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4,2019年度國產劇排名第1;
抖音平臺有史以來國劇官抖點讚量第1;
愛奇藝、騰訊網播量同檔第1……
這些數據來源於電視劇《小歡喜》,19年年底,《小歡喜》可謂是火爆全網,而最近又傳出了即將《小歡喜》第三部——《小捨得》開機的消息,又再一次把《小歡喜》帶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為什麼大家對《小歡喜》的熱情那麼高呢?
因為真實。
就像黃磊在微博所說,身邊的朋友看了劇都說裡面的角色看起來很熟悉,那是因為這部劇的人物取材自他的左鄰右舍。
這部劇講的雖然都是生活的雞毛蒜皮,但是看的時候反而不覺得瑣碎,卻越來越覺得有厚度。
即便已經收官半年多了,但劇中人物的經歷與對生活的態度,還能讓觀眾回味好久。
「人物都在屋子裡,大家都很「生活」,你也沒有看到什麼特別抓馬的事情,但就是能量很大,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黃磊
《小歡喜》主要講述的是三個家庭備戰高考的笑淚故事,在「一考定終身」的想法之下,三個不同的家庭、三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對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問題,衍生出來的悲歡離合。
幾乎每一個曾經歷或者正經歷過高考的家庭和孩子,都能從中找到一些共鳴。
高考,對很多人來說是命運的轉折點,對父母來說,更是希望孩子能夠扭轉他們自己一生的節點。在大家的狀態都如此緊繃的情況下,親子關係更容易再次被考驗。
《小歡喜》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親子關係的矛盾問題,我們也能從中深切的感受到,父母的一言一行能徹底改變一個孩子。
自從宋倩跟丈夫離婚之後,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一切。她對喬英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嚴苛程度近乎「變態」。
女兒英子學習很出色,但離宋倩想要的清華北大還有距離,於是對女兒喬英子的生活和學習展開了「全包圍」式的關切:
為了讓她安心備考,宋倩把重點中學教師的工作都辭掉了;
自己捨不得吃的海參燕窩都買給女兒,為孩子精心想好每一天每一餐的營養,即使孩子不喜歡這些所謂營養的食物;
專門為她打造完全隔音的學習空間,打造透明的書房,方便媽媽查看孩子的狀態;
英子每一次考試成績與排名都諳熟於心,為英子繪製成績波動曲線;
親力親為研究考試題,期中考前還要給女兒再出兩份卷子練練手。
當學習室的窗簾拉下來時,電視前的觀眾都感到了窒息...
學習室隔離了噪音與環境的影響,可是沉悶狹小的空間也隔離了孩子的想像力和熱情,讓本就焦慮的學習情緒變得更壓抑...
可是,她從來沒有關注過女兒的真實感受,也沒有認真傾聽過女兒的想法。她應該從來不知道,這樣密不透風的母愛,真的也很讓人窒息。
因為宋倩獨自撫養女兒,所以她對生活的安全感,完全來源於對女兒的絕對掌控,一旦掌控出現縫隙,她就張牙舞爪地宣示主權,讓身邊人難以忍受。
她想要一種連體嬰式的親子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高三開學前夕,媽媽宋倩想讓孩子開心一下,便帶著孩子去看電影。
但是,觀影中,她才意外得知孩子已經看過了,就很生氣的大喊著:「你要是告訴我你已經看過一次,何必來這裡浪費時間?」
她生氣的不是女兒的欺騙,而是浪費了母子倆緊張的備考時間。
女兒委屈地解釋,媽媽也喜歡這部電影,她只是想讓媽媽也放鬆放鬆,高興一點。
可這句話換來的是媽媽更無奈的崩潰:「我不用!」
宋倩身上折射出無數家長的影子,他們認為:「我這樣做是為了她好」、「只有聽我的,她以後才會有出路」。
正是這樣的愛,讓英子強忍住了心中所有的希望。
沒人知道這個女孩,最想去就讀的是南大的天文系。這個從小熱愛星空的女孩,想去這裡,開啟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在經歷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不能去上、被媽媽無時無刻地監管、抑鬱、連續34天的失眠後,崩潰的英子終於承受不住壓力,選擇跳河輕生。
跳河前,英子哭著對媽媽喊出:「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哲學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體味:「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操控的反面,就是失控。
許多父母,尤其是媽媽,總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掌控欲,一顆心都在孩子身上,愛嘮叨、忍不住吼孩子、忍不住焦慮,一頓操作好辛苦,結果還落得「媽媽好像母老虎」。如何放下控制欲,真是為人父母的重要課題。
01
要想放下控制欲
父母就先要承認自身的不完美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一個概念——「恰到好處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做個恰到好處的母親,做個60分的媽媽。不再要求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確,接受自己的缺憾和不完美。
正因為接受了自身的不完美,面對孩子,才會更謙卑。知道自己和孩子都有各自的人生課題要完成,不再全部包辦,而是留出餘地,給孩子試錯和成長。
同時,也更關注自己的成長。焦慮的家長們,不妨撿起自己舊時的愛好,每周抽出一天,去上自己喜歡的課程,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或者相約好朋友小聚聊天。
02
相信孩子本來的樣子
就是最好的樣子
英子愛好天文,楊楊痴迷賽車,方一凡喜歡唱歌跳舞。每個孩子自帶各自天性而來,各不相同,各自精彩。
正如哲學家羅素所言:「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帶著無限的可能,有的種子成為楊柳,有的成為灌木,有的成為藤蘿,無論何種形式,只要成為他自己,皆可收穫生命的綠意。家長們請不要以固定的模樣去限制獨特的孩子,愛孩子,便如他所是。
-END-
去哪家族·恆心致未來
【目前去哪家族已經開放合伙人加盟,期待您的加入】
掃碼關注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