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這些都是「洋山芋」

2020-12-20 新民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易蓉

  馬鈴薯全粉因耐氧化性能、含水量低等特性儲藏期可長達15年,是很好的戰略儲備糧食;因富含人體必需七大類營養,且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鉀元素等物質,是重要健康農產品。如何在尊重中國傳統美食文化、迎合百姓口味的同時,讓大家享用多元化的馬鈴薯健康主食?

  谷香撲鼻的花卷饅頭、爽滑筋道的麵條、蓬鬆酥脆的油條、柔軟綿彈的麵包、清甜細膩的月餅、入口即化的曲奇、清香可口的發酵飲品等美食都是以馬鈴薯為原料製成,顛覆了以往大家對「蔬菜馬鈴薯」和薯條薯片的認知。今天是世界糧食日,上海交通大學傳來消息,對接國家馬鈴薯主食化戰略,上海交大馬鈴薯工程技術中心王正武教授團隊以科技實力助力「舌尖上的美食」,通過校企合作開發健康、本土化馬鈴薯主食化新路徑,使得馬鈴薯原料能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添加到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各類主食之中。團隊已開發了近40個特色產品,包括生鮮面、烏龍麵、饅頭、年糕、花卷、發糕、肉/菜包子、蒸餃、湯糰、慕斯、泡芙、芝士蛋糕、抹茶蛋糕、雪月餅、綠豆糕、酥餅類、清明果、銅鑼燒、馬鈴薯麵包、粗糧飲料等,申請了20多項發明專利。

  被忽視的「營養品」

  馬鈴薯俗稱「洋山芋」,在歐洲等一直被作為主糧消費,素有「第二麵包」的美稱。馬鈴薯營養組成豐富,富含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全部七大類營養物質,且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鉀元素等物質。團隊成員吳金鴻副研究員指出,馬鈴薯作為主食可以很好地調整膳食營養結構,一隻土豆裡有相當於10隻蘋果的維生素C含量、4顆草莓的花青素含量和4隻香蕉的鉀含量等,它還因為低熱量、低脂肪、飽腹感強而具有減肥功效。

  「也有人說,既然馬鈴薯這麼好,我們直接吃不就好了,為什麼還要研究、加工呢?」王正武教授解釋,目前中國馬鈴薯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食用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在我國主要作為鮮食蔬菜直接食用,加工利用率明顯不足,其營養價值未被很好利用。

  舌尖上的高科技

  直接將馬鈴薯加工成為健康主食困難重重。例如,想做饅頭、麵條,可馬鈴薯全粉蛋白質含量較低,缺少麵筋蛋白質,難以單獨成型,且麵團醒發難、粘度大、加工的麵條易斷條、不耐煮、易開裂。團隊張建華副研究員小組琢磨著要找到發揮發酵作用的菌株,讓馬鈴薯「改性」來解決這些問題。

  篩選在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團隊奔赴全國5省找了許多老面、酒麴,都未能找到澱粉酶菌株。「誰能帶點樣本回來就報銷回家車費!」張建華發動實驗室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在寒假回家過年時尋找樣品,結果真有學生帶回來的家庭老面裡篩選出了適合馬鈴薯全粉的高產澱粉酶菌株。經過「DNA鑑定」,竟然還是3株從未被發現的乳酸菌菌株。

  這些菌株24小時的澱粉利用率超過80%,加入馬鈴薯全粉發酵可有效降低粘性,提高直鏈澱粉含量,改變糊化特性。也就是說,儘管沒有麵筋,發酵改性後的馬鈴薯全粉也一樣可以用於饅頭與麵條的加工。用發酵改性後的馬鈴薯全粉用於饅頭與麵條的加工,添加量可以分別達到25%與30%。

  澱粉在儲藏中會老化,馬鈴薯澱粉含量高,在冷藏過程會出現硬度增加、咀嚼性下降、組織緊密且易碎斷、掉渣等變化,影響產品品質。吳金鴻副研究員攻堅小組將馬鈴薯饅頭開發與冷凍麵團技術相結合,篩選抑制澱粉製品老化的品質改良劑,進而研製出馬鈴薯添加量達到20%的馬鈴薯速凍饅頭產品。

