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70的老人將前兒媳告上法院……這到底是誰的房子?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房產證

是證明房屋歸屬的

重要憑證

一旦登記有誤

想要確定誰是真的產權人

可不那麼容易

這不

年近七旬的老人

就將前兒媳告上了法庭

孰是孰非

我們一起去看看

孫某、郭某夫妻居住於牡丹江市陽明區某村。2006年9月,兩人以4萬元的價格從鄰居張某處購買了一處平房,但在辦理房屋過戶的當天,夫妻倆卻怎麼也找不到身份證件,兩個兒子也因為工作不能回家,於是就用了大兒媳婦王某的身份證辦理了過戶。

2011年,該房屋面臨動遷。雖說王某也不是外人,但是夫妻倆看著明明是自己拿錢買的房,房產證卻不是自己的名字,總有些擔心。為了以防萬一,2013年,孫某夫妻召集大兒子夫妻、二兒子夫妻共計6名家庭成員召開了家庭會議,書面約定了該房屋產權歸屬,明確了此房屋為孫某夫妻從鄰居張某處出資購買,只是借用了被告名義辦理過戶手續,但產權歸屬也就是實際產權人為孫某夫妻二人所有。6名家庭成員均在合約上簽字並按了手印。

2017年,夫妻倆以大兒媳王某的名義與房屋徵收實施中心正式籤訂了《住宅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獲得兩戶安置樓房併入住使用至今。曾經價值幾萬塊錢的平房如今搖身一變價值幾十萬。

讓人沒想到的是,2019年王某與孫某大兒子離婚了,成了前兒媳。此時孫某夫妻馬上想到了2013年籤署的房屋歸屬的書面約定,可是卻怎麼也沒找到。2020年,前兒媳王某以房屋產權人名義向前公婆索要兩戶安置房……

為了保住自己的房屋,孫某夫妻向牡丹江市陽明區法院提起了訴訟,申請法院確認動遷安置的兩戶房屋歸原告所有;申請法院責令被告王某在房屋符合辦理過戶時,協助其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將被告名下的兩戶房屋變更登記產權所有人為原告孫某、郭某。

案件受理後,面對這起時間久遠、關係複雜、眾說紛紜的房屋產權糾紛,承辦法官多次約見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但雙方說法不一,關於房屋的歸屬可謂大相逕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弄清實情,法官多次走訪其他家庭成員、出售人張某及不動產登記中心等調查了解情況,終於查明了案件事實,在證據面前,被告也無話可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第二百二十條 權利人、利害關係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最終,法院依照法律規定,支持原告孫某夫妻的訴訟請求,判決涉案的兩戶房屋歸原告孫某、郭某所有;兩戶房屋在具備辦理房屋產權證照條件時,被告王某協助原告將兩戶房屋登記至原告名下。被告上訴至牡丹江中院,後經審理維持原判。

