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八聖,其中七聖家喻戶曉,為何只有劍聖鮮有人知?

2020-12-10 你陪我到白頭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之人,當事業專一時,登上高峰,稱為聖賢,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有文聖、畫聖、詩聖、醫聖、茶聖、武聖、武聖和劍聖,至於名字,相信大多數讀者都耳熟能詳,其中文聖為孔子,畫聖為吳道子,詩聖為杜甫,醫聖為陸羽,武聖為關羽,但與家喻戶曉的七位聖賢相比,為什麼劍聖的名字還鮮有人知道?

這個人名叫裴旻,有關裴旻的詳細情況,現在已經不知道了,據新唐書記載,裴旻生於河東名門望族裴氏,是開元時代人物,曾多次參加對抗契丹與吐蕃的戰爭,最後被任命為左金吾大將軍。

然而真正使裴旻出名的,卻是他那神採奕奕的劍法。那時的文人墨客,無不為裴旻的技巧所傾倒。傳說裴旻舞劍時,只聽見寒光附體,風聲陣陣,但卻完全看不見人形,因此他的劍舞、張旭的狂草,以及李白的詩文,被稱為「唐三彩」,與裴旻同時代的畫聖吳道子,因其母親過世,請他去天宮寺作壁畫,超度亡靈。

但吳道子卻提出一個非常奇怪的請求,說:「我已有很長時間沒畫畫了,如果一定要我畫的話,我只能請裴旻表演'劍舞',以啟迪我,不知道這樣做行不行?」裴旻沒有半點遲疑,立刻答應,他脫去孝服,拔出手中的劍刃,隨風舞動,瞬間,裴旻「走馬如飛,左旋右抽」。

接著,他又誇獎自己接劍的絕技,將劍拋入數十丈深的空中,當再一次落下,卻恰巧準確地落入劍鞘,引得眾人驚嘆:「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而且吳道子見後,也大為滿意,思緒如泉湧,立即揮筆而出,畫中的人物衣袂翩翩,正如裴旻舞劍時的模樣。

也許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寫下「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李白,也是一位劍客,並且師從裴旻門下,包括李白在內,眾多詩人更是以裴旻的劍術,寫下無數讚譽。

例如顏真卿就以「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劍舞如電,隨風而舞》這首詩,為公眾所讚譽,而另一位學者喬譚,也寫下《裴將軍劍舞賦》一文,記載了元和年間表演劍舞的盛事,其中有「舉身聳躍,雙手舉劍」之語。縱耀穎,左右交光」之句,絲毫不吝惜對他的讚美。

