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陶藝吧變著花樣玩泥巴,剛剛接觸的人也不用擔心上不了手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一團饅頭大的高嶺土,置於拉坯機的轉盤上,順著顧客的心思不斷旋轉,變換著形態,或是心有所想,或是隨緣而行,不出幾分鐘,這一團土便有了器皿的形態,是碗是瓶並不重要,忙碌的工作之餘,無處安放的藝術細胞終於有了歸宿。在西單明珠商場6層,有一家清秀閣陶藝吧,百十來平方米的店面,每到周末顧客都擠得滿滿當當,親子、秀恩愛抑或是解壓,當一回陶藝師傅,都是不錯的選擇。

進了陶藝吧的店門,牆上的小格子裡滿眼的光鮮亮麗,這裡展示的是顧客做好的成品,花瓶、水杯應有盡有,看了這些漂亮的作品,總讓人躍躍欲試。店鋪中間擺放著10臺拉坯機,一試身手的人,既有成年人,也有孩子。拉坯轉盤速度不算快,未成年人的力道也完全能掌控。店員說,3到6歲的孩子正是喜歡玩泥巴的時候,也正是培養創意的好年齡。

「我們先把土拉起來,再按下去,反覆幾次,土就會變軟。」每當有顧客坐到拉坯機前,店員就當起了老師,即便是剛剛接觸陶藝的人也不用擔心上不了手。每臺拉坯機上,會準備4塊高嶺土,前兩塊比較軟,用於練習,後兩塊水分少些,當顧客熟練以後,便可以用稍硬的高嶺土勾勒自己心目中的器物。

大多數人在半小時內就可以初步掌握基本拉坯技巧,不出一個小時,內心深處的藝術細胞就全都被激發了出來,桃心口的碗、歪嘴的花瓶、仿古的鼎,拉坯機上的一件件作品讓人叫絕。「長這麼大才知道自己還有這個天賦!」一塊高嶺土,讓人們看到了自己在平凡生活之外的各種可能性。

店裡考量周詳,為顧客準備了圍裙、鞋套,不必擔心從拉坯機裡甩出來的泥點子會弄得滿身,但也特別囑咐,開始做陶藝前,還是要摘掉首飾,包括手鍊和手錶,做陶藝時,高嶺土的泥水會一直延續到手腕上。

很多顧客還特別向店員詢問,所使用的高嶺土是否會對皮膚有損害,尤其擔心細皮嫩肉的孩子能不能把玩。實際體驗證明,粘在手上的高嶺土不會令皮膚受損害,且十分容易清洗,同時不會產生任何氣味。

玩陶藝可以純為過把癮,體驗過程,發現塑出了滿意的器物,也可以帶回去向親朋好友炫耀一番。不過剛剛用高嶺土塑好的器皿,是不能立刻帶走的,因為質地太軟,路上有絲毫的磕碰走了樣,可是功虧一簣。這些器皿可以在店裡晾乾,店員介紹說晾乾需要大約一個星期,隨後會以簡訊的形式通知顧客來取。同時店裡也提供上釉的服務,可以提前選好心儀的顏色,再見此物,已是脫胎換骨。