房屋實際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得到了維護

年近七旬的當事人

為法官送來了錦旗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

當發現不動產登記

與實際情況不符時

要及時運用法律手段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兒子被兒媳蠱惑,為了房子處心積慮,老人為教育子女告上法庭
    ,妻子過來問道房子的事情說道:「咱把那個房子賣掉怎麼樣?此時老人剛好路過他們房間,兒子和兒媳的談話,老人全部聽到了,聽在耳氣在心,隨後老人過了一會把兩個人叫到了客廳。老人聽狀後表示,行那就我先說,老人直接拿了一張紙拍到了桌子上面。兒子此時還正在納悶這是什麼東西,拿起來一看徹底傻眼,起訴書?還要撫養費?連忙問道:「爸這是怎麼回事?」。
  • 兒子住樓房,古稀老人卻住在骨灰堂,老人:家裡被兒媳砸了三回
    調解員:「我過來聽一聽你對老人到底有什麼意見,這畢竟是老人,怎麼就把他的東西給砸了,還把他趕出家門了呢?」隆老漢的三兒媳:「老人怎麼了?老人把孩子掐死都應該啊?這一回我就是死了也該我死!」不知道什麼原因,隆老漢的三兒媳一見到隆老漢就氣的咬牙切齒的,老人和三兒媳到底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呢?老人的三兒媳告訴調解員,公公有三個兒子,婆婆一直都是跟著他們生活的。隆老漢三兒媳:「我自己養著他(隆老漢),他還去告我,說我不養他,出去說著俺丈夫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 7旬夫婦不忍兒子帶一家三口啃老,將其告上法庭:眾人搬出
    7旬夫婦不忍兒子帶一家三口啃老,將其告上法庭:眾人搬出父母家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這看起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沒想到的是,在生活中的一些繁瑣小事卻壓垮了多人。近些年出現了一些啃老族,光看字面意思也就是說啃食老人,而事實也是這樣,孩子在成年成家後仍住在家裡花著老人的錢,讓老人幫助自己做任何事,這不就成為一個巨嬰了嗎?
  • 不知房子到底被誰強拆,還要起訴?法院:這就是舉證不能的後果
    該告誰呢?一般來說,誰作出限期拆除決定,就告誰。也就是說,由於相關部門的程序違法,該履行的程序不履行,導致作為房主的當事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到底被誰給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事人沒有辦法拿出證據來證明誰是具體實施強制拆除行為的主體。
  • 少女將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將房子過戶給自己,法院如何判決?
    今年年初,少女李小梅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父母將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早在5年前,李小梅父母因感情不合協議離婚,並且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將夫妻共有的位於南寧興寧區明秀路某小區的一套120平房屋贈送給年僅14歲的女兒李小梅,離婚後,李小梅跟隨父親生活,且居住在這所房子裡。
  • 辦完婚禮又辦葬禮,小夥喪命丈母娘家酒桌,家屬將親家告上法院
    近幾日在河北衡水冀州的一個村子裡面就發生了一起關於喝酒的慘劇,新人才結婚三天,事發當天新郎陪著新娘回門,結果新郎在丈母娘家喝酒喝多醉死了。現在兩家鬧得是不可開交,兩家也是打了好幾場官司了,死者阿財今年才29歲,小夥人長得也是非常的精神,可是就是這麼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卻是因為喝酒喝多醉死了。
  • 前兒媳婚內出軌生下孩子,離婚後被前公婆告上法庭,索要精神賠償
    捧在手心中呵護有加的孫女,身體裡流淌著的卻並非自家血脈,這讓梁先生夫婦很受傷。儘管前兒媳已經與自己的兒子離婚,並支付給兒子相應的經濟賠償,但梁先生夫婦依舊意難平,一氣之下又將前兒媳告上法院。近日,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
  • 老人立遺囑將唯一房產留給兒媳後,兒媳起訴了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
  • 海南一女子扶了摔倒的老人卻被老人家屬告上法庭 法院這樣判……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消息(記者陳棟 通訊員塗立輝)「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話題一直是公眾討論的熱點,如果袖手旁觀,良心會覺得不安;若出手救助,又擔心惹上麻煩。海南的蔡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她出手扶了,但最終因無法查明老人是如何摔倒的,蔡女士被老人的家屬告上法庭請求賠償。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老人家屬的上訴請求,在無充分證據證明救助者為肇事方的情況下,保護了見義勇為者的行為。據蔡女士介紹,她在駕駛電動車回家的路上,看到年近90歲王某橫過馬路時為避讓一輛貨車而摔倒,便立即停車將王某扶到道路旁進行施救。
