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飯菜,亞硝酸鹽含量高?做好這1件事情,隔夜飯也能健康吃!

2020-12-22 騰訊網

點擊這裡收聽更多養生妙招

亞硝酸鹽,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很多人認為它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不少人也聽信網上流傳的說法,比如「隔夜的飯菜裡含有亞硝酸鹽,尤其是炒菜裡,含量更高;剩菜剩飯沒吃完,在冰箱裡放一夜就會產生亞硝酸鹽......」

關於「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高會致癌」的問題,雖然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仍有人不知是否真的會致癌。

隔夜飯菜,合理冷藏儲存

48小時內相對安全

其實,亞硝酸鹽廣泛的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如蔬菜、肉類、豆類等中都可以測出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雖然隔夜菜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但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是說高就高的。

早在2014年,國家藥監局曾聯合多家單位,對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做過具體的實驗測量:

隔夜食物(肉+菜)在30攝氏度以上的開放環境中存在48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

如果在冰箱中存放48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增長速度很慢,增長量較少,含量低於國家標準。

也就是說,隔夜飯安不安全,不在於隔夜不隔夜,而在於你保存的條件,在冰箱裡合理冷藏,一般不會產生太多的亞硝酸鹽,就算隔夜也是在安全範圍內的。

因此,只要合理的冷藏保存,完全可以控制亞硝酸鹽的增加,因為蔬菜中的硝酸鹽,想轉化為亞硝酸鹽,還必須藉助細菌的幫助,而室溫相對於冷藏的環境,更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也會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物質。

亞硝酸鹽不可避免

蔬菜中普遍存在

何況,亞硝酸鹽在生活很常見,它是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含氮化合物,幾乎所有的植物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只是會隨著種植方式、蔬菜種類以及儲存方式的不同而變化。

▲新鮮蔬菜

就拿常見的蔬菜來說,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要合成胺基酸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氮",因此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用到氮肥。

在這個吸收的過程就會產生硝酸鹽這一物質,而且植物本身存在的酶,會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也就是說,不論是什麼蔬菜,其中一定會有亞硝酸鹽。

而且在蔬菜被採摘後,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平衡被打破,還原酶被釋放,其中所含的硝酸鹽物質更多會轉化為亞硝酸鹽,還會隨著時間的推遲轉化的越多。

從這個角度上說,新鮮的蔬菜更健康,畢竟新鮮蔬菜中的硝酸鹽,還來不及轉化亞硝酸鹽。

新鮮蔬菜現吃現買

醃製肉類最好少吃

所以,對於新鮮的蔬菜,最好是現吃現買,現做現吃,尤其是綠葉蔬菜,最好縮短保存時間。

比如,剛買回的新鮮蔬菜,需儘快清洗乾淨,這樣減少蔬菜上攜帶的細菌,之後包好存於冰箱的冷藏室;如果是吃剩下的蔬菜,特別是綠葉菜,要密封放入冰箱保存,之後儘快熱透後吃完。

另外,雖然新鮮肉食中亞硝酸含量較少,但是燻肉、臘肉等醃製加工肉類食品中,則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最好偶爾吃,僅作為日常飲食調劑而已。