從當時人們的評價不難看出,裴旻完全稱得上劍聖,而令人遺憾的是,他的技法,卻不能像李白、吳道子那樣傳世傳世,然後又流芳百世,而是擁有一把輪扁斫輪的無奈,最後隨著年代的久遠逐漸不為人知,然而裴旻的劍舞,卻同樣也成了盛唐的最佳寫照。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有八聖,其中七聖家喻戶曉,為何劍聖卻鮮有人知?他是誰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之人,當業務能力專一到極點,登入化境者,也就被稱之聖,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有八聖的封號,他們分別是文聖、畫聖、詩聖、醫聖、茶聖、武聖以及劍聖,至於名字,相信大部分讀者也是耳熟能詳,其中文聖為孔子
  • 中國有八聖,其中七聖世人皆知,唯獨知劍聖的人鳳毛麟角?他是誰
    這是古人對優秀人才的定義,然而在「英」、「俊」,之上還有「賢」,「聖」,聖人大約是中國歷史上對人評價最高的稱呼了。《黃帝內經》當中這樣描述上古的「聖人」: 不過那是上古時期人們對於聖人的定義,等到東周分裂,官學流失,真正意義上的「聖人」也許只有老子了吧!但是由於後世人對聖人的嚮往,還是將一些在某些領域有特殊貢獻的傑出人物稱之為「聖」,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聖,八聖是什麼呢?分別是:
  • 中國歷史上有八聖,七聖家喻戶曉,為何劍聖卻籍籍無名?
    「聖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的是知行完全、至善的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整體而言,聖人就是才德雙全的人,這一界限還比較嚴格。先秦諸子百家,甚至各種宗教、學派,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比如道家的黃老列莊。墨家的大禹,儒家的孔子,都是後世的聖賢,除了他們還有八聖之外。
  • 中國歷史上有八聖,其中的七聖如雷貫耳,為何唯有劍聖默默無聞?
    在各個學派、教別中,也都開始有了自己追捧的聖人。 在歷史的長河裡,記載了非常多聖人的出現,但是在這些聖人中,最為廣泛流傳的就是「八聖」這一說了。這裡面有文聖孔子、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醫聖張仲景和茶聖陸羽七人,是為世間民眾如雷貫耳的,但是這第八聖卻名聲寥寥,籍籍無名。這第八聖就是「劍聖」裴旻。
  • 歷史上有八聖,其中七聖無人不曉,為啥劍聖卻籍籍無名?他是何人
    顯然,在莊子這裡,「子」那是普通人的美稱,只有達到聖人、神人、至人的級別,才是真正的天下人才的巔峰。不同於「美女帥哥」這樣的美稱,莊子的要求太高了,哪怕是最低一級的「聖人」,歷史上真正達到的人也寥寥無幾。不過人們還是羅列出來了一些「聖」,到並非是他們達到了聖人的境界,而是說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中國古代聖賢你知道幾人?文聖、武聖、元聖、謀聖、劍聖都是誰?
    導語:中國古代聖賢你知道幾人?文聖、武聖、元聖、謀聖、劍聖都是誰?「聖」是我國古代人民對某個人物做出的最高評價。在封建王朝中,最高統治者稱為「聖上」,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被尊稱為「孔聖」。不僅如此,我國還評價出「四大聖獸」乃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作為各族人民的圖騰。
  • 歷史上有些人被尊稱為「聖人」,其中九聖之一劍聖,他又是誰呢?
    歷史上有些人被尊稱為「聖人」,其中九聖之一劍聖,他又是誰呢?何為「聖人」,有人說是某方面達到極致,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少有人能超越的是為「聖人」。也有人說,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所以尊稱加個聖字,以表達他與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 中國有一條河,水資源是黃河6倍,流域面積比長江還大,鮮有人知
    然而,中國有一條河流,水資源總量是黃河的7倍,流域面積比長江還大,但是卻鮮有人知。「黑龍江」不但是中國省份的名字,還是一條大河的名字,它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是亞洲有名的長河。清朝初年的時候,黑龍江在滿語中被稱作「薩哈連烏拉」,「薩哈連」意為「黑」,「烏拉」意為「江」。
  • 四川有個「絲綢之都」,有兩個5A級景區,卻鮮有人知!
    那裡有令人無法抗拒的熱食、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和古蜀文化,每年吸引無數遊客。省會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優美的環境,宜人的氣候,無數的美食,獨特的茶館文化,現代化的經濟建設,無疑使它成為西部第一城!但是,除了成都,四川還有一個低調的城市,號稱「絲綢之都」,有兩個5A級景區,,卻鮮有人知!
  • 國內的「個性」古鎮,因古代男子得名,不收門票卻鮮有人知
    有名的周莊烏鎮西塘等每年都有數萬名遊客到訪,其實也有很多比較安靜的東西,雖然不出名,但像今天說的徐州市嘉汪區的潘安水鎮那樣有獨特的魅力, 我相信只要問一下名字就能推測出和誰的歷史人物有關係。確實那個經常被比作現實生活中的美男子潘安,這個歷代傳奇故事和只存在於平民們嘴裡的人物,與水鎮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曾經45歲的他去徐州觀光,曾經建房住在這裡,後來當地長期處於乾旱的狀態 於是當地人為了紀念它,改名為鎮上的潘安水鎮。
