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裡收聽更多養生妙招
亞硝酸鹽,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很多人認為它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不少人也聽信網上流傳的說法,比如「隔夜的飯菜裡含有亞硝酸鹽,尤其是炒菜裡,含量更高;剩菜剩飯沒吃完,在冰箱裡放一夜就會產生亞硝酸鹽......」
關於「隔夜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高會致癌」的問題,雖然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仍有人不知是否真的會致癌。
隔夜飯菜,合理冷藏儲存
48小時內相對安全
其實,亞硝酸鹽廣泛的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如蔬菜、肉類、豆類等中都可以測出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雖然隔夜菜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但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是說高就高的。
早在2014年,國家藥監局曾聯合多家單位,對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做過具體的實驗測量:
隔夜食物(肉+菜)在30攝氏度以上的開放環境中存在48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
如果在冰箱中存放48小時,亞硝酸鹽的含量增長速度很慢,增長量較少,含量低於國家標準。
也就是說,隔夜飯安不安全,不在於隔夜不隔夜,而在於你保存的條件,在冰箱裡合理冷藏,一般不會產生太多的亞硝酸鹽,就算隔夜也是在安全範圍內的。
因此,只要合理的冷藏保存,完全可以控制亞硝酸鹽的增加,因為蔬菜中的硝酸鹽,想轉化為亞硝酸鹽,還必須藉助細菌的幫助,而室溫相對於冷藏的環境,更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也會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物質。
亞硝酸鹽不可避免
蔬菜中普遍存在
何況,亞硝酸鹽在生活很常見,它是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含氮化合物,幾乎所有的植物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只是會隨著種植方式、蔬菜種類以及儲存方式的不同而變化。
▲新鮮蔬菜
就拿常見的蔬菜來說,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要合成胺基酸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氮",因此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用到氮肥。
在這個吸收的過程就會產生硝酸鹽這一物質,而且植物本身存在的酶,會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也就是說,不論是什麼蔬菜,其中一定會有亞硝酸鹽。
而且在蔬菜被採摘後,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平衡被打破,還原酶被釋放,其中所含的硝酸鹽物質更多會轉化為亞硝酸鹽,還會隨著時間的推遲轉化的越多。
從這個角度上說,新鮮的蔬菜更健康,畢竟新鮮蔬菜中的硝酸鹽,還來不及轉化亞硝酸鹽。
新鮮蔬菜現吃現買
醃製肉類最好少吃
所以,對於新鮮的蔬菜,最好是現吃現買,現做現吃,尤其是綠葉蔬菜,最好縮短保存時間。
比如,剛買回的新鮮蔬菜,需儘快清洗乾淨,這樣減少蔬菜上攜帶的細菌,之後包好存於冰箱的冷藏室;如果是吃剩下的蔬菜,特別是綠葉菜,要密封放入冰箱保存,之後儘快熱透後吃完。
另外,雖然新鮮肉食中亞硝酸含量較少,但是燻肉、臘肉等醃製加工肉類食品中,則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最好偶爾吃,僅作為日常飲食調劑而已。
END
||策劃編輯:十五子
||圖片來自網絡,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向我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