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球媽。育兒群裡有時聊繪本聊著聊著就會感慨沒有好的國產原創繪本。
確實,和海量的優質「舶來」繪本相比,國產原創繪本數量和質量都拼不過,但是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好的國產繪本。之前給大家分享過國產原創繪本(上),今天分享國產繪本(下)。
作者:改編自北方童謠 圖/周 翔
適合年齡:2~6歲
本書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還獲得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獎。
這本書以趣味十足的童謠做為圖畫書文本,圖畫上青菜的姿態、動作活靈活現,擬人化的作法自然,並不刻意添加五官,卻更具幽默趣味,這種形像上的幽默感特別能觸動孩子。
一園青菜在農夫走後,個個成了精,它們展開了大戰。在農夫回來時,一園青菜已經成熟。畫風是中國的水墨畫。
這首童謠總共36句,故事內容淺顯易懂,風格詼諧幽默。繪者運用簡潔的線條,巧妙地刻畫出了蔬菜們的特性,並賦予它們鮮活的個性;巧妙的擬人,大膽誇張,讀來讓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首童謠的語言朗朗上口,不僅富有韻律和節奏,還極具動感,畫面鏡頭感很強。
帶著孩子一起讀它,或者模仿場景表演這個童謠,就能帶給大家最簡單純粹的快樂。有了這樣的快樂,又有哪個孩子會不愛閱讀,不愛看書呢?
適合年齡:2~6歲
童謠改編的,活靈活現地描畫出一位住在北京城裡的「耗子大爺」一天中的生活。
作者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老鼠洞裡的故事」,由老鼠媽媽和一群小老鼠領銜演出:老鼠媽媽熨衣服、小老鼠們讀著《論貓》和《耗子快報》,在貓發起進攻時,小老鼠們用各種方法巧妙地化解貓的攻勢……全書顯得熱鬧活潑、妙趣橫生。
本書在文字的編排上也頗具匠心。比如「耗子大爺在家嗎?」這句話,在不同的場景中出現時,字體的大小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從一更天、二更天到七更天、八更天,故事漸漸推向高潮,貓的心情愈發急切,說話越來越大聲,字體也越來越大;而到了最後,耗子勝利在即,「耗子大爺在家嗎?」的字體也倏然變小,暗示著貓的無奈心情以及說話有氣無力的狀態,令全書富於節奏感。
這本書細節滿滿,需要細細的品讀,發現其中的小伏筆,有趣!畫面中的每一個元素都能找到不同的趣味點。白色的滑鼠鼠、愛睡覺的粉色鼠、貓咪受傷後的膠帶等,越看越有趣。
作者:繪蔡皋 ,編劉守華
適合年齡:3~6歲
《中國美麗故事》這本書的繪圖來自於日本童書之父松居直力薦、汪涵推崇的童書畫家蔡皋,畫風別具一格。
《中國美麗故事》精選了《棗核》《牛郎織女星》《貓哪兒去了》《熊家婆》《木鳥》等7個流傳了千年的中國民間故事。
選取的故事中既有體現孩子的機智勇敢、幽默風趣,也有神奇美妙的幻想,飽含詩意與熱情。也有將鄉村景物同大膽幻想誇張相糅合,構成奇妙有趣的故事。
這本書將這些故事通過圖文並茂的繪本形式展示出來,非常適合給孩子潛移默化地浸潤我國民間故事中的中國文化。
作者:(明)吳承恩 原著 一米陽光童書館 策劃
適合年齡:3~6歲
《尋找美猴王》這本書不但可以看、可以讀、可以玩還可以聽。在近100個尋物遊戲中,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而且會讓他們獲得專注力的提升。
用這本書來進行親子閱讀,孩子也能省心省力地根據對照圖畫便講出自己耳熟能詳的故事,還能讓孩子在自己學習認識顏色、學習字音字形、開始無意識地學著複述故事核對自己的記憶、思考什麼物品最可能出現在什麼場景再對照圖形尋找物品,娛教於「讀「,娛教於玩。
本書採用全景圖形式,用一幅幅流動綿延的畫卷將《西遊記》中那些讓人難忘的經典故事串聯起來——恢宏豐富的場景展現,嘆為觀止的精細筆觸,結合趣味橫生的精彩遊戲,讓你目不暇接,讓讀者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獲得專注力的提升。
書中的每幅圖中都隱藏著十餘個需要讀者尋找的小物品,讓讀者跟隨尋物遊戲的指引,了解全書的內在邏輯,《西遊記》中的經典故事盡在掌握。
作者:餘麗瓊 文,朱成梁 繪
適合年齡:3~6歲
2011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兒童圖畫書」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之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這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故事,非常具有中國家庭特色:爸爸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能一家團圓。
簡單的故事也有動人的力量。每次給雪球講這本書,我都幾乎要掉下淚來。全本沒有說一個「愛」字,但一家人之間的至深感情,已經融進了每一幅圖的每一滴墨裡。很美。
小孩和大人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很值得一看,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閱讀。
作者:曾陽晴 著,萬華國 繪
適合年齡:2~6歲
第一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入選臺灣教育部101閱讀專案。
這本書講述了阿寶和媽媽買綠豆、洗綠豆、煮綠豆、做綠豆棒冰的故事,細膩樸拙的圖,輕鬆有趣卻又豐富飽滿。生活即教育,在匆忙的腳步裡,看見孩子,讓孩子參與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一起過日子。就是這麼簡單,卻讓人無限著迷。
作者把整個過程處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與母子深厚的親情相互映照,插畫細膩寫實,牽動每個人的心。
