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讓海外觀眾「愛上中國」

2020-12-16 央廣網

近日,熱播綜藝《我就是演員》與美國IOI公司籤署模式銷售協議,授權其及合作夥伴HMP公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諸多英語地區製作《我就是演員》國際版「I AM THE ACTOR」。此外,《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戀愛先生》等劇集海外熱播,紀錄片《愛上中國》也被海外觀眾所喜愛……這些影視作品的「出海」,讓世界範圍內的更多觀眾領略中國影視劇的發展與進步,更是一扇對外展示當代中國生活、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綜藝節目模式輸出海外

代表:《我就是演員》《這!就是灌籃》

日前,浙江衛視與美國公司籤署節目模式海外輸出協議,真正實現中國模式在海外落地。預計在2019年,「I AM THE ACTOR」有機會與海外觀眾見面。

《我就是演員》的3位導師章子怡、徐崢、吳秀波以及演員推薦人張國立都表示感到非常自豪,期望中國綜藝節目製作人繼續加油,堅持原創,為國際市場帶來更多中國元素。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則表示,《我就是演員》具備了成為一檔優秀國際節目模式的三大核心要點:自主原創、模式清晰、完成度高。作為國內現象級綜藝,《我就是演員》在海外同樣有遷移的可能和「引爆」的潛力。從更深層次來看,《我就是演員》將成為加強文化交流的紐帶。

其實,在《我就是演員》之前,《這!就是灌籃》的模式版權已在今年10月被銷售給福克斯。在今年的坎城秋季電視節上,美國福克斯傳媒集團買下《這!就是灌籃》的海外發行版權。至於節目為什麼能受到青睞,總導演朱玲認為:「籃球節目屬於體育綜藝範疇,不論國內外,這個題材都具有首創性,沒有人嘗試過,所以只要我們成功了,這個模式就不會遭到國情的限制,大家都會感興趣。」朱玲還表示:「對於我們創作團隊來說,模式出海與引進是一樣的,首先得要有足夠的創意、獨特性、是市面上沒有的,這樣才可以構成一個新的模式。」

此前,不少觀眾耳熟能詳的綜藝節目都曾遭遇過原創能力不足的詬病,如今《我就是演員》《這!就是灌籃》的模式受好評,給原創綜藝市場很大的鼓勵:優質的本土內容和創新性表達,有望實現市場的突破發展。有影評人則認為,這兩檔節目內容不同,但存在共通點,首先是題材選擇上與此前製作播出的綜藝節目存在明顯不同,甚至更偏向小眾,此外相關節目均已在中國市場上形成一定的話題度。

對此,有網友認為「長臉了」,「中國原創綜藝節目終於有海外輸出了,不容易啊」「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就是灌籃》在其他地區會不會水土不服,不過至少還是帶了一個好頭,也告訴了市場,堅持原創還是會取得回報的」。

業界視角: 中國故事注重「國際表達」

繼《小美好》大受菲律賓觀眾歡迎後,華策影視再攜《創業時代》《甜蜜暴擊》《我只喜歡你》等多部精品大劇亮相菲律賓,受到當地影視行業和相關媒體的強烈關注。這些劇集或聚焦網際網路創業,或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現實生活,讓當地觀眾得以感受到當代中國人民積極向上、勤奮進取的美好情懷。

在華策集團總裁趙依芳看來,「影視產品出口是精神層面的鋪路架橋」,影視產品出口是打造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更是對外展示當代中國生活、讓世界了解和認識中國文化的一扇窗口。

談到國劇「出海」的多種「準備」,業界人士表示,要關注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比如納入國際化先進影視技術人員等,「更加適合國際化觀劇需求」。

反映當下生活的劇集吸引海外觀眾

代表:《小美好》《戀愛先生》《歡樂頌》

陳坤、倪妮主演的古裝精品劇《天盛長歌》在湖南衛視熱播時,就被Netflix預購,讓世界範圍內的觀眾領略中國影視劇的發展與進步。談到《天盛長歌》「出海」的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劇採用「新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追求極致觀感,而且人物精神氣韻激發情感共振,劇中所傳遞的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與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具有現實魅力。

在《天盛長歌》之前,《琅琊榜》《楚喬傳》《花千骨》等古裝劇已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更是常常被海外觀眾提及。而如今,不止古裝劇,大批反映當下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紛紛「出海」,讓海外觀眾對當下中國有更多了解,這類劇集同樣受到海外觀眾熱捧。

據悉,今年熱播的《戀愛先生》已經被譯製為英語、法語、西班牙、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日語、越南語、印尼語等28種語言在海外各平臺播出,都市生活、斜槓青年、父子親情等元素頗具吸引力,劇中演員的臺詞,如「在這個世界上,讓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齒,就是愛情」等,更是成為海外觀眾津津樂道的「戀愛寶典」。

