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託融資億元投資小米股票,產品連續虧損 或將展期一年

2020-12-18 大洋網

「投資了300多萬元,當初說能有8%的基本收益,其實就是拿著投資人的錢去炒股,算上本息,已經賠了100多萬了!」投資人(化名)向廣州日報爆料。近日,剛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的民生信託,又有投資者投訴。記者了解到,民生信託發布的一款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主要用於投資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然而,隨著機構拋售、股東減持,小米集團股價一路震蕩下行,也使得該信託產品連續虧損,投資者面臨按淨值贖回或展期一年的兩難局面。對此,記者致電民生信託銷售經理,對方無回應。律師提醒,針對信託產品的問題頻出,投資者不僅需了解受託人是否有信託資質,對合同內容的約定,推銷員口說無頻,合同白紙黑字約定才有效。

 

投資人:本息虧損約100多萬  連續虧損卻稱運行正常

   2018年6月15日,中國民生信託發布了名為「至信485號中概行業甄選2期集合資金」的信託計劃。從馮生提供的信託合同來看,這個初始規模達8310萬元,存續規模達16780萬元的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用於直接或間接投資於目標公司發行的目標股票,預計存續期限為18個月,到期日為2019年12月15日。

馮生提供的與銷售經理的聊天記錄顯示,該信託計劃能獲得8%的基準收益,此外,基準收益以上部分,投資人享有70%的超額收益。然而,在該信託計劃合同中,並未提及8%的基準收益,僅提及70%的浮動信託利益分配比例。

此後的一年半時間裡,民生信託定期發布的季度報告顯示,從2019年開始,該信託計劃當季淨值增長率均為負數,其中,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2.99%、-8.90%、-4.61%,在連續虧損的狀態下,報告均顯示「本報告期內該信託計劃無重大風險事項發生,運行正常」。

 

民生信託:管理模式未公布  將按淨值贖回或延期一年

在馮生提供的《關於中國民生信託.至信485號中概行業甄選2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項下非現金資產處置的方案》顯示,民生信託表示,該信託計劃通過投資於QDII資管計劃,最終實現投資於小米集團的IPO股票的目的,投資完成後,共計間接持有1090萬股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且截至2019年11月25日,仍間接持有1014.98萬股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然而具體倉位、操作等均無法得知,且他們並沒有在股票上漲的高位未進行快速減持以鎖定部分收益,下跌的時候也沒有進行止損操作,問他們原因,說是當時滬港通沒通,沒有拋出渠道。」馮生說道。

「產品到期了,但民生信託態度強硬,不願補償,要麼按現在淨值贖回,要麼展期一年還不能隨時贖回。」馮生氣憤地說。

民生信託在文件中表示,對該信託產品提供兩種處置方案,分別為存續期限延長一年,陸續分批地進行標的股票變現處置;或存續期限屆滿日前,以「快速賣出」為首要原則進行變賣。對此,馮生認為「這不就是炒股麼,還不如我自己來炒!」。

 廣州日報記者就此投訴連日致電民生信託負責該產品的銷售經理,對方稱不方便回應此事。

 

小米:機構拋售、股東減持  股價遭遇「腰斬」

小米股價的波動是影響該信託產品收益的重要因素。12月4日,在公布重大人事調整後,小米再次展開股份回購。此次共回購225.38萬股B類普通股,佔股份總數0.009%,共耗資2030.6萬港元。今年以來,小米集團已進行了多次回購。

但此輪迴購併未有效提振小米股價。自2018年7月上市以來,小米的股價一路震蕩下行。截至2019年12月15日,小米集團報價10.4港元/股,總市值2498.34億港元。然而,小米集團股價最高位曾達到21.55港元/股,市值接近5000億港元,這也意味著小米市值被「腰斬」。

