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眾,要買名牌怎麼辦?從容引導,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2020-09-03 天媽育兒

前一段時間,芊芊的同學都買了某名牌球鞋,芊芊回家跟媽媽說自己也想買一雙,當時芊芊剛好缺一雙跑步鞋,媽媽就給芊芊買了。

過了一段時間,芊芊回家跟媽媽說班上的同學又買了某名牌衣服,好多同學都說好看想買,她也想要。芊芊的媽媽問:「你真的喜歡那件衣服嗎?」芊芊說:「那件衣服很好看啊,而且大家都說要買的。」

芊芊媽媽從衣櫃裡拿出一件之前買的衣服,問芊芊跟她說的那款是不是挺像。芊芊說:「材質一樣,但是顏色不一樣呀,上面的字母也不一樣。」媽媽說:「這件衣服你不喜歡穿,就是因為它很容易起靜電,冬天的時候穿上它,一摸到就會被電一下。你要買的那件衣服,買回來也會這樣,你不怕被靜電電到嗎?」

芊芊有點不高興,但還是堅持要買。

媽媽說:「芊芊,媽媽不買這件衣服給你,不代表媽媽不愛你呀。大家都說好的衣服,不代表真的好,別人可能不怕被靜電電到,可是你特別怕呀,如果買回來你又不穿,那不是很可惜嗎?」

芊芊想了好一會兒,說她再考慮考慮。

在芊芊同學跟風的同時,媽媽教育芊芊獨立思考。省錢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芊芊學會質疑大部分人的意見,學會自己構造論證,來判斷一個東西是好還是壞。


心理學定律

從眾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受到群體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壓力後,為了跟大家保持一致,那個人會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的現象。

受到別人影響並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候在小事上,反而能節省自己獨立作判斷的時間。但是如果孩子長大後凡事從眾,那麼他就很難對一些事情負起責任,也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專長。

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當需要自己作判斷的時候,孩子能夠摒除周圍嘈雜的聲音,聆聽自己內心的需求,作出最準確的抉擇。

心理學實驗

有一所學校曾經舉辦過這樣一項活動。他們邀請了一位德國化學家來展示一種揮發性液體。當時,學生們坐在一間大的階梯教室裡聽化學家的講座,化學家拿出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說:「我現在要做個測試,看這種液體多久能揮發到整個教室,那麼凡是聞到一點味道的,請馬上舉手。」說著,他打開了瓶蓋。

不一會兒,一個又一個的同學都舉起了手,不到兩分鐘,幾乎全部同學都舉起了手。


這時,化學家笑了,說瓶子裡其實裝的是蒸餾水,根本不是什麼揮發性液體。學生們受到了化學家和他人的暗示,誤以為自己真的聞到了液體的氣味。

還有一個經典的從眾例子,如果街上有個人抬頭往天上看,那麼就會有人也跟著他往天上看。街上其他的人,看到有兩個人往天上看,就會認為天上一定有什麼不同尋常的東西,也會停下腳步往天上看。這麼一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往天上張望。

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也因此容易受騙。很多網絡騙局正是利用了人們這種心理,覺得越多人做的事情就越對,越多人買的東西就越好。如果盲目地從眾,就容易中圈套,甚至上當受騙。

教子方法

適當贊同別人的意見,和別人做一樣的事情,有利於孩子融入群體。但是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能凡事都從眾。下面幾點是父母需要注意的:

1.大家都說好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當孩子攀比心理嚴重的時候,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大家都說好的東西並不一定真的好。流行的東西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自己,反而變成了「雞肋」。孩子要買的時候,父母要引導孩子思考,這個東西家裡是不是已經有類似的,買回來是不是真的能用得上。衡量了各方面因素後,認為值得買再買。

2.讓孩子告別依賴,學會自己思考和判斷

孩子不僅會受到周圍老師、同學的影響,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往往會注意孩子的老師、同學對他的影響,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當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的時候,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作選擇。

3.在孩子思維尚未成熟時,不要讓孩子沉浸於社交網絡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達,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在很多時候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孩子如果只關注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就只會聽到跟自己一樣的想法,聽到贊同自己的聲音,思維就會越來越狹窄。在孩子思維尚未成熟的時候,父母需要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和登錄的網站,不要讓孩子沉溺於社交網絡。

點評:

從眾心理人人皆有,但是過分被動地從眾,只會利大於弊。讓孩子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不僅需要提醒孩子多反思,自己也要對孩子的事情少幹預。

