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無痛感、能「嘗」到文字的味道、聽見血液流動的聲音……這些...

2020-12-17 前瞻網

「熊貓寶寶」(戈謝病)、「藍嘴唇」(肺動脈高壓)、「玻璃娃娃」(成骨不全症)……這一個個看似美麗又可愛的名字背後,是很多罕見病患者的痛。全球有不少人正遭受這些病魔的折磨,令他們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

實際上,80%以上的罕見病由遺傳因素導致,50%在出生或兒童期發病。一旦配偶雙方存在相同缺陷基因,下一代就有可能患罕見病。

7月29日,BBC廣播將播出此類系列節目--《指南針:感官世界》(The Compass: The Senses)。著名神經學家Guy Leschziner博士走遍了整個英國,見到了那些受奇異環境困擾的人們。他們的嗅覺、味覺、觸覺和聽覺出現了奇怪的病變。有些人折斷體內骨頭都無痛感,有些人能「聽到」眼睛在腦袋裡轉動,還有些人甚至能「嘗」出文字的味道。

一生無痛感的兄妹

來自英國埃塞克斯郡的保羅·沃爾特斯和他的妹妹生來就患有先天性痛覺缺失症,由於各種原因,大腦中某個地方通常攜帶疼痛「警告」的信息不知何故被打斷了。這種病非常罕見,據信全世界只有幾百人患有這種病。

這對兄妹常因玩耍扭傷四肢而損傷皮膚或出血,但因無痛感自己不能察覺。他們無聊的時候會去拔掉自己的牙齒,或者用明火炙烤自己的皮膚,他們說這只是為了聽自己皮膚滋滋作響——就像煎鍋裡的牛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但這對兄妹的其他感官感知完全正常——他們在熱的時候會出汗,對觸摸很敏感。但說到疼痛,不管是燒傷還是受傷,他們都感覺不到。

現年35歲的保羅是一名零售主管,他說:「我幾乎折斷了體內的每根重要骨頭。」這對他的身高造成了影響,如今他身高不到5英尺(約1.524 米)。

保羅說:「從心理上講,這種情況對我的身高影響最大——我討厭自己身材如此短小。這是因為我曾經做過一些傻事,比如從樓梯上跳下來,或者從屋頂上跳下來。因為我從來沒有感到骨折的痛苦,當時我只注意到這樣做會獲得很多關注。」

從小就能「品嘗」單詞的味道

來自諾福克郡的的61歲的詹姆斯·萬納頓(James Wannerton)從小就能「品嘗」單詞的味道。起初,醫生們認為他在天方夜譚。但腦部掃描顯示,當他閱讀單詞時,與味覺相關的區域變得更加活躍,某些聲音甚至會讓他產生飢餓感。

「我的名字嘗起來就像已經失去了大部分味道的口香糖,」詹姆斯說。我父親的名字叫彼得(Peter),嘗起來像加工過的豌豆,我姐姐的名字是黑加侖酸奶,祖母的名字嘗起來像奶油、濃稠的煉乳。

「小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坐火車上學,路過車站時,我會大聲念出車站的名字。最受歡迎的車站是Tottenham Court Road,因為Tottenham有香腸的味道和口感,Court就像一個可愛的脆煎蛋,Road就像吐司。所以幾乎就像一頓完整的英式早餐。」

對詹姆斯來說,不是每一個詞都能喚起愉悅的味道或氣味。他說:「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社交活動,一位名叫莫琳的女士請我描述一下她名字的味道。不幸的是,我不得不告訴她,這就像嘔吐的味道。」

詹姆斯的情況被稱為聯覺——感覺變得混亂。在某種程度上,每2000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此病,這並不罕見。一種感覺的刺激會引起另一種無意識的反應——例如,當你聽到某些單詞時會看到顏色。

醫生尚不清楚造成這種情況的具體過程,但人們認為這與腦細胞的不活躍有關,類似於許多人在聽到振奮人心的音樂時身體會發生如顫抖或起雞皮疙瘩這樣的反應。

聽見眼睛轉動和血液流動的聲音

50歲的Mark Buschhaus是一家玩具店的老闆,他在40多歲時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聽力出現了奇怪的變化。

在酒吧裡,和朋友們的談話會被一種特定的身體噪音淹沒,比如他的牙齒嚼碎鬆脆的聲音,或者更令人不安的,他掃視酒吧時眼球發出的咯吱聲。

Mark將這種現象描述為,「就好像有人把我的體內音量控制調到100」。他感覺自己就像在一個泡泡裡。他每走一步,他的腳步聲就像一聲巨響,在腦殼裡迴蕩。他甚至能聽到自己的肺部呼吸。

經過多年的折磨,Mark最終被診斷為上半規管裂綜合症(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這種病影響了1%到2%的英國人,其病因是由於內耳中有小孔,影響了大腦處理內部聲音的方式。醫生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洞,但他們認為它們從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了。