在近日公布的小米三季報裡,小米最重要的手機業務營收也有所下降,智慧型手機業務收入在第三季度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7億元至322.7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小米手機在銷量和均價上均有所下滑。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售出3230萬部,去年同期則為3330萬部;同時,2019年第三季度手機均價為1006.5元,去年同期則是1052.0元。對此,小米CFO周受資在電話財報會議中表示,今年是4G到5G時代的過渡期,國內手機市場有點冷,小米首先需要「屯糧過冬」。

諮詢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跌30.5%,市場份額也從2018年同期的13.6%跌至9.8%。對此,IDC分析稱小米自身內部架構的調整仍在繼續,對線下渠道的運營與掌控能力也存在持續優化的空間。

另一方面,高管和機構的不斷減持也在削弱市場對小米集團的信心。今年8月,當時任小米集團總裁的林斌連續三日累計賣出小米股份4130.72萬股,套現近4億港元。隨後,小米發布公告稱林斌及其控制的所有實體自願承諾一年內不會自行酌情出售其直接或間接實益擁有的本公司股份。另一方面,早期通過投資小米集團的投資者也在不斷減持,並獲得了巨額回報。2018年7月,曾參與過小米多輪前期融資的晨興資本在小米上市10個交易日後減持10741.3萬股,套現21.35億港元。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9年10月15日,晨興資本再次拋售3.8億股,套現34億港元。

國金證券分析指出,當前智慧型手機行業競爭同質化和存量化的大背景下,小米手機目前最大的痛點是產品賣點不夠搶眼,在技術、產品、渠道等維度的確沒有顯著優勢,在華為和OV的全面阻擊之下,小米5G手機的競爭力暫難以評判。 老虎證券研報認為,受智慧型手機的預裝收入降低影響,小米廣告收入同比下滑9%至29億元,有強力的競爭對手壓制,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業務遭遇行業逆風的趨勢將會一直持續。

「這批投小米IPO的信託都是17元買的小米股票,不止這一家。小米自己先減持、現在又低價給員工購股發福利,卻大量割韭菜」,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爆料。

 

律師:民生信託違反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

「受託人應當維護投資者的權益,滬港通沒開通,交易受影響,但仍然購買產品,明顯不利於保障受託人的權益,違反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 廣東港宏律師事務所刑事委員會主任何詩茁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資者有權了解其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及收支情況,並有權要求受託人作出說明。且有權查閱、抄錄或者複製與其信託財產有關的信託帳目以及處理信託事務的其他文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多個權益類信託產品因兌付無法進行等問題,而採取延期。如投資光谷生物城的國民信託,至今7億元仍懸而未決,在延期一年後再度尋求延期;中航信託設立的信託計劃,約定東方投資到期收購信託計劃持有的有限合夥份額,但到期後,東方投資一直未支付收購價款,為此,中航信託將東方投資及差額補足方東方時代網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告上法庭等。

何詩茁提醒投資者,目前眾多基金、信託公司,為吸引客戶,違規向客戶承諾保底收益,違反規定,基金、信託業務應風險共擔,承諾保底收益實為利率,是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針對信託產品的問題頻出,投資者不僅需了解受託人是否有信託資質,對合同內容的約定,推銷員口說無頻,合同白紙黑字約定才有效。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王楚涵、鄧宇晨、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楚涵、鄧宇晨、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黃達兼