  此外,馬鈴薯全粉加工過程容易丟失天然風味,而且因與小麥麵粉的價格差異容易造成「摻假」。針對此,鄧雲和焦順山副教授小組研發的高效射流衝擊乾燥技術,可以提高幹燥效率同時保持品質;趙大雲副教授小組創新建立了一套可快速分析測定馬鈴薯添加量的方法,有效助推市場監管。

  「廚房」裡的實驗室

  為了儘快豐富百姓餐桌,在市農委、科委的支持下,王正武教授團隊與上海市馬鈴薯產業聯盟企業及其他相關科研單位一起,瞄準上海市場消費者最喜愛的包子、油條、燒賣、餃子、蛋糕、麵包等33種食品,有目標地開發馬鈴薯主食化新路徑。

  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餐桌上的各類傳統蒸煮麵點雖然都是由小麥粉製作,可不同產品使用不同蛋白含量的麵粉,大有講究。鍾宇副教授、嶽進副教授所在的小組負責研發蒸煮類的馬鈴薯主食,為了「知己知彼」,團隊全面分析了不同來源(黑龍江、雲南、陝西)、不同品種的馬鈴薯粉(全粉、雪花粉、紫馬鈴薯粉)與小麥粉(低筋粉、中筋粉)的營養品質、加工特性、糊化及回生熱力學,為馬鈴薯主食化產品配方設計和優化提供科學支撐。

  新研發添加有馬鈴薯原料的主食產品營養元素增加了,但要獲得消費者喜愛,還必須在口味、口感等方面提升。

  嶽進小組為了開發加工便利的包子,醒發不同配比的麵團不下30次。麵條實驗裡,張建華小組首先利用儀器測量彈性、粘度、硬度等物理指標進行對照研究,而糊湯、斷條率等感官評定,得靠眼睛看,還得靠「舌尖上的評定」。「我們專門請點心師來解釋原理,培訓製作技能,實驗室裡的每個人都動手和面、揉面、製作。基本上大家除了科研,每個人至少有一種拿手面點。」鍾宇笑著說,「真的是嘗了不少麵食呢!」

  目前研發的產品中馬鈴薯全粉添加量達到10%-30%,團隊還將通過後續的深入研究提高傳統主食中的添加量。最新研發的馬鈴薯蛋黃月餅中,餅皮添加了馬鈴薯全粉,餡料是紫土豆泥包裹著新菌株製成酸奶調製的蛋黃芯,細膩可口,更易消化也更健康營養。隨著加工工藝的創新,馬鈴薯健康飲品、創新食品等更多美味將豐富百姓餐桌。

