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晚報讓老南陽文化「活」了起來

2020-12-15 直播南陽

受記者文章影響,他迷上家鄉悠久燦爛的歷史,晚報鐵粉騫振說——

南陽晚報讓老南陽文化「活」了起來

品讀晚報,了解南陽

記者 陳向陽 文/圖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堅持讀報,早已將晚報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心懷感恩,晚報曾激勵陪伴著走過人生重要時刻;多年來,他們一路追隨,是晚報最忠實的讀者,騫振就是這眾多晚報擁躉者之一。12月4日,記者在騫振辦公室採訪了這位在公司員工和鄉鄰們眼中的「南陽通」。

滿滿都是南陽味兒

騫振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市郊大屯村人,高中畢業後,便早早踏入社會和建築行業打起交道,在中建七局幹過,是方圓公認的「有本事娃兒」。那些年由於一直在外打拼,沒有時間留意報紙。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2000年10月的一天,他到村部辦事,在聊天過程中無意瞥一眼辦公桌上的那張《南陽晚報》,信手一翻便被吸引了,又找來幾份以前的報紙帶回家仔細看,周圍鄰居也都爭相傳閱。

2001年,村裡組建建築公司,騫振參與了企業創辦,隨後又加入黨組織。儘管公司訂有晚報,他還是自費訂了一份。「我對南陽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這還要追溯到2002年,晚報當時策劃了關於諸葛亮躬耕地的系列報導《我們怎樣利用諸葛亮》,晚報舉辦的宣傳躬耕地系列活動,喚起了眾多南陽人對諸葛亮躬耕地文化的資源意識和品牌意識,也在我心底埋下了熱愛家鄉文化的種子。」

南陽有著兩千多年的建城史,這是南陽的優勢和特色,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如何傳承和保護最具南陽印記、南陽符號、南陽特質的優秀文化,是媒體人的責任。這些年來,晚報人文版刊登的有關老南陽歷史文化的一系列報導,讓騫振如獲至寶,百讀不厭。「怎麼看都是妙筆生花,文採飛揚;怎麼讀都是賞心悅目,精彩紛呈。記者李萍的文章滿滿都是南陽味兒,枯燥的話題到了她的筆下就變成拉家常般娓娓道來,而且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讀她的文章能讓人感到閱讀的愉快。」這些年無論走到哪裡,談及老南陽的歷史文化,騫振也是出口成章。「這一切全得益於李萍文章的影響,我也成為好多人羨慕的文化人了。」

留存地域歷史文脈

在騫振辦公室,除了一沓沓的晚報,就是有關老南陽的書籍,仿佛一幅幅市井氣息的風情畫卷在眼前展現。老南陽應該有這樣一群對城市歷史文脈和魂魄了解並理解的人。

「一些口口相傳的有關南陽歷史文化的典故,可能會隨著熟悉的人逐漸減少而失傳,晚報這些年持續不斷的關注、打撈、挖掘、堅守,使南陽的歷史文化活起來了,真的是功德無量啊!」騫振坦言,社會上和老南陽文化相關的故事往往缺乏嚴謹細緻的考證,導致很多人對其了解也處於比較淺的層面。他希望晚報多刊登一些有故事、耐讀可讀的南陽人文方面的文章,助推南陽文化和旅遊「融起來」,讓本地人自豪,讓外地人嚮往。

「晚報還可以通過自身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激發老南陽人收集、記錄老南陽城市記憶的熱情,因為有些資料再不記錄整理下來,就可能再也找不到了。」騫振認為,讓南陽人眼裡的老南陽故事,通過媒體平臺傳播出來,使市民感受到南陽豐富的傳統文化、淳樸的民風民俗、古老的建築形式、有血有肉的歷史典故,讓市民感興趣並願意去接近它、親近它。從而守住城市根脈,留存城市記憶。

