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攬人在工作中受傷 定作人有過失應承擔相應責任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承攬人在工作中受傷 定作人有過失應承擔相應責任

  陳某於2019年10月1日開著自己所有的小型吊車,到某公司承包建設的某工程工地吊卸鋼筋,在卸鋼筋過程中發生翻車,致陳某受傷、車輛損壞。陳某傷後住院治療,2019年10月21日出院,後又在醫院複診及檢查,醫療費共計2043.8元;陳某為修吊車支付維修費1900元。陳某就賠償事宜無法與公司達成一致,故訴至法院。

  本案爭議焦點為,承攬人陳某在工作過程中受傷,定作人某公司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筆者認為,定作人對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理由如下:第一,陳某系長期從事吊車服務人員,由於過於自信、疏於安全,在卸鋼筋過程中受傷,陳某本人存在一定的過錯。第二,該公司承包建設工程,負有直接管理和安全保障義務,將卸鋼筋這種需要專業吊車操控人員來從事的承攬活動交給沒有任何資質的陳某來做,並且在明知陳某的吊車過小不適宜吊卸鋼筋的情況下,仍然準許陳某吊卸鋼筋,在選擇承攬人上存在過失,應當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文章來源:江蘇經濟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承攬僱傭法律關係混同對提供勞務者受傷的責任承擔
    承攬僱傭法律關係混同的糾紛中,當定作人存在選任過失、承攬人存在管理過失、提供勞務方自身分別有過失時,應當按照各自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1.存在控制支配從屬關係是區分僱傭和承攬關係的關鍵。僱傭和承攬的主要區別在於雙方之間是否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關係。在承攬僱傭法律關係混同的糾紛中,要嚴格區分各自責任大小,按照過錯責任原則進行賠償。
  • 以案釋法 | 加工承攬合同關係中 承攬人作業時自身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以案釋法 | 加工承攬合同關係中 承攬人作業時自身受傷如何劃分責任?法官說法塑鋼窗店與徐某之間形成加工承攬合同關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以案釋法】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致第三人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
    ——張某某與王某某、某公司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01【裁判要點】1.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承攬合同是指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即定作人與承攬人之間不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關係,雙方地位平等,承攬人以自己的技術、設備和勞力獨立完成一定的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一定報酬,本案中,被告王某某按照被告某公司的要求搭建彩鋼工棚,被告某公司給付其報酬,被告王某某在本案中提供的不是勞務,而是搭建並交付彩鋼工棚這一勞動成果。
  • 承攬人搭建彩鋼棚墜傷 定作人選任過失擔責
    36:42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陳俊傑 夏建飛   近日,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法院審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以承攬合同的定做人選任承攬人存在過失為由
  • 民法典在線 | 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你知道多少?
    包頭市公安局教育培訓支隊特在鹿城警務在線開設民法典在線系列欄目,通過以案說法,努力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氛圍,積極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解決生活中的遇到的各類民事法律問題。法條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條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造成第三人損害或者自己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 如何確定定作人或發包人的責任
    爭議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對於陳某與黃某的責任承擔,形成了以下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條的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以案說法|承攬人工程事故死亡 定作人選任有失要擔責
    以案說法|承攬人工程事故死亡 定作人選任有失要擔責 2020-12-21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說法】承攬人將他人致傷 潛江法院:定作人不承擔責任
    在李某開挖池塘的過程中,挖機吊臂將在周邊圍觀的張某砸傷。張某遂將王某、李某訴至潛江法院,要求二人承擔賠償責任。 王某辯稱,其與李某是承攬關係,李某在挖池塘過程中把周某砸傷,理應由李某承擔賠償責任。 李某辯稱,其與王某是僱傭關係,根據法律規定,理應由僱主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 工人在農村建房過程中受傷的責任承擔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5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丙是因勞務受到損害,故乙應對丙所受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若丙自身在此過程中存有過錯,適用過失相抵原則。 其次,甲是房主,將建房工程交由乙施工,成立發包和承包的關係。
