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青島人最認可的十大外來小吃評選 參與贏電話卡
青島有哪些名小吃?好多青島人的概念還很模糊。17年前青島曾認定10大名小吃,可如今或凋零倒閉,或慘澹經營,做強做大的鳳毛麟角。青島的名小吃怎麼啦?讓我們歷數這些小吃的前世今生,替它們「診診病」,希望這些名小吃能鳳凰再生,真正滿足咱青島市民的飲食需求,也為咱青島的飲食文化做點貢獻。市民朋友有什麼想法,也可和我們聯繫。
十大小吃,曾經很風光
1996年,青島市財貿委員會和青島市飯店和烹飪協會通過推薦考評和讀者投票,通過本報向市民推薦了十家特色餐館的十個特色小吃。它們分別是:小紅樓牛肉灌湯包、春和樓飯店的三鮮蒸餃、四方大酒店的大蝦燒麥、天府酒家的天府元宵、長城飯店的長城海鮮水餃、谷香村麵館的谷香村排骨麵、青島飯店的青島大包、李滄區鍋貼鋪的青島鍋貼、餛飩大王的海鮮餛飩以及萬和春飯館的排骨砂鍋米飯。
這十大小吃所屬企業既有市飲食服務公司下屬企業,如青島飯店、四方大酒店、春和樓飯店和天府酒家;又有各區飲食服務公司的下屬企業,如市南區飲食服務公司下屬的谷香村麵館,市北區飲食服務公司下屬的長城飯店、小紅樓,李滄區飲食服務公司下屬的李滄區鍋貼鋪;還有兩家民營企業青島餛飩大王和萬和春飯館。
這一屆的小吃評選很成功,到現在大家還在津津樂道。記者周圍有不少上世紀九十年代畢業的朋友,當時的盛況是拿著《青島晚報》美食版挨家去吃。
長城水餃等三個已消亡
天府元宵是因為改制的原因目前找不著了,天府酒家的牌子還存在,只是原來的職工年紀都大了,退休了,沒有人繼承下來。長城海鮮水餃的暫時消失是因為長城飯店拆遷,找不著好的位置。第一次,東西快速路一期建設,位於市立醫院對面的長城飯店拆遷,搬到李村路;東西快速路二期拆遷,李村路店也沒能保住。中間曾經在臺東開設分店,但是時間不長也關門了。餛飩大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很火,曾經開了十幾家分店,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再加上經營管理不善,逐漸關門。
青島大包被摘掉特色牌
十大小吃中最火的當屬青島大包。想當初,一到中午吃飯時間,曲阜路的青島大包店排出兩條長長的隊伍。 2000年青島大包改制為有限公司,青島大包商標也由青島飯店持有改為賀照眾個人持有,此時27家連鎖店已經輻射到省外。 2004年青島大包連鎖店達到了28家,其中市內4家為直營店,其餘24家為加盟店。由於加盟店質量不一,很多市民反映青島大包質量下滑。 2004年7月30日,市財辦、市飯店和烹飪協會摘掉了青島大包的「特色招牌」。此後,大包銷售網點開始出現劇烈萎縮,很多加盟者相繼轉行。隨著各個分店的虧損,賀照眾把所有店都關閉了。
2011年8月,青島大包重新進入市場,目前已在威海路、芙蓉路和中山路周圍開始試水,下一步將有更多的分店與島城市民見面。
燒麥和灌湯包還在維持
和青島大包相比,小紅樓牛肉灌湯包和四方大酒店的大蝦燒麥無疑是幸運的。小紅樓昆明路店拆遷以後,搬遷到了標山路,原有的技術人員得以保留。雖然小紅樓十幾年沒有發展,但是由於小紅樓持續經營,並且保留了原來的質量,青島市特色小吃這塊金字招牌得以保留。
四方大酒店能夠把大蝦燒麥這塊特色小吃牌子保留到現在,不容易。四方大酒店改制以後,由於靠近長途站等地理位置原因,把客房作為重點,餐飲也是針對住店客人而設。雖然經歷了多年變化,但是燒麥一直作為酒店主打經營賣點對外宣傳,把住了質量,在後來幾次的複評中,大蝦燒麥的品牌得以保留。
親民的谷香村正在發力
谷香村原來只有保定路一家店,1996年獲得青島市特色小吃後,駛入了谷香村發展的快車道,很快在太平角和湛山連續開了幾家店。企業改制以後,由於多重原因,谷香村開始萎縮直至全面停業。 2004年,谷香村品牌由青島飯店購回,開始打造谷香村品牌。現在已經在嶗山麗達、延安三路麗達和麥島社區開了三家店。據谷香村品牌董事長王國忠介紹,下一步谷香村將重點與島城各社區聯動,做社區大食堂,為空巢老人服務。目前,谷香村與麥島社區的聯姻,不僅回報了社會,減輕了社區負擔,還極大地推進了谷香村品牌的建設。現在,兩個麗達店的經營都進入穩步發展狀態。
萬和春等近年發展不錯
春和樓見證了青島建制百年的風風雨雨,它的三鮮蒸餃也是春和樓一直保留到現在的品牌。近年來,春和樓在保留發展中山路總店的同時,又在市北區新開了兩家店,這樣三家店各有自己的成熟客戶。
青島鍋貼近幾年不僅在島城發展較快,還把餐廳開到了阿聯杜拜。當地的青島鍋貼店已經成了中國人旅遊的必到之地。萬和春排骨砂鍋米飯是中老年男士的摯愛,幾乎每個社區的周圍都有萬和春的影子。目前,萬和春也遭遇到就餐食客年齡較大的問題,怎樣把年輕人吸引到店裡是萬和春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記者 單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