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買名牌衣服!」,作為父母,你怎樣對待孩子的這個要求?

2020-12-18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我們需要怎樣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攀比行為往往會導致孩子的膨脹心理。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最終會腐蝕孩子純潔的靈魂,要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怎樣對待孩子青春期間朦朧的攀比心理呢?

「有時我跟孩子聊天時會說到,你們班很多同學的家長比我們有錢,但他們的家長未必都像我們這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未必有精力像我們這樣關注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有時會跟我們說,某某有新鞋,所以我也應該有。這時,我就會說,某某雖然有新鞋,可是你有新外套啊。這樣說效果挺好,孩子一聽就不吱聲了。」

「女兒佳佳今年上初二了,有一天她吵著要手機,我看很多學生都有,就答應她了。你猜她怎麼說?她說要買最新款的,不能比別人的差。

其實,不只這件事,在吃、穿上也處處和別人比,她現在一半的心思都在攀比上,你說我們做家長的該怎麼辦呢?」

這是一次親子互動會上的家長發言,從中可以看出攀比心理在青春期女孩身上非常普遍,父母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人生活在各種群體中,很自然會將自己和周圍的人作比較。青春期女孩剛開始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難免會有一些迷茫,一且看到別人擁有某樣東西或在某方面超越自己,就會想自己也擁有或超過別人。

她們想和其他同學一樣擁有手機、名牌服裝,以獲得認同感和優越感;她們擔心受到排斥,想和更多的同學有共同話題,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

她們不斷地追隨周圍人的腳步,表現出來就是攀比。此時,父母如果不正確引導,最終可能導致孩子心靈的扭曲。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方法一,父母自己不要攀比。

青春期女孩愛攀比的習性,多是平時受父母的影響,比如,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鄰居家的孩子學習成績比你好」,「某某房子比我們家大」,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慢慢地,孩子就會經常跟別人比,學習上比不上,就會比一些物質上的東西。

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另外,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也要集中在品質表揚上,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誰最愛勞動,誰最愛乾淨,誰最愛幫助別人等,這樣孩子無形中就樹立了良好的價值觀。

方法二,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避免物質攀比。

麗麗剛剛讀初中二年級,長相甜美的她,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吸引男生的注意,特別喜歡買化妝品。父母不給她足夠的錢,她就常去親戚家裡玩,有機會就偷偷拿親戚的錢。她的行為被不少親戚發現了,父母也沒少打罵她,但每次-說她,她就痛哭流涕,承諾再也不犯這種錯誤,過後卻依然如此。

青春期女孩到了一定年齡,對人生已有了模糊的認識,如看到別人的爸爸有名車,就會想:「我爸爸為什麼沒有?」看到別人穿名牌,也會很羨慕。父母要警惕孩子的這種攀比心理,時常提醒她,別人的成功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想要得到必須要努力。

如果孩子總愛攀比,想要名牌,父母最好直接告訴她:「我們家的經濟條件達不到」,讓她從小就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不可能事事滿足她。

方法三,引導孩子將攀比化作動力。

青春期女孩有攀比心理,說明孩子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攀比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等方面進行攀比。

如果女孩傾向物質攀比,父母可以引導她比誰存的零花錢多、誰的發明創造多等,讓她把注意力轉移到正能量方面,激發她的上進心。

對孩子已經出現攀比心理,父母一定要及時引導,讓孩子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摒棄物質上的欲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作者:耿玉楓)