相關焦點

  • 洋山芋產量不高?是不是這幾點沒做好,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洋山芋這種蔬菜,有一些朋友們會感到比較陌生吧,洋山芋這種蔬菜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土豆,只不過在一些地方人們更喜歡叫洋山芋這個名字,也許是因為洋山芋這種蔬菜最早是來自外國的吧。不管怎麼叫我們知道都是一種東西就可以了,洋山芋這種蔬菜可以說味道是特別好吃的,吃起來軟綿綿的,而且我們還可以用洋山芋來製作各種美味的菜餚,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也是非常多,是從洋山芋裡面提取出來的澱粉,對於我們的生活還是有很多用處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們都想要種植洋山芋這種蔬菜,但是由於以前沒有種植過洋山芋,所以導致自己種植出來的洋山芋產量比較低,下面我們就給各位朋友們介紹一下洋山芋產量比較低的主要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種植戶朋友們
  • 這3款洋山芋做的零食最合適!
    土豆(洋山芋)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食材了,它軟糯的口感真的是嗲爆了,就算是小小的一顆也可以做出滿滿的味道哦~這三款用土豆作為主材料的小夜宵一起學起來吧!家常土豆泥 原料: 土豆、 黃油、 鹽、黑胡椒粉 做法:1.
  • 我愛洋槐樹
    每年五月,這些長在貧瘠土地上的洋槐樹,密密麻麻的槐花掛滿枝椏,白茫茫一片,猶如白雪覆蓋,濃香四溢,香飄萬家 。洋槐樹又名刺槐,因枝椏長滿小針刺故名刺槐,又因其系十九世紀從德國引進,所以叫洋槐樹。此樹栽培簡單,與白楊樹一樣極易生長。她沒有南方珍稀樹種那麼嬌貴,對土壤氣候要求極嚴,是最貼近大眾的樹。其樹冠高大,葉色鮮綠,每當開花季節綠白相映,素雅而芬芳,潔白而不妖。
  • 「洋山芋」當「飯」吃!上海交大出品40款馬鈴薯美食
    「洋山芋」當「飯」吃!上海交大出品的40款馬鈴薯美食好吃又營養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給您介紹一種頗具科技含量的新主食。「洋山芋」當「飯」吃!馬鈴薯全粉因耐氧化性能、含水量低等特性儲藏期可長達15年,是很好的戰略儲備糧食;因富含人體必需七大類營養,且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鉀元素等物質,是重要健康農產品。
  • 山芋發芽了還能吃嗎 山芋的功效與作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土豆發芽後是不能吃的,那麼山芋發芽還能吃嗎?山芋也是我們平時常會吃的到的一種蔬菜,那麼山芋的功效和山芋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山芋的吃法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山芋發芽了還能吃嗎紅薯發芽後並不會像馬鈴薯一樣發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只要將紅薯上長的芽去掉是能夠吃的,更不會呈現傳說中的中毒症狀。
  • 【紅幼教育】山芋變熟記——STEM遊戲活動
    時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稱番薯、地瓜)成熟的季節。幼兒園春天種植的山芋即將成熟,我們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它非常熟悉,但是都沒有像我們兒時那樣去親手收穫過.組織這次的「挖山芋」活動旨在通過操作勞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相關經驗,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同時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所帶來的喜悅。如何讓挖出來的山芋變為餐桌上的美食?
  • ​山芋的故事
    上海人稱山芋,即又名紅薯、地瓜、番薯等,是大眾普通食材,原產於南美,現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山芋有「長壽食品"之稱,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胡羅卜素、維生喜A、C及鈣鉀磷等微量元素,還有少量蛋白質。因含大量膳食纖維,通便排毒,輔助降壓,抗衰老,保護心血管,增強免疫功能,由於脂肪含量較低,可減肥。但山芋糖粉含量較高,容易出現胃脹、腹瀉現象,故消化道不適,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 【書香潛川】山芋四季春
    來到自家的山芋壟子後,父親便尋找開裂的山芋凼,順著縫隙用鏟子輕輕挖上三五下,山芋便害羞地露出笑臉,女兒驚喜萬分,爭搶著要挖。女兒在父親的指引下,沿著山芋的邊緣緩緩掏土。待掏松泥土後,父親伸手扳了幾下山芋,便從凼裡拽出山芋。第二次,女兒獨自體驗,找縫隙,輕挖土,雙手扳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拔出山芋,我們一陣歡呼。
