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具有鮮明對比的事實——
兒童繪本市場需求強烈,然而市場銷量80%以上來自於國外作品。
國內繪本創作者數量眾多,卻沒有創作出受用戶認可的大量優質繪本。
國外繪本創作者的一款繪本帶來的收入可讓其實現財務自由,而中國的原創者還處於打工階段。
歸根結底,是國內的繪本產業還處於「嬰兒」期,遠未達到成熟和正規的標準。
國內繪本創作者何時才能分一杯羹?至少現在還相距甚遠。
「這是一個能被所有人輕鬆感知的事實。」
目前國內兒童繪本市場上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佔據80%以上銷量的繪本來自於海外市場,包括歐美、日韓地區。而剩下的20%的市場不是留給了為數不多的國內優秀原創繪本,而是充斥著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作品。
「我看過超過500本繪本,其中覺得不錯的大部分都是國外的繪本,至少有400本,國內優質繪本屈指可數。」——一位專門研究過大量繪本的媽媽這樣說。
「我們出版過近300套繪本,200套左右為國外的作品」——蒲公英童書館的創始人顏小鸝這樣說。
「我是國畫專業畢業,一直從事繪本插畫製作,平心而論我們的原創繪本在作品的表現力上與國外繪者差距還很大。」——有5年繪本創作經驗的個人繪者左佐這樣說。
更多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由於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較少,國內外的文化差距並不會給繪本創作帶來太多的差異。而從觀看者的角度來看,閱讀繪本就像看電影一樣,大家對作品質量的評判是有普適性的。
這就是國內繪本市場的基本事實,一塊巨大的蛋糕被海外市場分食。
「一款優秀的作品創作需要三方磨合數年的時間。」
一個繪本的成型主要靠三個角色來共同努力,文字內容的故事創作者,插畫製作者,出版社的編輯,好的作品需要三者進行大量的磨合。
以經典科普繪本「神奇校車」為例,這款爆款繪本2011年被蒲公英童書館獨家引進至國內,僅2016年至今,在中國市場銷量就已經超過了100萬冊。而一般在國內市場,銷量達到5萬冊以上就可以視為不錯的繪本了。
按原創作者版稅收入10%計算,創作者今年就能得到至少500萬的收入,加上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僅憑這一款繪本,創作者用1年的時間就已經能實現財務自由。據悉,這款繪本已經有25年的歷史,在美國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000餘萬冊,可見背後的驚人利潤。
這款繪本的原創作者是兩位70多歲的老人——美國童書作家喬安娜·柯爾,原創繪畫家布魯斯·迪根, 作者柯爾負責創作文字故事,繪者迪根負責製作插畫,出版社的專業編輯則不斷提供支持,包括市場風向、書本裝幀、材料質感等,三者之間近距離溝通,為這款繪本付出的時間是兩年半。
在國外,繪本產業鏈分工明確,繪本的創作成型後,無需太多審批流程,出版社就可以將其出版,由市場來檢驗繪本的質量。為了達到更好的銷量,繪本會通過參加比賽獲獎,參加繪本展會吸引關注等方式增大曝光量,獲得國際獎項的繪本基本都會被世界各地的市場接受,「神奇校車」這款繪本就曾獲得包括波士頓環球圖書獎等在內的眾多獎項。
當然,並不是國外的每一款繪本都是優秀作品,其中還是有大量的作品被市場自然淘汰了的。但相對成熟的市場環境給了優質繪本脫穎而出的機會,爆款繪本帶來的巨大利潤更是激發了創作者的創作熱情。
一款被市場接受的優質繪本,作品本身的質量必須是足夠優秀的,而國內繪本在創作第一關就已經敗下陣來。
中國的繪本作者缺乏基本功嗎?No!
「中國原創繪本的作者和繪者與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無論是從故事的可讀性上,還是從插畫的畫面感上,總是不如國外的令人賞心悅目。」
是中國繪本作者和繪者的專業功底不紮實嗎?
