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青年就業公聽會 學者籲學子赴陸發展

2020-12-22 環球網

臺海網5月13日訊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黃柏霖、陳玫娟12日舉行「高雄市青年就業」公聽會,中山大學政經系教授張其祿告訴與會的年輕學子,「如果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會很認真考慮赴中國大陸發展。」

受邀出席公聽會人士包括,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大三學生,以及中山大學政經濟教授張其祿、高雄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教授譚大純、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所長劉廷揚、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李銘義與「勞動部」、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勞工局、教育局等相關人員與會。

黃柏霖引資料顯示,2013年臺灣平均失業率為4.18%,為近5年新低,但15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卻高達13.17%,為史上次高,該數字等同每7至8名社會新鮮人中就有一人失業。高雄市政府雖推出津貼吸引外地青年來高雄設籍,但治本之道應設法讓產業升級,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另外高雄年輕人失業率也比臺南為高的原因則歸咎於臺南有南科園區,但高雄的加工區卻日漸沒落。

相關焦點

  • 鄒夢瑩:臺灣青年踴躍赴陸 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其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要論述,昭示大陸高質量發展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歷史性機遇。特別是近年來,大陸的經濟體量和市場容量給臺灣青年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加入「西進」潮流,報考大陸高校人數、赴陸就業創業人數均保持大幅增長,為進一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 魯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懇談會高雄成功舉辦
    (圖片來源:濟南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高雄訊 為進一步加強魯臺青年創業就業交流合作,在山東省臺辦指導下,4月11日下午,由濟南市臺辦牽頭主辦的「魯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懇談會」在高雄市國賓大飯店成功舉辦。
  • 島內掀「西進潮」 年輕一代赴大陸求學就業意願高
    近日,長期在臺南、高雄從事兩岸交流的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徑已讓臺灣社會深陷錯亂的價值觀中,如今很多「醒了」的臺灣民眾紛紛「西進」學知識、開眼界、求發展。從臺灣民眾赴陸就業到臺灣學生赴陸求學,不知從何時起,臺灣榮光不再,「赴陸熱」成了新時尚。
  • 臺陸委會稱引臺生赴陸讀書涉刑 網友:盲目打壓!
    然而,臺當局談「陸」色變,陸委會甚至公開表態稱,「陸方教育機構不得在臺駐點、招生,我也未開放業者提供留學中介與資訊,此涉刑責」。據5月5日臺媒報導,陸委會聲稱,依據兩岸條例規定,違規介紹臺灣學生赴陸就學、代為招生,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100萬元新臺幣以下罰金;陸方教育機構或招生廣告亦不得在臺播映、刊登,業者的公開網頁已涉及違法廣告,可處10萬到50萬元新臺幣的罰款。
  • 山東科技大學召開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座談會
    山東科技大學召開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座談會 2012年09月29日 11: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泰安消息  日前,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泰山科技學院)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常務副院長)蔣金泉主持召開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座談會。
  • 蔡英文卡臺灣民眾赴陸發展 臺學者狠批:極權政治!
    臺灣媒體寫道:大陸磁吸效應太強,臺灣人赴陸年齡層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學畢業後才去大陸找工作,優質臺生赴陸讀書勢不可擋。說來感覺很不可思議。筆者前些年參加「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採訪活動時,有名臺灣高中生告訴我,2003年左右他姐姐來參加夏令營,媽媽給裝了很多方便麵、衛生紙、牛肉罐頭,媽媽說大陸生活苦,這些東西都沒有,多帶點。
  • 山科大泰安校區召開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座談會
    9月29日泰安消息  日前,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泰山科技學院)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常務副院長)蔣金泉主持召開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座談會。教務部及各相關係部主任和赴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參加了座談。  會上,蔣金泉簡要介紹了赴臺灣訪學工作的背景和基本情況,首批赴高雄大學訪問學者王鵬程老師匯報了訪學期間的做法和體會。
  • 高中生赴陸 蔡當局才是推手
    近年大陸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吸引越來越多臺生登陸求學最近臺北建中和桃園武陵高中校長因為幫畢業生寫推薦信到大陸讀書,以及發表有關臺生赴陸求學的相關言論,兩人都受到臺當局有關單位的關切,引起各界關注。今年初,國臺辦主動發布「惠臺31條」措施,加大對臺灣民眾的開放力度,同時在各省市區陸續推動設立臺灣青年創業園區,協助臺青登陸創業和就業,在臺灣面臨「悶經濟」困局下,大陸確實提供了強大的發展機會和誘因。
