣賞張遼,直接跨級升為徵東將軍。曹操去世後,曹丕成為魏王,曹丕之前也聽說張遼的戰績,非常崇拜,閒談時還問過張遼作戰的事情,曹丕封張遼為前將軍,幾年後曹丕稱帝,封張遼為晉陽候,後來張遼病重,張遼死後被曹丕追封為威候。

小編認為,張遼一生很不容易,剛開始投奔丁原,被安排進京,成為董卓的手下,董卓被害後,成為呂布的手下,呂布死後才跟隨曹操。張遼的能力很強,無論在誰手下做事的時候都是盡心盡力,跟隨曹操後,有好多次戰役都是不要命的往前殺,帶領著將士的士氣大增,接連打勝了數場戰役,立了好多戰功,得到了曹操和曹丕的重用。小編覺得,無論在哪個環境,只要肯努力,終會有出頭之日,實現自己的價值。

三國紛爭鬥高下,謀略驚現天地間,同一篇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觀點,以上只是張躍動物說,對本文的見解,感謝大家的觀看。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張躍動物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文為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呂布手下兩員大將,一個威震江東,一個下場慘烈
    呂布手下兩員大將,一個威震江東,一個下場慘烈! 說到呂布算是三國時期武力值最高的一位將領了,想那關羽張飛何等水平,兩人聯合加上劉備也才將將讓呂布佔了一點點下風,也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武力第一屬呂布,第二的趙雲和他有的一比,之後的更是不用提。
  • 三國中威震江東的張遼,在《九州劫》中勢不可擋
    曹操麾下的武將眾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內姓武將」另一類是「外姓武將」,如果說哪個武將最能打,毫無疑問就是驍勇善戰,在其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攻無不克,守無不固的張遼。張遼戰績赫赫,第一次嶄露頭角的便是跟隨曹操北徵烏桓時,曹操因為情報錯誤,被圍困在白狼山,曹魏武將都唯唯諾諾,覺得突圍很難。張遼主動請纓,曹操就把自己的帥旗交給了張遼,讓張遼替自己指揮魏軍。
  • 「每日名將」威震江東,小孩聽見他的名字都不敢哭了
    張遼從小就飽經戰亂,這對他的磨鍊可謂是巨大的,這也使得他年紀輕輕就做上了雁門郡的郡吏。之後追隨漢朝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後被編入董卓軍中,董卓之後又和呂布搭檔。很多人以為張遼是呂布的手下,其實不然,張遼在呂布軍中有相對獨立的地位,說他倆相互搭檔更為妥當。呂布之後就追隨曹操,為曹魏政權立下汗馬功勞。
  • 三國中,只有兩位稱得上超級名將,一位威震華夏,一位威震江東
    三國誕生了很多名將,比如呂布,天生神力的他在戰場上練就一身本領,有經過多場戰爭悟出了專屬於他的騎兵戰法,指揮他的狼騎兵橫行天下,諸侯們避其鋒芒。比如周瑜,世家子弟出身卻沒有浮誇,二十歲幫助孫策出謀劃策,二十六歲成為東吳大都督,三十三歲指揮赤壁之戰,身經百戰未有敗績。
  • 呂布帳下最厲害的武將並非張遼華雄,而是此人,後被曹操斬殺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作為天下第一猛將,他手下的八健將都是一等一的猛將。甚至在以後,還有的成為了名震天下的名將,比如張遼。呂布的八健將分別是華雄、臧邦、高順、張遼、宋憲、侯成、曹性以及魏續。其中最厲害的並非威震逍遙津的張遼,亦非打得十八路諸侯毫無脾氣的華雄。八健將中最厲害的當屬高順,那麼在後期毫無名氣的,甚至還被曹操嫌棄而斬殺的高順,為何是八健將最猛的呢?高順字伯平,此人武力高超,且人品極好。傳說他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就不好飲酒這條,在三國眾多武將中就夠他脫穎而出的了。
  • 他是劉湘的得力戰將,因土城戰役而成名,1948年卻被我軍俘虜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國民黨將領就是來自川軍的,他堪稱是劉湘麾下的一員得力戰將,一度備受蔣介石的青睞,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勳祺。估計許多看過唐國強老師主演的《長徵》的話肯定知道這個川軍名將郭勳祺吧,郭勳祺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戰役無疑是土城戰役,這場戰役是以我們中央紅軍的失敗而告終,而郭勳祺卻因此一戰成名。
  • 張遼威震江東,孩童聞之止啼
    威震江東:張遼威震逍遙津,兒童聞張遼止啼。 歷史典故: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此後,立下眾多顯赫的功勳。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 劉備錯失一人才,卻被曹操撿漏重用,最終他成了威震三國的名將!
