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小三」玩消失,原配發朋友圈尋找,侵犯名譽權嗎?法院這樣...

2020-12-19 中國普法

從事駕校教練工作的丈夫帶著女學員遠走他鄉,拋妻棄子,還過起了同居生活。後因感情不和,丈夫和女學員分手。為了撫平心理上的創傷,女學員玩起了失蹤。女學員的家人找不著人,竟追到駕校教練的家裡要人,從而殃及駕校教練的妻子,導致她有家不敢回。「小三」不出現,糾紛無法解決,心靈受到極大傷害的妻子只得寫下事情的原委,並貼上「小三」的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請求朋友幫忙找人。不料,一直失蹤的「小三」之後以名譽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為由,將駕校教練的妻子告上了法院,向其索要精神損害撫慰金。

那麼,「小三」玩失蹤,其家屬上門要人,無辜的妻子發朋友圈求助找人是否構成侵權?該案經江蘇某市兩級法院審理,給出了答案。

遠走他鄉 同居生活

圖片來自於網絡

現年36歲的馮靜雯,是蘇北某市一名善良本分的普通家庭婦女。2006年2月,她與長自己一歲的孔正杰結婚,婚後二人共同育有三個小孩。孔正杰是當地一所駕校的教練,收入雖然不錯,但工作較忙,難以顧及家庭。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馮靜雯默默承擔著所有的家務活以及教育兒女、孝敬父母的責任,儘量創造一個溫馨的家,讓孔正杰能好好休息,使他有充足的精力安心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雖然算不上十分富足,但日子過得也算幸福和美。

2015年9月,孔正杰新接手了一個駕駛學習班。班中有一個女學員,名叫郭雅琴,25歲,長相甜美,相貌出眾,身材高挑。孔正杰在教學中,孔正杰對郭雅琴處處關照,悉心照顧,很快就贏得了對方好感。隨後,兩人常常相聚,感情也迅速升溫。

同年12月,孔正杰與郭雅琴相約去外地旅遊。接下來,二人便一發不可收拾,多次相約過夜。

不久,孔正杰和郭雅琴之間的不正常關係,就被孔正杰的妻子馮靜雯發現了。一開始,馮靜雯也想和孔正杰、郭雅琴大鬧一場,將他們的事公之於眾,讓兩個人出出醜。可是,想到膝下的三個兒女,想到家庭不能破裂,馮靜雯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她只是私下在電話中與郭雅琴談了一次,希望郭雅琴能離開孔正杰。

馮靜雯的大度和寬容,也觸動了郭雅琴。為了擺脫孔正杰,郭雅琴在過完春節後,向他人借了2萬元,於2016年3月離開了一直生活的城市,來到了江蘇省會南京市謀生。

可是,孔正杰對郭雅琴著了迷,見郭雅琴突然失蹤,他便發瘋似的到處尋找。經多方打聽,得知郭雅琴已到南京市工作,便追到南京市,懇求郭雅琴不要離開自己,他還提出,兩個人可以一起到深圳開辦駕校,讓郭雅琴負責駕校的招生,並承諾郭雅琴無需投資即可享受公司股東待遇,年薪不低於10萬元,年底還能參與分紅。為說服郭雅琴,孔正杰還代郭雅琴償還了之前的2萬元借款。

經不住孔正杰的軟磨硬泡,郭雅琴答應了孔正杰的要求。就這樣,孔正杰和郭雅琴與家人不辭而別,來到了深圳市,於2016年4月在深圳市註冊成立了一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孔正杰、郭雅琴均登記為該公司股東,孔正杰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兼任總經理及執行董事,郭雅琴任該公司監事。該公司由孔正杰、郭雅琴共同經營,主營駕駛技術培訓業務,郭雅琴負責招收學員、採購辦公用品、收取培訓費用、支付公司經營開支等日常管理事項。

