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老人已過世一年,還在領低保?
    臨高一村幹部家屬涉嫌冒領低保補助金被舉報
    作者:王輝 實習 記者 柯育超
    商報訊「老人都已經去世一年了,至今卻還在領取低保金,真是活見鬼了。」近日,臨高縣博厚鎮武新村委會的村民向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反映稱,該村委會的黨支部書記李俊校家屬涉嫌冒領低保補助金,希望職能部門依法嚴查。
    村民:低保對象去世一年還在領低保
    近日,商報記者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博厚鎮了解有關情況。
    「村裡五保戶村民李俊業已於2015年5月份去世,但直至今日,他們一家還在領取低保補助金,這合規嗎?」村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冒領五保戶低保金這件事,讓村裡真正需要幫助的村民十分氣憤。「村支書不僅僅唆使家人冒領低保金,村裡有些蓋了樓房或者家庭情況良好的村民也都在領低保金,這是不合情理的。」
    「縣政府每月向低保戶發放350元的低保金,李俊業在去年5月去世,時至今日,已經領取了約1年時間,約為4200元,這些錢全被村支書侵佔了。」李先生說,自己家庭情況很差,但是幾次申請都被村支書直接駁回。「現在人已經去世很久,為什麼還佔著低保戶名額?還不允許村民申請,真是不講道理。」
    村幹部:兒子是五保戶繼承人
    針對村民反映冒領五保戶低保金之事,武新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李俊校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五保戶李俊業是他的親哥哥,去年12月份左右去世。按照農村的習俗,由他的兒子去繼承李俊業,所以他的兒子是五保戶李俊業的監護人,理應領取這些低保金。
    李俊校說,他的兒子是否一直在冒領這些低保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因為每個月的低保金是由縣政府相關部門直接打到銀行卡上,沒有經過村委會,所以這件事與自己沒有關係。
    鎮幹部嚴肅處理當事人
    針對村民反映的武新村委會低保問題,記者聯繫了臨高縣博厚鎮委的王小山書記。王書記表示,他正在縣委開會,此事由鎮民政站負責,如果情況屬實,將會嚴肅處理當事人。
    隨後,記者聯繫了博厚鎮民政站站長林家桂。林站長告訴記者,已有工作人員跟他匯報了這個情況,他感到非常吃驚。「據鎮民政站詢問了解,村民李俊業2015年10月去世,而並非村民所說的5月。根據相關規定,五保戶村民如果去世,村委會需於去世當月進行匯報,並取消去世人員的低保補助。但由於村委會沒有及時匯報,所以造成逝者也在領取低保金的現象發生。」林站長說,五保戶的名額都是經過村委會層層篩選後才上報至縣委,再由縣委調查核實,所以五保戶人員的確定並非無根無據。
    對於村幹部冒領低保金一事,林站長表示,李俊校作為村幹部,發現五保戶去世要及時上報鎮政府,不應貪這些小便宜。下一步鎮民政站將立即報停去世人員的低保補助,並向上級領導匯報。在確認情況屬實後,責令相關責任人按去世日期上繳冒領的低保款,並作出嚴肅處理。
    對於困難群眾來說,低保金是最後一道生活保障,可以說是「保命錢」。但在一些人眼中,卻成了「唐僧肉」,這也導致各類違規冒領低保現象層出不窮。希望低保金能真正發放至需要的人手中,真正惠及於民。
    相關評論》》》
    臨高五保戶的死亡時間為何有三個版本?
    農村低保中「權力保」「人情保」及冒領現象並不少見,原本是困難群眾的「養命錢」,卻成了極少數基層幹部覬覦的「唐僧肉」,臨高低保老人去世後仍在領取低保金,本身壓根算不上啥新鮮事,倒是有關各方的反應讓人覺得頗為荒唐,透射出當地低保發放當中存在的種種亂象。
    儘管去世的五保戶李俊業是村支書李俊校的哥哥,但只要其生前符合標準,享受低保待遇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村支書李俊校表示,按照農村的習俗由他的 兒子去繼承李俊業的遺產遺物,理應領取這些低保金。明擺著就是違規冒領低保金,偏偏說成是繼承,五保戶的身份、待遇也能繼承嗎?實在是荒誕無稽,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當地鎮政府民政站負責人回應稱,「感到非常吃驚」,按有關規定五保戶如果去世,村委會需於去世當月進行匯報,並取消 去世人員的低保補助。但村委會沒及時匯報,造成逝者低保金還在領取,下一步將立即報停,並向上級領導匯報,確認情況屬實後作嚴肅處理。鎮民政站長稱了解的情況是李俊業是2015年 10月去世的,但至今已是2016年6月,低保金仍在發放,不就坐實了其被冒領的事實嗎?當地村委會沒有及時匯報五保戶死亡,造成國家惠農低保費被冒領, 該承擔什麼責任?不知道其等領導指示又是要到何時呢?
    更蹊蹺的是,舉報村民稱李俊業死於去年5月份,鎮民政站站長稱了解的情況是 2015年10月去世,而村支書李俊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哥哥是去年12月份左右去世的。一個低保戶的死亡時間就有三個版本,到底哪個才是準確的?連低保戶的死亡時間都沒能搞準,讓人如何相信其在確定低保對象時能夠做到精準?臨高這位五保戶死後被冒領低保金個案,或只是暴露出當地低保發放過程中混亂不堪的冰山一角,希望有關方面以此為突破口,認真查一查、理一理,到底還有多少人在蠶食著困難群眾的「養命錢」,又有多少真正符合條件的人被「排除」在外?不僅要讓那些憑藉手中權力吞了「唐僧肉」的人吐出來,而且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紀律和法律責任,不然,拿什麼保證黨的惠民政策不打折扣?(範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