《歡樂頌》則被海外觀眾大讚「不僅劇情精彩,演員有出色表演,而且展現了中國的時尚一面」。據悉,《歡樂頌》已經迷倒一批越南觀眾,它明年1月1日起還將在埃及播出。

此外,《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簡稱《小美好》)今年登陸Netflix,在全球超過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在菲律賓,《小美好》表現搶眼,不僅是菲律賓ABS-CBN 電視臺播出的第一部中國現代劇,而且取得收視率同時段第一的成績。《小美好》在菲律賓熱播,讓當地觀眾看到了當代中國年輕人的情感生活和精神面貌,引發了菲律賓觀眾對中國影視劇的強烈興趣和觀看需求。

電視紀錄片「出海」受熱議

代表:《愛上中國》

除了通過現實題材電視劇外,紀錄片《愛上中國》也實現了中國故事的世界傳播。電視紀錄片《愛上中國》國際版(德語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用電影的方式與當地觀眾見面,將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故事送進歐洲千家萬戶。

這部紀錄片播放後受到熱議,當地觀眾認為「這是我在這裡看到的第一部由中國人拍的紀錄片,我覺得這部片子很棒」「《愛上中國》給我呈現了一個真實的中國」。

《愛上中國》的導演王偉平認為,紀錄片的美不僅僅是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與人類的共同命運結合在一起。只有把美麗的畫面與人物美麗的心靈結合在一起,與時代同命運、共呼吸,才能創造出受各國人民喜愛的藝術作品。

