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陶藝拉坯的真實面目

2020-12-11 我在景德鎮的那些年

前文篇我們講了陶藝,陶藝是什麼,主要表現形式是什麼,以及工具在陶藝製作中的作用,今天我們來著重講一下陶藝拉坯這一項技能。

陶藝拉坯在陶藝教學中,最難的,也是最具有魅力的。當你能用拉坯機製作出來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法比擬的。來看一下景德鎮熟練拉坯場景。

拉坯,顧名思義是用拉坯機進行陶藝製作,必備的材料有,拉坯機一臺,瓷泥若干(以下我們統稱泥),清水一桶,木板若干,海綿一塊,竹籤一個,捲尺一個,揉泥凳一個。這是景德鎮拉坯必備,主要是便於大批量製作,我們在外地的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準備材料的數量。

在操作之前,先揉泥,傳統的揉泥技法有兩種,一種是羊頭揉泥法,一種是牛頭揉泥法。不管哪一種,都是為了排除泥巴裡面的氣泡,便於拉坯,當你知道揉泥的核心的時候,就明白拉坯前揉泥的重要性了。

泥準備好了,先用手沾少許的清水,在轉盤上,順著機器的轉動溼潤轉盤,然後,找準轉盤的中心,用力的摔打在轉盤上,開始洗泥找中心。這個步驟叫做定中心。

中心定好了,開始挖洞,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水不能用多了,雖然水用多了,感覺會很好用,但是對於後期的燒制以及修坯,都是潛在的風險。

洞挖好了,需要用五個指頭間合在一起,保持不動的動作,向下稍微用一點力,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泥巴在拉坯機上面變矮了,這個時候我們停手,用桶裡的水清洗一下手上多餘的泥巴,然後往泥巴上面弄點水,記住一定要適量。

緊接著,用雙手用力的捧著泥與轉盤接觸的地方,向上走,你會發現泥變高了,此時,你需要再用適量的水,往泥上面弄,然後清洗手上多餘的泥巴,緊接著,還用開心中的手型(五個手指尖合在一起),順著泥巴轉動的力量觸摸到泥巴底部。

然後一個手扶著你外邊,一個手在裡面對你所想做的瓷器形狀,做出大概的模樣,這個過程,起初需要持續兩到三遍,當你熟練的時候基本上一邊就可以成行了。緊著這就是美化一下造型,這個時候,之前準備的海綿,尺子就派上用場了。

