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都不滿意的納蘭性德是賈寶玉的原型嗎?讀《長相思·山一程》

2020-12-12 天天一首古詩詞

納蘭性德的憂傷是通過他留下的三百多篇詩詞傳達出來的。很多人很好奇,覺得納蘭性德沒有理由不快樂、

他有才情。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家家爭唱飲水詞」;他有前途「二十二歲就考中進士,然後成為康熙的一等侍衛,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有家世「父親納蘭明珠是當時權傾朝野的重臣」。可是,他就是不快樂!

鍾漢良飾演的納蘭性德

要知道,在唐代,李白、李商隱、孟浩然等等這些大詩人他們終極一生所追求的其實就是納蘭性德不費吹灰之力就已經擁有的。在皇帝身邊,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是眾多詩人吟誦的主題。但這些納蘭性德卻不想要,這的確和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有幾分相似。

納蘭性德是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嗎?

乾隆皇帝可以說是第一位紅學家。他在看到和珅呈上的《紅樓夢》時說:此為明珠家事也。明珠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按那麼說:納蘭明珠應該就是紅樓夢裡的賈政,而長子納蘭性德應該就是紅樓夢裡賈寶玉的原型。

賈寶玉

納蘭性德和賈寶玉的相似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 納蘭性德的家世和賈府很像

納蘭家在當時可以說是顯赫一時,而納蘭明珠也是當權重臣。與「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一樣,權傾朝野,家境殷實。紅樓夢裡賈府有大觀園,而納蘭明珠就在王室興建的暢春園旁邊興建「自怡園」。但最後的結局都是被貶謫抄家。所以從家族命運來說非常相近。

納蘭性德的感情經歷和賈寶玉很像

大家都知道,賈寶玉最中意的就是他的表妹:林黛玉。就算別人再好,他也覺得不是他的知音。但賈府上下都喜歡並看中的寶二奶奶,卻是同樣家世顯赫懂得規勸賈寶玉走仕途的薛寶釵。而納蘭性德心繫的表妹,被送進了宮,而家人為他選擇的兩廣總督兼兵部尚書之女當時十八歲的盧氏。

寶玉黛玉

● 納蘭性德與賈寶玉的性格很像

賈寶玉被後世的紅學家定義為:反封建的衛士。原因是他絲毫不看重顯赫的家族背景,一心只想要追求戀愛自由。他絲毫不看重功名,賈政多次規勸、打罵都不能更改絲毫。

納蘭性德雖然在22歲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而且不久就榮升為一等侍衛。但他卻不開心,特別的不開心。他所有的詞作都透露著對生活、對現狀的不滿。

鍾漢良飾演的納蘭性德

他在家的時候,覺得沒有人是他的知音,隨康熙出巡的時候卻思念著家。這首《長相思.山一程》就是1682年隨康熙出關東巡時寫的。

山一程

這首詞寫了什麼?

我們隨著將士,山長水遠地向山海關進發。夜裡所有的軍營裡都閃爍著燈光。夜晚風雪交加,攪擾得將士們都無法入眠。你看看,北京什麼時候下過這麼大的雪啊。

北京的雪

納蘭性德就是那個寧願陷在自己的情緒裡,怎麼都不會開心的人。

納蘭性德在家的時候,會寫「當時錯」,會寫「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會寫「人生若只如初見」,覺得自己沒有知音,一肚子的話不知道該給誰說,只有在夢裡是快樂的。隨康熙出巡時,又會想家。會寫「故園無此聲」。他就是那個怎樣都不滿意的人。

不管是納蘭性德還是賈寶玉,都很少有快樂的時候。賈寶玉在得知林黛玉死了之後就痴傻了,之後出家。納蘭性德也在表妹入宮,髮妻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快樂過。即便他擁有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這些並不能讓他開心快樂地過一生。

其實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幸福,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即便擱在現在,也是這樣。有前途的說壓力大,工作清閒的說沒前途。成家的說還是單身好,單身的拼命想結婚。所以,這世上傷心人多,快樂知足的人少。

我們雖然不是納蘭性德,無法去體會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悲苦,也無法體會顯赫背景下帶給他的壓力和桎梏。但不妨大膽地想一想,也許快樂只是取決於心態而已。

快樂取決於心態

如果我們能多看看自己擁有的東西,如果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小確幸,如果我們能懂得珍惜,也許,我們會快樂很多。

