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託投資者正面臨兩難

2020-12-18 廣州日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楚涵、鄧宇晨、倪明

近日,剛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的民生信託,又有投資者投訴。記者了解到,民生信託發布的一款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主要用於投資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然而小米集團股價一路震蕩下行,也使得該信託產品連續虧損,投資者面臨按淨值贖回或展期一年的兩難局面。對此,記者致電民生信託銷售經理,對方無回應。律師提醒,針對信託產品,投資者不僅需了解受託人是否有資質,對合同內容的約定,推銷員口說無憑,合同約定才有效。

投資人:本息虧損100多萬元

連續虧損卻稱運行正常

「投資了300多萬元,當初說能有8%的基本收益,現在算上本息,已賠了100多萬了!」投資人馮生(化名)向廣州日報爆料。2018年6月15日,中國民生信託發布了名為「至信485號中概行業甄選2期集合資金」的信託計劃。從馮生提供的信託合同來看,這個初始規模達8310萬元,存續規模達16780萬元的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用於直接或間接投資於小米集團發行的目標股票,預計存續期限為18個月,到期日為2019年12月15日。

馮生提供的與銷售經理的聊天記錄顯示,該信託計劃能獲得8%的基準收益,此外,基準收益以上部分,投資人享有70%的超額收益。然而,在該信託計劃合同中,並未提及8%的基準收益,僅提及70%的浮動信託利益分配比例。

此後的一年半時間裡,民生信託定期發布的季度報告顯示,從2019年開始,該信託計劃當季淨值增長率均為負數,但報告均顯示「本報告期內該信託計劃無重大風險事項發生,運行正常」。

小米:機構、股東減持

股價遭遇「腰斬」

小米股價的波動是影響該信託產品收益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自2018年7月上市以來,小米的股價一路震蕩下行。截至2019年11月25日,小米集團報價10.4港元/股,總市值2498.34億港元,相比最高市值已經「腰斬」。

三季報顯示,小米最重要的手機業務營收也有所下降,智慧型手機業務收入在第三季度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7億元至322.7億元。高管和機構減持也削弱市場信心。今年8月,時任小米集團總裁林斌連續三日累計賣出小米4130.72萬股,變現近4億港元。早期投資小米集團的投資者也不斷退出,並獲得了巨額回報。

民生信託:管理模式未公布

將按淨值贖回或展期一年

在馮生提供的《關於中國民生信託·至信485號中概行業甄選2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項下非現金資產處置的方案》顯示,民生信託表示,該信託計劃通過投資於QDII資管計劃,最終實現投資於小米集團的IPO股票的目的,投資完成後,共計間接持有1090萬股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且截至2019年11月25日,仍間接持有1014.98萬股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

「然而具體倉位、操作等均無法得知,且他們並沒有在股票上漲的高位進行快速減持以鎖定部分收益,下跌的時候也沒有進行止損操作,問他們原因,說是當時滬港通沒通,沒有減持渠道。」馮生說道。

「產品到期了,但民生信託態度強硬,不願補償,要麼按現在淨值贖回,要麼展期一年還不能隨時贖回。」馮生氣憤地說。

民生信託在文件中表示,對該信託產品提供兩種處置方案,分別為存續期限延長一年,陸續分批地進行標的股票變現處置;或存續期限屆滿日前,以「快速賣出」為首要原則進行變賣。對此,馮生認為「這不就是炒股麼,還不如我自己來炒!」

廣州日報全媒記者就此投訴連日致電民生信託負責該產品的銷售經理,對方稱不方便回應此事。

律師說:民生信託未盡到

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

「受託人應當維護投資者的權益,滬港通沒開通,交易受影響,但仍然購買產品,明顯不利於保障受託人的權益,違反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 廣東港宏律師事務所刑事委員會主任何詩茁接受廣州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資者有權了解其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及收支情況,並有權要求受託人作出說明。且有權查閱、抄錄或者複製與其信託財產有關的信託帳目以及處理信託事務的其他文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多個權益類信託產品因兌付無法進行等問題,而採取延期。如投資光谷生物城的國民信託,至今7億元仍懸而未決,在延期一年後再度尋求延期;中航信託設立的信託計劃,約定東方投資到期收購信託計劃持有的有限合夥份額,但到期後,東方投資一直未支付收購價款等。