簡單、樸素的生活故事,交織著媽媽和孩子一起的幸福與滿足,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媽媽和孩子。透過大小讀者的一再閱讀和感動,走過二十年,《媽媽,買綠豆!》已經成為臺灣圖畫書的經典。
作者:著 周翔
適合年齡:2~6歲
2018版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這是一本具有中國風格的繪本,它是中國繪本的優美開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
《荷花鎮的早市》講述了一個荷花鎮的早市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個城裡的小男孩陽陽跟隨爸爸媽媽回水鄉給奶奶祝壽,清晨,他跟著姑姑到水鄉集市去買東西,他們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一幅幅溫馨的水鄉集市,人物不緊不慢,河水、屋瓦、石級、木柱、門板等充滿了恬靜美好的氣息。細膩的畫風將水鄉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很中國,也很江南,推薦。
文/芽 芽,圖/劉 洵
適合年齡:3~6歲
這本書在噹噹上銷量並不高,但是我個人卻非常喜歡,也推薦給大家。
一個充滿溫情和詩意的故事,一個讓我大呼「幸好沒錯過」的繪本,相信也是一個你看了定會「慶幸自己看到了」的故事。
這是個「獻給天下的媽媽和孩子的故事」,特別適合媽媽和孩子一起看。「我「在媽媽的指導和幫助下,種出了大片的「美麗花」。
整本書的圖畫我也非常喜歡,滿眼青翠,暖色調的畫面讓這個本來就充滿溫暖的故事更加溫情。
作者:劉洵
適合年齡:3~6歲
這是一本關於時節的圖畫書。五月是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時刻,植物茂盛,人們忙於播種與耕作。
立夏的空氣是熱乎乎的,顏色是淺綠色的,光線是閃閃爍爍的,一切都在旺盛地生長:孩子們忙著鬥蛋,找蟈蟈,養蠶寶寶,吃桑葚…..這些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在繪本中也能找到。
這本書我很喜歡,我也最喜歡盎然生機的五月。想起了童年,也曾住在書裡那樣的小院,也曾在五月天摘桑葉養蠶寶寶,暑熱的西瓜和荷花,仲夏夜的螢火蟲,在蚊帳中入眠。
中國人看中國人的故事,希望也能帶孩子去鄉間小住,過一過書裡的生活,過一過他媽媽曾經的生活。
作者:劉洵
適合年齡:3~6歲
《哈氣河馬》是一本無字書,很可愛很有趣的書。
用冬天特有的熱騰騰的哈氣,講述了一個清晨發生在母子之間的故事。
全書構圖分為上下兩條線索,在寫實的繪畫中融入幻想的趣味,全書的場景下半部分是清晨孩子起床,出門,母親送孩子上幼兒園,從家到幼兒園一路的經歷,是無數個冬日清晨萬千家庭清早生活的縮影;而上半部分則歸屬於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者用冬日裡最常見的哈氣,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為孩子幻化出了一個「哈氣河馬精靈」朋友,在母子的行進中,這位隱約伴隨陪伴的哈氣河馬也開始了自己的一場人間冒險。
太有趣太可愛的一本書!非常具有啟發意義,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去多觀察生活,探索周圍現象背後的原因。
作者:劉洵
適合年齡:3~6歲
2013-2014年上海書籍設計藝術獎優秀插圖,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
小妞妞的門牙掉了。她的爺爺說過,門牙掉了要趕緊把它扔到屋頂上,這樣以後個子才能長得高。可是爺爺不在家,於是妞妞決定獨自去找他。
妞妞穿行在巷子裡,一點也不害怕,因為她熟悉巷子裡的每一個人,巷子就是一個好大的家。
她找到了爺爺,爺爺一邊牽著妞妞往家走,一邊告訴她:他們生活的巷子很快就要被拆了,這裡會蓋起新的大樓房,就像妞妞的牙掉了又會長出新牙一樣,那將會是另一種生活……
這本書對於80後父母,真的太親切太熟悉了。這分明就是我們童年的真實經歷嘛。這樣的故事我很樂意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給他講講媽媽童年的故事。
作者:熊亮
適合年齡:3~6歲
知名原創繪本大師熊亮的作品。
一本關於記憶和溫暖的書,一本中國味道的繪本——小石獅,它是小鎮唯一的守護神,它比鎮上最老的人還老,它看著孩子嬉戲玩耍,它給走夜路的孩子壯膽,它伴著人們老去,它目送年輕人離開,它記得鎮上所有的事,也許有人會淡忘它,但它不會忘記每一個人……
小石獅的獨白平鋪直述,沒有什麼煽情的語言,卻每一句都讓人觸動,每一句都直擊內心。
熊亮的繪畫,濃鬱的中國水墨風,畫面的表現很有張力,頗有些電影的感覺,例如由大到小、空中俯拍等;構圖非常優美,給人視覺的震撼;
色彩運用更是出神入化,含蓄的灰,清新的綠,明亮的橘,也是非常好的中國美學啟蒙。
作者:西頓 著,朱成梁 繪
適合年齡:4歲+
原創繪本,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入選作品,輸出法語版獲2019年法國 「全民圖書館」年度票選首獎童書。蒲蒲蘭出品。
一本關於母愛的繪本,媽媽為保護孩子的所激發出的智慧、勇氣和力量。
狐狸媽媽火焰帶著兩個寶寶在搬家的路上,一個寶寶斑點掉進陷阱被獵人抓住。火焰要救寶寶,卻被獵人放出的獵狗追趕。為寶寶焦急擔心的火焰急中生智,聰明地甩掉追趕她的獵狗,還帶著一批幫手回到獵人家……
故事雖然不長,但是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狐狸媽媽三次進入獵人的農場想求自己的孩子,最後憑藉她的膽量和智慧終於成功救出了小狐狸。
充滿愛和智慧又有些驚險的一本書。
雪球媽媽(snowballmom),陪娃一起長大的80後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