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中「英子事件」告誡中國家長:教育不是扼殺天性

2020-12-11 斐者墨談Alextraza

2019年7月,伴隨著高考來臨的還有一部熱播的都市家庭教育劇《小歡喜》,是由汪俊執導,黃磊、海清、陶虹、王硯輝、詠梅等人主演。主要內容當然離不開近四十年來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高考。

有外媒評價中國高考是「一個世界難得的奇蹟」「世界規模最大也最難的考試」。

的確,每年組織一千萬左右的學生進行社會人才的分層與篩選,這在有些人數稀少的西方國家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可怕的」「令人焦慮恐怖的」。不得不說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總的來說,高考是相對公平客觀的大型考試了,以中國的總人口和國民受教育水平來看,完全照搬「西式教育」模式亦不可取。

《小歡喜》就是以中國應試教育現狀為背景,講述了北京三個階級不同、觀念不同的家庭為孩子備戰高考的故事。

今天我們的關注點放在父母婚姻危機、熱愛天文、性格古靈精怪的喬英子(李庚希飾)身上,母親宋倩(陶虹飾)是個極度關心女兒學習,「女強人」式雷厲風行的高中老師,父親喬衛東(沙溢飾)則是一名投資成功的商人。按說喬英子的家境相當優渥,成長應該是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原本天性開朗陽光的女孩子卻在高三要緊關頭得上了抑鬱症,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舉動。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這個教育悲劇產生呢?

01家庭是主要因素

在劇中,家庭帶給英子的壓力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父母婚姻離異帶給她的傷痛,二是媽媽宋倩對她近乎壓迫的管束。

有這樣一個情節小編印象深刻,一個考上清華的高材生丁一因為高三受太多壓力跳樓自殺,這給敏感的英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再加上英子熱愛天文館和樂高模型,而宋倩竟然連這一絲喘氣的機會還不給她,甚至連女兒報什麼志願都要拿捏在手。這就是典型的「大家長式」作風了。

還有宋倩和喬衛東的婚姻破裂。孩子在高三,壓力本來就大,父母應該多站在英子的角度去理解,但父母之間激烈的爭吵無疑為英子敏感的心靈帶來創傷。

02孩子自身性格太過纖細敏感

不知道屏幕前各位家長朋友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放學歸來的兒子沉默著將書包甩在沙發上,抽出作業一言不發地將自己的房間門反鎖。或是女兒有時像是受了什麼刺激,和父母大吵大鬧,沒有好臉色。

這種情況在中國相當普遍,往往有的家長對此愁歸愁,但只是簡單把這種現象定性為「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或者「不尊重父母,沒出息」等等。

家長作為成人,在社會上打拼、工作忙這些都可以理解,但發出這樣感嘆的家長,務必要反思反思,你們真的試著有耐心地和孩子去溝通過嗎?

影響一個人的因素方方面面、太過複雜,再加上每個人天性本就不同,所以才造就了每一個人的獨一無二、無可替代。有些孩子樂觀開朗,有些孩子沉默內斂……在有些不懂孩子的家長看來,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真面目。但往往有些敏感纖細的孩子,會把這種面目作為展示給家長的「偽裝」。

03教育模式尚有待完善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到,劇中的春風中學,把學生名次好壞看得很重要,甚至有點帶有「偏見」色彩。

開頭第一集李老師就表示出,方一凡和季楊楊成績太差,建議他們留級。雖然只是建議,後來也沒真的付諸實踐,但給方一凡和季楊楊都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某些地方的初高中崇尚分「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做法,雖然對學校班級的整體管理的確有許多好處,但這未嘗也不是一種變相的歧視,一種「唯分數論」的體現。

這幾年衡水中學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說,衡水中學將應試教育制度玩到了極致程度,規範嚴苛的軍事化管理作風再加上屢試不爽的「題海戰術」,令許多家長趨之若鶩。