感情失和 不辭而別

圖片來自於網絡

在深圳期間,郭雅琴、孔正杰便開始同居生活,孔正杰負擔了同居期間的大部分日常生活及文娛消費開支,郭雅琴也沒有從公司領取過工資或紅利。

2017年3月,郭雅琴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很想將孩子生下來,與孔正杰組成家庭共同生活。可是,在是否把孩子生下來的問題上,雙方發生了很大的分歧,郭雅琴感覺到孔正杰只是想和自己玩玩而已,根本沒有和自己結婚的打算,覺得再繼續下去沒有任何希望,就決定結束這種不明不白的關係。為徹底斷絕兩人的關係,不留下任何念想,郭雅琴到醫院做了人流手術。

隨後,郭雅琴向孔正杰正式提出解除雙方的同居關係,卻遭到了孔正杰的斷然拒絕。為了防止郭雅琴逃離深圳,孔正杰對郭雅琴寸步不離。雙方發生糾紛期間,孔正杰有意無意地透露了自己手機中存有郭雅琴的裸照,這讓郭雅琴幾近崩潰,也更加堅定了她離開的決心。雙方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直至鬧到當地派出所。

為了儘快擺脫孔正杰,在公安機關的協調下,對於孔正杰的要求,郭雅琴都儘量滿足。就這樣,2017年3月23日,兩人對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帳目進行簡單清算後,郭雅琴通過微信向孔正杰轉帳支付3.2萬餘元,轉帳備註為「17年招生收入結算總額」。

同年4月19日,郭雅琴通過銀行個人信用卡帳戶申請銀行貸款7.3萬元,並於次日晚通過微信向孔正杰轉帳支付6萬元,轉帳備註為「給你六萬,以後兩清」。對於這6萬元,郭雅琴說:「2017年4月,孔正杰限制我的人身自由,以我的裸照威脅我,索要6萬元分手費和封口費。在孔正杰的威脅、恐嚇下,我通過微信轉帳6萬元給他。

與孔正杰在經濟上作出了結後,身心俱疲的郭雅琴離開深圳,返回老家。深圳的一年之行,給她的身體上、精神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她很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自慢慢撫平身體上和心靈上的創傷。因此,回家休養兩個多月後,郭雅琴再次與父母不辭而別。

不堪騷擾 發圈尋人

圖片來自於網絡

從女兒口中得知女兒一年來在深圳的遭遇,郭雅琴的父母雖然也恨女兒不爭氣,但見女兒憔悴不堪,也不忍心責備她,只希望女兒能儘快從痛苦中走出來。可沒想到,女兒突然又不見了,郭雅琴的父母十分擔心,生怕女兒想不開。於是,郭雅琴的父母到處打聽,苦苦尋找。在找尋一個多星期仍然沒有女兒的消息後,郭雅琴的父母懷疑孔正杰又將女兒藏了起來,於是三番五次去孔正杰家裡吵鬧,要求孔正杰歸還女兒。

郭雅琴離開深圳後,孔正杰一個人在深圳根本無心打點生意,便註銷了公司,也回到了老家。由於兩人在深圳徹底鬧翻了,回到老家後,孔正杰和郭雅琴彼此也就沒有了聯繫。對於郭雅琴不辭而別,去了哪裡,孔正杰也不知道。因此,郭雅琴的父母上門要人,孔正杰也交不出人來。可是,郭雅琴的父母根本不相信,雙方由此發生糾紛,並驚動了派出所,弄得馮靜雯連家都不敢回了。

要想徹底解決糾紛,只有找出郭雅琴。無奈之下,馮靜雯想到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尋人信息的方法,來尋找郭雅琴。於是,馮靜雯於2017年7月17日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消息:我叫馮靜雯,是一名被「小三」插足家庭的受害者。2015年10月,我發現並證實我老公孔正杰與其學員郭雅琴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後,打電話明確告知郭雅琴,孔正杰已婚並育有三個子女,但兩人均不聽勸告並變本加厲,孔正杰於2016年3月不顧勸阻、拋妻棄子毅然去了深圳,與郭雅琴姘居,並且在深圳這一年多對家不聞不問,直到今年5月兩人鬧翻,郭家父母多次到我家來敲門鬧事,稱其女兒不見了,要找人。我作為受害者,本本分分在家上班、帶孩子,從來沒有去找她鬧過,反倒是郭家人三天兩頭帶人到我家來鬧,要求賠償青春損失費、人流營養費15萬元。我現在被吵得有家不能回,有冤無處申,就在昨天下午6點40分鄰居告訴我,我家的門又被砸壞了,我真的是忍無可忍了,派出所要求男女雙方當事人面對面扯清,可女方母親稱其女已經失蹤,所以我只能懇求社會力量,找出當事人郭雅琴來解決這件事。懇求大家轉發找出當事人。該信息下附了郭雅琴及馮靜雯家門被損壞的照片。第二天,馮靜雯覺得自己發布該言論有些不妥,即刪除了上述言論。