  • 山芋的各種吃法,滿滿的美味,滿滿的記憶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父母懂得這個道理,那塊地裡的山芋產量很高,收山芋的時候全家動員,還請人幫忙,收穫了好多。吃山芋的方法各式各樣,最直接的就是生吃,清洗乾淨,皮都不用刨,直接一口一口地啃,生吃山芋,入口脆而甜。
  • 敢接「燙手山芋」
    許海兵  在日常工作中,人們習慣於把那些矛盾突出、情況複雜、解決難度大、處理起來費力的問題比作「燙手山芋」。對於這類問題,一些人的態度是敬而遠之、被動應付。比如,滹沱河生態風景區,小商販亂擺攤點、佔道經營的現象屢禁不止,不僅有礙觀瞻,還存在各種安全隱患,但有關各方你推我擋不認責,誰都怕「燙了手」。  當前,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任務十分艱巨,錯綜複雜的發展形勢、不可得兼的兩難問題、難以預測的風險挑戰,無一不遇到「燙手山芋」,無不考驗著黨員幹部的意志、智慧和勇氣。
  • 暑期「吃草」正當時 山芋藤、南瓜藤身價倍增
    那山芋藤、南瓜藤等藤類蔬菜,你吃過了嗎?昨日,記者走訪鎮江市多家菜市場發現,這些口味新鮮、原生態的蔬菜頗受市民喜愛,但菜場內的蔬菜攤,幾乎沒有銷售。只有少數農戶將自家田裡種的,拿上來擺在菜場旁邊銷售。別看在農村不起眼的山芋藤、南瓜藤,「進城」後成了搶手貨,身價倍增。撕好的山芋藤能每斤賣到8元,價格一點也不「親民」,差不多快逼近肉價了!
  • 職場菜鳥如何處理燙手山芋
    一項調查顯示,約有70%以上的職場新人都遭遇過工作中棘手的問題,可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夠順利化解。初入職場的人,面對「燙手山芋」,如何見招拆招,一起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吧。  見招拆招:對以上案例,某建築公司經理阿淵表示,吃掉燙手山芋,需要智慧和實力並重,要注意以下幾點:縱覽全局,統籌規劃,做到心中有數;條分縷析,化整為零,逐個解決;運用智慧、經驗,整合人脈關係,朋友、同事整體發力。  提醒:雄心萬丈的職場菜鳥,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凡事量力而行。
  • 敢接善接「燙手山芋」
    滾燙的熱山芋肉質鬆軟,捧在手裡燙手,咬一口燙嘴,丟掉又可惜。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於把棘手的問題稱作是「燙手山芋」。
  • 山芋藜麥粥,非常好喝,也很養生
    山芋藜麥粥 By 爾東葉山芋是我們這裡對紅薯的稱呼。平常是沒有人稱其為紅薯的。去市場買山芋,如果你說買紅薯,會招來異樣的目光。甜甜的山芋,不但利好,還蒸煮都好吃。這次煲粥,山芋搭配了非常利好的三色藜麥。非常好喝,也很養生。原料:山芋、藜麥、水。做法步驟:第1步、山芋洗乾淨去皮,切成滾刀塊。第2步、藜麥稍加清洗。第3步、山芋放入電飯煲內膽。
  • 「甩掉燙手山芋」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甩掉燙手山芋,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rop sb/sth like a hot potato 立即擺脫,馬上放棄, 甩掉燙手山芋He dropped當他意識到這個計劃的代價後立即就放棄了這個燙手的山芋。We dropped our renovation plans like a hot potato after finding out how much the job would cost.
  • 「燙手山芋」怎麼翻譯?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185篇英語知識文章在英語裡面,有很多水果蔬菜類的詞組,例如說apple of one's eye,hot potato,small potato,這些詞組看上去似乎像真的在說蔬菜水果
  • 併購東芝彩電決不是燙手山芋 海信全球化再添三個籌碼
    根據藍科技分析,併購東芝對海信是一個利好,而不會是燙手山芋。無論是從渠道建設、品牌認知還是消費者對東芝彩電技術的認可,東芝對於海信,都是一個強加分項;海信對於東芝的強加分項,則是肩負東芝品在全球牌重新復盤,上演強者歸來的重任。我們以歐洲市場為例,通過分析東芝在歐洲市場以往的成就,可以猜想,上述三個籌碼,將是海信依託於東芝通往全球的增量路徑。
  • 南北方差異真的無解,山芋vs地瓜、青瓜vs黃瓜,你能分清叫法嗎?
    可是以下這些南北方叫法不同的蔬菜,你真的全部都能分清嗎?單是山芋、洋芋、紅芋等等,吃霸君就已經被繞暈了,能區分開的都是「牛人」!1、南方人的捲心菜和北方人的包菜,你以為只有這兩種名字嗎?當然不是,有些地方還會叫它甘藍、蓮花白、洋白菜、大頭菜……每一種都像是不一樣的蔬菜名字,誰能想到它們居然全都是捲心菜呢?
  • 山芋、土豆、柚子核、白菜……
    那麼,大家不如挽起袖子,一起在辦公室「種樹」吧!如今,養花種草、搗鼓多肉植物什麼的,已經弱爆了,最簡單的水果種子或根莖,也很容易成活。無論是山芋、土豆之類的蔬菜,還是柚子、火龍果等可口的水果,都可以為辦公室添一片綠陰。
  • 山芋藤炒辣椒,清脆爽口,香辣入味,還十分開胃下飯
    山芋藤炒辣椒#快手餐#山芋藤是夏季常見的蔬菜皇后,素有「長壽菜」的美譽,做法簡單且很快手,5分鐘就可以上桌,特別適合夏天不願長時間呆在悶熱廚房燒飯做菜的朋友;那麼要想把山芋藤做得清脆好吃,也是需要技巧的;多加一步,做出來的山芋藤清脆爽口、香辣入味還十分開胃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