與英子在春風中學的生活相比,衡水才是「當之無愧」的高壓模式,小編在這裡沒有貶低衡水中學的意思,只是想透過衡水模式看背後的家長們。

大部分可能都不懂教育,「衡水模式」的出現無疑是迎合了他們(比如宋倩這種)的需求,家長配合老師兩方面施以重壓,把備考的緊張氣氛拉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我們反思一下,長期在這樣有些畸形的「高壓模式」下,就很容易出現「天才被扼殺」「庸才更平庸」的情況,常年對嚴苛的校規校紀戰戰兢兢地遵守,極易扼殺一部分創造力和天性。

看到這,《小歡喜》中對英子這一形象的刻畫,可以說是很典型了,折射出當今基礎教育生態方方面面的問題。

在這裡,小編作為一名剛剛走出高中校門的「過來人」,也是站在廣大學生的角度告誡「中國式家長」:注重和孩子溝通,在緊張關鍵時期幫助紓解壓力才是正確做法。


相關焦點

  • 小歡喜:英子跳海,劉靜的病情是壓垮她的最後稻草嗎?詠梅有話說
    童文潔遭遇了職場潛規則,「天使媽媽」劉靜得了乳腺癌,最新的劇情中,李庚希飾演的喬英子因為宋倩的控制欲,每晚失眠抑鬱,所以來到深圳看海,看星星,甚至到了要跳海的地步。看到宋倩和喬衛東追趕英子的橋段,真的是讓人動容,當英子哭著對宋倩說:「我不是非要上南大,我是想逃離你」。看到這樣的情景,很多網友都淚奔了。
  • 教育中的」小歡喜「
    最近天天被催稿子,必須鄭重地跟各位喜歡璟舒的小夥伴們道歉,因為經常收到私信,讓我跟大家分享教育文章與話題。其實今年文章少了的原因是現場跟家長的互動更多了,璟舒說粉絲見面會每個月至少會走過三個城市,會與將近1000名家長進行互動與教育溝通。
  • 《小歡喜》中最可憐的不是英子,也不是劉靜,而是她
    電視劇《小歡喜》在這個暑期火爆螢屏,憑藉對三對高考家庭的描述,讓我們看到了就出現在現實中活生生的家庭,每一個家庭都能讓我們找到共鳴,就是這種貼合實際,才成就了這部電視劇的高收視。在這部電視劇中,話題度最高的應該是喬英子的家庭,因為母親宋倩可怕的控制欲和嚴格要求,以及不幸福的家庭環境,使得本該活潑張揚的英子患上了中度抑鬱症,網友看後大呼心疼,甚至集體斥責宋倩的教育方式。而劉靜讓人心疼之處在於剛剛緩和了與兒子的關係,眼看家庭和和美美,但是卻被告知患上了乳腺癌,網友們紛紛喊話要個編劇寄刀片。
  • 小歡喜:宋倩對英子嚴厲是有道理的,方一凡的就是英子的反面教材
    小歡喜:宋倩對英子嚴厲是有道理的,方一凡的就是英子的反面教材!文|娛樂不必太認真由黃磊任總編劇兼主演,海清,陶虹,王硯輝,沙溢等人聯袂主演的家庭情感劇《小歡喜》正在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雙臺熱播中,劇中主要包含了三個大的人生方向,第一個就是高考,第二個就是職場,第三個就是中年夫妻的感情問題。每一個方向既現實,又貼近生活,可謂是少有的良心劇。
  • 《小歡喜》中國式家長:「以愛之名」的教育方式,未來還有期待嗎
    》,19年年底,《小歡喜》可謂是火爆全網,而最近又傳出了即將《小歡喜》第三部——《小捨得》開機的消息,又再一次把《小歡喜》帶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主要講述的是三個家庭備戰高考的笑淚故事,在「一考定終身」的想法之下,三個不同的家庭、三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對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問題,衍生出來的悲歡離合。
  • 《小歡喜》中國式家長「以愛之名」的教育方式,未來還有期待嗎?