  • 承攬勞務發生事故 應理清各自法律責任
    在調解過程中,房主及代理人認為將彩鋼棚安裝以90元/平方米包幹給蔡某,是一種加工承攬關係,安全責任應由承攬人自行負責,不同意分攤賠償責任。蔡某認為自己只負責製作彩鋼棚,只是幫忙聯繫安裝工人,安裝工人的勞務費實際是由房主按平方結算支付,安裝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是工人及房主的事,自認沒有責任,如有責任及責任大小,要由法律權威部門劃定。
  • 僱傭關係與承攬關係的區分及責任劃分
    ,二者之間系僱傭關係,且原告的受傷系因為被告周某駕駛無牌照車輛翻車所致,被告周某的過錯行為直接導致了原告李某的受傷,因此,僱主周某應對僱員李某因此次事故遭受的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原告李某明知被告周某所駕駛的為無牌照的工程車輛,卻毫無安全意識的乘坐在該車的貨箱內,該事故的發生,原告其自身對損害的發生存在一定過失,應相應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又經庭審查實被告陳某系將自家的混凝土工程以1450元的價格發包給被告周某完成的
  • 農村房屋修建「包工頭」應認定為承攬人
    雷兵作為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受到人身傷害,僱主蔣信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定作人趙新在選任承攬人中存在過失,對雷兵所受傷害依法承當相應的賠償責任;雷兵在牆頭砌牆的過程中,未盡高度注意義務從牆頭摔下,存在重大過失,依法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綜合各方當事人過錯,依法判決:趙新賠償雷兵2.3萬元;蔣信賠償雷兵12萬元。
  • 裝修公司裝修時工人受傷,房主要承擔責任嗎?
    【作者解答】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複製、測試、檢驗等工作。」周某與A裝修公司籤訂合同,約定由裝修公司為周某裝修房屋,周某支付費用,符合承攬合同的內容,因此周某與A裝修公司籤訂的合同為承攬合同。
  • 類僱傭的承攬關係如何認定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系承攬合同關係,被告趙某系承攬建設工程時受傷,損失由其自負,與原告無關。  第三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系承攬合同關係,定作人在選任承攬人時,明知承攬人沒有資質而與之定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存在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承攬與僱傭責任大不同
    在達成合意後,林某僱傭了李某等工4人共同拆房。在拆房過程中,僱員李某不慎被突然倒塌的牆壁砸傷。李某受傷所花費的醫療費、住院費等損失共計9800元。按照農村的說法,給誰幹活、跟誰幹活誰就應該賠償這個損失,李某出院後多次找王某和林某討要賠償金,但林某和王某都相互推諉,在協商賠償未果的情況下,李某找到級索司法所將王某、林某推上了「被告席」,認為他們應該賠償他的醫藥費等損失。
  • 僱傭合同與承攬合同有什麼區別?
    知識提要:僱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主要區別1、 合同主體資格:僱主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僱員是自然人;承攬人即具有合法經營能力可以承攬業務,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 合同的標的:僱傭合同是提供勞務的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勞動為標的,僱主為提供的勞務支付報酬;承攬合同的標的是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成果,定作人按照承攬人完成的工作成果支付報酬。
  • 裝修時工人摔傷,業主要承擔賠償責任?
    裝修工人在工作的時候需要爬上爬下,有些工人在工作的時候不小心受傷,有骨折的情況發生,需要好好的養傷。在受傷問題穩定了下來之後,裝修工人對於自己的傷情該找誰來進行賠償呢?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未經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承攬合同與僱傭合同如何區分、認定及歸責
    在涉及此兩種法律關係的產品加工、裝飾裝修施工、設備安裝等勞務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提供勞務一方的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受傷的情況,而這類勞務關係大多沒有籤訂書面合同,提供勞務方往往會以雙方是僱傭關係為由,要求接受勞務方承擔賠償責任,接受勞務方則又以承攬合同抗辯,那麼承攬合同與僱傭合同如何區分、認定及歸責呢?
  • 承攬合同與僱傭合同如何區分、認定及歸責?
    但涉及此兩種法律關係的產品加工、裝飾裝修施工、設備安裝等勞務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提供勞務一方的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受傷的情況,而這類勞務關係大多沒有籤訂書面合同,提供勞務方往往會以雙方是僱傭關係為由,要求接受勞務方承擔賠償責任,接受勞務方則又以承攬合同抗辯,那麼承攬合同與僱傭合同如何區分、認定及歸責呢?
  • 實務中僱傭關係與承攬關係如何區分
    具體而言:首先,如果當事人之間成立僱傭關係的話,無論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還是自己遭受人身損害,原則上均由僱主承擔賠償責任。一方面,如果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由僱主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僱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且僱主在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後有權向僱員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