編輯:馮長順

審核: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相關焦點

  • 美玉生底蘊 厚澤大南陽
    從南陽市黃山、新野鳳凰山、鎮平及社旗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獨玉鏟、獨玉璜等可證明,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勤勞的古人就開始開採和雕琢獨玉了,玉文化出現萌芽並初步繁榮起來。   在漢代,南陽玉開始被大量開採並雕琢,盛況可觀,一街兩行,作坊林立,琢玉之聲,不絕於耳。至少在西漢時,南陽玉雕就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現在獨山腳下的沙崗店,還留有漢代「玉街寺」的遺址。
  • 地區文化 | 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
    地區文化 | 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那麼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哪一個讓你流連忘返呢?01老界嶺
  • 地區文化|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
    南陽,古稱宛,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
  • 南陽最美村鎮展示——「南陽十大最美休閒農莊」南陽國安蘭溪生態...
    南陽晚報旅遊版每周三出版 一果一肉一園 有吃有住有玩 2018年5月,南陽國安蘭溪生態農業莊園在由市委宣傳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旅遊和外事僑務局
  • 中國(南陽)國際無人機航空文化小鎮高峰論壇在南陽舉行
    1月21日-22日,這裡隆重舉行中國(南陽) 國際無人機航空文化小鎮戰略定位高峰論壇、規劃招標說明會暨中科遙感集團與南陽師範學院合作辦學並成立南陽空間技術學院籤約儀式。該項目2014年12月6日已由鴨河工區與中科院博陽(北京)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籤約,雙方合作建設「中國(南陽)國際無人機航空文化小鎮」項目,計劃投資100億,佔地8000畝。
  • 南陽漢文化產業園大漢小鎮項目和歷史文化簡介
    一、項目的文化定位南陽是楚漢文化的發祥地,三漢歷史文化的真實發生地,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漢文化的特徵非常顯著,在全國範圍內居於首位。有學者說,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開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漢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陽。
  • 2020南陽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舉行
    9月27日,由中國旅遊協會、南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陽市文廣旅局、臥龍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南陽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召開。南陽副市長阿穎在致辭中指出,南陽旅遊資源豐富,楚漢文化、三國文化、衙署文化薈萃一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堅持以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為方向,以推進文化旅遊轉型升級為主線,把建設國內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列入全市九大專項之一重抓重推,全市文化旅遊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文旅產業正逐步成為南陽經濟的重要支撐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老街老巷老建築 古事古物古城郭——180幅畫繪出飄滿鄉愁老南陽
    此前,他已經出版了《南陽拾古》《古宛尋夢》《老南陽古事》《南陽小東關清真寺志》4部書籍。 今年,呂風林已是74歲高齡,是怎樣的熱愛,讓他在如此年紀花費2年多時間,一筆一筆繪出180幅圖畫,凝成了這部《畫說古宛城事》? 在《畫說古宛城事》的代自序《閒言碎語》中,呂風林寫道:「歷史是時間的痕跡,文化是思想的沉澱。
  • 「樣樣紅杯」南陽三國文化徵文頒獎暨三國遺蹟尋訪座談會舉行
    著名文化學者、南陽諸葛亮研究會顧問白萬獻,著名三國文化學者、南陽市博物館副館長、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剛,南陽紅木家具協會會長朱榮先,副研究館員、南陽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牛宏成,臥龍作協主席、《南陽文化》副主編魯釗,臥龍作協副主席於杭,臥龍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南陽文化》執行主編李遠,副研究館員、《勝地臥龍崗》作者劉紅玉, 三國文化學者、2018年南陽區域三國及諸葛亮歷史遺蹟系列尋訪活動主要籌劃發起人蔡聰建
  • 了解南陽,這些寶藏公眾號不可不知
    設有「電子報紙」「原創欄目」「便民服務」三個欄目,「電子報紙」欄目裡面有當天最新的《南陽日報》《南陽晚報》《南都晨報》電子版;「原創欄目」裡面有「南陽家鄉味」「南陽微新聞」「南陽有畫說」「雲上見寶」「仲景故裡話中醫」等系列,「便民服務」提供便捷的線上服務。▲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 南陽老火車站再也看不到了!