身體的聲音可以通過內耳的小孔洩漏,並在大腦中迴響,使  它們聽起來比平常更響亮。有些患者能聽到血液在血管中流動,而另一些患者則被砰砰的心跳聲所困擾。

幸運的是,經過一項開拓性的手術,Mark看到了「80%到90%的好轉」。

Leschziner博士還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一些出現聽力障礙的老年人會出現幻聽。換句話說,他們聽到了不存在的聲音。Leschziner博士解釋說,當我們開始失去聽力時,大腦中負責處理聲音的部分聽覺皮層會變得過度活躍,因為它缺乏了通常從耳朵獲得的輸入。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8536493/Mysteries-senses-boy-broke-bone-body-didnt-feel-pain.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胎兒能嘗到羊水的味道嗎?10個鮮為人知的孕期冷知識,個個神奇
    第一個:胎兒在肚子裡能嘗到羊水的味道在胎兒12周的時候,他就已經有味蕾啦。因此,他們也能嘗到羊水是什麼味道。等到胎兒28周以後,味蕾發育的更成熟,他能嘗出來甜味和鹹味。有研究發現,胎寶寶更喜歡甜味。第三個:你的胎寶寶能聽見你說話胎兒在20周左右,就能夠清晰的聽見肚子外面的聲音啦。孕媽們可以多給孩子聽聽音樂,說一些動聽的話語,小寶寶一定能在你的肚子裡,感受到這份期待和幸福的。第四個:你的寶寶有指紋啦聽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很神奇吧。
  • 收藏這份能緩解你分娩痛感的辦法(上)
    上期說到,生孩子是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痛感的接收器官是下面這3個:感知疼痛的大腦 產生疼痛的分娩組織 脊椎的閘門那麼,怎麼從這些「感應器」入手,來降低你分娩時的痛感呢? 在這裡,小萌特別分享一句來自《西爾斯懷孕百科》的話:「分娩不是一次賽跑,不是看誰能在醫療輔助最少的情況下,跑到終點。」
  • 《你能聽見什麼》:「平面設計界的畢卡索」用繪本畫出好玩的聲音
    盡職的父母聲音是非常難以描述的,就像味道,難以通過語言的描述來傳達一樣。美國有一對夫婦,保羅·蘭德和安·蘭德。他們也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為了讓他們最心愛的女兒更好地了解什麼是聲音,他們選擇用繪本的方、以圖畫的形式來展現聲音,藉此也體現了聲音和顏色的相互作用。
  • 教學實錄 | 流動的組織——血液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來學習血液明確目標,自主探究(初見血常規)(目標出示)1.血液有哪些成分組成的?2.組成血液的各種成分分別具有什麼功能?3.嘗試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在血常規化驗單中有許多項目,從中你能找出血液的哪些成分?
  • 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
    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時間:2017-03-21 10:07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血液循環的秘密:血液為什麼能夠在血管中不停流動?
  • 「我能聽見聲音,就是聽不清?」真相是......
    聽力下降並不意味著您完全聽不見聲音,很多時候是您只聽見一部分聲音,而還有一部分聲音卻聽不見。這會讓您感到「別人講話我都能聽見,就是聽不清」。從專業角度,這通常是高頻聽力損失導致的。臨床上最常見的聽力圖型就是高頻聽力損失,其表現為低音調聲音(1000Hz以下)聽得很好,但是高音調聲音(1000Hz以上)失真或完全聽不見。高頻聽力損失主要原因有老年性、噪音性和藥物性。
  • 【訊飛聽見】語音轉文字
    說起來也是不好意思,一個網絡課程要發布微課,原先這個微課是組內老師一起做的,每個人都錄音了,現在要用自己的聲音,但有好幾節課沒有錄音文字稿,聽一句錄一句的話效率太低,所以只能把他們的錄音文件導出來再轉成文字。哄娃睡覺後半夜三更地做微課錄音,真的很想有這麼一個靠譜的應用能解救我!
  • 這些名字好聽到宛若繁花綻放,聽見花開的聲音
    這些名字好聽到宛若繁花綻放,聽見花開的聲音!名字,可以說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考量,然而起名則是對父母、家族等幾代人考量,所以,在孩子出生後,為其起一個好名字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女孩也是父母心中永遠的小天使,為其起一個燦若繁花的名字,簡直是太美了!
  • 餐桌上的金屬味道,你嘗到了嗎?
    實際上避免餐具金屬味對食物味道的幹擾,本身是個生活中值得重視的話題。▍幹擾食物味道的金屬味是怎麼回事金屬味的來源比較複雜,應該說金屬味主要不是嘗出來的,而是靠嗅覺聞出來的。所以它不被單列為一種味覺。鐵腥味與人體血液的血腥味類似,是因為它們的味覺原理相同,在血液裡,已經存在二價亞鐵離子,所以流出來的鮮血可以和皮脂發生反應。人對血腥味有著本能的敏感,這大概是早期人類警惕危險、以及藉此追蹤受傷獵物或人類的技能。(《「鋼蹦兒」沒有銅臭味》·科學探索)血腥味、鐵腥味這種金屬味道意味著流血與危險,能讓人產生興奮刺激的感覺。