  • 國臺辦:臺灣學子赴大陸求學 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國臺辦:臺灣學子赴大陸求學 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018-09-12如果去人為地設置障礙,阻撓和限制青年更大的發展機會,這樣只會傷害和遠離青年的心。資料圖: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張勤 攝  在當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9月開學季,臺灣陸委會發函給臺教育部門及各大學,要求成立臺生赴陸求學網絡專區,提醒學生注意赴陸發展的風險。
  • 職派攜手臺灣青年交流協會,共建臺灣高校學子大陸實習就業孵化器
    2019年6月23日-6月26日職派CEO魏錸受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邀請赴臺交流兩岸大學生就創業交流互通事宜洽談落地職派(臺灣)就創業服務平臺拓寬臺灣學子赴大陸實習及就創業機會深化兩岸青年的就創業交流CEO
  •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何建峰/中國臺灣網 2018-06-03 21:08
  • 臺生赴陸求學得靠「搶」!蔡英文當局剛愎自用逼走人才
    大陸放寬申學標準,臺生拉響赴陸「搶位戰」如今,面對「只看顏色不問對錯」的大環境,很多臺灣學者、學生都計劃外「逃」謀出路;恰逢此時,實力與日俱增的大陸向「求學無助求路無門」的他們拋來了橄欖枝,更在2月28日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於是臺灣學術界的大批志士想要到大陸求學求發展
  • 西進需卡位 臺灣掀人才赴陸熱潮
    除了豐厚薪水和發展前景,島內教職工薪資待遇僵化不變也是臺籍博士赴陸求發展的另一大原因,大陸則是可以根據個人成就,一人一議,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和科研經費,可謂上不封頂。無獨有偶,第四屆「創業創新·築夢溫州」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2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向在京知名高校臺灣學生推介溫州的創業就業政策環境和人才網平臺,吸引高端人才創業就業。
  • 阻撓學生赴陸求學,臺當局又對這群人「開刀」——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9日報導,對於此次舉動,臺當局官員辯稱,從2000年至今,該部門發現類似案例均會移送查處,到目前共移送84家次業者,今年只移送12家,沒有特別多。報導稱,臺灣夏潮聯合會曾因為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提供中介服務而被查處。夏潮聯合會執行委員陳福裕表示,關於居中介紹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的處罰規定「非常弔詭」。
  • 廈門170多家臺企將赴高雄招聘 計劃提供2200個職位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透露,協會在春節後將組織170多家在廈臺企赴臺灣徵才,計劃提供2200個職位,涵蓋高科技製造業、物流業、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2月14日,吳家瑩率團赴高雄,同高雄市長韓國瑜會面,探討廈門跟高雄產業交流、人才招聘的事宜。
  • 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意願增強
    機遇與挑戰並存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意願增強 □石龍洪 賈 釗又到了每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時節,臺灣校園裡「徵才博覽會」「就業博覽會」之類的活動陸續登場「與臺灣相比,大陸發展速度快得多,雖然臺灣有『小確幸』,但我希望接受挑戰,找到更好的自己。」潘建維說。臺灣政治大學學生黃博暉也表示,願意考慮赴大陸的工作機會,主要是想在大陸高效率的競爭環境和氛圍中提升自己,而不是滿足於安逸的環境。臺灣師範大學楊姓學生等表示,大陸發展迅速,有些行業薪資待遇較高,大陸方面最近又出臺了許多幫助臺灣青年前去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 韓國瑜赴陸籤億元訂單,卻被罰款50萬,網友怒批蔡英文:下臺!
    然而,對於韓國瑜赴陸拼經濟,島內綠營卻一片酸言酸語,臺陸委會昨日(25日)更是兩度發布新聞稿,要求韓國瑜返臺後限期到「內政部」聯審會說明,若違法,韓最高可被判處50萬元以下罰款。網頁截圖對此,島內網友怒批「民進黨現在是拿韓國瑜沒招,只能抹紅抹黑來削弱韓國瑜的好名聲」,「這樣的政府,2020必須下臺」!
  • 臺灣發展前景堪憂 今年赴陸任教、就學人數猛爆式增長
    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廣州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王正中國臺灣網9月10日訊 據港媒「中評社」報導,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廣州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王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今年赴大陸任教的臺灣青年教師人數大增,廣州中山大學等
  • 「青鳥計劃」:服務青年學子就業成才的山東樣本
    對接4882家企業,推出就業崗位13.9萬個,輻射省內外42.5萬名高校學子——在這個「最難就業季」,山東各級團組織的這份成績單令人振奮。大學生就業事關社會穩定,情牽千家萬戶。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但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度加大。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出現「用工荒」。
  • 大連學者赴臺灣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講學
    中國臺灣網1月10日消息 日前,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系主任、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韓立新教授赴臺灣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講學,受到該校師生的歡迎。  在臺期間,韓立新教授為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師生舉辦了題為「大陸海商法律現狀及趨勢」、「大陸海運承攬運送法制」兩場學術講座,為來自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航運公司、港口、海事等部門的在職研究生做了題為「大陸海商法律實務」的專題講座,並為全校師生做了題為「國際海上貨物運送公約趨勢與大陸海商法制之未來發展」的公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