    一來二去,劉備和公孫瓚就成了密友,因為公孫瓚較為年長,因此劉備尊他為兄長。 劉備關於念書不奈何喜好,卻好聲色犬馬,熙繁交友同事。 劉備從前除了卻交公孫瓚同等學以外,還跟一片面的干係很的密切,此人即是牽招。
  • 三國歷史: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什麼唯獨器重鬼才郭嘉
    鬼才郭嘉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曹操對他讚不絕口呢?第一:郭嘉很有遠見。說到郭嘉很有遠見想必大家都不相信。早在曹操奉旨徵討袁術時,天下諸侯沒有一個來幫忙的,只有劉備來了,這個時候郭嘉就提醒曹操,劉備此人胸懷大志不願屈居於人下,以後必定是主公的大敵,最好能控制住他。
  •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話說東漢末年,由於皇室日益衰落,導致朝綱不振,不但被董卓獨攬大權,就連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成了擺設,於是乎,天下就此大亂,各路諸侯紛紛打著討 伐董卓的旗號割據一方。
  • 三國風起雲湧,曹操劉備成人傑,孫權卻是過客
    三國早期,曹操虎踞中原定天下大勢,三國中期,劉備逆流而上對天下徐徐圖之,而遠在東吳的孫權,從頭到尾似乎都在打醬油,在三國存在感並不是很強。其實,孫權之所以注重內政與平衡方面,都是為了建立個人威信,讓江東成為自己的一言堂,當初,在赤壁之戰前夕,地方宗族是一致主降,希望讓曹操南下統治江東,而孫權之所以下定決心聯蜀抗曹,是因孫權迫切的需要一場戰役,來對舊部與地方宗族樹立威信。
  • 《三國演義》中的蔣幹,想要去江東建功,卻被周瑜這麼欺騙了
    察覺到君主的心思,蔣幹立馬站了出來,準備去江東建功。這一次,蔣幹會碰到什麼事呢?和周瑜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糾葛呢?蔣幹也是荊州人士,高門出身。雖然他名聲不顯,可也有很大的才能。蔣幹早年也去過洛陽讀書,後來又去了江東讀書,蔣還幹跟江東的世家子弟也有同門的關係,只是沒有留在江東,而揚州戰亂多,蔣幹只能待在荊州。
  • 武聖關羽敗走麥城,為了殺他,敵方出動3大軍師,7大一流名將
    除了這些同樣為世間一流的名將外,更兼有司馬懿、蔣濟和董昭的出謀劃策,可謂是用盡了曹操和孫權帳下最頂尖的文武力量,才最終得以將關羽擒殺。首先就是曹操手下最為倚重的五子良將,被他一下就直接派出了三位。先是于禁,陳壽對這名武將的評價,只一個「五子為先」就足以看出他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雖說他「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但卻依然不能夠遮蓋住他一流名將的身份與能力,亦是至忠至勇;再就是徐晃和張遼,雖然這二位將領都是半路出家跟隨曹操打拼天下,卻先後建功無數,對曹魏政權的建立同樣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功不可沒。徐晃歷經官渡、赤壁、關中、漢中等重大戰役,為曹魏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 被人忽略的三國神將,擒關羽殺黃忠,三國一半頂級神將死於他之手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三國的一名「神將」,他名氣不大,武功平平,也不是也特別聰明,但是三國裡卻有一半的頂級武將死在他手上。那麼大家肯定很好奇了,他是誰呢?他就是馬忠,東吳將領潘璋的部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頂級武將栽在他手裡!1、關羽(五虎將之首)關於,字雲長。
  • 三國中蜀漢第一戰將——獨自迎戰魏、吳兩國的11位一流猛將
    漢末三國,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天下。那段歷史是個名將輩出的時代,魏蜀吳三國都有一流戰將,威震沙場,守土開疆。漢末三國那段歷史中,諸侯混戰,大小戰事不斷。我們所熟悉的有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孫、劉聯軍擊敗曹操的赤壁之戰等等。但是有一場大戰,魏、吳兩國幾乎出動了當時最豪華的陣容,只為擊敗一位蜀漢大將。而這位蜀漢大將,獨自面對了魏、吳兩國十一位一流的猛將。
  • 東吳也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霸主,為什麼關羽卻始終看不起東吳?
    三國歷史上,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組建軍隊,滅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北方;劉備是關羽的大哥,也是白手起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做了江東之主,孫權屬於富二代,所以關羽瞧不上孫權。孫權相比於曹操,劉備,屬於守業之主,能把孫策留下的地盤守住就不錯了。
  • 曹操有多可怕?他一位手下,每次都懷揣毒藥去見他,以便隨時自盡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位雄主中,曹操可謂是最可怕的一位。據《三國志》載,曹操對手下人管束的非常嚴,只要犯錯,甚至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讓曹老大不爽了,就立刻實施「杖刑」,就是揍屁股板子,如下圖這樣。都有誰被揍過?史書上沒寫。
  • 張遼是不是逍遙津之戰的最高指揮官
    撤退時的孫權繼續託大,等到大部士兵都撤走了,他還在逍遙津的北面慢悠悠的沒過河。張遼看到有一部分人沒走,突然從城中殺出,幸得甘寧、凌統、陳武、蔣欽、呂蒙等死戰,孫權方得逃走。此戰,陳武戰死,凌統三百人全部戰死,只有凌統一人脫逃。逍遙津之戰只是合肥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張遼為保衛合肥立了最大功。
  • 真實原因讓人無語,難怪關羽看不起他
    而他本人的武藝也屬於上流,就連不可一世的武聖關羽,都要賣他面子,此人正是曹魏名將張遼。說到張遼,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合肥以區區7000守軍,抵抗孫權的10萬大軍,最終張遼卻可以帶領兵士位,以少勝多,打得孫權差點哭鼻子。
  • 為何大家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權到底比他哥差在了哪裡?
    實際上,這完全是三國演義給大家帶來的誤解,真正歷史上的孫策是有勇有謀的,孫權完全比不上他,若孫策不死,當真就不會有三國存在了,最後很可能是兩家獨大,平分天下! 孫堅死後,孫策投靠在了袁術的手下,屢次為袁術立下大功,結果袁術這個人,任人唯親,光讓孫策幹活,卻不給孫策好處,最終激怒孫策,使孫策下定決心脫離袁術。孫策請命為袁術掃除江東,招攬兵馬,之後再為袁術爭奪天下。袁術也不傻,知道孫策脫離之心,但他認為僅憑孫策這點兵馬,根本搞不定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