相關焦點

  • 民生信託投資者正面臨兩難
    記者了解到,民生信託發布的一款權益類資產管理產品,主要用於投資小米集團上市流通股股票,然而小米集團股價一路震蕩下行,也使得該信託產品連續虧損,投資者面臨按淨值贖回或展期一年的兩難局面。對此,記者致電民生信託銷售經理,對方無回應。律師提醒,針對信託產品,投資者不僅需了解受託人是否有資質,對合同內容的約定,推銷員口說無憑,合同約定才有效。
  • 信託投資陷阱
    假借信託之名詐騙 比如華宸信託員工高普賓捏造虛假信託轉讓項目,聲稱原項目投資者急需用錢,需要折價轉讓手中的信託項目,為了避免轉讓麻煩,需要直接將錢款打入原投資者帳戶。
  • *ST凱迪退市前夕 華寶信託擬減持一半持股 損失已近10億元
    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為三十個交易日,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20年12月16日。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整體而言,華寶信託將減持不超過1.18億股股份,佔據最新三季報披露的2.15億股的54%。   有意思的是,作為上市公司股東,對公告應該涉及的內容似乎並不清晰明了。因為減持股份屬於非公開發行股份,按照規定需要說明股東承諾及履行情況、相關風險提示等內容,在華寶信託10月28日首次發送的公文中並未提及,公司次日才向上市公司發送了補充函。
  • 平安信託創富產品虧損近三成 高淨值客戶質疑主動管理
    平安信託則表示,創富及錦坤作為投向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定向增發)的產品虧損主要原因是市場因素,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35.43%(2010年10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  對此,平安信託對本報解釋,創富是主動管理的股權投資產品,在產品到期清算時按照可分配的全部信託財產進行分配,免收部分費用是表達對客戶的誠摯善意關懷。而錦坤是投資單一標的的定增信託,客戶認購前對投資標的的相關信息和投資風險已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客戶是基於看好被投資企業的情況才選擇的投資,這兩者之間是不同的。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經有414隻信託違約,今年還沒結束,信託違約數目已經創歷史新高,可查確定延期或違約信託產品118隻。,各金融機構紛紛要求東方金鈺還款,出現債務擠兌,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而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5.16%和84.42%,年度預計虧損9-11億元,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
  • 盧志強親自掛帥民生信託
    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出現在一天後的民生信託開業典禮上。這意味著,經過多年焦灼的談判與等待,他終於將珍貴的信託牌照攬入囊中。至此,國內持牌信託公司數量將升至68家,而盧志強打造的泛海金融帝國也再次攻下重要一城,這也使其未來的資本運作被賦予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 中泰信託又一產品被爆出現兌付危機 產品總規模2.6億
    據悉,中泰·弘泰21號集合信託計劃(以下簡稱「弘泰21號」)共分四期成立,總規模2.6億元,信託資金用於受讓遵義和平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和平投資」)因代建「苟江經濟開發區廠房建設項目」形成的對苟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3.46億元應收帳款。目前,「弘泰21號」第一期的2020萬元於10月24日到期,但交易對手截至目前仍未按照信託計劃約定的時間支付應收帳款償付款。
  • 黃金做抵押物也不靠譜,民生、長安等多家信託公司深陷金凰珠寶資本局
    長安信託為金凰珠寶設立的貸款類信託出現了延期兌付的情況。2017年10月,長安信託-金凰3號成立,2019年10月到期時卻發布公告稱,借款人金凰珠寶未按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宣布計劃延期六個月。作為一款黃金質押融資的產品,金凰3號讓投資者發現,黃金作為抵押物也有不靠譜的時候。
  • 光大信託連續踩雷被暫停融資信託業務,投資款損失誰來承擔
    【閱讀提示】本公眾號專注研究:現貨/期貨投資糾紛(黑平臺)、私募/公募基金投資糾紛、P2P投資糾紛、委託理財糾紛、股權投資糾紛、民間借貸糾紛、抵押擔保糾紛等。7月23日,據媒體報導,近日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光大信託,並暫停其融資類信託業務。
  • 2020年信託投資策略報告(下)
    來源:用益研究上篇我們分析了今年的經濟形勢、金融市場及信託資管市場,下面我們帶來一些乾貨:三、2020年信託投資策略2020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無論監管層是否會將過渡期延長,信託公司都將會陸續推出符合資管新規的淨值化集合信託產品