可是,馮靜雯沒想到的是,「消失」了的郭雅琴卻在2018年7月16日以名譽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為由,將她告了。

郭雅琴訴稱,2017年7月17日,馮靜雯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不實信息,以書面和口頭形式多次侮辱並誹謗本人,損壞其名譽。在未徵得本人的同意下,馮靜雯擅自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本人的個人隱私照片及身份證照片。馮靜雯的上述行為,嚴重侵犯了本人的名譽權和隱私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判令馮靜雯停止侵害,在報紙上公開向本人賠禮道歉,並賠償本人的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

馮靜雯辯稱,本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信息,內容完全屬實,沒有侵害郭雅琴的名譽權及隱私權。發布朋友圈是由於郭雅琴的母親所做的過激行為引起的,責任在郭雅琴自己,故請求法院駁回對方的訴訟請求。

不算侵權 訴求被駁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而名譽是人們對一個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幹及其他素質綜合的社會評價。本案是因使用微信發表言論所引起的名譽權、隱私權糾紛。

本案中,馮靜雯通過微信朋友圈發表的涉案言論是否構成對郭雅琴名譽權及隱私權的侵犯,為本案的爭議焦點。

馮靜雯的微信言論是否侵犯郭雅琴的名譽權,應從涉案微信言論是否構成侮辱或誹謗、郭雅琴的社會公眾評價有無降低,以及馮靜雯是否存在主觀過錯等方面認定。具體論述如下:

第一,關於是否構成侮辱、誹謗。侮辱,是指用暴力或譏諷、謾罵等其他方式指責他人現有的缺陷或其他貶損他人人格的行為;誹謗,是指捏造事實、造謠污衊並向受害人以外第三人散布的行為。首先,馮靜雯於2017年7月17日發表的微信言論,內容涉及其家庭受到騷擾及其在派出所報警時的陳述,以上內容均附有照片及報警記錄和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其次,涉案微信言論內容涉及馮靜雯的丈夫孔正杰與郭雅琴之間的不正當男女關係,該內容與法院查明的內容相吻合。因此,上述言論不存在捏造事實誹謗郭雅琴的情形。雖然言論中有涉及「小三」等貶義評價,但尚在公眾一般的理解範圍內。第二,關於郭雅琴的社會公眾評價有無因涉案微信言論降低。公民的名譽表現為社會公眾評價。馮靜雯發表該微信言論後,第二天即予以刪除,馮靜雯微信朋友圈應有一定的好友看見,但該言論即使產生不良影響也僅僅限於馮靜雯的朋友圈,故影響的範圍有限,影響時間短。此外,郭雅琴並未提出其社會公眾評價受到影響有其他形式的表現並提供證據予以支持,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據此,郭雅琴主張涉案微信導致其名譽權受損的訴訟請求,缺乏證據予以支持,本院不予支持。第三,關於馮靜雯是否存在主觀過錯。在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構成要件中,過錯是指行為人對其實施的侵害名譽權行為及該行為的損害後果所持的主觀心理狀態。如前所述,馮靜雯通過微信發表的涉案言論,內容不涉及對郭雅琴的侮辱、誹謗,同時也未產生使郭雅琴社會公眾評價降低的損害後果,因而,馮靜雯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或過失也無從談起。最後,關於馮靜雯公布郭雅琴照片的行為是否侵犯了郭雅琴的隱私權問題。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不受他人非法幹預的權利。本案中,馮靜雯在其微信言論中附上郭雅琴的照片,該照片的內容本身是郭雅琴個人寫照,與其本人人格尊嚴並無聯繫,且不需採取措施予以特殊保護並不得受他人所見,故該照片不屬於個人隱私。至於發布的照片中含有郭雅琴的身份證信息,但郭雅琴提供的證據截圖顯示的身份信息模糊不清,他人無法通過該照片獲得其身份信息,故也不會侵犯其個人身份信息隱私權。

