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就是幼兒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與周圍環境互動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地探索周圍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物質世界的過程。」
時值金秋,正是山芋(也稱番薯、地瓜)成熟的季節。幼兒園春天種植的山芋即將成熟,我們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它非常熟悉,但是都沒有像我們兒時那樣去親手收穫過.
組織這次的「挖山芋」活動旨在通過操作勞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相關經驗,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同時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所帶來的喜悅。
如何讓挖出來的山芋變為餐桌上的美食?如何解決山芋從生到熟的轉變?孩子們討論山芋的用處和吃法(進一步認知山芋的用途)、探討如何煮熟山芋。幼兒園內的角角落落,在我們眼中均是幼兒遊戲的優質資源。
1、學習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生活能力。
2、激發幼兒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動手操作、參與體驗、創造建構。
3、培養幼兒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9年9月中旬
大班幼兒10名與2名老師
幼兒帶上挖山芋的小工具(小鏟子、小耙子等)、家長協助準備的磚、鍋、鏟等,幼兒討論記錄本、音樂等。
1、談話引出活動
(分享角裡,小朋友在嘗著雨萱寶貝帶來的地瓜幹、地瓜片)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你們吃的東西是什麼做的嗎?
幼:地瓜做的。我們散步時我看到幼兒園也有地瓜藤,我鄉下奶奶家也有。
師:那地瓜長在哪裡?
幼:地瓜好像長在泥土裡⋯⋯
師:想不想去挖?
幼:想⋯⋯
師:那誰知道挖山芋需要哪些工具?看看我們幼兒園有這些工具嗎?
(孩子們在自然角發現了工具:小鏟子、小耙子等)
2、挖山芋、洗山芋
孩子們帶著小工具來到山芋地⋯⋯
師:孩子們,你們會挖山芋嗎?手上工具如何使用?咱們來個比賽,看哪組小夥伴挖的山芋又多又不破!
幼:小釘耙小鋤頭可以挖土,小鏟子可以挖山芋⋯⋯
讓幼兒撿山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山芋整株呈什麼樣兒?象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一根藤上大約長几個山芋?
兩小組呈現山芋數量。洗山芋⋯⋯
3、分組討論
師:這麼多山芋,我們該如何處理?
幼:煮熟吃
師:如果要把山芋煮熟,我們需要什麼?
幼兒分兩小組討論,分享交流(圖文記錄)。
4、分組行動建灶頭
A、比比誰是材料尋找高手
孩子們分組行動,迅速從升國旗處尋來了磚頭、活動室區域尋來了報紙、圍牆邊發現木棍、自然角尋找到了芝麻杆⋯⋯
B、比比哪組建的灶頭好?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灶頭嗎?灶頭長啥樣?誰來說說⋯⋯
幼:我姥姥家有,灶頭有個洞,可以添柴火。
幼:灶頭還有個煙囪、要有鍋。
幼:老師,我沒見到過⋯⋯
師:對呀,有的人沒見過,我們有什麼辦法讓他看見?
幼:老師,在家裡我爸爸有不知道的事情他都會查資料,老師,你可以也幫我們查一下嗎?
師:當然可以呀!
(師幼共同查閱資料,找找各種各樣的灶頭)
幼:老師,好像灶頭都要有個洞,沒有洞不好燒火⋯⋯
師:(微笑)那咱們分組行動吧!
陽陽隊
幼:我們的灶頭是用磚頭圍起來的,可是我們的鍋子好像會倒,老師怎麼辦?
師 :你可以再想想你剛才看到的灶頭,再試一試。
幼:我知道了,源源那邊高了,要拿掉一塊磚⋯⋯
亮亮隊
師:哇,你們隊搭的灶頭好特別,我想放柴,從哪放呢?
幼:從這裡,這裡有個小洞
師:如果我想多放點柴火呢?
幼:老師,清妍力氣小,我來,要把洞變大,這樣可以多放柴,就可以煮山芋⋯⋯
4、我們的人員分工
孩子們一致選定本組小組長為添柴人,娃娃上灶(背景音樂)
6、我是燒火王
師:請小夥伴們開始工作吧!
幼:開始點火不能用木頭,要用紙。
幼:紙燒起來火有點兒大,但一會沒了,還是要添芝麻杆、木棍⋯⋯
幼:老師,燒好了,一定要記得用水把火熄滅!
幼:老師,我們的鍋裡冒泡了,山芋有沒有熟?
師:等你畫完一幅畫可能就熟了,靜靜等一會兒吧。
7、起鍋,共享秋日陽光美食
幼:哇!太棒了,我們的山芋好香啊!
師:你吃過的熟山芋是什麼感覺?
幼:軟軟的!
師:那怎知它已軟?
(提醒幼兒小心水燙,引導用筷子挫入)
幼:老師,我們的山芋熟了,請您和我們一起吃山芋吧!
真問題、真情境。這樣的遊戲,才是受孩子歡迎的真遊戲。問題與狀況見證著每個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以達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和鼓勵他們在遊戲中天馬行空的玩法。
幼兒的遊戲水平和綜合能力各不相同,我們作為老師更要堅持給予孩子「最少的幹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點撥」,努力讓戶外大區域遊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舞臺。
紅太陽幼兒園總園:常州市金壇區西城路12號
美地藍庭幼兒園:常州市金壇區郵堂廟路489號
紅太陽教育培訓中心:常州市金壇區郵堂廟路495-4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