    雖然老火車站將消失不在! 但是曾經在此經歷過的美好與心酸! 將永遠留存在我們心中! 南陽人對南陽火車站是又愛又恨 緊湊的站臺、窄小的候車室 落伍的格局、擁擠的人潮
  • 南陽二中、南陽五中入駐三完、八完!南陽或將形成新教育格局
    要說在今年的9月份開學季的大消息,大家都知道,南陽二中入駐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南陽五中入駐南陽市第八完全學校。做為南陽高中學校的領頭羊,南陽二中和南陽五中這次的入駐,一方面緩解了這些學校老校區緊張的校舍,另一方面,做為新掛牌成立的南陽第三完全學校和南陽第八完全學校,有了這些老牌名校的引領,能夠快速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大大避免了摸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
  • 南陽,你好!
    人生最好的時光是省糧校(南陽糧校)渡過的,當時南陽本地學生多,有十一二個,其他都分布在全省各市縣,基本上一個縣一個學生,南陽是主場,班裡的南陽籍同學很友好,也很熱情好客。我當年的寢室裡就有史繼庚,史永遷,孫同雷三位南陽同學,晚上睡覺時,九四年沒手機,洗漱完畢就躺在床上拍話(南陽方言),從南陽同學嘴裡我了解了許多南陽人文地理,什麼醫聖張仲景,科學家張衡,躬耕南陽的諸葛亮;現代名人馮友蘭,文學大家二月河, 周大新的《香魄女》,連南陽道情也略知一二,更有趣的是在孫同雷帶領下竟能將
  • 張老熗方城熗鍋燴麵兩周年:帶著這一碗熗出來的老南陽走得更遠
    在河南都叫燴麵,其實河南細分來說南陽方城的熗鍋燴麵,我們就把這個拿出來,定位『是一碗熗出來的老南陽』,現在在鄭州、在河南,一落地就擁有了超過所有品牌的力量」,杜中兵總結道。張老熗卻不推燴麵推出「幸燴2周年——漢文化元素主題品牌日」。
  • 風雨50年,南陽火車站的歷史變遷
    新建南陽站設計採用反映南陽地域文化特色的漢代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20899平方米,一次性最大旅客接待量可達3000人次。南陽火車站從建站之初到目前大規模改造,已經歷經風雨近50年。半個世紀的光影交錯,也折射出了時代之變。老火車站的記憶南陽的鐵路建設起步較晚。
  • 二〇二〇,南陽考古新發現——探源先夏文化 追尋文明源起
    繼全國考古學、歷史學界的專家、學部委員實地考察並不吝將「中華瑰寶千年一遇」「文明在宛」「獨山古玉黃山天琢」等讚譽之詞贈之外,2020年4月,河南省文物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黃河文化相關重大考古項目發掘研究傳播工作的通知》,明確9項河南省黃河文化相關重大考古項目,南陽黃山遺址入選其中;2020年11月,「考古中國」把夏文化、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目光投向南陽黃山遺址,並將其列為「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五大考古發現
  • 河南南陽:東漢帝鄉,文化明珠,一座著名的歷史名城!
    南陽地處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中心。東依桐柏,西屏武當,北靠伏牛,南瀕漢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北控汝洛,南蔽荊襄,西通漢中,東連江淮,自古為四方交通衝,兵家必爭之地。南陽古稱宛,西周為申伯國地,城始建於西周宣工時期,距今已有2800餘年歷史。戰國時為楚國重邑。西漢時,南陽被稱為全國三大灌區之一。
  • 在南陽能考上南陽一中,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陽一中每年只有2000出頭的錄取人數,這個人數在每年南陽初中畢業生中多佔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有些時候,對於那些成績一般卻有遠大理想的學生來說,考上南陽一中實際是堪比蜀道之難。南陽一中每年的高考成績並沒有讓大家失望,確實是高分林立,聲名遠播,南中的畢業生們步入社會也都會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我們今天不說這些,南中對於社會的貢獻自不必說,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說,如何才能夠考上南陽一中,對於一個南陽的初中生來說,考上南陽一中可能會跟985,211一類的大學會更近一些,雖然考上二中、五中也不錯。
  • 臥龍區與南陽文化藝術學校舉行校地合作籤約儀式
    8月30日上午,臥龍區與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隆重舉行。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鍵、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校長嚴紅偉出席儀式,臥龍區宣傳文化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南陽文化藝術學校相關領導參加籤約儀式。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鍵在致辭中指出,臥龍區與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訂
  • 南陽理工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是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位於楚風漢韻薈萃之所,商聖範蠡、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故裡、諸葛亮躬耕地——歷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陽。前身是河南省政府批准籌建的南陽大學,1993年1月國家教委批准建校定名為南陽理工學院,原張仲景國醫大學併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