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
導語: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老師讓他做一些事情,就受不了了,覺得孩子小,但是誰不是從小時候長大的呢。一邊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一邊又過分「呵護」,那孩子什麼時候才能茁壯長大呢?
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希望老師能夠多多照顧一下,能夠幫助孩子完成,這個老師可以配合,但是老師不想去配合,因為孩子總是要自己學會日常的行為能力。
我們先來看下面三個例子:
孩子幼兒園的監控可以一直看,有的家長就一直盯著孩子的動向,有一次下午孩子們起床後,有個家長就抱怨老師,自己的孩子穿衣服穿了10多分鐘穿不上,老師也不管管。在家長群裡發信息,讓老師幫她穿,孩子著急。
其實老師問過孩子了,孩子說可以自己穿衣服,而且樂意穿。但是家長就覺得不行,比孩子著急,認為是老師不管。
老師後來說,因為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孩子說可以自己穿,才沒有幫助。
而且這是鍛鍊孩子穿衣服的機會,如果這次幫助了,那孩子什麼時候學會呢,孩子穿衣服持續時間長,但是她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多多練習肯定會越穿越快的。
溫馨的話:這個細節是不是很熟悉?在家裡孩子穿衣服穿不上的時候,或者是穿得太慢,對孩子過分呵護的家長是看不下去的,早就幫孩子穿了。如果過早地放手讓孩子穿,他早就學會了。
所以請允許孩子自己動手,請允許孩子慢一些,家長不要著急,等等他!
因為孩子想做獨立做事情,但是家長卻包辦了,可能還會嫌棄孩子笨,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被父母壓制了,性格上也放不開,沒有自信的孩子往往有點內向。
幼兒園正是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階段,但是有個爸爸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每天追著老師問孩子吃得怎麼樣,如果聽老師說沒吃什麼,馬上就很嚴肅的訓斥孩子這樣可不行,又跟老師說不能讓孩子挑食。還跟老師說,孩子不吃就餵孩子吃飯。老師說孩子可以自己吃飯的,但是家長說,不用管別的,管當前讓孩子吃好就行。
溫馨的話:你看,這個爸爸是不是有點霸道了。1歲開始就可以訓練孩子吃飯了,但是上了幼兒園後,還是有很多的孩子都是被家長餵飯的,甚至追著孩子才吃。這些不好的行為,家長只要不自己改,孩子也難改。有個什麼都控制的爸爸,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施展開呀。
有個孩子有點內向,家長跟老師說,能不能讓孩子多參加活動,鼓勵她參與,老師說當然可以了。
但是每次家長接的時候,都是抱著孩子走,連走路的機會都不給,孩子也習慣於被家長抱著。
溫馨的話:想讓孩子活潑一些,自己卻呵護的跟個寶似的。愛孩子是家長的本能,但是過分的呵護,會讓孩子變得弱不禁風,總想活在家人的保護之下。
如果父母能夠適當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些,說不定性格上會更活潑些,也更獨立些。
歸根到底,孩子的問題也是父母的問題,如果父母不從自身找原因,總是看到孩子的表面,覺得自己呵護孩子,老師也要和自己似的什麼都替孩子做。
不要總覺得那麼小的孩子,怎麼能自己做這做那呢?
但事實上,孩子就是可以自己做到的,而且他的能力超出你的想像!
如果你的孩子自理能力也差的話,不妨放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