綜上所述,郭雅琴主張馮靜雯通過微信發表的涉案言論侵害其名譽權和隱私權,不能成立;郭雅琴據此訴請的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2018年11月21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駁回郭雅琴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後,郭雅琴提出上訴。在上訴中,郭雅琴提出:

▲ 第一,一審認定馮靜雯所發涉案微信言論,只有馮靜雯微信朋友圈好友能看見,該言論即使產生不良影響也僅限於馮靜雯的朋友圈,故影響的範圍有限與客觀事實不符,馮靜雯發表的微信朋友圈是要求其微信好友轉發,不但馮靜雯的微信好友可以看到,其他人也可通過他人的轉發而得到此內容,因此,該涉案微信言論的影響是廣泛的,不限於馮靜雯的朋友圈;

第二,馮靜雯所發的涉案照片中有本人的身份證信息,而該照片是本人辦理貸款時所拍,個人身份信息清楚,包括姓名、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而此身份信息本人是不願被公眾知曉的;

第三,在本案一審開庭時,馮靜雯未提供報警記錄及其在派出所報警時的陳述,系程序違法。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回重審。

馮靜雯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駁回郭雅琴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馮靜雯於2017年7月17日發表的微信言論,內容涉及其家庭受到騷擾及其在派出所報警時的陳述,該內容附有照片、報警記錄、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與法院查明的內容相吻合。馮靜雯在其微信言論中附上郭雅琴的照片,該照片的內容本身是郭雅琴個人寫照,不屬於個人隱私;馮靜雯發布的照片中含有郭雅琴的身份證信息,因郭雅琴提供的證據截圖顯示的身份信息模糊不清,他人無法通過該照片獲得郭雅琴的身份信息,加之馮靜雯發表該微信言論後,第二天即予以刪除,因馮靜雯微信朋友圈好友是特定的,該言論產生的影響僅僅限於特定的個體,影響範圍有限、影響時間短,郭雅琴也並未提出其社會公眾評價受到影響有其他形式的表現並提供證據予以支持,故一審法院的判決並無不當。綜上所述,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原配發朋友圈尋找「小三」侵犯其名譽權?法院這樣判!
    「小三」不出現,糾紛無法解決,心靈受到極大傷害的妻子只得寫下事情的原委,並貼上「小三」的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請求朋友幫忙找人。不料,一直失蹤的「小三」之後以名譽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為由,將駕校教練的妻子告上了法院,向其索要精神損害撫慰金。那麼,「小三」玩失蹤,其家屬上門要人,無辜的妻子發朋友圈求助找人是否構成侵權?該案經江蘇某市兩級法院審理,給出了答案。
  • 女子發朋友圈找小三反被女方起訴 法院:說的是事實
    (原標題:女子發朋友圈找小三被告侵權 法院:說的是事實)「我叫羅娟,是一名被小三插足家庭的受害者……」2017年10月,婁底的羅娟(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發了這條求助的朋友圈,想找出插足家庭的第三者。羅娟沒想到,一直「失蹤」的女學員之後竟將她告了,以名譽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為由,向她索賠5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近日,婁底中院二審維持冷水江法院一審原判,駁回了原告的訴求。
  • 女子在微信朋友圈發信息罵「小三」 被判圈內道歉10天
    丈夫起訴離婚女子在微信上發布多條指名道姓信息  發朋友圈罵「小三」惹官司  被判「圈內」道歉10天  南國都市報10月22日訊(記者何慧蓉通訊員薛瑩婕)2014年8月的一天,張曉楠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多條指名道姓的信息,將丈夫起訴離婚的原因歸咎於一個叫吳貝貝的女孩,直指對方為「小三」,並在信息內發布了吳貝貝的相片