何詩茁提醒投資者,目前眾多基金、信託公司,為吸引客戶,違規向客戶承諾保底收益,違反規定,基金、信託業務應風險共擔,承諾保底收益實為利率,是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針對信託產品的問題頻出,投資者不僅需了解受託人是否有信託資質,對合同內容的約定,推銷員口說無憑,白紙黑字的合同才有效。

相關焦點

  • 「誠至金開」信託解決方案出爐 投資者面臨兩種選擇
    27日,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誠信託30億元「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解決方案出爐。投資者將面臨兩種選擇,一是立刻籤字拿到本金,但未獲得足額預期收益;二是繼續持有股權,收益及本金需視項目未來情況而定。
  • 民生信託融資億元投資小米股票,產品連續虧損 或將展期一年
    近日,剛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的民生信託,又有投資者投訴。記者了解到,民生信託發布的一款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主要用於投資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然而,隨著機構拋售、股東減持,小米集團股價一路震蕩下行,也使得該信託產品連續虧損,投資者面臨按淨值贖回或展期一年的兩難局面。對此,記者致電民生信託銷售經理,對方無回應。
  • 中國民生信託榮膺《經濟觀察報》「年度卓越財富管理信託公司」稱號
    民生信託:持續打造核心業務條線和拳頭產品  12月2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觀察家金融峰會暨2019-2020年度卓越金融企業盛典」在上海舉行,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信託」或「公司」)榮膺「年度卓越財富管理信託公司」稱號。
  • 大資管時代 民生信託直播間解密信託優勢
    8月20日,民生信託金融市場總部董事總經理平強做客由21世紀經濟報導、21大學發起的《信託觀察》直播間,對行業內的熱門話題,與21世紀經濟報導新聞總監周鵬峰女士進行了深談。尋求差異化優勢是當前資管行業共同的課題,信託行業的比較優勢在哪?又如何在轉型發展中,提升並創新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是當下各方亟待思考的問題。民生信託作為位居行業前列的信託公司,在財富、投資、投行、資管、融資等五大領域深入布局,主動管理資產規模佔比超過90%,對信託的優勢有自己專業對見解。
  • 法學界大佬論證「民生信託與保險公司合同糾紛案」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金凰珠寶百億黃金質押事件持續發酵,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等金融機構先後發布告投資者書,陳述對本次案件的觀點及立場。本案涉及多家金融機構和眾多投資者,據了解,為了通過法律手段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民生信託於7月9日邀請到了國內法學界一眾權威專家就「民生信託與保險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召開了一場專家論證會。
  • 中國信登「走近投資者」專場活動在中原信託舉辦
    2020年是信託行業文化建設的開局之年。為積極推動信託文化建設,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中原信託在11月20日結合線上與線下雙渠道,開展了信託文化講座活動。    本次講座特邀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會員管理部副總經理龔曉丹擔任主講嘉賓,從信託文化、信託登記以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為參加活動的投資者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和講解。
  • 假黃金事件中,民生信託為什麼願意剛兌?
    假黃金事件又有後續,在此事件中受損最嚴重的肯定就是民生信託了,他們有著多達14億的信託產品陷入其中。所以民生信託針對信託產品的處理方式,也牽動著無數購買信託的投資人的眼光,同時也給其他涉及此事件的多家信託公司開出了一條道路。結果就是全額兌付。
  • 安信信託和四川信託之雷背後:信託業面臨新一輪重構
    薦讀 | 愉見財經來源 | 任博宏觀論道整個信託行業的不良率在今年一季度已突破3%,這是一個平均數據、還只是一個「報表數據」,事實上68家信託公司中有部分,不良率遠遠高於3%。並且,像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正身陷囹圄中。想必還有一些信託公司,也面臨著困難重重,只是還沒大暴露出來。
  • 民生信託回應「金凰事件」:已協調資金對產品已到期投資人進行兌付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7月1日訊 今日,繼東莞信託發布致投資致投資者公開信之後,作為目前金凰事件主要涉事方,民生信託也在其官網及官方微信,同時發布《致投資者的說明函》,並表示:為維護社會穩定和投資人權益,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已協調資金對產品已到期的投資人進行兌付
  • 信託簡報9.15:民生信託開始兌付至信1095號
    截至2020年1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1、民生信託:9月14日,民生信託發布公告稱,已於2020年9月14日(簡稱「提前終止日」)提前終止至信1095號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規模1.848億元,信託計劃項下信託單位共計18480萬份,對應的信託收益已按照信託合同約定計算並於提前終止日向投資者進行分配。
