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中的眾多女主角,為何很多最後選擇了出家

2020-12-17 白某觀文史

《源氏物語》是一部反映日本平安時期的宮廷生活小說,書中極具特色地書寫了幾代人的情感生活,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圍繞著源氏公子和燻兩個人的情感生活進行敘寫,而這兩者之中又以源氏的情感生活最具代表性。但該書不僅僅是單純地描寫情感生活,更是通過對源氏每一次的愛情、婚姻的描寫,來揭示一夫多妻制度下,女子情感生活的失意與絕望。


小說中六條妃子因源氏而墜入情網,但她並沒有讓源氏必須從一而終,儘管期間也做出很多的努力,但仍然遭受冷落,以致被貴族社會邊緣化,失去了人生坐標中自己應有的位置,最終使「她流傳了不貞的罪名,遭受了輕薄的譏評」,故而對源氏的愛情感到絕望,最終因失去了在貴族社會的生存空間而毅然出家。在一夫多妻制度下,社會對男性與女性提出的標準不一致,它要求女子從一而終,且懂得物哀,理解男人的多情與不專一。女子追求愛情的理想與現實具有巨大差距,她們多數終日鬱鬱寡歡,最終選擇遁入空門,尋求內心的平靜。

我們知道,人是一種兼具感性與理性的動物,人因感性使得自己在面對世間萬物時會萌生多種選擇意願,也因理性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如意的生活時有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在這種判斷之中,人的情緒也就相應地做出反應,或是因悲劇生活而無奈,也或是因寂寥境遇而絕望。因此,當書中這許許多多的女性在感性得不到張揚時,內心的理性就會幫助她們做出符合個人心境的選擇,無疑出家抉擇既符合時代風俗,也符合個人心境。

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在本書中隨處可見。社會在對男子的約束、道德要求、輿論期待等方面,都要比女子低。而在日本平安時期的婚嫁制度背景下,女人更是淪為男子爭奪權力的工具。

小說中多處細節都展現了這種男女不平等、女子處於附庸地位的現象,作者紫式部非常清楚地表明,作為女性不應該談論政治。當談論到漢詩的時候,紫式部同樣在文中表達了「女流之輩,才疏學淺,不宜奢談政治」。尤其在貴族社會中,婚姻往往與權力密切相關。女子很小就被父親、兄長要求學習琴棋書畫,以期嫁入名門,從而提高父親、兄長的政治地位,從教育的目的就可看出女子是最便利的政治權力交換工具。

左大臣知道源氏花心,依然很高興地將自己的女兒蔡姬許配給他,其目的是鞏固、加強自己的勢力。而右大臣發現女兒朧月與源氏有關係,也希望把朧月許配給源氏,為的是分化源氏勢力。源氏父皇臨幸了更衣,但出身貧寒的她受到各種勢力的冷落,最後死於權力鬥爭之中。

這些女子不僅是權力的工具,更是權力的玩物。她們很少擁有美好的結局。換句話說,由於長久的女性地位的邊沿化,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庸,就使得當女性被冷落欺凌,或者得不到應有的待遇與呵護時,內心就充滿悲涼與無奈,而出家遁世就是其最好的選擇。其中也不乏女子以出家作為一種發聲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悲劇命運的反抗,對成為男人附屬、玩物的拒絕。

作者就塑造了空蟬、浮舟這樣的拒絕社會的強姦行為,只求遁入空門的女子形象。作者想藉此說明,在當時的社會中,女子最好的出路,或許就只有遁入空門或者死亡,才能擺脫早成定數的悲慘命運。

眾多女性選擇出家的緣由有很多,把它當作逃避的方式應該說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而救贖則是為了實現對自己不合理行為的一種解脫。

首先,從作為逃避方式這一層面來說,在文中這方面的案例很多,比如空蟬的出家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一種不可接受的愛戀追求的逃避,因為她選擇出家的重要原因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擺脫繼子對她的糾纏。另外還有八親王的大女兒也多次想要剃髮成尼來躲避燻的愛戀追求,也就是說,不管他們是否真心向佛,卻都有將出家入佛作為逃避現實苦難與羈絆的手段。

另外,從把出家作為救贖方式這一層面來說,我們知道佛教講究「心悟解脫」,基督教講究人生而有罪。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他們強調用某種方式做著從肉體到靈魂層面的救贖。而在佛教世界中,同樣有因果報應說,也承認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輪迴,所以當人們有了某種罪孽時,他們就想通過心悟、打坐、念經等方式來進行心靈的救贖與懺悔。