相關焦點

  • 孩子隨波逐流,沒主見?心理學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做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需要獨立思考的原因1.避免從眾其實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也曾經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考試的時候抄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會出現現自己明明做對了,但看其他人的答案而改錯。
  • 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就靠這些有趣的方式引導
    在法國,很多孩子從小便開始接受哲學教育,參加哲學工作坊。升入高中開始分科上課,但是無論哪一科的學生,哲學都是必修課。對於哲學的重視也可以體現在法國的兒童書籍中。大部分法國人認為哲學能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通過與不同觀念的碰撞獲得更包容的人格。而哲學讀物中的人物對話和辯證思維方式也能促進兒童的語言和思維能力。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真的是將「不懂就問」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少會思考這道題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管會不會都去問。要知道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不懂得獨立思考的人走在社會上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 因此,每個父母都要儘早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生活上的事情開始,讓孩子多動手,多參與;父母決定什麼事情,也要多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應進行引導,而不是告訴孩子如何去做;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對未知的探索;孩子鑽牛角尖時,讓孩子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等。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這個「條約」上列了很多條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告訴兒子遇到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解決。不少家長在看到這個條約之外,紛紛表示:「實在是太真實了!」、「我要把這個列印出來給孩子看。」但很少有家長思考「孩子不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喊媽」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
  • 怎樣教孩子獨立思考?三大法寶奠定思考能力基礎,越早知道越好
    小C缺少獨立思考能力,跟童年早期父母過於包辦、保護和控制有關。與其說是小C不會思考,不如說是父母剝奪了小C獨立思考的機會。那麼,父母該怎麼做呢?培養信心的最好方法是鼓勵自主。我們父母經常本能地過多幹預孩子,怕他們遇到失敗,感到沮喪。比如,當小C還是個嬰兒時,有一次在客廳爬行,爬到搖籃的下面,因為不懂怎麼後退出去,就大哭了起來,媽媽立刻跳了起來,把小C抱到了空地上。父母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孩子學會後退,思考怎樣自己安全出去。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獨立思考能力」已成為學校視為教育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1、 讓孩子學會下棋。下棋可以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在對局中判糨先走哪個再走哪個?哪一方佔優,自己這一方有沒有危險等等,每一步都需要精準的判斷,在這期間正好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又鍛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 一道「奇葩數學題」引發的思考: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培養?
    智力和思考的關係,好比一輛汽車和司機駕駛技術的關係,你可能擁有一輛很好的汽車,但如果駕駛技術不好,同樣不能把車開好。相反,你儘管開的是一輛舊車,但駕駛技術很好的話,照樣可以把車開好。很顯然,智商高和會思考之間畫了不等號。」而李開復先生也曾經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時說過:「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
  • 想讓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家長已經提前知道了結果,這是因為家長閱歷豐富,但是不能以此來扼殺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的"走捷徑"對孩子不好。,最好有意識的去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保持提問題的好習慣,而不是坐等答案送上門。
  • 「獨立思考」能力需要培養,家長若不重視,小心孩子「隨波逐流」
    因為對於他人提出的不同想法,嬌嬌沒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的能力,也不會獨立思考。不會獨立思考的具體表現獨立思考,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受他人所影響。那麼,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 孩子愛跟風怎麼辦?可能是沒有主見,有效引導可以培養孩子主見
    就比如他們不願意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而會選擇跟風,而這樣的問題在孩子們的身上是最為明顯的。最近孩子的行為讓馬先生感覺到十分的反感,那就是孩子明明都有了很多名牌衣服,但是孩子還是希望馬先生能夠出錢為自己買一些更好看的衣服。馬先生十分不明白,為什麼要有這種想法呢?而孩子卻說道:「我看別人都有這麼好看的衣服,我也要穿這麼好看的衣服!我不管,我就是買!」
  •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父母要做到這3點
    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考量常常是從孩子的服從性出發的,其實這樣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和培養。孩子人生中的很多問題終將需要自己面對,因此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家長著重培養。 之前排隊買飲料的時候,前面排了一對母子,但是就在快到他倆的時候,媽媽因為接電話,一時走出了隊伍。
  • 孩子沒主見、做事被動,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父母重視
    事實上,太聽話的孩子身上往往有一些缺點,例如,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相對來說會比較差,因為他們平時習慣了聽別人的安排,所以缺少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這類型孩子的父母,平時就需要使用一些小技巧,來激勵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習慣,培養他獨立思考能力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就能教會孩子如何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實已經具備思考能力,他們也喜歡思考,並願意按照自己思考的結果行事。作者指出,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從而讓他們自己決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那麼做。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睿智燈塔專家說正確引導很重要
    「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好像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獨立解決的問題的能力,卻是要從孩子就開始培養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會直接選擇讓家長幫助他完成。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懶,不想自己動手或者不願自己動腦去處理。
  • 孩子從眾、沒主見?打破「毛毛蟲效應」,還需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
    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陷入毛毛蟲效應會直接影響孩子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最後讓孩子成為一個盲目從眾的人,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三、獨立思考:避免孩子陷入「毛毛蟲效應」1、給予肯定很多時候孩子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結果,他們需要一個聆聽者。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的正面回應會給予孩子更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所以家長們在孩子們表達想法之後一定要給予肯定,讓孩子更加樂於去表達自己。
  •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這種能力指的是,它不僅僅是現在看起來孩子明白自己要什麼,然後決定自己做什麼,而重要的就在於說他自己將來能夠知道要什麼,怎麼要,要得到和要不到會怎麼樣,他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不再「人云亦云」勇於表達自己的三個方法
    很多家長經常向孩子灌輸「多讀少說,厚積薄發」的觀念,要求孩子多聽多看多吸收,少說。這種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缺少獨立思考的創新精神,容易人云亦云。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形成獨立人格的能力呢?我想很多家長都和我有著相同的疑問吧!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