GO提示

地點:西單明珠商場6層6002室

時間:每日10:00-20:00

其他:人均消費80元,團購有優惠,如需成品上釉服務需額外費用。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 景一鳴 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陶藝教師賈煜:從「玩泥巴」到陶藝 只為保留孩子們的「笑臉」
    圖為學生作品 周瑞辰子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8日電 題:陶藝教師賈煜:從「玩泥巴」到陶藝只為保留孩子們的「笑臉」作者 周瑞辰子 潘雨潔今年48歲的賈煜是西寧市勞動路小學的一名陶藝教師,自2010年開始,他開始帶著孩子們做手工彩陶陶藝作品。
  • 周末跟我GO:冬日親手做一份專屬禮物,溫暖你和你愛的人
    和三兩個知心朋友圍坐一起,與清香芬芳的花草植物相對,在花藝師的精心指導下,打造一盆自己專屬的盆景,安靜踏實沉醉於美的創造;或去充滿原始自然氣息的木器工作室,嘗試做一做木工,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木勺、木碗,充分感受木頭的魅力;抑或去工業風十足的銀飾實驗室,「敲打」出獨一無二的戒指送給心愛的人,
  • 僑胞宅家不無聊!一段陶藝科普視頻,告訴你「玩泥巴的正確方式」
    一段陶藝科普視頻,告訴你「玩泥巴的正確方式」 2020-05-31 0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泥巴人打造柴燒陶藝的泥巴西施
    ——記瓷都德化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美周李美周,1983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蓋德鎮,柴燒陶藝泥巴人品牌創始人,國家高級陶藝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目前,李美周在德化縣三班鎮中國茶具城A區A3-05號經營一家「書賢」泥巴人陶藝會所。
  • 《一起玩陶藝》:玩泥巴也是一種藝術創造!
    陶器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很多國家的陶藝甚至是由我們中國傳承而來的。所以身為一名炎黃子孫,你就算不會,也要多少了解一二吧~今天阿慶給大家介紹的這款遊戲名為《一起玩陶藝》。顧名思義,這是一款關於陶器製作的遊戲。它不僅真實還原了現實生活中我們製作陶器的每一道工序步驟,你還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非常逼真的視覺體驗,再也不用擔心因為陶藝而弄得一身髒兮兮了。
  • ...壓、粘……陶藝非遺課程進課堂,江夏實小2000餘小學生「玩泥巴...
    長江網10月15日訊揉、搓、捏、貼、刻、壓、粘……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千年陶藝傳統文化。15日,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陶藝作品。據悉,江夏區實驗小學是該區4所陶藝基地學校之一,本學期該校開設了非遺文化特色校本課程——陶藝課,覆蓋三至六年級的2000餘名學生。  陶藝始於土,成於火,是土與火的歷練,伴隨著人類生生息息數千年。給陶藝打造一方舞臺,不僅是對陶瓷技藝的傳承,也是對人文精神的延續。
  • 瓷都德化泥巴人李美周與柴燒陶藝的復興夢
    其中,被譽為"海絲名家"的李美周與陳詩強夫婦,懷著傳承與弘揚古法柴燒的"復興夢",自創"泥巴人"品牌,用堅定的信念與精湛的技藝,把心中的夢想變成了碩果纍纍的現實。近年來,在全國文化復興的感召下,李美周決定重新開發古法柴燒陶藝,因為柴燒陶器不但古樸典雅,而且環保健康。2017年1月21日,李美周正式註冊"泥巴人"商標。李美周解釋,品牌主題緊扣泥巴與人的依託關係,把人文與自然溶於一爐,讓器物生於自然,再賦予泥土靈性。2019年2月27日,李美周創立了德化縣本心坊陶瓷廠。
  •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們眼裡,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們眼裡,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 2020-12-01 15
  • 昆明周邊玩泥巴勝地,一起約起來!
    在我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就是玩泥巴的時刻,田野上隨便找個位置便可以玩上大半天。挖個小水塘,做些許碗筷、水杯,最後擺上一桌滿漢全席,約上小夥伴一起過家家;或是幫家裡乾乾農活兒。長大以後,還是忘不了玩泥巴,就想找個可以玩泥巴的地方坐上大半天,做些許自己喜歡的東西。陶藝,是當代玩泥巴的一種新方式。昆明周邊的朋友們有福利啦,在呈貢果逸花谷就能體驗陶藝製作了。
