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小學生家長每天的必修課。
你可能會發現當你在孩子身旁一直呆著的時候,他的作業會寫得很快,正確率高,但是一旦你離開,平常三十分鐘的作業他能寫一個多小時,而且錯題會多到你壓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受到關注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表現得很積極,而沒有監督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開小差,做事的積極性下降。
這裡就要說到一個心理學知識,「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通常指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其他人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的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說話方式的效應。
「霍桑效應」延伸到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
一,父母對孩子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關注,必要的誇獎,善意的謊言,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二,孩子的自我意識,當孩子被父母稱讚時,他會意識到自己很優秀,通俗的講,就是你認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霍桑效應」最早由哈佛大學心理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在1924年到1933年的一系列研究中提出的。
「霍桑」指的不是某個人,而指的是教授們研究的一個工廠。最早是為了研究工作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工作條件包括了工廠的環境如燈光,溫度,溼度等,以及工作者的心理變化,如休息時間,工作時間,工作壓力等。
歷時九年的實驗和研究,教授們得出了,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才使得他們在工作上表現出色。
「善意的謊言可以成就一個人」
「阿甘正傳」中的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智障兒童,在生活上和學校中一直都是一個被人們欺負和取笑的人。但是阿甘的媽媽一直沒有放棄阿甘。她一直鼓勵阿甘,對阿甘說:
「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們沒有區別」
阿甘的媽媽知道阿甘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其他人異樣的眼光。但是媽媽從來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告訴阿甘,他和其他人一樣。
正是因為阿甘媽媽的積極心理暗示,才讓阿甘有了積極的生活態度,讓他覺得他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正常人。
父母的善意的謊言可以避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傷害,讓孩子建立起自信。
「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學校裡,學校通常會把學習成績好的和學習成績差得分在不同的班級。因為學校認為壞學生會影響到好學生的學習,把不良的習慣傳染給成績好的學生。但是你把一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放到成績好的班級,他的成績肯定會慢慢的比那些還在成績差的班級的學生要好。
很多父母擠破腦袋都想把孩子送到重點學校,為什麼?因為重點學校的學習氛圍好,孩子在那樣的環境下,會受到成績好的學生的影響。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中,孩子會在自我的心理暗示下變得自律起來。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當孩子受到父母的關注的時候,學習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孩子也會明白,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引起父母更多的關注。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會變得不斷進步,並且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