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恢復開放

2020-12-19 吉林日報

關閉了近8個月的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以下簡稱民俗館)重新開放了!

9月29日起,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每天開館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掐著指頭算算,你和民俗館已經分別有三個季節之久!秋日的街道,風是涼的,雨是冷的,但入眼卻是光芒萬丈,有無窮希望在天地間湧動。懷著勝利的喜悅,邁著希望的腳步,民俗館回來了,帶著東北厚重的歷史和傳統的文化重新出發,以創新的理念和優質的服務再次起航!

民俗館是一間值得再三回顧的書房,當你在不同階段看同一個文物,賞同一件藏品,與不同人同遊,聽不同的講解員講解,都會獲得與眾不同的收穫。"三分看,七分聽,十分靠感悟"這句一點也沒錯,文物不僅僅只是文物,場景也不僅僅只是場景,每個展區的內涵文化和歷史積澱,都值得一一探究,再三回味。

注意事項:參觀人員須掃描健康碼,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展館。團隊達30人需提前預約。為滿足公眾參觀需求,十一期間(10月1日—8日)正常開館,10月9日閉館一天。預約電話:0431-89165518。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呂遊

相關焦點

  •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位於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紀廣場南側,毗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與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3.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擁有民族民俗類藏品4萬餘件,是旅遊觀光的重要景點之一。
  • 「跨越」時間感受東北民俗——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6月22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消夏長春行的成員來到位於長春市世紀廣場南側的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穿越時空,到東北民族民俗館尋找關東遺蹟,了解長春人繁衍生息的黑土地上有啥民族風俗。民俗館內設東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地區代表性行業作坊展區及若干專題展區,展示從古至今東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及與之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
  • 這座博物館展示了東北的民族民俗,是對東北文化的梳理,就在長春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博物館,博物館的種類也是大不相同。每座城市都有著屬於它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詳細地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由來,人文歷史和生活習俗。在中國的東北吉林省長春市,有著一座中國東北地區展示東北古今民族最多、展現區域民俗事項最豐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是2007年開始籌建,2014年開館,因為主要是由東北師範大學投入建設和經營,也叫做東北師範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
  •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舉辦的「體驗民族風情·傳承傳統...
    近日,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成功舉辦「民族特色飲食主題之一:學習朝鮮族民俗文化、體驗辣白菜製作樂趣」活動,參與其中的三十餘名青少年及家長通過知識講座、現場問答、參觀展覽、實踐體驗和親子互動等環節,全面了解了朝鮮族文化,充分體會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全國網絡媒體消夏長春行第六站——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6月22日下午3時許,我們的媒體團來到位於長春市世紀廣場南側的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穿越時空,到東北民族民俗館尋找關東遺蹟,了解長春人繁衍生息的黑土地上有啥民族風俗。  民俗館內設東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地區代表性行業作坊展區及若干專題展區,展示從古至今東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及與之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
  • 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民俗博物館,展示東北12個少數民族生活風情
    不論一個城市的現代文明如何發展,城市的博物館永遠是這個城市永不更變的靈魂居所。在長春旅行,自然也不會錯過東北民俗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隸屬東北師範大學,據說也是目前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展示東北古代及近現代民族民俗最全面的綜合性博物館 。
  • 留存農耕文化,復活如煙往事,魯西南民俗博物館今天恢復開放
    紡車、花轎、頂子床、喜盒……這些極具民俗特色的老物件,是否觸動了你久遠的回憶?在菏澤,就有這樣一家專門陳列民俗文物的博物館——位於菏澤新天地公園內的魯西南民俗博物館。記者了解到,魯西南民俗博物館於4月21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 哈爾濱34處景區、博物館已恢復開放↘預約、限流、全程戴口罩……
    ……哈爾濱市博物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14家博物館恢復開放……各家旅行社也相繼復工、復業恢復營業的景區(點),嚴格執行遊覽人數在定額的 30%。太陽島風景區是哈爾濱市的5A級景區,自3月29日預開放以來,風景區本著為遊客提供安全有序、輕鬆愉悅、健康平安遊玩環境的原則,加強環境消殺,做好基建圍擋,日均接待遊客500餘人。東北虎林園發布公告,告知遊客瞬時限流80人參觀。
