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問題的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研究路徑
原標題:道德問題的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研究路徑 由於哲學與認知科學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二者的結合需要以哲學的概念分析和邏輯推導對問題和概念進行解析,再輔以生活中的實例,從中抽取和概括出供認知科學進行實證研究的問題和範式。
-
提升科學哲學研究的時代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段偉文表示,在哲學的二級學科中,科學哲學具有普遍性與一般性。這就要求科學哲學研究者必須對科學所研究的問題、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組織形式、科學研究與應用的社會後果、價值影響和倫理衝擊等科學理論與實踐層面的真問題展開認真研究,使之能夠更好地解決科學實踐中亟待哲學辨析的難題。
-
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及其哲學問題
作者:江西財經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黃欣榮 內容提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科學發現的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在傳統的實驗科學、理論科學和計算科學這三種科學發現模式的基礎上,產生了第四種類型的發現新模式,即知識密集型科學發現模式。這種新模式帶來了科學發現邏輯起點的變化,從「科學始於觀察」變為「科學始於數據」,並引發了從「觀察滲透理論」變為「挖掘滲透理論」,而且科學發現的檢驗方式和科學劃界的判斷標準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
創新文化哲學研究範式
創新文化哲學研究範式 2018年03月05日 07: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潘玥斐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經濟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經濟哲學的理論定位問題 經濟哲學的理論定位問題,是有關經濟哲學的定性問題,即經濟哲學究竟是部門哲學,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學科?這個問題,不僅涉及經濟哲學的發展方向,而且關係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發展方向,是不可不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現狀有關。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科院為什麼成立哲學研究所?缺乏哲學的科學是盲目的
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中科院院長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哲學是科學之源
白春禮表示:「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中科院院長在哲學研究所成立時的致辭:哲學是科學之源
」白春禮表示:「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北京大學現代科學與哲學研究中心舉辦「社會系統工程複雜性探索...
2018/02/09 信息來源: 現代科學與哲學研究中心 2018年1月29日至2月2日,北京大學現代科學與哲學研究中心舉辦了
-
哲學是科學之源:中國科學院設立哲學研究所
中科院哲學所將以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關切的重大問題為研究導向,致力於探討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和當代科技前沿中的哲學問題,以及與科技發展密切關聯的價值、文化和制度問題。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目標和未來發展做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
哲學與物理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的碰撞丨國際哲學與科學交叉學科研究進展評述
科學哲學可以說是離科學最近的哲學,尤其是其中包括了數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等與具體的科學分支緊密結合的方向。可是科學哲學在 20 世紀初的興起,最開始卻是為了擺脫當時黑格爾哲學的統治,以科學的精神改造哲學。在其後 1 個多世紀裡,從邏輯、數學和自然科學中借鑑的問題與方法徹底改變了西方哲學的面貌。
-
院士說丨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叉融合
相應在學科建構上,哲學和認知科學呈現出交叉融合的趨勢,道德問題和人工智慧的前景問題成為哲學和認知科學領域的熱門話題。面對當今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諸多新挑戰,本期組織3篇文章,通過對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和融合相關問題的深入探討,嘗試給出研究路徑上的可能方向,以期引發學界對相關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
物理學不僅有科學問題,還有哲學問題?
有一位物理系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研究科學哲學的同學聊天時,被問了幾個關於物理學的問題,他雖然讀了這麼多年物理系,還是不知道怎麼向對方解釋,而且有些問題自己也沒把握答不上來,正如他所遇到的問題,何為「存在」?
-
德國科學哲學的發展與現狀
大約一直到18世紀上半葉,對(自然)科學中的認識問題的思考基本上還是哲學中的認識論中的一個不太主要的方面,也就是說科學中的認識論問題還沒有成為一個專門的系統性的研究領域。隨著實驗科學在19世紀的大規模發展,科學認識的特殊性愈來愈明顯。另外,波塞爾先生在上面使用的科學概念相當寬泛,從而把科學哲學研究的對象擴展到了與自然科學並行的精神科學以及歷史科學。
-
法國科學哲學中的進步性問題
法國科學哲學對進步性問題的獨特處理方式,規避了走向相對主義的可能性。進步性是科學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分析進路的科學哲學基於「發現的語境」與「辯護的語境」的二分,一方面將進步性與合理性等同,進而賦予它以方法論的內涵,另一方面又將科學塑造為普遍理性的化身,使其成為喪失歷史性的「木乃伊」(參見哈金,第1頁)。
-
經院哲學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01經院哲學所研究的問題這時期的哲學思想反映時代精神他們一方面肯定教會教義的真理性,同時又有極強烈的思辨欲望,於是儘可能以基督教信仰來解釋哲學,或以哲學來解釋基督教信仰,力圖予以調和。但是,在他們的工作中,信仰貫徹始終,神學是一切知識的王冠,是至高無上的科學。甚至在知識尚未形成、理性還沒弄清的地方,宗教的真理仍然為人信仰,而且因其有神秘性,有些人信仰更加堅定。
-
讀書 | 論《法哲學原理》的邏輯起點
一、黑格爾法哲學思想中的「邏輯起點」問題在《法哲學原理》的序言當中,黑格爾著重說明了在這本綱要中起主導作用的方法,即在《邏輯學》一書中闡述的「從一個題材進展到另一個題材和進行科學論證的哲學方法」——用純粹概念和邏輯範疇形成全部發展進程中的各個環節,並基於同樣的邏輯精神將各個環節串聯成為一個整體。
-
蒲慕明:對科學哲學的一些看法
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