NO!中國典型的繪本繪者往往畢業於專業的美術院校,他們的美術功底非常深厚,不遜於海外的畫家們。
典型的繪者左佐的一番話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可以這樣比喻,畫畫像拍照,做繪本像拍電影,我們美術科班出身的人可以把一樣東西畫得像照片拍出來的一樣。然而繪本不僅僅是你能畫得怎樣,更多的是美術功底與故事的融合。我自己在為繪本作畫的時候有時會覺得雖然某些頁面畫得很好,但是連貫起來看,總覺得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似乎有某些條條框框限制了發揮。而看到一些國外的繪本時,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傳神,比如某些細節他們會用非常粗獷的線條,畫法也不是那麼精細,但總是那麼恰到好處,與前後文融合非常好。」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經歷?在高中做數學題時,某道題思考許久卻不知如何解答,在看到答案後豁然開朗,非常輕鬆地就能理解答案的思路,而自己在第一次遇到這個題的時候卻總也想不出解法。
與語數外等學科的應試教育類似,美術教學很多時候也是應試教育。在看到一個故事想把它用畫表達出來時,自己總是畫不出來想要的效果,而在看到國外的某些繪本的類似表現手法時,看過一眼之後就能畫得一模一樣。
這個問題是中國原創繪者一個普遍的問題,這些問題無關美術本身,更多的是繪者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兒童觀,這也是「四個爸爸」等少兒美術培訓機構發現並在著力解決的問題。
然而,出現這種問題也無可厚非,國外的繪本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他們的繪本的故事作者和插畫繪者就是看著豐富多彩的繪本長大的,他們沒有嚴苛的技法訓練,他們的想像力早已不受限制。而國內的繪本興起的時間僅十幾年,多數繪者在小時候並沒有受到大量繪本的薰陶。
如何改善這種情況?我國的原創繪本作者和繪者能否通過大量的繪本創作實踐來積累經驗,逐漸解開被束縛著的想像力?
現實沒有給他們鍛鍊的機會。
「我們是承包任務的角色,收入由對方定價,沒有機會去做真正想做的匠心作品。」
與國外一樣,國內的繪本創作也是由創作文字的作者和製作插畫的繪者共同完成,不同的是,兩者之間的交流甚少,甚至完全隔離,也沒有專業的編輯進行協調。
國內的繪本製作流程中,很多時候發起方往往是民營圖書公司或者出版社,首先做出一個要製作出什麼效果繪本的初步想法,繪本的版權歸自己所有,再找到有文字創作能力的人按照指定的要求做出文字劇本,之後再找有繪本創作能力的人為劇本做插畫,繪者創作完成後就可以放到市場上售賣了。文字作者和插畫作者不關心銷量,也沒有版稅收入,整個環節中擁有勞務費用定價權的圖書公司或出版社無疑是最強勢的一方。
外包、接活,是這群看似腦力工作者最常見的工作方式注釋。「基本上所有的故事劇本都是對方提供的,我負責將這些純文字配圖,有些時候不理解偶爾會和文字作者溝通一下,但很多時候迫於時間壓力就不再溝通了。」
「由於費用對方說了算,價格不會太高。我一半時間用心做一些覺得還不錯的繪本,另外的一半時間不得不用『多勞多得』的方式做出更多的繪本。」
文字劇本的創作多數也是類似,不是作者有感而發地去創作出一些故事,同樣是以「接活」的方式為圖書公司或出版社供稿,出版社的編輯自然也無法起到為作品潤色的作用。
繪者的收入要高於文字作者的收入,以繪者為例,一本30頁左右的繪本價格在1萬左右,這也是繪本創作者工作一至兩個月的報酬。如果加快速度,能將時間縮短至一個月內,這種任務導向的工作方式能為繪者帶來不錯的收入,但是有著明顯的天花板。在保證基礎質量的前提下,即使作畫速度再快,可以達到每個月兩本,但不可能達到每個月三本、四本。長期下來,繪者的作畫功底也不會有明顯的提升。
當繪本的文字創作者和插畫創作者都以「任務」的方式去創作繪本的時候,當優質的作品沒有高定價的時候,繪本本該具有的「匠心精神」便蕩然無存。可以預見的是,雖然整個繪本的製作成本被壓低了不少,但是作品的質量也就可以預見了。
國內市場上還有太多的個人、工作室、公司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他們始終逃不出外包的角色,只不過由於協同作戰,「效率」更高,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更多的70分的作品,而不是以更快更好的質量完成90分的作品。
有沒有想過自己從頭到尾做一個優秀的繪本呢?