相關焦點

  • 專訪:希望讓海外觀眾看到更多中國現當代原創戲劇——訪臺灣著名...
    新華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10月24日電專訪:希望讓海外觀眾看到更多中國現當代原創戲劇——訪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新華社記者白旭 呂薇「希望通過《寶島一村》這個劇讓澳大利亞的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戲劇人在做什麼
  • 希望讓海外觀眾看到更多中國現當代原創戲劇——訪臺灣著名導演...
    新華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10月24日電 專訪:希望讓海外觀眾看到更多中國現當代原創戲劇——訪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新華社記者 白旭 呂薇「希望通過《寶島一村》這個劇讓澳大利亞的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戲劇人在做什麼,華人世界中的原創戲劇是什麼樣子。」
  • 上海話劇團原創作品《你是我的孤獨》受到觀眾肯定
    東方網3月20日消息:上海的音樂劇市場常有火爆作品,有人據此認為,國內的音樂劇迎來了第二春,不過也有觀點指出,當下的音樂劇熱還是歐美作品的熱,本土原創作品依然舉步維艱。的確,從十多年前的引進,到隨後的「描紅」,再發展到現在,本土音樂劇作品完成了從無到有的階段,歐美作品的廣泛進入也培養了不少音樂劇觀眾,但是能常演常新的本土原創作品卻不多。不過,這兩天上話的音樂劇場作品《你是我的孤獨》卻出乎意料地票房長虹,該劇由西部歌王王洛賓的21首經典曲目串聯起來,又結合了當代人的審美方式。
  • 這些獲獎作品憑啥徵服海外觀眾
    十餘部作品從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1005部作品中脫穎而出●這些作品雖然類型不同、題材各異,但都講述了當下最受關注的、真實動人的中國故事●抓住了共同的情感基因,從而打破國界壁壘,有效推廣了「中國造」電視劇,達到「世界熱」11月1日晚,第十五屆四川電視節暨首屆
  • 「超級小熊布迷」海外表現優異 中國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因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超級小熊布迷》受到世界上領先的動畫影視內容製作及運營公司Nelvana的青睞,成為Nelvana首次購買海外發行權的中國原創IP。加拿大作為原創IP《超級小熊布迷》海外布局中的第一站, 其海外發行商Nelvana制訂了詳盡的推廣策略。
  • "流浪地球"北美路演主創與海外觀眾交流 外國觀眾高度評價:中國...
    時光網訊 《流浪地球》從2月5日上映以來,憑藉其氣勢磅礴的特效場面與動人父子情獲得大眾的喜愛與支持,截止3月3日,中國電影票房突破45億,海外票房接近4500萬人民幣,成績喜人。3月4日《流浪地球》發布北美路演特輯,為北美路演之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讓海外觀眾為中國故事鼓掌,中國電視劇出海「都挺好」
    市場的火爆,源於內容的紮實,近年來,《都挺好》《在遠方》《安家》《小歡喜》《幸福一家人》等一批優秀現實題材電視劇不僅受到國內觀眾的青睞和熱議,還被譯製成多種語言在海外播出。如今,從製作、播出、交易各個埠,中國電視劇產業都在全力揚帆出海,讓海外觀眾為中國故事而鼓掌。
  • 讓世界愛上中國電影 移動電影院在全球五大洲實現海外落地
    至此,移動電影院通過「電影+網際網路」實現中國電影在全球五大洲的海外放映,為中國電影海外市場做增量。合影:移動電影院海外落地籤約儀式落地全球五大洲 讓每一部手機都成為中國電影的放映機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開始走向世界舞臺。
  • 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
    中國電影作品在歐美的發行數量日益增多,內容以功夫片和動作片為主,也有賀歲片、喜劇片與愛情故事片。中國華獅電影發行公司一直致力於向北美譯介中國影視,但一時還難以打入主流市場。歐美觀眾常通過網絡觀看,比如Google Play、Netflix、Hulu和Youtube。《英雄》《臥虎藏龍》《霍元甲》等動作武俠片頗受青睞,舊金山Viki網站中國影迷還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合譯中國電影,取得一定的規模與成績。
  • 「中國故事」走出國門 影視佳作海外熱播——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走出國門,一股勃勃湧動的「華流」正吸引著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中國故事」在海外收穫熱烈反響  今年11月6日,電影《夜鶯》由美國AMC院線代理發行,在北美7個城市同時公映,讓美國觀眾感受到濃濃的中國風情。
  • 原創少兒動畫進軍海外,小熊布迷能成為中國的小豬佩奇?
    一部來自中國的原創動畫片,如何在加拿大少兒市場上贏得反響?該片上線兩年,就在騰訊視頻創下28億播放量。前兩季在央視少兒頻道、湖南金鷹卡通等各大少兒頻道播出,多次獲全國收視前三。7月暑期檔,該片在金鷹卡通、嘉佳少兒等平臺播出,均獲收視冠軍。嗅覺靈敏的著名動畫影視內容製作及運營公司Nelvana發現了這個風靡中國少兒市場的動畫。
  • 講好中國故事 吸納海外爆款 縱覽2020白玉蘭獎報名作品
    從講述革命者抗戰歷程的《奮進的旋律》《絕境鑄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外交風雲》;從聚焦新中國知識分子的《激情的歲月》《奔騰年代》,到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這些作品用創新的表達和敘事,實現宏大主題的落地,用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豐富主題,用立體飽滿的歷史人物感染觀眾,從而讓當下的人們了解歷史、感恩時代,為主流作品的藝術創新和當代表達提供了借鑑和經驗。
  • 第一部與Netflix Original籤約的中國原創動漫今天全球上新!
    人民網上海5月7日電 (記者 曹玲娟)第一部籤約Netflix Original(網飛原創)的中國動畫劇集《伍六七》,時隔四個月,又成為第一部與網飛原創續約的中國動畫劇集——自今年1月10日在Netflix上線第一季後,
  • 超過10萬海外作者原創作品16萬多部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這一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網絡文學盛會,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來自各國的網絡文學作家、編輯、譯者和產業合作夥伴等與會,就網絡文學出海成果、IP生態發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主題,展開探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海外的網絡文學原創作家們。他們日復一日在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上寫作,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增添了更多國際元素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學案例。
  • 作曲家郭文景:本土原創作品該得到應有重視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作曲家郭文景:本土原創作品該得到應有重視  中新社記者 高凱  郭文景29日現身其擔綱作曲的原創歌劇《駱駝祥子》排練現場,提及當下的本土原創音樂,這位獲獎無數的中國知名作曲家表示,「真心希望國內本土原創嚴肅音樂作品能夠與西方經典一樣得到應有的重視。」
  • 中國網文,火到海外!
    《白皮書》分析,目前網絡文學出海呈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以及IP協同出海。隨著起點國際和世界各地譯者的持續合作,平臺上線的中國網絡文學英文翻譯作品數量持續增長,已超1700部。
  • 評論:中國音樂劇缺少標誌性的代表作品
    然而,真正有常演不衰的市場前景的作品並不多見。儘管中文版《媽媽咪呀》和《貓》、《鋼的琴》與《愛上鄧麗君》都在堅持巡演,但能夠像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那些在一個劇場一演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的音樂劇則難得一見。2014年,北京的天橋演藝中心將建成,多個劇場將為中國音樂劇提供展現平臺,但願中國音樂劇的產業化也能加快腳步。
  • 中國影視劇用真誠和創意海外"圈粉"
    全球化使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愈發密切,「出海」成為中國優質影視創作的常態。而影視作品可以直觀有效地傳播和建構國家形象,中國影視劇呈現何種價值觀念,與海外觀眾怎樣認知中國文化息息相關。所以,身處跨文化傳播的語境之下,中國影視創作不能局限於「我把自己的故事講給自家人聽」,更要自覺擔當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載體,「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全世界聽」,讓海外觀眾在不知不覺間被中國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所吸引,被生動鮮活的中國故事所打動,從而了解並愛上這個古老卻充滿青春活力、真實質樸而又不失靈動的國度。
  • 中國愛情故事感染海外觀眾
    作為歷次出國演出藝術團的主演,杜近芳為京劇藝術的海外傳播與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個從舊社會走來、深受海外觀眾喜愛的京劇藝術家,在海外用自己出色的藝術表現,為新中國藝術家贏得了掌聲和榮譽。京劇《白蛇傳》曾有海外版提起新中國早期文化交流的往事,杜近芳最難忘的人是周恩來總理。
  • 中國愛情故事感動海外觀眾,舞劇《梁祝》見證學生成長
    昨晚(5日),《梁祝》亮相國家大劇院第十二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近50位同學將這個流傳千年的中國愛情故事演繹得悽婉動人。在此之前,他們剛剛結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舊金山、洛杉磯和西雅圖四座城市的巡演,載譽歸來。李恆達記得,曾有一場演出謝幕時間長達20分鐘,觀眾們卻依然戀戀不捨地徘徊在舞臺前,不願離開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