    》,19年年底,《小歡喜》可謂是火爆全網,而最近又傳出了即將《小歡喜》第三部——《小捨得》開機的消息,又再一次把《小歡喜》帶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小歡喜》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親子關係的矛盾問題,我們也能從中深切的感受到,父母的一言一行能徹底改變一個孩子。
  • 小歡喜:溫暖劉靜,治癒英子的《樹洞》,原來是她唱的
    可否借我 一個小樹洞來安放 無人察覺的悸動青春 半熟 還能愛好久好久無論過客或是朋友還來不及叛逆就已經長大 多遺憾《小歡喜》劇中插曲「樹洞」。一首「樹洞」雖然改變不了劉靜阿姨的癌症,雖然解救不了喬英子,但至少,溫暖過劉靜,治癒過喬英子。回顧「樹洞」的插曲劇情。1.天文館喬英子想當天文館解說員,宋倩拼盡全力地阻止,哪怕是最後一次,宋倩也親手「扼殺」。
  • 《小歡喜》原著書中的大結局:方一凡與喬英子的結局太有意思了
    宇哥帶你讀原著/原創文(解讀《小歡喜》第二回)註:原著與電視劇不同名字的角色,統一使用電視劇中的名字。對於電視劇中方一凡,喬英子,季揚揚,林磊兒等皆大歡喜的結局,我是不感冒的。因為他們的歡喜雖然是通過了自我的鬥爭實現的,但絕大程度還是倚靠的他們父母的自我醒悟。換句話說,其實孩子們依舊處於被父母支配的地位,他們的「小歡喜」其實更多是運氣使然,而不是他們的自我突破。
  • 《小歡喜》劉靜宛如英子第二個媽,她為何狂寵英子?劇中有伏筆
    由黃磊和海清領銜主演的家庭親情劇《小歡喜》早已結局,但如今還有不少的觀眾在追這部劇,畢竟劇中突出的親子關係和家庭矛盾是現在不少家庭都煩惱的,誰家不想像劇中一樣,經過一年的成長與陪伴之後,大人和孩子冰釋前嫌,最終有個「小歡喜」的結局呢?
  • 《小歡喜》中,劉靜為何如此寵愛英子,原來第一集就說了原因
    《小歡喜》作為今年暑假最火的教育題材電視劇,反映的是三個不同家庭面對高考時的生活,劇中的三個女人同時也身為母親的童文潔,宋倩,劉靜,也代表著3個不同性格的女人,前兩個母親更加貼切生活,真實的影射了我們身邊人。
  • 中美教育對比,看中國教育如何扼殺孩子天性
    好,中國式教育的第一步,扼殺孩子的天性現在已打好了基礎。  先是懲罰式教育,而後還有鼓勵式教育,再有就是沉重的課業負擔。先說體罰教育,你要是犯了錯誤,惹老師生氣了,好,下面列舉老師最經常用的措施:罰抄課文300遍
  • 小歡喜劉靜告訴了英子什麼秘密 劉靜和英子成為朋友了嗎
    《小歡喜》劉靜是季楊楊的媽媽,在天文館工作,而英子十分喜歡天文,雖然兩人年紀相差較大,但並不妨礙兩人成為了朋友,英子將心中的秘密告訴了劉靜,而劉靜也告訴了英子一個秘密,這個秘密是什麼呢?  小歡喜劉靜和英子成為朋友了嗎  《小歡喜》中劉靜和英子成為了朋友,一個在自己媽媽面前不敢說心裡話的英子,一個在自己丈夫和兒子面前不敢說太多的妻子,兩個人在一起無話不談,成為了好朋友。  劇中的喬英子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母親宋倩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從小喬英子就被逼迫著學習,高三到來後,喬英子的生活幾乎被學習填滿了。
  • 失敗的教育扼殺了人的四種天性
    壟斷教育的權威們扼殺了孩子的四種先天本性,是教育的最大失敗,四種天性就是,主動學習的天性,創造的天性,交流感情的天性,不怕犯錯誤的天性,學習是人的天性,人有主動學習的天性,孩子的探索發現好奇心最強,就是學習的天性。