  • 「獨家」光大信託一政信項目產品兌付延期,規模超2億元
    據了解,光大信託-弘信6號基礎設施投資集合資金信託募集規模不超過5億元,期限兩年,半年付息,預期收益率8.5%-9%,首期規模8060萬,於2018年1月23日成立。融資方為貴州新蒲經濟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新蒲開投」),募集資金用於貴州新蒲經濟開發區青雲路項目建設。
  • 又一信託平臺產品逾期,兌付危機如何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融資方和平投資是遵義市人民政府100%注資的國有獨資企業,主體評級為AA,其業務為承擔遵義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公租房等項目建設,以及苟江工業園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業務。據和平投資2020年中報披露的數據顯示,總資產規模達86.56億元、淨資產67.49億元。
  • 方正證券回復問詢:三大原因致四季度虧損 踩中三隻股質地雷 還有...
    其中,四季度虧損主要由三個方面的營收下滑導致;香港子公司方正香港金控和方正富邦基金持續虧損則是因業務收入較少,但人才隊伍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投入較大,導致連續虧損。同時,2019年,方正證券還踩了三隻股票質押的地雷,減值計提合計4.31億元;自營業務則是因自營支出增長導致利潤下滑,目前風險敞口4.36億元;資管規模下降以及自有資金投資虧損導致公司資管收入下滑。
  • 天安財險半年報出爐:淨虧損達到646.7億元 處於嚴重資不抵債狀態
    天安財險暴雷事件給了西水股份一記重擊,這無疑會影響到了其股價走勢,如果西水股份今年再次虧損,根據規定,連續兩年的虧損,其股票將會被ST。   8月27日晚間,西水股份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出現巨額虧損。   西水股份的主營業務主要為保險業務。
  • 喜瑞地產拖欠1.27億工程款 國民信託產品拉警報
    隨後法院也下達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喜瑞地產所有存款1.27億元或查封其相應財產。  「項目拖欠大筆工程款,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多數是開發商資金鍊緊張的緣故。」上海一位信託人士分析。然而,2014年2月底,國民信託曾發行民豐7號-蘭溪世貿大飯店物業收益權投資集合信託,規模預計3.5億元,融資方正是蘭溪喜瑞地產。  6月24日,國民信託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上述訴訟事件對此前的信託產品暫時沒有影響。  喜瑞地產股東方主要是浙江三聯集團。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2013年以來,頻繁向中航信託、民生信託、大業信託等公司進行信託融資。
  • 中國民生信託:絕不做銀行的附庸
    我曾經形容信託行業是商業銀行的『丫鬟』,中國民生信託現在下定決心,要從商業銀行附庸型的金融機構轉型成為投資銀行管理型的金融機構。」在證券時報記者對張博兩個小時的面訪中,他的這番話尤其擲地有聲。  傳統業務之殤  「原來信託公司的傳統行業布局主要是四大類業務,第一通道類,第二地產融資,第三政府融資,第四其它。
  • 安信信託: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淨利為負值 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
    掃描上方二維碼下載客戶端 安信信託
  • 延期信託產品或再延期?華信信託最新回應
    根據華信信託此前披露的時間表,剩餘22個信託產品將密集於11月至12月中上旬到期。值得注意的是,華信信託近日就市場傳言的大股東佔款、抽屜協議等情況進行了回應。信託產品或面臨二次延期近日,華信信託官網披露了首批延期信託產品的兌付情況。
  • 中信信託公布年報:56億元信託收入居行業首位
    截至2018年底,信託資產餘額16,522億元,同比收縮17%,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33.52%,相比2017年提高9.12個百分點;但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55.67億元,實現15年來信託行業最高水平;淨利潤33.59億元,同比減少6%,依然排名行業第一,並連續7年保持在30億元高位;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13億元,居行業首位。
  • 信託公司系列:安信信託
    、購併及項目融資、公司理財、財務顧問等業務,受託經營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證券承銷業務,辦理居間、諮詢、資信調查等業務,代保管及保管箱業務,存放同業、拆放同業、貸款、租賃,投資方式運用固有財產,以固有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從事同業拆借,法律法規規定或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 員會批准的其他業務,上述業務包括外匯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