  • 國開崑崙中海民生聯手製造 史上最牛地產信託調查
    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研究員 鍾輝/文  年化收益37%不封頂:國開金融、崑崙信託、中海信託、民生銀行聯手打造「國開城市發展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注房地產。  信託基金收益來源土地一級開發和土地二級開發的收益分成,20%-37%的投資者年化收益是以未來我國土地出讓價格增長率在5%-12%為基礎測算出來的。  這款產品為浮動收益上不封頂,無保底及包收益承諾,也就是說投資者可能獲得高達37%的年化收益,也有可能虧損本金。
  • 光大信託3億元產品面臨兌付危機
    前身為甘肅信託的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託」)再遇危情。繼黃河15號、黃河17號信託項目逾期之後,甘肅信託(光大信託)-黃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路橋建築裝飾城二期產品也面臨兌付危機。
  • 盧志強親自掛帥民生信託
    開業高管陣容確定  記者了解到,銀監會已於本月15日下發批覆,同意原「中國旅遊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旅信託」)變更為「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下稱「民生信託」), 重新登記後的民生信託註冊資本10億元,泛海集團為絕對控股股東,出資6.93億元,持股69.3%。
  • 西方高福利制度陷入兩難境地
    近日,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報告顯示,社會保障計劃內的合併信託基金將於2035年耗盡,屆時社保計劃將無法按期支付全部福利。此外,個人養老金儲蓄也堪憂。今年3月,美國政府問責局公布的2016年退休儲蓄報告顯示,當年55歲及以上的退休美國人中,48%的養老金存款帳戶餘額為零。
  • 安信信託投資者敗訴,傳遞了怎樣的信號和啟示?
    公告稱,近期公司收到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就「安信穩贏株洲電商產業園項目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株洲項目」)項下兩位自然人投資者訴安信信託營業信託糾紛案作出的兩份一審民事判決書。這也提醒投資者,主張信託公司對某個信託計劃賠償,要能論證出信託公司不盡責,並且不盡責和信託財產損失之間有因果關係。
  • 華鑫信託兌付危機再次觸發投資者維權問題
    11月6日,由於融資方經營困難,該項目不能按期兌付,導致信託產品出現了兌付危機。專家觀點:銀行代銷不等於銀行運營管理11月9日,華鑫信託在網站上登出了落款日期為「11月6日」的公告,未作出具體承諾,僅表示「正全力進行追討,爭取最大限度保護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多位投資人反映,迄今為止,信託公司尚未召開投資人說明會。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94隻完全兌付,另2隻完成個人投資者、2隻完成優先級投資者兌付、一隻A類投資者完成兌付;116隻未兌付;199隻尚無後續報導,另有兩隻劣後級投資者、2隻機構投資者尚無後續報導。踩雷機構:中鐵信託、英大信託、中糧信託、浙金信託、湖南信託、國元信託、中江信託、民生信託、國通信託、興業信託、陝國投信託和中航信託12家(二)南京豐盛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
  • 四年慈善信託之路堅持不懈,民生信託又成功備案一單產品
    回顧民生信託的慈善之路,則是在立足自身的專業優勢上,助力國家扶貧攻堅的任務。尤其是是教育領域,民生信託扶貧一直堅持在路上。1. 「中國民生信託·甘肅臨洮民生精準扶貧慈善信託」 在臨洮縣正式籤約2018年6月28日,公司首隻慈善信託——「中國民生信託·甘肅臨洮民生精準扶貧慈善信託」在甘肅省臨洮縣正式籤約。
  • 民生信託創新慈善信託業務模式 助力慈善事業發展
    11月20日,由中國民生信託主辦的「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民生慈善信託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北京協和醫學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深圳市佳兆業公益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名稱按拼音首字母排序)等機構的嘉賓和聽眾到會,共同關注慈善信託的發展,並就公益基金會與信託公司慈善信託運作進行了分享交流。
  • 信託產品該怎樣選擇
    信託產品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喜愛。但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個人投資者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  今年以來,四川信託、安信信託等個別信託公司紛紛曝出風險事件,其部分信託項目未能按期兌付,面臨較大流動性風險。  甚至,連擁有黃金質押物的信託計劃似乎都沒有百分之百的保障。今年以來,民生信託管理的至信439號、至信693號金凰珠寶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因融資方武漢市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惡化被宣布提前到期。除民生信託外,還有多家信託公司及銀行陷入此次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