  • 海螺裡可以聽見「大海聲」是真的嗎?
    沒錯,這樣做確實可以聽到海風輕拂的聲音,至少在聽覺上能夠給人以身臨大海的感覺。那麼問題來了,海螺裡的聲音真是大海的聲音嗎?海螺裡的聲音並不是大海聲,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海螺裡的聲音到底是什麼?如何產生?關於此問題現在有兩種錯誤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認為海螺裡的聲音是自己的血液流過耳朵而發出的聲音。一直以為海螺裡藏著一片大海,結果現在告訴我是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
  • 「聽見A.I.的聲音」一周年,科大訊飛聯手小米、堅果助力聽障人士...
    5月17日,是全國助殘日,同時也是科大訊飛「聽見A.I.的聲音」關愛聽障人士公益行動一周年,過去的一年裡,在無障礙領域裡不斷摸索前進,同時也是得利於各界的支持,尤其在移動端領域,和小米手機、堅果手機合作,將訊飛聽見技術融合到手機系統裡,幫助聽障人士無障礙使用手機場景。
  • 人在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這可能是他們在人世的最後...
    人在死亡瞬間依然能聽見聲音,這可能是他們在人世的最後記憶  olivia chan • 2020-07-13 14:48:33 來源:前瞻網
  • 讓更多可愛的聲音被聽見
    可現實是,並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流利使用它。目前,我國仍有約20%的人不能熟練使用普通話,對人口龐大的中國來說,這一數據背後是一個巨大的群體。那麼,對不能自如使用普通話的群體來說,究竟有怎樣的影響?他們是否有需求、有意願學習普通話?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利用數位化工具為他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呢?
  • 能聽見別人內心的聲音,是你也可以擁有的技能
    最近開始重溫老劇,一部13年李鍾碩主演的水木劇《聽見你的聲音》又重新吸引了自己,並不是很激烈的愛情劇,卻偏偏有著非同一般的誘惑力,而看劇的時候不免會交換處境看問題,如此便發生了一點小疑惑,我可以擁有「讀心」的能力嗎?畢竟二碩的能力如此的逆天。
  • 寶寶剪臍帶時有沒有痛感?出生時大哭是疼還是緊張,答案原來這樣
    已經五年過去了,但生孩子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種疼痛一生也忘不掉。生孩子的前一天,特別緊張,因為還有十天就是預產期了,知道生孩子一般都會提前發動,不會剛好預產期那一天,所以越臨近預產期越緊張。我們都知道,臍帶是運輸氧氣和血液的紐帶,寶寶生出來時,臍帶一端連著寶寶,一端連著媽媽子宮裡的胎盤,如果不剪掉,寶寶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剪斷才可以,而且剪斷之後,寶寶才可以自己建立呼吸。剪斷後留下的殘端慢慢脫落後,就露出的就是寶寶的肚臍了。
  • 在青山,聽見深秋的聲音
    在青山,聽見深秋的聲音 2020-11-2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葉子|聽見夢想的聲音
    最初只是意外的接觸,如今已創立了自己的電臺最初只是個人的喜歡,如今想把溫暖傳遞給他人十年的時光裡,葉子在朗誦人這條道路上紮實前進著今天就讓小糰子帶大家走進葉子同學與朗誦相伴相守的歷程吧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堅持的動力
  • 為什麼關燈能聽見蚊子叫,開燈就聽不見了?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即使用枕頭蓋住耳朵,人們也能清晰地聽見,但就在我們感到極其不耐煩,開燈準備了蚊子大戰三百個回合的時候,蚊子卻集體消失了,「嗡嗡」聲也隨之消失。那麼消失的蚊子究竟去了哪裡呢,蚊子發出的叫聲為什麼只有關燈才能聽見?其實,這個問題是有科學依據的。
  • 韓劇推薦:世界瞬息萬變,我只聽見你的聲音——《聽見你的聲音》
    無論這個世界怎麼變化,我都只聽見你的聲音。今天睿兒向大家推薦一部非常奇幻有很好看的一部韓劇——《聽見你的聲音》。Every Single Day - (Echo) (Instrumental)04:02來自睿兒說這部劇講述了1%存在的國選律師與能讀懂對方心靈的超能力少年之間故事
  • 「謝老師,我又能聽見您講話了!」
    「謝老師,謝老師,我又能聽見您講話了!如果不是您和陳老師幫忙,我可能永遠都聽不見您和別人講話了!」11月16日清晨,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大聲地歡呼著。宿管老師謝祿珍與羅耀藍用文字進行對話交流她從小耳聾,聽不見聲音,為了讓她能聽見別人講話,她的家長節衣縮食,湊錢給她買了一個人工耳蝸。自從戴上這耳蝸,羅耀藍終於感受到聲音的魅力,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正常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