如藤壺皇后、紫姬和三公主的出家選擇。藤壺皇后和源氏公子發生關係以後,隱忍痛苦和擔憂,最終選擇了出家,這既有對桐壺皇帝不貞的救贖,也想以此來逃避世俗對她這一行為的詬病。而對於紫姬,主要體現在最後奄奄一息之時,源氏讓剃度人為其剃髮出家,然而這真的就能使其得到救贖和拯救了嗎?不管答案如何,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出,當時的人們是寄希望於佛教以求得到救贖和解脫。說到三公主,筆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她也是借出家這一形式來逃避其不貞的事實,以求獲得救贖。

從眾多女性人物出家的緣由來探析《源氏物語》中的悲劇性意味,從這個側面來分析作品以及日本物語文學中體現出的一個典型特徵,即女性人物和男性的社會地位完全不平等,並且在突破這種不平等時,出家成了她們選擇的普遍方式之一,或許也是唯一可選的解脫方式。


相關焦點

  • 《源氏物語》:從紫姬的命運說起,看物哀美學在小說中的演繹
    《源氏物語》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成書於公元1001-1008年,這本書圍繞光源氏展開,講述了他錯綜複雜的情史,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與此同時,還展示了平安時代貴族階層的生活。書中人物眾多,小說著重描述了源氏和這些女子香豔的情史。很多人看到了源氏的濫情,以及眾多女子離奇悲苦的命運,卻看不到裡面提到的香道,雅樂,豔舞等。
  • 紫式部《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以主人公光源氏與眾多女性的交往為中心,描寫了光源氏一生的榮辱興衰。他發現妻子三公主與柏木私通,後三公主削髮為尼,柏木也在負罪內疚中病重死去;紫姬逝世後,源氏如同失去了五臟六腑,感到往日種種愛戀皆不過一場大夢,意懶心灰之間甚至生出了出家的念頭。藤壺是書中一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她是源氏感情史上第一個情感對象,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 紫式部:源氏物語,藝術魅力經久不衰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紫式部的源氏物語。關於(源氏物語》的主旨,迄今為止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源氏物語》是一部內涵豐富的小說,具有多重性主題。因此,應該多側面、立體地理解(源氏物語》的主旨。從時代及作家世界觀看,作品似乎要表現「罪與罰」及嚮往「彼岸淨土」的思想。
  • 紫式部《源氏物語》,堪比《紅樓夢》的皇家絕唱
    01《源氏物語》以主人公光源氏與眾多女性的交往為中心,描寫了光源氏一生的榮辱興衰。該作品無論是文章的構成,和歌的運用, 還是心理與自然的描寫都十分出色,因此也被譽為物語文學的最高峰。《源氏物語》不僅對後世的物語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日本文化史上也具重要地位。
  • 由《源氏物語》著手,解析日本平安時代的婚戀狀況
    在日本平安時代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中,描寫了主人公光源氏和眾多女性的戀愛故事。在這裡,筆者就從《源氏物語》」這部小說入手,為大家解析一下日本平安時代的婚戀情況。從《源氏物語》中探尋平安時代的婚戀情況《源氏物語》的作者是紫式部。
  •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紫式部本姓藤原。因她父親和長兄的官作式部丞,時人便稱她為藤式部;後來,她寫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傳誦一時,書中的女主角若紫更為人們所喜愛,所以她又得名紫式部。
  • 源氏物語中對光源氏最重要的三位女子
    源氏物語創作是時代是日本的平安時代,書中描寫了源氏公子和他愛過的女人的故事,光源氏的用情不專從沒停止對女性的追逐,也是貫穿全書的主線之一。但是父親的早逝沒有靠山的更衣在宮中舉步維艱,桐壺帝的寵愛,引來自其他嬪妃的排擠,性格又軟弱無力,最後鬱鬱而終,君王的寵愛成了一把殺死她的利劍。而這位更衣娘娘不光是主角的母親也是後面一系列女性出場的引子,她的美麗溫柔通過死後被桐壺帝的無盡懷戀以及對藤壺的描寫體現出來,最好的證據就是長相驚為天人的源氏君了。
  • 《源氏物語》|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及中日合璧的藝術特色
    出身中層貴族家庭,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所以稱為藤氏部;後來因她所寫《源氏物語》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世人遂稱之為稱紫式部。紫式部祖父等輩及兄長都是當時有名的歌人,父親更是長於漢詩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習。
  • 《源氏物語》心得體會
    《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給後世作家的創作帶給了藝術典範。《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演講時曾指出《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創作的最巔峰,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當然這是自謙的的說法。