  • 野花也比家花香,農村常見的紫茉莉,渾身是寶卻鮮有人知
    野花也比家花香,農村常見的紫茉莉,渾身是寶卻鮮有人知我國的一部古代小說中,曾經提及過一種珍貴的花卉,說這種花是天上的神花,是蟾宮中的仙子用了製作胭脂的一種花,其實這種花就是我們常見的胭脂花,有的地方也叫做地雷花、小喇叭花,其真正的名字叫紫茉莉
  • 劍晨一出場就擊敗劍聖,為何越來越弱?這個千古真理完美解釋
    劍晨一出場就擊敗劍聖,為何越來越弱?這個千古真理完美解釋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先是擊敗劍聖,然後在天下會讓雄霸都另眼相看,很多人都對這個英雄劍的傳人刮目相看,聶風和秦霜在談論劍晨的時候,也不是不吝溢美之辭。
  • 北京有個免費公園,被稱為「北國小江南」,位於正陽門但鮮有人知
    如今,當人們選擇旅行時,他們不再受到許多人步伐的限制,他們已經登上了世界的大舞臺,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不僅在於生態資源、財產資源和旅遊資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北京有個免費公園,被稱為「北國小江南」,位於正陽門但鮮有人知。
  • 中國官方九聖:武聖關羽,兵聖孫武,但你知道官方的劍聖是誰嗎?
    中國官方九聖:武聖關羽,兵聖孫武,但你知道官方的劍聖是誰嗎?文/細雨吟唱歷史在我們中國古代,能人輩出,各行各業都有非常有名的大人物。而人們也給這些行業頂尖的人物稱為"聖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中國古代古人評出的官方的"九聖"。其中我們都熟知的比如"武聖"關羽,"兵聖"孫武,但是官方"劍聖"你知道是誰嗎?武聖關羽大家都知道也都認可,武藝超群,忠義無雙,所以這是沒有異議的。兵聖孫武大家應該也都不陌生,他所著作的《孫子兵法》,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
  •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卻鮮有人知!
    不止是現代的很多的東西是有關於金錢和財產的誘惑,在古代,錢財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種東西。人們在他們的面前就會瞬間變的虛無和模糊,因為,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能夠爭名奪利,可以讓自己得到好處,讓自己受益,這樣的美差事絕對是能夠讓人們折服的了。但是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卻鮮有人知!
  • 江蘇「最良心」景區:人稱蘇州的「後海」,不收門票卻鮮有人知!
    #90後旅行#江蘇「最良心」景區:人稱蘇州的「後海」,不收門票卻鮮有人知眾所周知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抗」,根據江蘇省整體經濟發展來看,除了南京擁有濃厚的文化歷史底蘊以外,蘇州則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比擬的。蘇州本身古城佔地面積就很大,除了能夠飽覽擁有年代感的歷史舊街以外,還可以到蘇州的三十幾條舊街巷一遊。單是橋梁的數量就多達七十多座,古井也有六百多口等等景點,這裡一直都是遊客們心心嚮往的好去處。
  • 為何國外常出現蝗災,而中國很少?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卻鮮有人知
    我國古時,百姓也常常受到蝗災的威脅,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時期我國平均8.8年要受到一次蝗災,兩宋時期是3.5年一次,元代時期是1.6年,明清兩朝則是2.8年。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後半句才是經典,可惜鮮有人知
    中國經歷了5000年的發展,中間的歷史脈絡今天早已經不甚清晰,而所流傳下來的這些文物遺產,則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進行解讀與研究。 儘管有些民俗諺語我們無法認可,但有許多卻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哪怕他們沒有太多的知識,但是憑藉著實踐生活,他們依然能夠走在時代的前列。這就好比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俗語,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不過它的後半句才是經典,可惜鮮有人知。
  • 又一「空城」:房價不到1000元一平,為何鮮有人購買
    眾所周知,我國土地面積大,有600多個大小城市,這些城市根據地理位置和交通環境的不同,發展的速度和發展近況也不同, 有些城市在古代非常繁榮,但現在被人們逐漸遺忘,逐漸變成了「空城」, 有些城市曾經是小漁村,但由於城市交通環境的變化,逐漸成長為國際化大都市, 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曾經很富裕
  • 《風雲》漫畫小說版:雄霸VS劍聖,劍二十三初現人間
    雖然代表無雙城的獨孤鳴,釋武尊,斷浪三人已經倒了,但是最重要的劍聖卻沒有現身。觀眾席上各大門派掌門人已經忍不住竊竊私語:「劍聖為何還沒到?難道是怕了?」此言一出,觀眾席頓時譁然一片,有人隨聲附和,有人怒斥剛才出聲之人,總之是亂象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