「做出真正優質的、被用戶認可的繪本是每個繪本創作者都想做的事情,為此付出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付出巨大的精力賣不了好價錢,我們靠什麼生活呢?因為收入問題一些有創作能力的人已經從繪本創作轉到遊戲等行業了。」
「我們不能因為市場少數玩家的不規範行為,就否定了整個行業。」
傳統出版機構的成人圖書市場趨於飽和,也看到了少兒圖書的興起,一些出版社逐漸向少兒出版發力。
但是市場上有能力創作文字故事或者製作插畫的作者遠遠比不上市場的需求,強烈的供需不平衡下,一些出版機構又不得不初步嘗試兒童圖書出版,這也免不了從繪本創作的開始,就帶著「層層外包」、「低投入低產出」的意味,甚至有一些都是抱著僥倖心理,在市場還不健全的時候趁機通過盜版、粗製濫造的方式獲得利潤。
幸運的是,由於市場上有大量的優質的國外繪本可供選擇,孩子的父母有了更多的選擇讓孩子看到優質的作品,這擠壓了國內劣質繪本的空間。不幸的是,這同樣導致了國內市場上少有中國優質原創繪本出現。
由於國外的繪本產業成熟,繪本質量已經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目前多數圖書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國外圖書的引進上。
能說國內的圖書公司或者出版社「崇洋媚外」嗎?用蒲公英童書館創始人顏小鸝的話來說,「市場現狀的形成不是一個角色單方決定的,一定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不是民營圖書公司或者出版社不去發現好的國內原創繪本,而是國內優秀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少數的國內優質作者主要為鄭淵潔等名家,作品質量優秀,受市場歡迎,作者早已名利雙收,然而繪本市場本可以給更多的年輕人發揮才華的空間。因為國內優質作品稀少,後續的出版發行、營銷推廣鏈條自然就沒有太多空間。
「優秀的作品是需要有匠心的人慢慢沉澱的,國內繪本市場的發展總是需要時間的。「
在中產階級崛起的大背景下,國內繪本市場的需求也逐漸旺盛 ,父母們有著為優質內容付費的強烈意願,一本繪本的價格也就在幾十元,價格早已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而繪本創作者往往具有紮實的專業素質,也有意願花費較大時間和精力去創作傾注大量心血的繪本。但他們往往對商業並不敏感,繪本作者和畫者又非常分散,收入的天花板制約著他們創作的動力。
「前段時間,某圖書公司借鑑國外進行了一些嘗試,花大力氣將繪本作者、繪者、圖書公司編輯撮合在一起,在繪本構思、裝幀質感等方面做足了功夫,加上針對性的宣傳推廣,多方合力將優質的作品展現給更多的用戶,結果市場還是挺買帳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國內也有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信誼圖畫書獎等獎項用於篩選優質作者,國內的出版社也在嘗試與國外的優質作者和繪者合作,這些都處於起步階段。
市場也湧現出一批新的市場玩家,例如通過APP平臺挖掘國內原創優質繪本的咔噠故事,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式讓大量作品直達終端用戶,用戶閱讀數據成為優秀作品的篩選器。這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出版審批等流程和新華書店、圖書經銷商等傳統發行渠道,待作品受到用戶初步認可後,再聯合出版社合作出版實體書。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這樣的平臺會越來越多,整合分散的繪本創作資源,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優秀國內繪本的聚合池。除了重塑發行渠道外,在繪本的生產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可能。例如能匹配更多的文字作者和插畫繪者,讓其能更緊密的合作,創作更多高質量的繪本。
不知要過多久,國內繪本產業才能分到國內兒童繪本市場的一塊大蛋糕?
「我們必須要記住的一個事實是,國外繪本發展了上百年,17世紀就在歐洲出現了,美國在19世紀30年代也快速發展,而我們才發展了十幾年。隨著整體環境的日趨完善,會吸引越來越多優秀的人參與到這個行業中。優秀的作品是需要有匠心的人付出巨大成本的,國內繪本市場的發展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對繪本市場持樂觀態度。「一位具有30年少兒出版行業的資深人士如是說。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