  • 「源氏物語」辦首映禮 中谷美紀大秀漂亮書法
    「源氏物語」辦首映禮 中谷美紀大秀漂亮書法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根據日本經典名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源氏物語 千年之謎》
  • 《源氏物語》
    巨著《源氏物語》的出現代表著日本虛構物語的頂峰。這本傑作在各方面都值得我們深思。首先,我們必須考慮這個物語可不可以稱為長篇物語。其較之後的《狹衣物語》,在構成上有明顯的差異;《源氏物語》以「帖」為單位,或斷或續,或時有重複而展開情節。要之,《源氏物語》是短篇物語的堆積,與其說是長篇物語,不如叫做「集篇」物語。
  • 《源氏物語繪卷》第三十八卷中的女性背影形象
    《源氏物語繪卷》便是具有代表性的「繪物卷」,該繪卷是在《源氏物語》一書誕生的100年後,即12世紀早期(1120-1130年間)出現的。該卷描繪了《源氏物語》中每一章的場景,紙本總長有48米,共計有80-90幅繪畫,但目前僅存19幅。《源氏物語繪卷》的第三十八卷之一《鈴蟲(一)》(圖一)中描繪了光源氏的妻子三公主(原文中稱為「女三宮」)在佛堂裡的畫面。
  • 《源氏物語》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被譽為日本《紅樓夢》之稱號的《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成書於公元1001-1008年之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上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亦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便是由此書構造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它在日本的地位,和《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極其相似,甚至更加重要。《源氏物語》對於日本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其文學價值,更構建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直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日本人的思維。
  • 生田鬥真中谷美紀乘牛車宣傳新片《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電影海報  搜狐娛樂訊 (aya/文)電影《源氏物語》(導演鶴橋康夫,12月10日公映)的特別宣傳活動於2日在位於京都市左京區的平安神宮舉辦  電影《源氏物語》由東寶電影公司與角川出版社共同製作出品。作為日本乃至全世界文壇著名的古典小說,《源氏物語》講述了平安時代皇族光源氏等貴公子與眾多女性的曖昧關係及戀愛故事。
  • 從《源氏物語》流變看日本女性命運轉折
    一千年後,現代人重新改寫的《源氏物語》,賦予了這部名著新的生命力,同時也體現了日本社會和文化的千年流變——一千多年前的日本「平安王朝」,誕生了人類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從年代上看,《源氏物語》比《紅樓夢》早出世七百年,比《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西方最早的小說集——薄伽丘的《十日談》也早了近三百年。
  • 《源氏物語》:日本的《紅樓夢》,美人如畫,價值斐然!
    《源氏物語》整部小說氣勢恢宏,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一生生活經歷和盪氣迴腸、曲折迴環的愛情故事,內容複雜。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包含四代天皇,歷經70多年,出場人物多達400多位。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但也有中下層貴族、宮女、侍女及平民百姓。
  • 《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源氏物語繪卷·鈴蟲一》復原圖 近代 平安時代女子的宿命:除非依靠男子愛護照顧,女子才能生涯安穩。撥草尋蹤《源氏物語繪卷·蓬生》復原圖 近代 源氏造訪別離多年的情人末摘花,手中的傘被松樹藤蔓纏著,庭院中蒿草叢生。
  • 日本紅樓夢《源氏物語》,男主私生活辣眼睛,卻是物語文學的頂峰
    《源氏物語》光源氏 《源氏物語》光源氏 從《源氏物語》中來看,光源氏和葵姬的婚姻是走婚制,也就是說即使結了婚夫妻也分開居住,所以葵姬還是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源氏物語》紫姬《源氏物語》紫姬所不同的是,《源氏物語》整篇中所貫穿的人性和人的價值。
  • 《源氏物語》和《紅樓夢》:山川異域,不同世界,同一種女性束縛
    書名叫《源氏物語》。這本書是由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源氏三代人的愛情糾葛與政治權衡。這本書不僅全面反映當時社會的日本風俗習慣,還有皇室的權力紛爭。《源氏物語》成書時間大約是在唐宋年間,而《紅樓夢》則是清朝。相差幾百年,兩個不同的國度。但是,裡面的女性卻是有著同一種的結局和同一種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