  • 北大招生事件,討論為何無法深入?《小歡喜》與現實主義影視
    對於北大的評價,也分為兩個極端:一方認為,北大是整個事件中「唯一的行善者、唯一的受害者」;一方認為北大在整個事件中屬於「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只是,以上這些,論極端,都不如「北大樹洞」中一些學生留言:公然要針對、刁難這兩位新生,給他們小鞋,讓他們「鮑避而亡」。
  • 《小歡喜》中喬英子被媽媽控制到患有中度抑鬱,這樣的愛讓人窒息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的熱播劇《小歡喜》。搜索下方卡片,觀看更多經常內容。《小歡喜在這三個家庭中,喬英子這一家的經濟條件是最好的,但是英子是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父母離異,英子跟著母親生活,好在父親對女兒的關心還是有的。母親是優秀的輔導名師,正所謂嚴師出高徒,英子的母親自然對自己的女兒管理的很嚴格。
  • 《小歡喜》英子:我只想做自己
    在世人眼裡,她無疑是一個別人家優秀孩子的媽媽,一個教育成功的媽媽。詹青雲感動和感恩媽媽的付出,但在感動之餘,她覺得媽媽不快樂,這種不快樂的情緒也直接傳遞給了自己,甚至導致她產生恐婚恐育的心理。她說:「如果將來我有孩子,我不想你做別人家的孩子,媽媽就是作為別人家孩子長大的。
  • 《小別離》《小歡喜》《少年派》中蘊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這幾天在悟空回答中碰到一些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突然想起暑假與女兒一起看過的3部電視劇:《小歡喜》《小別離》和《少年派》,其中蘊含了許多教育故事和教育方法。影視劇通常會把生活問題放大、誇張,但這正好可以讓家長看清楚具體的問題應該怎樣正確處理。
  • 好戲|為什麼《小歡喜》代入感超強?因為這是一部中國式家長變形計
    是以,《小歡喜》之所以老少鹹宜,引發不同年齡段受眾的全方位共鳴,蓋因它同時切中了國人的童年記憶和成年焦慮。劇集裡孩子們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不過開胃前菜而已,真正的大餐,是《小歡喜》試圖提出並解答一個疑問:中國的家長,到底是什麼樣的?家有兒女,代際之間如何互相作用,共渡難關?
  • 《小歡喜》英子抑鬱,父母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抑鬱症為何被忽視
    2019在《小歡喜》的不太歡喜中過去了。讓我記住《小歡喜》的並非陶虹精湛的演技,而是裡面關於英子得抑鬱症的情節。《小歡喜》中的英子因為高考壓力過大,成績驟降,離家出走,甚至想要自殺,而她的父母喬衛東和宋倩卻對孩子的情況並不理解。
  • 《小歡喜》又是淚奔的一天!劉靜和英子告別,送別禮物格外珍貴
    《小歡喜》又是淚奔的一天!劉靜和英子告別,送別禮物格外珍貴《小歡喜》再也不是最初我認識他的樣子,挫折苦難有太多,傷心抑鬱擋不住。從歡喜變成了《大悲傷》,今天又是淚奔的一天。從最初期待英子跳海可以從中得到釋放到後來希望劉靜阿姨可以健健康康的,英子重新變得開心,而劉靜阿姨的手術也非常成功。卻因為季勝利的工作要求搬離北京真的非常不舍。劇中最感人的兩條線就是磊兒和英子劉靜阿姨,英子總是那麼多牽動人心,而劉靜值得整個世界。她不僅是最溫柔的媽媽和妻子,於英子而言就是她的「樹洞阿姨」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