相關焦點

  • 【約會春天】孩子該穿名牌還是平價衣服
    作者:寶寶知道 上官小飛豔作為父母的我們,當寶寶來到我們的世界,我們就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不管是吃的穿的,都想給寶寶最好的,哪怕是我們父母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買最好的。記得我們家家寶寶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去孕嬰店給寶寶們準備待產包。
  • 寶媽剪掉孩子衣服標籤,以防幼兒園老師翻看,引起很多家長的憂慮
    林女士還將這個情況分享到了網上,引起了許許多多家長們的擔心及憂慮。為什麼要防止老師通過孩子查探家庭情況呢?以防老師區別對待作為老師雖然很難做到對班裡每一位學生都絕對地公平對待,但是起碼要做到一視同仁。如果孩子知道了老師看衣服品牌去區別對待孩子,那麼孩子也會跟著認為只有家裡情況好才能得到喜愛,非常影響孩子的三觀。父母怎樣避免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呢?
  • 父母要怎樣對待網絡這把「雙刃劍」?做好這幾點,讓孩子突飛猛進
    ,強強的父親也是這樣認為,在孩子還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少接觸為一所以強強的爸爸,總是對孩子說:我告訴你,你可千萬別跟別人一起去網吧,也不要接觸那些不良信息,要是被我發現了的話,小心我打斷你的腿!,爸爸聽到之後非常生氣,於是就抓著孩子說:你要電腦幹嘛?
  • 孩子要穿名牌?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了解「棘輪效應」是關鍵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媽媽很喜歡買一些質量還不錯,價格比較低的衣服給小傑穿。可是前些天,小傑似乎有點不高興,求著媽媽給他買新衣服。媽媽滿口答應,可是小傑對衣服的牌子有要求,必須買名牌的,不然不穿。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買一些名牌的衣服,感覺孩子穿起來有面子。而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不應該太嬌慣,只要衣服質量可以,價格便宜都行。這些孩子穿著普通牌子的廉價衣服在班裡面似乎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其他孩子可能會嘲笑穿普通衣服的孩子,為了讓別人不嘲笑自己,他們會要求家長買名牌。
  • 孩子從眾,要買名牌怎麼辦?從容引導,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前一段時間,芊芊的同學都買了某名牌球鞋,芊芊回家跟媽媽說自己也想買一雙,當時芊芊剛好缺一雙跑步鞋,媽媽就給芊芊買了。過了一段時間,芊芊回家跟媽媽說班上的同學又買了某名牌衣服,好多同學都說好看想買,她也想要。芊芊的媽媽問:「你真的喜歡那件衣服嗎?」
  • 孩子對你發脾氣,作為父母,要學會理智對待
    孩子不會衝著別人發脾氣,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父母是最親的人,在父母面前可以肆無忌憚,可以幫助自己。孩子發脾氣,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找到根本所在。孩子發脾氣的確不好,但是這些父母都是可以教的,但訓斥多了,孩子就會和父母產生距離,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陰影。父母不能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們處事經驗和生活閱歷都不足。身為父母,我們有責任讓他們擁控制情緒的智慧。
  •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父母到現在這個年紀,大多數都是80歲以上了,很多同學的父母都不在了,所以他們總是羨慕那些父母還健在的同學,覺得現在條件好了,想要孝敬父母卻沒有孝敬的機會,真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在」,有父母的人真得覺得很幸福。
  • 父母給孩子穿的衣服,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態度,別不在乎
    我曾經遇到一個敏感的孩子。當時,我仍在外地上大學。一個大約五六歲的女孩非常內向,很容易害羞。只要她問關於孩子的問題,她都會選擇避開還是不避開.Will願意回答,但是當你與他人交談時,孩子會很好聽。這個孩子的家庭並不富裕,他的父母也不是很特別。每次見到孩子時,他們穿的衣服都非常不合身,看上去有些舊,甚至袖口又髒又黑。越來越敏感。
  • 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叛逆?
    作為曾經經歷過的我如今總結了以下幾點一、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叛逆期是什麼時候,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1、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是在2--3歲時,稱「寶寶叛逆期」。2、人生第二個叛逆期是在6--8歲時,稱為「兒童叛逆期」。
  • 當孩子說:「我要我要,我就要!」該怎樣為他確立初步的金錢觀?
