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愛「玩」。他們玩起來可以忘記吃飯,忘記睡覺,忘記一切。他們玩起來不怕髒,不怕累,不怕危險。
從孩子們對待「玩」的這種專心致志和不辭勞苦的態度看出,「玩」對於孩子們來說是至高無上的。家長如果同意孩子們出去玩,他們立刻高興得跳起來;如果禁止他們玩,他們馬上會哭鼻子。
哪個成年人在小時候不喜歡玩呢?應怎樣對待孩子的「玩」呢?玩,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像力所安排和進行的一種日常性活動。
玩,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兒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玩的形式儘管多種多樣,內容也各不相同,但中心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玩和遊戲,模仿成人的生活與活動。所以說,孩子們的「玩」,實際上就是模仿。
「模仿」是一種學習方式。對於兒童來說,則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兒童從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逐步發育的時候起,就無時無刻不在模仿。
孩子們通過這些模仿,充實自己的想像和思維,來滿足自己的興趣和願望,來加深自己的感性認識。孩子們通過模仿試圖探索人世間的奧妙,使自己有所發現,有所追求。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孩子們的玩就是學習。孩子們愛玩,就是愛學習。如果說兒童在學校裡的學習是「正課」,那麼玩就是兒童的課外課,而且是孩子們非常重要的一門課。
學習可以增長知識,玩同樣可以增長知識。兒童如果缺了「玩」這一課,他的智力發展和身體發育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父母不應該壓制孩子們玩,而應該鼓勵他們玩。當然,對孩子們的玩,要加以引導。兒童遊戲的內容要健康,兒童生活要規律,不能玩得過分疲勞。
在孩子玩興正濃時,不宜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加以制止,而採用說服、疏導和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較好;要教育孩子在玩時注意安全。
既然說到玩,那麼給孩子買什麼玩具好呢?俗話說,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具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給孩子買什麼樣的玩具適宜呢?這就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孩子心理特點。
一般地說,兩周歲之前的幼兒在心理特點上沒有性別的區別。給幼兒選購的玩具,最好可以抓摸戲耍,外形圓滑無稜角,鮮豔色彩而能發出聲響的。
3~6歲是孩子的幼年期,是孩子心理髮育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求知慾望,並且還有較強的好動特點。
所以父母最好能給孩子買一些具有想像性的色彩玩具,如積術、拼板和六面畫等,還可以買些能拖、能拉的木製玩具。
7 ~12歲是孩子的童年期。這時期的孩子已經上學,掌握了一定的知識, 思維能力逐漸提高,因此,大都喜歡變化多端的金屬玩具,並要求玩具能做出各種動作。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幫助孩子發展智力,可以選購一些便於拆卸的玩具和棋類遊戲玩具。這時期的小女孩還具有愛美的特點,喜歡裝飾性的玩具,如繡花、絨線編結等。
12~15歲是孩子的少年時代。這時,孩子的思想已逐步趨於成熟,開始喜歡富有研究性的和帶有習作性的玩具。而最適當的莫過於科教玩具了,如航模、小電動機、簡易收音機、電子玩具等等。
本文由湘水雲間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