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孕媽問我:女人生孩子的時候是不是都像電視裡演的那樣,躺在床上,滿頭大汗,痛不欲生。
菌菌聽著有些暈,滿頭大汗、痛不欲生是真的,但不是疼一會就把娃生了,可能疼了兩天,還是生不出來,或者要順轉剖,受兩道罪。
所以說生娃是拿著命在拼,實在是沒錯。
有沒有減輕疼痛的辦法,有!
除了無痛分娩,選對姿勢、學會呼吸、正確用力,也能讓順產的疼痛有所緩解。
選對姿勢很重要
仰臥+半臥位
方式:半臥後,雙手抓緊扶手,雙腳踩實踏板。
優點:對於醫務人員來說,這種姿勢更方便觀察麻麻的生產過程,以便隨時處理各種情況。
缺點:麻麻一直躺在產床上生產,身體重量一直壓著脊柱和盆底,非常容易讓麻麻產生疲勞感和疼痛感。
並且由於寶寶的重力是向下的,跟麻麻的產道方向完全不一致,所以無法利用寶寶自身的重力,來加快麻麻生寶寶的進程。
側躺式
方式:麻麻側向躺著,蜷縮背部,寶爸可以幫忙把麻麻的一隻腳抬起來。
優點:這種姿勢麻麻會比較舒服,一方面有寶爸的幫助,一方面這個姿勢會使媽媽的會陰部更加放鬆,對生寶寶非常有幫助。
缺點:無法藉助寶寶自身的重力來加快麻麻的生產,並且這個姿勢對醫務人員來說,幫麻麻接生時很不方便。
前傾跪式
方式:麻麻將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撐物上,兩腿分開跪在床上。
優點:可以減少麻麻們陰道撕裂、會陰切開的概率,並且有助於臀位的寶寶順利分娩。
缺點:這個姿勢對於麻麻來說非常辛苦,畢竟兩個膝蓋承受的壓力太大了,時間久了麻麻肯定會受不了。
蹲坐式
方式:麻麻可以半蹲,並由寶爸攙扶;也可以完全蹲下,但寶爸也必須以跪姿協助支撐。
優點:寶寶的重力和麻麻的產道方向一致,通過寶寶自身向下的重力,可以加快生寶寶的時間。
缺點:這個姿勢會讓麻麻非常累,時間長了還有可能會腿麻腳麻。並且這種姿勢跟前面幾種相比,更加不利於醫務人員觀察生產情況和接生。
每個麻麻的情況不同,生寶寶的姿勢也就不同。選對了姿勢,也就邁出了輕鬆生娃的第一步。
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
生娃時醫生給你們教的呼吸法一般都是拉瑪澤呼吸法。
這個呼吸法由法國的一位產科醫生創立,目前在全世界普遍應用。
通過這個呼吸法可以讓麻麻在疼痛時,通過呼吸進行放鬆和轉移注意力,然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不過這個方法僅針對從子宮沒有開直到全開。
具體的做法如下:
不過孕媽開宮口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疼得死去活來,想要嚴格按照這個方法來根本不可能,你們可以在能用的時候儘量用就好,會減輕一些宮縮的疼痛。
用對力氣
不要剛開始就用力
麻麻們不要剛開始就急著用力。
因為在宮口還沒有完全打開的時候用力,很有可能會造成宮頸水腫、裂傷。
這樣更不利於開宮口,寶寶和麻麻的負擔都會變重,分娩的時間也會增加。
宮口全開後,宮縮來臨時再用力
當麻麻宮口全開,宮縮來臨時,就可以開始使勁了。
深吸一口氣,憋住,不要出聲,然後像排便時一樣,向肛門的方向用力。
憋不住時,換一口氣繼續用力。最好每次都能憋住、使長勁,爭取每次宮縮只使2-3次長勁。
宮縮間隙不要使勁,好好休息。
當宮縮間歇時,麻麻們就不要用力了。
趕緊休息休息,恢復體力。同時吃點巧克力啊,或者喝點能量飲料來補充水分和能量。
為自己充好電,來迎接下一波宮縮。
掌握了這些方法,寶寶就能生的更輕鬆更順利了。不過如果麻麻們在生寶寶的時候太疼、太緊張,而忘記了這些方法……
那麼請記住菌菌的這句話:
好好配合醫生和助產士,按他們說的去做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