  • 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在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登記點,每天都有近十位老人前來諮詢預約登記,最多的一天甚至有近百位老人,前來諮詢的老人大多在70多歲,年齡最大的96歲。
  • 婆婆去世後,喪偶兒媳被五個小姑子告上法庭
    不料,在婆婆去世後,因為遺產繼承問題,朱某的五個小姑子將她告上了法院,照顧公婆多年,朱某能否繼承婆婆的遺產呢?丈夫去世後,媳婦獨自照顧婆婆楊老伯和江老太系夫妻,兩人先後於2008年和2018年去世。生前兩人共生育了六名子女,即阿英五姐妹和阿垣。
  • 婆婆去世後,喪偶兒媳被5個小姑子告上法庭...判了
    在丈夫去世後,朱某帶著兩個兒子一直悉心照顧著婆婆的起居飲食,即便老人身患疾病也不離不棄。不料,在婆婆去世後,因為遺產繼承問題,朱某的五個小姑子將她告上了法院,照顧公婆多年,朱某能否繼承婆婆的遺產呢?丈夫去世後,媳婦獨自照顧婆婆楊老伯和江老太系夫妻,兩人先後於2008年和2018年去世。生前兩人共生育了六名子女,即阿英五姐妹和阿垣。阿垣與朱某是夫妻,兩人共同生育了兩個兒子,後阿垣在2015年4月去世了。五姐妹在成年後陸續外嫁,尤其阿英還長期居住在紐西蘭。
  • 老人狀告前兒媳追討購房款!父母出資買房,小兩口離婚引發官司
    臺海網11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陳捷吳舒遠通訊員集法)老人出資給兒子和兒媳購買房產,不料年輕夫妻鬧離婚時,引發了一場官司。為此,老人將兒媳告上法庭,要求其還錢。近日,集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老人出資究竟是借款還是贈與」成為雙方爭議焦點。老人認為,自己出資的錢是借款;兒媳則認為,這錢是贈送的。
  • 假離婚」房子歸女方 老兩口狀告兒子、前兒媳想要回房子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9月10日(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虢燦)給兒子買了新房結婚,剛結婚不到半年就離婚了,離婚協議把房子給了兒媳,而老兩口在房子被賣了以後才知道房子沒了。對此兒子表示,是假離婚躲債,不料辦完離婚手續女方反悔了。
  • 為了一筆賠償金,婆婆要將兒媳告上法庭 兒媳:這筆錢我應該拿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婆媳矛盾的焦點都體現在生活中的瑣事,吵吵鬧鬧也就過去了,但是你聽說過婆婆以刑事自訴的方式以侵佔罪將兒媳告上法庭的嗎?了解侵佔罪的人都知道,一旦罪名成立,被告是要老老實實坐牢的。一場交通事故,因賠償金歸屬問題引發家庭矛盾劉大媽今年65歲,老伴兒臥床多年由她照顧。
  • 老人將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卻被判敗訴
    老人將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卻被判敗訴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面,很少有人在出門的時候會佩戴現金購物了,大家都慢慢地習慣了手機支付,這種既便捷又方便的方式了,但是不管是什麼樣子的支付方式,都是離不開一個東西的,那就是銀行卡了,不過是什麼平臺,都是需要綁定銀行卡後,才能進行消費,而且消費所花的錢就是你銀行卡中的錢。
  • 老人將三個子女告上前旗法院
    你撫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此我已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照顧你而你也健康如常這是多少子女對曾經為他們傾盡心血付出全部愛的父母的期望然而,烏拉特前旗卻有三個子女因為不贍養老人,被告上前旗法院西小召法庭。
  • 遼寧丨老人被狗咬傷後死亡,告上法院卻發現這一細節…
    而大多數老人,最終都在等待中離開這個世界……93歲高齡的李大媽是遼寧本溪縣人。2019年5月21日,李大媽在自己家門前的大樹下乘涼。李大媽去世後,家屬將養狗的趙某告上了法院,認為老人死亡與藏獒咬人有直接關係。索賠各項損失31.4萬餘元。
  • 公婆起訴兒媳,索要7年「帶孫費」,法院:支持,網友炸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公公婆婆帶孫子7年後將兒媳告上法庭,索要7年的帶孫費,最終法官表示支持。只是此結果一出來,網友炸了,紛紛表示這不合理,網友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在於為什麼是起訴兒媳,而不是兒子呢?那麼,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否需要支付費用呢?就算支付,為什麼一定是兒媳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 婆婆60大壽分家產,房子歸兒,存款給女兒,兒媳:我不接受
    固執的結果,要麼一方妥協,要麼鬧上法院,好端端的親情,因為利益鬧得四分五裂。02姚阿姨正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當她在60大壽上宣布將20萬存款給女兒,住的那套135平的房子歸兒子時,不料遭到兒子一家強烈反對,特別是兒媳,拍著桌子對她說不能接受。姚阿姨和老伴都是普通工人,一輩子最大的成就是拉扯大一雙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