  • 愛玩泥巴的青島小嫚兒,陶藝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年紀輕輕的她作品已經被不止一家博物館收藏了但她仍稱自己:「我就是個玩泥巴的!」「王麗南是咱青島姑娘,本科和研究生都學的陶藝專業,畢業後也是從事陶藝的教學工作,算起來,她已經和陶瓷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我一開始只是把陶瓷當成了一種造型類的材料,第一次就接觸時,腦海中就一個念頭:『哇,我可以用陶瓷做雕塑了!』」
  • 清荷幼兒園開園第一課——陶藝傳人教小朋友玩泥巴
    他們給孩子們上的第一課,是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嶽州窯古陶藝的傳人吳君教孩子們玩泥巴。 一捏、一拉、一提,隨著轉動的圓盤,一隻可愛的陶罐便呈現出來。吳君的精彩表演,抓住了孩子們好奇的眼神。 吳君拿起一隻嶽州窯藏品雞首壺問孩子:「可不可愛?」 「可愛!」
  • 玩泥巴的童年
    在童年記憶中,每逢夏日,幾場雨過後,田野裡僵硬的泥土便開始鬆軟,這時候正是農村孩子玩泥巴的天賜良機,一個個與泥巴有關的遊戲開始粉墨登場了。每天放學後,三五個要好的小夥伴來到村外的田埂上,把書包往地頭上一扔,從溼淋淋的地上抓幾把黃膠泥,開始隨心所欲地亂捏一氣,捏飛機捏坦克捏大炮,捏豬捏狗也捏人。
  • 揭開陶藝拉坯的真實面目
    前文篇我們講了陶藝,陶藝是什麼,主要表現形式是什麼,以及工具在陶藝製作中的作用,今天我們來著重講一下陶藝拉坯這一項技能。陶藝拉坯在陶藝教學中,最難的,也是最具有魅力的。當你能用拉坯機製作出來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法比擬的。
  •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最開心的竟然是「玩泥巴」!
    回憶裡的童年,一塊兒泥巴,一顆青草,都能找到無數樂趣。小時候經歷過的最有趣兒的事情就是「玩泥巴」,不花錢的泥巴很多玩法呢,哎呀呀,這麼一說怕是年齡要暴露了喲!摔泥巴比賽小村旁邊有兩處池塘,我們老家叫它「灣」!雨季過後,水會耗下去,只剩灣底一點兒水。這時候是可以挖到那種泥巴的。
  • 我們一起玩泥巴:小泥人
    也不用特意找水攏土,隨便去一個水溝溝邊,邊挖邊玩,捏小雞小鴨小貓小狗,你捏個我,我捏個你,然後就開始扔泥巴炸彈……現在的孩子接觸泥巴可是少多嘍,就是捏東西也是那種軟軟的橡皮泥。日本作家伊東寬用幽默的造型為我們帶來了一本散發著泥土氣息的繪本,讓孩子把看書和玩結合起來。
  • 長沙這學校美育又出新玩法,老師帶學生一起玩泥巴
    上課要用水和泥,圍裙袖套少不了,還免不了周身弄點泥點——可不就是「泥水匠」。  學校首設陶藝課,「玩泥巴」最符合學校課程哲學  怎麼會開設「禹點陶藝」課程?校長李臻回憶起了7年前的緣起,「因為玩泥巴令人太開心了!」
  • 手工藝品陶藝製作過程
    今天學習了陶藝簡單的製作,分享一下心得。上午來到,和公司加盟商一起參加陶藝手工培訓,首先陶藝老師詢問我們,有沒有了解過陶瓷或者泥巴之類的,答案是肯定沒有的。然後陶藝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製作陶藝的泥巴屬於陶泥,這個屬於一種商品,需要採購過來才可以使用。
  • 這個玩具裡的陶藝轉盤機,讓小朋友在家輕鬆做陶藝
    愛玩泥巴是每個小朋友的天性,在玩得過程中不但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還能培養孩子的藝術表達能力。商場裡的陶藝體驗,通常需要提前預約時間,價格100-300元/次,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多次完成。怎樣輕鬆又專業的玩泥巴呢?
  • baby新綜藝曝出預告片,做陶藝滿臉泥巴,雙馬尾裝扮元氣十足
    baby身穿短袖白T加橙色圍裙做陶藝,雙馬尾滿滿少女感,置身手工陶藝臺,變身陶藝少女,瞬間讓人心動。只見她信心滿滿地把泥巴拍在陶藝臺上,準備大幹一場。只不過剛上手的時候總是狀況百出,泥巴放到陶藝臺上一旋轉就塌了,baby氣惱的嘆了口氣。
  • 親子陶藝DIY,你參加了嗎
    玩泥巴是很多人兒時的回憶,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有機會接觸到泥巴,對陶藝製作更是知之甚少。近日,在市兒童活動中心,一場「為『泥』而來 『陶』出樂趣」親子陶藝DIY活動在這裡舉行。活動一開始,老師向大家介紹陶藝的由來及此次活動的製作內容,並為每個孩子準備了陶藝製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