  • 小三分得巨額遺產!原配狀告法庭!法院判決:支持小三!
    張某去世後,消失了12年的原配妻子和女兒才出現,與該女友小三對薄公堂,爭房產!原配認為:張某未與自己離婚期間與她人同居,構成重婚罪!《婚姻法》明確規定「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張某在與妻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又與小三非法同居,違背了夫妻間的忠實義務。張某書寫的遺書因違背公序良俗原則、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應認定無效。
  • 這些對付小三的做法都是違法的!你知道嗎?
    原配在家裡安裝攝像頭、在丈夫的手機中安裝竊聽器監控丈夫和小三,侵犯丈夫和小三的隱私權!知道小三後,為了利用大眾對原配的同情,在網上公布小三信息或者小三的裸體照洩憤,造成輿論對小三的壓力,趨退小三,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勢。此又侵犯了小三的隱私權、名譽權。
  • 網絡爆料渣男/渣女犯法嗎?這些爆料雷區千萬避開
    0-0最近遇見好幾起名譽權侵權的案件。有被劈腿發朋友圈爆料渣男被起訴的,也有因經濟糾紛懷恨在心爆料對方私生活混亂被告上法庭的。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爆料的風險,明白相應的法律後果,我們以「名譽權糾紛」為案由,以「渣男」、「朋友圈」為關鍵詞,檢索出了23份判決書。
  • 南京原配當街手撕小三 當街毆打小三違法嗎這段視頻能證明男方出軌...
    南京原配當街「手撕」小三7月18日下午開始,一段「抓小三」的視頻在南京人的朋友圈,繼而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輛黑色奧迪A8轎車,在南京市水遊城附近道路上緩慢行駛。》》》推薦閱讀:南京夫子廟原配當街「手撕」小三 小三一身原配全身不足200元事件發生後,有路人報警,交警趕往現場,將爭吵的男女雙方拉開。隨後,三人到南京市建康路派出所,民警按照情感糾紛進行調解。對於扭打中的損傷及車輛損失,三方均表示不予追究。
  • 在微信朋友圈指責他人為小三,法院會怎麼判?(一二審不同判決)
    案號:(2019)粵20民終6240號「本文共2663字,預計閱讀需6.5分鐘」■ 基本事實:對上述微信朋友圈言論,原告聘請了中山市香山公證處對於其查詢手機內容的過程進行保全證據公證,為此支出公證費1340元。次日,原告向中山市公安局三鄉分局谷都派出所報案。原告認為被告所發布的微信言論侵犯其名譽權,遂訴至法院,主張前述實體權利。
  • 發短視頻侵犯他人名譽權 賠禮又賠錢!
    近日,惠水縣人民法院大數據審判庭就審理的三起涉及利用抖音、微信平臺發布不實信息侵犯他人名譽權案進行公開宣判,案件被告不僅被判賠償損失,還被判要求在對應的平臺上進行公開賠禮道歉,輸錢又輸人。案例一:原告王某某與被告李某某名譽權糾紛案法院查明:原、被告原系情侶關係,後因雙方發生矛盾導致分手。
  • 小三發微信逼原配讓位,原配將記錄當作證據!最後法院這樣判……
    近年來,我們總在網上吃明星各種各樣的瓜,最愛吃的怕是各種「出軌」事件吧~大家在罵渣男、罵小三的同時,也會有網友們好奇,因為婚外情導致的離婚,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可以獲得更多的共同財產嗎?婚外情的「出軌」證據又該如何收集呢?
  • 原配狀告小三,停止插足家庭,可行嗎?
    【律師解答】在離婚糾紛中,原配是否能夠基於配偶權起訴小三,是一個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但是,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不僅未規定「配偶權」,更未規定配偶有權要求小三賠償損失。因此,依據配偶權要求小三承擔民事責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 朋友圈捏造事實詆毀他人,侵犯名譽權被判賠禮道歉
    朋友圈捏造事實詆毀他人,侵犯名譽權被判賠禮道歉 2020-09-0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婚十年丈夫出軌 妻子發朋友圈卻成被告
