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的憂傷是通過他留下的三百多篇詩詞傳達出來的。很多人很好奇,覺得納蘭性德沒有理由不快樂、
他有才情。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家家爭唱飲水詞」;他有前途「二十二歲就考中進士,然後成為康熙的一等侍衛,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有家世「父親納蘭明珠是當時權傾朝野的重臣」。可是,他就是不快樂!
要知道,在唐代,李白、李商隱、孟浩然等等這些大詩人他們終極一生所追求的其實就是納蘭性德不費吹灰之力就已經擁有的。在皇帝身邊,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是眾多詩人吟誦的主題。但這些納蘭性德卻不想要,這的確和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有幾分相似。
納蘭性德是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嗎?
乾隆皇帝可以說是第一位紅學家。他在看到和珅呈上的《紅樓夢》時說:此為明珠家事也。明珠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按那麼說:納蘭明珠應該就是紅樓夢裡的賈政,而長子納蘭性德應該就是紅樓夢裡賈寶玉的原型。
納蘭性德和賈寶玉的相似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 納蘭性德的家世和賈府很像
納蘭家在當時可以說是顯赫一時,而納蘭明珠也是當權重臣。與「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一樣,權傾朝野,家境殷實。紅樓夢裡賈府有大觀園,而納蘭明珠就在王室興建的暢春園旁邊興建「自怡園」。但最後的結局都是被貶謫抄家。所以從家族命運來說非常相近。
● 納蘭性德的感情經歷和賈寶玉很像
大家都知道,賈寶玉最中意的就是他的表妹:林黛玉。就算別人再好,他也覺得不是他的知音。但賈府上下都喜歡並看中的寶二奶奶,卻是同樣家世顯赫懂得規勸賈寶玉走仕途的薛寶釵。而納蘭性德心繫的表妹,被送進了宮,而家人為他選擇的兩廣總督兼兵部尚書之女當時十八歲的盧氏。
● 納蘭性德與賈寶玉的性格很像
賈寶玉被後世的紅學家定義為:反封建的衛士。原因是他絲毫不看重顯赫的家族背景,一心只想要追求戀愛自由。他絲毫不看重功名,賈政多次規勸、打罵都不能更改絲毫。
納蘭性德雖然在22歲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而且不久就榮升為一等侍衛。但他卻不開心,特別的不開心。他所有的詞作都透露著對生活、對現狀的不滿。
他在家的時候,覺得沒有人是他的知音,隨康熙出巡的時候卻思念著家。這首《長相思.山一程》就是1682年隨康熙出關東巡時寫的。
這首詞寫了什麼?
我們隨著將士,山長水遠地向山海關進發。夜裡所有的軍營裡都閃爍著燈光。夜晚風雪交加,攪擾得將士們都無法入眠。你看看,北京什麼時候下過這麼大的雪啊。
納蘭性德就是那個寧願陷在自己的情緒裡,怎麼都不會開心的人。
納蘭性德在家的時候,會寫「當時錯」,會寫「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會寫「人生若只如初見」,覺得自己沒有知音,一肚子的話不知道該給誰說,只有在夢裡是快樂的。隨康熙出巡時,又會想家。會寫「故園無此聲」。他就是那個怎樣都不滿意的人。
不管是納蘭性德還是賈寶玉,都很少有快樂的時候。賈寶玉在得知林黛玉死了之後就痴傻了,之後出家。納蘭性德也在表妹入宮,髮妻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快樂過。即便他擁有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這些並不能讓他開心快樂地過一生。
其實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幸福,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即便擱在現在,也是這樣。有前途的說壓力大,工作清閒的說沒前途。成家的說還是單身好,單身的拼命想結婚。所以,這世上傷心人多,快樂知足的人少。
我們雖然不是納蘭性德,無法去體會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悲苦,也無法體會顯赫背景下帶給他的壓力和桎梏。但不妨大膽地想一想,也許快樂只是取決於心態而已。
如果我們能多看看自己擁有的東西,如果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小確幸,如果我們能懂得珍惜,也許,我們會快樂很多。
對納蘭性德來說是這樣,對我們來說,亦然。
謝謝觀賞。
你的點讚和留言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