好了,拉坯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吧,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學會了嗎? 希望我所講的會對你有所用處,這也是我在景德鎮這麼多年回憶起來有價值的東西了,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手工拉坯與機壓坯的甄別
    拉坯是一門古老的制瓷技術從最早的腳踩手推到電機助力,都離不開人手的推擠提拉,因此也就始終保留著製作者的手作痕跡,乃至注入的情感。一個好的拉坯師傅自三年學徒開始,要經過上萬個不同造型的歷練,其技術的造詣深淺,還得仰仗於一定的天賦。
  • 「拉坯大師」自創拉坯一次成型技術
    很多人對拉坯可能會感覺到陌生,但提起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角相擁著製作陶瓷的經典片段,恐怕就立刻明白了。憑藉著創新和精湛的拉胚技藝,日前,自創了拉坯一次成型技術的佔紹林獲評為「贛鄱工匠」。之後佔紹林來到景德鎮跟隨叔叔學習拉坯技藝。 最初的學藝條件十分艱苦,佔紹林儘管懷揣著滿腔的學藝熱情,卻依然面臨著諸如拉坯機數量有限,瓷泥短缺等客觀問題。為了能夠儘早將技藝理論與拉坯實踐融會貫通,他趁著師傅中午休息的時候,用小作坊老闆不用的廢泥,在拉坯機上練習技藝。然而戰勝了客觀條件只是成功的基礎,技藝修行還是要看個人。
  • 魏韞濃:陶瓷拉坯的「旋轉」裡藏著一個宇宙
    但最後進了陶瓷系,慢慢發現了陶藝的魅力,我覺得也算是歪打正著吧。創作過程雅昌藝術網:您的創作與拉坯息息相關,第一次拉坯時的感受還記得嗎?魏韞濃:拉坯的過程是極富感染力的,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沉著、冷靜的心態,一氣呵成。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佔紹林:突破傳統的「拉坯大師」
    但就是這麼一位「鄰家大男孩」,卻是不折不扣的「陶藝拉坯大師」,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但就是這麼一位「鄰家大男孩」,卻是不折不扣的「陶藝拉坯大師」,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1975年出生於江西鄱陽的佔紹林,談起與陶藝結緣,至今仍覺得「純屬機緣巧合」。20多年前,年僅16歲的他隻身來到景德鎮,與很多同齡人一樣,不過是為了學得一門營生的手藝。得益於有在景德鎮做陶瓷的親戚領路,佔紹林在幹過收廢鐵、抓蛇、泥瓦匠等多個行當後,跨入了陶瓷行業,拜師學習拉坯技藝。
  • 百人拉坯、泥塑、釉下彩……這所學校的活動盛況空前!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趙婷紅為進一步推進陶藝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5月8日,立足校本文化的陶藝教育教學活動在採荷二小拉開了帷幕。採荷二小百位學生一起拉坯、泥塑、釉下彩,活動盛況空前。柔軟的觸感,靈動的氣息,玩泥巴不僅是孩子們的天性,更是展示創意的魔法棒。拉坯、泥塑、釉下彩.......不僅鍛鍊動手能力,更能提高藝術美感。小泥巴,大文化,我們要把中國的陶瓷文化推廣出去,讓廣大群體了解陶瓷文化,強化對美術根源的感悟、把握、傳承和創新,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根源意識。
  • 陶藝製作深入體驗 練泥拉坯如此有趣
    但繁複的製作過程,數量巨大的使用工具,甚至是練泥、拉坯這種基礎工作,都需要多年的訓練。而陶器到最後燒制的過程,沒有多年的對火候的掌握,會做出很多不能使用的殘次品。因此,陶器製作真的是一門專業度特別高的技術,只有特別下定決心想從事這一行業的人,才會堅持下去。而陶藝製作,則是脫胎於陶器製作。
  • 樂豆陶藝開業鉅惠酬賓
    暑假開始了,樂豆陶藝館的暑期陶藝短訓班即將開始。      學習陶藝有什麼好處?樂豆老師是怎麼安排陶藝教學的?課程是怎麼安排的?你家孩子可適合學習陶藝?學習時間怎麼安排?以上等等問題,下面給您一一解答:
  • 生活陶藝 陶藝生活
    ,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閒方式。2013年8月原工作室遷至廣州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腳下南雙玉村,他以「生活陶藝-陶藝生活」的理念,創辦「禺山窯」陶藝工房。  隨著陶藝事業的深入,曾凡翼老師對陶藝的理解越來越透徹,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理念——「生活陶藝-陶藝生活」。曾凡翼老師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生活陶藝,如餐飲器具、燈具、花器以及觀賞類陳設用陶藝作品。
  • 大國工匠:拉坯師傅佔紹林 手指與泥土的奇蹟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訊 記者邵文豔報導:在景德鎮製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中,「拉坯」是把瓷器從泥土塑造成型的階段,也是非常難操作的一道工序。儘管景德鎮傳統制瓷行業的拉坯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生產性保護傳承,但這一技藝卻鮮有人願意學習,拉得一手好坯的工匠也日漸稀少,能成為「大國工匠」的更是寥寥可數。
  • 陶藝作品已經不是泥巴,是制陶者的靈魂!
    今天咱們來聊聊:陶藝作品的價格與價值!通常,我們學陶藝有三種路徑:傳統師徒制:傳統制瓷72道工序,師傅做不到每一道都會,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將其中某一道工序做到極致,就像拉坯師傅不會去畫粉彩,彩繪師傅也不會去燒窯一樣。
  • 浙師學子追溯陶源,走進陶藝,感受陶情