對納蘭性德來說是這樣,對我們來說,亦然。

謝謝觀賞。

你的點讚和留言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那英《山水又一程》,傳唱納蘭性德《長相思》
    在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滿族歌手那英傳唱了由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改編的《山水又一程》。那英的歌聲,像是把聽歌的人們有帶回了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看到千帳的燈火,有雄關漫道的感覺。同時也感受到了千百將士的思鄉之情,「雖則雄壯,思鄉情切」。令人驚奇的是,那英與納蘭性德其實可以算是一家人。
  • 納蘭性德是不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
    說到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其中的主人公寶玉,大家也都十分熟悉,由於本人近幾期推送的均為關於納蘭性德的文章,以至於我又對納蘭性德與賈寶玉進行了一些對比,經過對比,兩人還真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使我相信納蘭性德就是賈寶玉的原型。
  • 小學五年級語文古詩《長相思》教案
    填下了這首《長相思》3 長相思清 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教師講解。這首詞上下闕的前兩句軍均用到「一」字。使對仗工整,文字呈現不絕之勢,詞風更加的纏綿。 讀起來也朗朗上口。5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身在何方。作者的心在何方。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從這首詞的上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局限在宮廷生活的李煜著眼於男歡女愛,但是這些事情不僅沒有束縛他的才華,反而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作為「大清第一才子」,納蘭性德當然也對李煜的詩詞作品非常了解,他也在600多年後仿寫了一首《長相思》,同樣成為了千古絕唱。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納蘭性德​《長相思》教學實錄
    自由讀《長相思》,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可以多讀幾遍,聽明白了嗎?生:聽明白了。師:好,自己開始讀吧。師:這首詞的內容不長,同學們很快就讀完了,可以再把這首詩多讀幾遍。師:請同學來讀。師:好,請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所理解的《長相思》的意思。生:我理解的《長相思》的意思是戰士們跋山涉水向著山海關那邊進發,夜裡帳篷裡都點起了燈。風颳了起來,雪下了起來。作者醒來不禁想念起了他的家鄉,就再也睡不著了。因為他的家鄉是寧靜的,是美好的,是沒有寒風溯雪聲的。
  • 納蘭性德很經典的一首詞,濃濃的相思之情,感人肺腑
    再如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亦曾寫過一首《長相思·山一程》,抒發了將士在外對故鄉的綿長思念。對於納蘭性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 納蘭性德三首跟雪有關的詩詞,又冷又美
    第一首詩《長相思·山一程》,背景是作者跟隨康熙皇帝出徵的情景,整體上是一種描寫了遠離的愁思,第一句就非常的有感覺「山一程,水一程」,描寫路途遙遠,也寫出了離開家越來越遠,「身向榆關那畔行」,寫出了出行的方向,「那畔行」又寫出了此行的心情,多半是不想去。「夜深千帳燈」這句寫出了出行隊伍的壯觀,千帳燈。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 李煜與納蘭性德,兩大頂級詞人同寫《長相思》,誰更勝一籌?
    恰恰相反,李煜的前期作品,語言綺麗柔靡,藝術風格獨特,《長相思·一重山》便是其中的驚豔佳作,其詞曰: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比如,清朝的納蘭性德就寫過一篇《長相思·山一程》,抒發了塞上將士對故鄉的深沉思念,論藝術成就絲毫不遜色於李煜的《長相思·一重山》,論思想深度,則是更勝一籌。其詞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 【教學設計】長相思(第28期)
    二、《長相思》(出示課件5)   1.自由讀,讀準字音。畔(pàn)   更(gēng)    聒(guō)2.指名讀全文,讀後思考本詞的寫作背景。   3.朗讀時注意節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納蘭性德最高明的一首詞,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其中5字驚豔世人
    他是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也是康熙的御前侍衛,更是各種傳奇劇情中的男主,但在千年文壇他只是那個愛舞文弄墨的清朝第一詞人,他就是納蘭性德。後世評價納蘭性德,都愛說他情深不壽,畢竟他的情詞寫得那麼悽美。然而世人似乎忘了,納蘭性德也是個文武兼修的御前侍衛,年僅22歲他就被康熙授三等侍衛,沒多久就憑著一身才幹做到一等侍衛,康熙數次出巡都帶著他。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納蘭性德陪康熙出關祭祖時寫下的一首《長相思·山一程》。在這首詞中,納蘭性德一改平日的纏綿悱惻,以清麗的語調,寫出了不一樣的壯美。
  • 如何把短的文章讀長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作為一篇名家經典,被選入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這首詞中,納蘭性德主要通過6個字直接寫將士行軍的環境:「山一程,水一程」寫出路途遙遠,山水長闊;「風一更,雨一更」寫出天氣惡劣,悽寒苦楚。但是,在閱讀過程中,我們當然不能停留於如此簡單的理解。因此,我引導學生藉助地圖,從「山一程,水一程」中讀出了「一程又一程」;又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在「風一更,雨一更」中讀出了「一更又一更」。
  • 當納蘭性德的柔婉遇上邊塞徵程,36字筆墨斟酌全是故鄉之思
    之前讀納蘭性德的詩詞,他帶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柔婉的。尤其是他的那些詞作當中,很多都是表達對於亡妻的悼念,對於紅顏知己的離愁別恨。這些詩詞勾勒出了納蘭性德詞獨特的審美世界,也讓我們對於他的精神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納蘭性德詞作之中,哀感頑豔,悲愴不絕。《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詞風都是偏向於悽楚風格,一生的愁都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納蘭性德原本好好寫著自己的詞,忽然有一天得知:「小納呀,你的詞和李煜很像,但是人家李煜很厲害呀!」這下納蘭性德可是沉不住氣了。好啊,李煜的詞不是號稱不可超越嗎?
  • 納蘭性德的邊關思鄉詞,卻寫盡了男兒慷慨報國之志,堪稱千古佳作
    納蘭性德何許人,怕是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會讓你聯想到,會是什麼樣的人,能有這麼驚豔的詩詞。是翩翩公子?是落落狂生?是楞枷山下一襲素衣的參禪隱士?我想說,你想他是誰,他便就是誰把。每個愛讀納蘭詞的蘭迷們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納蘭容若。比起「性德」或許連他自己都更喜歡自己的「容若」的名字。跟他的詩詞一樣的美好。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納蘭性德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清代第一名的詞手。這首詞到了他手裡,便被仿成了另一首經典的《長相思》,讓我們來見識一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長相思白葡萄酒的中文名字,是怎麼來的?
    長相思,跟霞多麗 Chardonnay、雷司令 Riesling 一起,被稱為「白葡萄酒三劍客」,是中國餐桌上常見的三種白葡萄酒。所以,在WSET二級課堂上,鄭小塔我通常會花30分鐘左右時間,來講解「長相思」的各個知識點,再帶領同學們品嘗它的代表性酒款。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不好仿寫的原因在於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一重山,兩重山」正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一樣,讓人想模仿都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還有一個點在於,李煜不用連接語,只是簡單輕描淡寫幾句。山遠,煙高,水寒,花開花謝,大雁高飛,風與月,無一不是為了烘託主人公的相思,卻一筆都未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