  • 冰城旅遊按下「重啟鍵」:20家景區營業14家博物館恢復開放
    日前,哈爾濱市多措並舉,加快文旅行業復工、復產進度,目前共有20家景區營業,14家博物館恢復開放。旅行社企業紛紛推出黑龍江省內短日遊線路,遊客們十分青睞。波塞冬海洋王國部分區域開放。 景區提供 攝據介紹,根據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加快A級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的通知》等要求,哈爾濱市多措並舉,加快文旅行業復工、復產進度。
  • 南京這些圖書館、博物館恢復開放!
    圖書館篇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從3月19日起,已經逐步恢復開放了。作為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的南圖,不僅館藏豐富,而且環境優雅,想必書友們已經想念它很久了。圖:金陵圖書館金陵圖書館,作為南京另一家重量級圖書館,今天正式有序恢復開放!
  • 包頭博物館和美術館恢復開放了!
    從今天開始,包頭博物館和美術館也恢復開放,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消殺工作,市民攜帶身份證登記後就可以正常參觀,不過進入館內還需要佩戴口罩。 點擊視頻了解詳細內容 李雨薇是包頭博物館的講解員,一大早她就忙著調試講解設備。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民俗民族面具欣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民俗民族面具欣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館舍由主館、白鶴梁水下題刻博物館、保衛中國同盟總部(宋慶齡舊居陳列館)、塗山窯遺址四部分組成。
  • 民俗博物館 如何激活文化記憶
    調研組發現,已建成的民俗博物館,除行業博物館外,其他民俗博物館展示的基本上是全景式民俗,對當地特色民俗展示不充分;一些民俗博物館展示的藏品雷同、技藝趨同,同質化嚴重。如一設區市各地都有農耕文化類博物館,大部分收藏的是當地農業用具。由於地處同一片區,農耕勞作技藝和工具絕大多數一致,導致各館展品、展示同質化嚴重。
  • 臺灣東森電視臺走進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組圖)
    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貴陽市臺辦 胡珊珊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貴陽消息 座落在貴陽市白雲區的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日前,臺灣東森電視臺《生活接力棒》欄目組一行走進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曾憲陽先生的女兒,館長曾麗向我們講述了父親和她與苗繡服飾的一世情緣。   因父親一直從事苗繡文化的研究與收藏,從小就被父親使喚幫忙整理繡片等活的曾麗從心裡非常厭惡父親的工作。長大後,她更是豪不猶豫地選擇了工科。直到父親生病、過世,血脈相承的感情和難言的悲痛讓她開始重新審視父親鍾愛的事業。
  • 東北首家綜合民族民俗館將開館 展示2萬件文物
    在即將建成的東北民族民俗館裡,有百餘年歷史的酒箱、「煙笸籮」、油燈將與市民見面。作為東北首家綜合民族民俗館,從2009年開始籌建,預計本月末正式開館。  清朝官帽造型的博物館預計本月末迎客  大大的橢圓形外觀,紅色磚體「底座」,古樸典雅……您還記得長春世紀廣場東南角那個酷似「飛碟」的特殊建築嗎?
  • 「阿拉善蒙古族民族民俗文物精品展」 在安徽省懷寧博物館開展
    2021年1月12日,由阿拉善盟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阿拉善博物館、懷寧博物館承辦,北京華錄樂動旅遊有限公司懷寧分公司協辦的「阿拉善蒙古族民族民俗文物精品展」在安徽省懷寧博物館開展,展期三個月。此次展覽共展出阿拉善博物館139件(套)具有代表性的館藏民族民俗精品文物,內容涵蓋阿拉善蒙古族的生活習俗、生產習俗、文化藝術、遊藝競技和宗教信仰等多個方面,多角度地呈現了阿拉善蒙古族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守疆固土、共建美好家園的多彩畫卷。通過此次展覽,有力地促進了阿拉善和懷寧兩地的文化交流。
  • 廣州民俗博物館門票、開放時間、交通信息介紹
    廣州民俗博物館要門票、開放時間、交通信息介紹  廣州民俗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花都區三華村107國道旁,是花都區內唯一一座以廣州民俗為研究方向的博物館,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花都新八景之一,入選花都區十大文化名片和新「廣州好」百景。
  • 限時限流、實名預約,滄州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按照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安排,滄州市博物館於近日逐步有序恢復開放。
  • 保留豐富民族、民俗遺存 永登博物館「升級」閃亮登場
    保留豐富民族、民俗遺存 主題展覽彰顯厚重底蘊永登博物館「升級」閃亮登場  日前在我市舉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升級」後以嶄新面貌示人的永登縣博物館,以其獨特的館藏和風格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杭州:浙江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恢復開放,觀眾入館前測量體溫,人臉識別,刷身份證入內參觀,確保參觀安全。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恢復開放,觀眾在館內參觀展品。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恢復開放,觀眾在館內參觀展品。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恢復開放,觀眾在館內參觀展品。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恢復開放,觀眾在館內參觀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