    「我要我要,我就要!」我們都知道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不同場合,怎樣平和又高效地對孩子說「不」,怎樣在控制孩子購買慾的同時,又為他確立初步的金錢觀呢?下面是媽媽們經常遇到的一些苦惱,希望我們簡短的對策,可以幫助你擺脫困境,保持立場,幫助孩子從容地面對「物慾」。
  • 小S拒絕給女兒買名牌衣服:孩子的消費觀該如何培養?
    在真人秀綜藝節目裡,小S的女兒想買一件衣服,卻被小S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小S以近乎責問的語氣詢問女兒:「你知不知道這個牌子非常有名,而且很貴!」可是如果像小S這樣僅僅因為年齡小、長身體等原因,而限制女兒買喜歡的衣服、穿廉價衣服的態度是錯誤的,這樣反而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她會認為:「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慢慢地對金錢等物質條件產生深深的匱乏感,從而影響她對正確使用金錢的消費觀念。
  • 「媽媽我想買這個」當孩子開口要東西時,你的回答暗藏著他的未來
    爸爸,我要這個玩具車,我還要這個飛機媽媽,我還想吃這個巧克力! 奶奶,你給我買,你快給我買。 ......這幾乎是每個家裡,每天都要上演的戲碼。當孩子開口提出自己的要求,父母的回答方式很重要。 不同的回答方式,對孩子有不同的影響。
  • 孫儷衣服穿十年,小S不讓女兒買名牌,明星都開始省錢了?
    在最新的綜藝中,黃奕帶女兒體驗音樂之旅,但是在乘車途中,女兒向媽媽提出購物請求,希望買兩把瑞士刀。聽罷,黃奕化身虎媽果斷地拒絕了女兒的要求,並直言:買東西是要自己需要才買,人家的東西是人家的,不一定別人有自己也要有。
  • 「媽媽,我想買這個」,你的回答裡,藏著孩子未來的格局
    孩子心裡是不是得琢磨,為什麼別的孩子叫媽媽買烤山藥的時候,別的媽媽不僅買了,還翻著倍地給孩子買,可是自己叫媽媽的時候,我卻不答應,那孩子能開心嗎?再換言之,今兒孩子聽見烤山藥讓我買烤山藥我給買了,孩子覺得我真好,明兒聽見法拉利讓我買法拉利,我買不起了怎麼辦?
  • 孩子說話粗魯沒有禮貌,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
    孩子說話粗魯沒有禮貌,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1、當孩子粗魯沒禮貌時,父母一定要表明立場孩子說話粗魯沒禮貌,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對人應該有禮貌,不能粗魯,不能說髒話。粗魯沒禮貌的孩子,是得不到別人的喜愛的,會讓人討厭。難道你想做這樣的孩子嗎?如果不想做一個粗魯沒禮貌的孩子,相反,對人要有禮貌,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父母說話粗魯,沒有禮貌,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 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
    導讀: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怕娃被幼師偏心對待,寶媽剪掉孩子全部衣服標籤,校長:退園吧
    ,就將孩子所有衣服上的標籤都剪掉了,因為很多老師有看孩子衣服標籤的習慣,一旦發現孩子穿的不是名牌,很容易偏心。>我一個成年人買衣服以後都會把標籤剪掉,不然皮膚會過敏,錄音筆我認為寶媽放的沒有錯,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在很多幼兒園虐待孩子的情況出現。
  •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孩子經常要求買名牌衣服、鞋子,說同學們都有,作為家長,該不該滿足呢?記得之前有一則新聞,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經常要求父母給自己買指定商場的衣服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開的車太普通,鬧情緒不願意上學;有的孩子過生日為了面子,拿著家裡的錢大肆揮霍請客;甚至有的孩子偷拿了父母的錢去買東西,還理直氣壯地說「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孩子有了攀比之心呢?
  • 不吃飯,不睡覺,太讓父母焦慮了!怎樣對待孩子的玩
    應怎樣對待孩子的「玩」呢?玩,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像力所安排和進行的一種日常性活動。玩,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兒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玩的形式儘管多種多樣,內容也各不相同,但中心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玩和遊戲,模仿成人的生活與活動。所以說,孩子們的「玩」,實際上就是模仿。
  • 9歲女孩哭鬧控訴,要不要給孩子穿名牌?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可沒想到,她竟然因為我給她買的裙子不是日本名牌而大發脾氣……她扔東西、絕食、哭鬧、甚至沒良心地控訴我:「媽,都怪你,讓我丟盡了臉。」那一刻,我心如刀絞……當媽後,我特別喜歡給孩子買買買。沒事就喜歡在各種購物網站裡溜達,只要看見好看的、好用的、好玩的,我總是忍不住想要買給孩子。為了保證給孩子買的東西都是最好的,我常常去逛各種種草帖、評測帖……看著孩子衣服比別人漂亮,用品比別人高級,老母親的心裡真是滿滿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