    「我叫羅娟,是一名被小三插足家庭的受害者……」2017年10月,婁底的羅娟(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發了這條求助的朋友圈,想找出插足家庭的第三者。過去幾年,她作為駕校教練的丈夫出軌女學員遠走深圳,兩人分手後,女學員家屬卻多次找她鬧事。
  • 長報導 有種職業叫「小三勸退師」
    然而女人們更想知道的是,怎樣打倒小三?在小三越發橫行的當下,一個新興的職業——「小三勸退師」橫空出世。他們西裝革履,為原配們出謀劃策。有趣的是,面對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客戶,打倒小三的方法似乎也萬變不離其宗。「深深」會在這篇文章中,帶你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甚至,光是講述「小三勸退師」這個職業的故事,文章就已經足夠吸睛。
  • 原配如何破壞男人和小三
    原配在知道男人出軌後,知曉小三的存在後,開始斷聯,但是同時也要開始實施破壞男人和小三的感情,因為你也是要保衛你的愛情守護你的家庭,也可以叫做替天行道吧。第一, 多「邀請」男人參加親子活動當你手機裡有小三的微信以及聯繫方式,建議你試圖激怒她,怎樣激怒呢,那就是邀請男人參加一家三口或一家四口的活動,比如家長會啊或者父母一起陪孩子幹嘛幹嘛啦等等,斷聯狀態和三人行狀態都可用,然後拍照,多拍點兒發朋友圈讓小三看到
  • 原配刺小三70刀致死:真正勇敢的女人從來不讓別人毀了自己的生活
    「我沒哭沒鬧,拿好材料,安靜的離開了」發小說「帶上門的那一刻,覺得的呼吸都是痛的」「你是不是覺得我很慫?」她問。但這樣真正能夠處理問題嗎?還看過一個令人震驚真實的案例,男的有了小三要跟原配離婚,原配不答應,生活從此因為小三變的痛苦不堪,最後,原配親手殺死了自己三歲的女兒,然後自己自殺了,也是用刀。
  • 發手機簡訊誹謗他人 是否侵犯名譽權?
    韓某認為,魏某捏造事實,對韓某進行造謠、誹謗、誣陷,侵害了其名譽權,故訴至法院。  【分歧】  本案中,魏某通過手機發簡訊誹謗韓某拿回扣是否侵犯了名譽權?存在以下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魏某捏造事實,通過手機發簡訊誹謗韓某拿回扣,並且單位領導也已經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貶低和詆毀了韓某的聲譽,存在侵權的主觀惡意,造成了韓某社會評價的降低,其行為能夠認定侵犯了韓某的名譽權。  第二種意見認為,手機簡訊不同於微信朋友圈,簡訊內容是點對點發送,並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公開傳播。
  • 【法官說「典」】朋友圈逞口舌之快惹官司,女子侵犯名譽權當場賠禮道歉……
    該公司發現後,認為這條朋友圈內容不屬實且侵犯了公司的名譽並造成惡劣影響,遂訴至法院要求小紅公開道歉、停止侵權並賠付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雙方到庭後,小紅辯解當時自己只是心情不暢隨意發朋友圈感慨一下,沒有指名道姓,也沒有惡意編造,且當天即刪除該條朋友圈內容,未造成不良後果,公司的起訴沒有依據。
  • 辭退也能侵犯名譽權?
    作者 / 楊小魚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現場,一個深諳僱主法律知識且身經百戰的法務天團,用詼諧的語言、有趣的「僱事」助您甄別潛在法律風險,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這裡有酒有僱事,還有為你護航的詩和遠方。關注公眾號「講僱事」,乘風破浪~辭退也能侵犯名譽權?
  • 原配告小三,要求返還丈夫贈與的財產!菏澤巨野法院這樣判……
    原配、丈夫和小三本是同村鄰居數年前原配丈夫與小三私奔並非法同居後兩人分手,男方回歸家庭於是原配與小三對簿公堂要求小三返還丈夫與其同居期間贈與的財產這種贈與行為效力如何,受害人能否追回呢?近日,巨野法院大義法庭楊德山法官審理了這樣一起贈與合同糾紛案件。案件詳情原告趙某某與第三人王某某系夫妻關係,被告李某某及其前夫與原告夫婦均系同村村民。2016年王某某和被告李某某產生了不正當男女關係且在外市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