END

||策劃編輯:十五子

||圖片來自網絡,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向我諮詢

相關焦點

  • 隔夜飯菜會致癌?帶飯上班如何吃得更健康?
    放心,隔夜飯不致癌! 覺得「隔夜飯會致癌」,其實還是在擔心隔夜後飯菜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會變多。不過,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它在我們體內只有和蛋白的中間產物胺作用生成亞硝胺,才可能致癌。 我們買新鮮的菜做,做好後科學儲存,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量。而且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量其實比熟肉製品、醃製蔬菜等都少很多。後者都能吃,隔夜飯菜自然也能吃。
  • 隔夜飯菜到底能不能吃?亞硝酸鹽會超標嗎,會不會真的致癌?
    關於隔夜飯菜能不能吃,這個問題一直飽受爭議。有人說吃隔夜飯菜容易致癌,也有人說自己吃了幾十年隔夜飯菜,並沒有出現健康問題。 中華民族向來倡導勤儉節約,隔夜飯菜扔掉都會覺得可惜。但網上總會流傳著「這幾種隔夜菜不能吃」、「那幾種隔夜菜會致癌」這樣的科普,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吃了害怕、扔了心疼。
  • 「上班族」帶盒飯,結果吃進了醫院……隔夜飯怎麼吃才健康?
    那麼,提前一晚準備的飯菜,加熱了吃能保證健康嗎?   浙江醫院消化內科、營養科主任鄭培奮說:「最近的確有許多白領因為吃了自帶的隔夜飯而發病的。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覺得「隔夜飯會致癌」,也就是擔心隔夜後飯菜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會變多。其實,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它在我們體內只有和蛋白的中間產物胺作用生成亞硝胺,才可能致癌。
  • 隔夜飯菜會致癌?別瞎說,只需注意這幾類隔夜食物即可!
    文丨隴原世家不管生活條件再好,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食物浪費這件事,所以吃隔夜飯菜在家庭生活中也就很常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隔夜飯、隔夜菜、隔夜水、隔夜肉等均被扣上了「致癌、有毒」的罪名。那麼,隔夜食物真的不能吃嗎?
  • 隔夜蔬菜「亞硝酸鹽」含量高,多吃會致癌?提醒:最該忌口的是它
    亞硝酸鹽本身不會破壞人體健康,只是進入身體之後與腸胃中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亞硝胺才是最可怕的,這是一種極強的致癌物。如果經常食用就會增加身體細胞病變的風險,此時更容易破壞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加大患病機率。隔夜蔬菜「亞硝酸鹽」含量高,多吃會致癌?
  • ...自帶午餐吃壞腸胃進醫院 隔夜飯菜並非不能吃,要學會科學帶便當
    科主任同時也是營養科主任鄭培奮介紹,最近幾乎每天都有吃自帶午餐導致發病的,大多是年輕的女白領。26歲的朱小姐(化名)有帶午飯的習慣。上周四,她帶了前晚剩的炒雞蛋和銀耳湯當午飯,吃完後就腹痛、嘔吐,只好到醫院看病。32歲的徐女士上周也碰到同樣的遭遇。上周五,她帶的是前晚的剩菜,結果中午吃完就上吐下瀉。
  • 隔夜水能喝,隔夜飯卻不能吃,這是為何?健康的飲食觀念了解下!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大家都知道,晚上睡前水杯裡裝滿水,第二天早晨一早喝,這點毋庸置疑;而如果我們做好了飯或湯,準備第二天一早起來吃,就會有人跳出來阻止我們:隔夜的飯不能吃。那麼到底多久算是隔夜呢?
  • 隔夜飯菜不能吃?隔夜茶水不能喝?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隔夜的飯菜不能吃」、「隔夜的茶水不能喝」、「隔夜的西瓜不能吃」等等有關隔夜的食物、飲料不能吃的話,那麼隔夜的食飲品究竟能不能吃呢?1、隔夜飯菜隔夜剩菜能不能吃主要看放置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比如夏天把飯菜放室溫下一晚,第二天鐵定酸了,當然不能吃了,那細菌滋生的慘不忍睹……但及時放冰箱裡儲存,第二天熱一下是可以放心吃的。
  • 隔夜水、隔夜菜、隔夜茶、隔夜肉,哪個不能吃?不妨進來看看
    現在由於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吃早餐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一般來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而現在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好好吃早飯,反而到了晚上,時間變得充裕,飯菜也做得非常豐富。飯菜做多了,吃不掉自然也就剩下了。這也就出現了隔夜飯菜。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庭晚上都會做很多菜,當天吃不了就放進冰箱,第2天再吃。這個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卻有著很多健康的隱患。