    圖為浙江省現代陶瓷藝術博物館 陸郅莉攝陶藝的製作,從拉坯到塑型,從泥條盤築到素坯彩繪,一點一滴,一絲不苟,皆是日復一日的堅守與爐火冶煉出來的耐性圖為浙江省現代陶瓷藝術博物館內未燒制的陶瓷 陸郅莉攝在欣賞之餘,實踐隊員們來到陶藝工作室親身體驗了陶器製作的拉坯環節
  • 非遺大課堂丨珠光青瓷精品系列課程教拉坯啦,周六一起來「玩泥巴...
    由廈門市非遺中心主辦臺海網協辦的非遺大課堂「珠光青瓷」系列精品課程 進入第二講【拉坯成型不存在的,只要你想學歡迎到場旁聽名詞解釋丨拉坯 拉坯是陶藝製作成型方法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適合陶藝初學者最直觀的感受泥土的特性。
  • 武漢江夏區實驗小學,非遺課程進課堂,感受陶藝傳統文化
    揉、搓、捏、貼、刻、壓、粘……昨天,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教師胡璐的指導下,用手中的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以感受千年的陶藝傳統文化。據胡璐介紹《一張奇特的臉》是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同時也是一節浮雕頭像的製作課。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藏族面具、京劇臉譜等,初步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及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胡璐還手把手指導學生練泥、拉坯、修坯等工藝流程,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 教師資格證美術《陶藝製作》說課稿
    一、說教材1、地位和作用《陶藝製作》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八年級下冊第五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的要求是了解我國陶瓷文化的發展歷史,學習陶藝成型的三種技法,即泥板成型法、泥條成形法、拉坯成型法,並能採用泥板成型或泥條盤築成型的方法製作一件獨特而有趣的陶藝作品。
  • 138元帶娃體驗陶藝的魅力!
    帶娃去哪裡玩呢,不如帶娃來體驗陶藝吧,感受一下中華文化的魅力!「陶陶泥(福星店)」距地鐵7號線赤尾站D口步行470米親子陶藝水杯的製作:家長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體驗製作杯子的過程,老師也會在旁邊耐心的指導,而且創作時間都是不受限的,還可以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除了陶藝還可以創作油畫,裡面提供畫布和顏料也有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可以培養小朋友的興致愛好,還可以鍛鍊他們的意志。
  • 通訊:兩岸陶藝大師共鑄「同心陶」
    >   中新社鄭州11月29日電 題:兩岸陶藝大師共鑄「同心陶」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共鑄『同心陶』,兩岸齊騰飛。」  注漿、拉坯、脫模、修粘……但見,臺灣苗慄柴燒陶瓷工藝大師詹博程、臺灣青年陶藝名家林靜華、「中國怪陶王」李福林、中國「神龍陶」傳人湯麗四位陶藝大師,一邊挽起衣袖、手沾泥漿,一邊一絲不苟地拉坯制胎。
  • 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孫悟空,在一怒之下揭開了十殿閻君的真實面目
    通過孫悟空的舉動,讓人們看到了十殿閻君的真實面目,以及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對於《西遊記》中的一般生靈而言,地府是能夠主掌他們生死輪迴的地方。地府中所存放的生死簿,是三界中最具有權威性的冊子,在生與死的問題上,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是這件東西在孫悟空的面前,卻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廢紙,已經難以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 吉州窯舉辦「童心合力」陶藝體驗競賽活動暨東昌窯點火儀式
    為慶祝父親節,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於6月21日上午9:00-11:30,舉辦了一次親子活動——「童心合力」陶藝體驗競賽,並於當日10:18舉行東昌柴窯點火儀式。「童心合力」陶藝體驗競賽活動,深深地吸引了參賽的小朋友們。為保證活動的公平公正,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隨機為參賽選手編號,每一位參賽選手對號入座。由工作人員現場教學,向大家講授拉坯的具體流程與技巧。小朋友們認真學習之後,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活動頗具開放性,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器形。
  • 到陶藝吧變著花樣玩泥巴,剛剛接觸的人也不用擔心上不了手
    在西單明珠商場6層,有一家清秀閣陶藝吧,百十來平方米的店面,每到周末顧客都擠得滿滿當當,親子、秀恩愛抑或是解壓,當一回陶藝師傅,都是不錯的選擇。進了陶藝吧的店門,牆上的小格子裡滿眼的光鮮亮麗,這裡展示的是顧客做好的成品,花瓶、水杯應有盡有,看了這些漂亮的作品,總讓人躍躍欲試。
  • 隱藏村民身邊的「狐狸」,安仁警方揭開其真實面目
    隱藏在村民身邊,「兔子敢吃窩邊草」的狡猾「狐狸」,安仁警方向你揭開、還原其真實面目!安仁縣下半縣的渡口、禾市、軍山三個鄉鄰間,這個湘南地區較純樸的鄉村戶落,平常村民外出時,一般門不閉戶虛掩著或只是簡單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