  • 隔夜飯到底能不能吃 青島技術人員做了實驗 結果在此
    的說法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重新開啟的熱門話題今年3月份青島早報與嶗山區疾控中心啟動「民生健康實驗室」聯手為消費者的消費難題解疑答惑昨天嶗山區疾控中心的技術人員啟動「民生健康實驗室」第一期檢測活動↓↓↓↓↓隔夜飯能不能吃?
  • 隔夜菜真致癌嗎?3類含致癌物的食物,如何才能放心吃?
    這類食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更高平時飯菜難免會有吃不完的時候,尤其是晚上的菜吃不完,就只能留到第二天吃,而隔了一夜的飯菜由於長時間放置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長期食用隔夜飯菜有致癌的風險。「因為亞硝胺屬於I級致癌物,而亞硝胺恰恰是由亞硝酸鹽轉變而來的。」
  • 隔夜飯不能吃多會致癌?煮成粥吃對身體也有害嗎?終於知道答案了
    比如未經過冷藏保鮮的隔夜菜,在高溫狀態下就會發生變質,不僅口感會大打折扣,同時還可能滋生大量細菌,進食過後可出現細菌感染、腸胃不適;另外,對於隔夜的綠色蔬菜、海鮮等,也並不建議大家食用。隔夜涼拌菜,產生亞硝酸鹽含量較多,而且口感會變得更差。而隔夜海鮮,同樣也是如此,如果二次加熱不夠徹底,還容易讓病原體入侵體內,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 隔夜菜真致癌嗎?帶飯上班要注意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一些老年人「過度節儉」,經常吃剩菜剩飯,這往往令兒女很著急:剩菜剩飯不僅營養流失,聽說還有致癌風險。那麼,吃隔夜菜真的容易致癌嗎?
  • 科普:吃隔夜飯菜會致癌嗎?
    一吃隔夜飯菜會致癌嗎?從食品科學的角度來說,隔夜飯致病的關鍵在於飯菜種類以及保存處理的方式得當與否。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是首先考慮的因素,通常菠菜、韭菜、芹菜等葉類蔬菜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最高,豆角、黃瓜、番茄、洋蔥等根莖類和瓜菜類稍低。在長期的存儲過程中,任何蔬菜都有可能變質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其次是「隔夜菜」在什麼條件下保存。
  • 科普:剩菜別反覆多次加熱 隔夜飯為何易致中毒
    長期吃隔夜飯是會容易中毒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可是,剩下的飯菜倒掉有會很浪費,這可怎麼辦?今天,教教大家如何保存隔夜飯可以降低危害吧。如何保存隔夜飯食物沒有變質都是可以吃的。首先要明確一點,只要食物沒有變質都是可以吃的,不過事實上放過夜之後米飯上面還是會有細菌等物質的,雖然並不是一定會得病,但是能夠不吃的話還是建議不吃。
  • 辦公室夏季帶飯,隔夜飯有什麼講究?
    方便是方便了,但夏季溫度高飯菜易變質,也聽說:「隔夜飯」吃了不好,會致癌.... 那事實是怎樣的呢? 顏姐自己也帶飯的,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來聊聊~ 關於隔夜的剩飯剩菜不能吃,流傳的說法有兩個: 1、會滋長細菌,導致腸胃炎,甚至食物中毒; 2、會產生亞硝酸,長期吃會致癌。
  • 4種隔夜菜有毒最好不要帶 白領如何健康帶飯?
    原標題:4種隔夜菜有毒最好不要帶 白領如何健康帶飯?   很多白領因為在外面吃快餐都吃膩了,於是開始帶飯。不過由於時間緊迫,大多數人都是在前一天做晚飯的時候多做一份,第二天中午帶去公司吃。其實,經常吃這種隔夜飯菜雖然能填飽肚子,但是卻隱藏著一些健康隱患,稍不注意就會損傷肝腎,導致食物中毒等等。
  • 隔夜飯菜會致命 上班族如何健康帶飯
    海珠區的小劉是一名上班族,習慣在前一晚做好飯菜,隔天再帶到公司當午飯,但近日她在一次午餐後上吐下瀉,到醫院就診發現是細菌感染所致。醫生指出,隔夜飯菜容易滋生細菌使人生病,飯菜最好還是當天煮當天吃完,勿因節儉傷了健康。
  • 每天都在帶飯熱飯,隔夜飯菜真的對身體無害嗎?
    一到飯點,就能直接吃上熱飯的時光也成了回憶。每天微波爐排隊打飯,成了吃飯前的必備事情。總算是吃上飯了,卻還是會忍不住擔心:這隔了一個晚上的飯菜,加熱了還能吃麼?吃了會不會中毒?快醫君想說:您多慮了!食物經過長時間存放後,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加。不過,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它在我們體內只有和蛋白的中間產物胺作用生成亞硝胺,才可能致癌。我們買新鮮的菜做,做好後科學儲存,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量。所以,對於隔夜菜我們不能一刀切,畢竟有些隔夜菜存放得當還是能吃的。
  • 千萬別吃隔夜飯菜 胃癌風險高3.6倍
    呂賓院長表示,很多白領自帶便當加熱後變味沒法吃,結果中午就餓過去;還有一些白領會帶著醃製醬菜、油炸食物,雖然方便,但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會破壞胃黏膜,造成胃黏膜病變。「這都很危險!」  吃隔夜便當胃癌風險高3.6倍  「千萬不要帶隔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