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私人烘焙」火爆朋友圈 甜蜜滋味背後有隱患
據銅都晨刊訊 自己動手烘焙糕點,曬到微信朋友圈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在引來眾人點讚的同時,也勾起一些食客的食慾,忍不住下單訂製。近年來,「私人烘焙」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私人烘焙」的帖子也在微信裡轉發得火熱。
市民汪女士是個上班族,平日裡逛超市購買最多的是糕點零食,一家三口喜歡晚上聚在一起,一邊看電視一邊品嘗。2016年的夏天,汪女士去外地看望朋友,看見朋友在家裡自製糕點,而且品種多口感也不錯,便忍不住向朋友討教一番,回家後就從網上購買了一套家用烤箱,嘗試著在家中自己烘焙糕點,並將製作的糕點拍成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裡。「沒想到引來眾多點讚,不少朋友要求免費品嘗。」汪女士說,她將自製的糕點帶到單位,與同事們一起分享,經常遭到同事們的「哄搶」。帶了幾次之後,有同事建議:「你家糕點這麼好吃,乾脆在網上開個糕點店,為大家提供糕點訂製,既展示了自己的廚藝,還能賺點外快。」在同事們的一再鼓勵下,汪女士心有所動,便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出了「私人烘焙」的帖子,並被微友們紛紛轉發,從此試水經營「私人烘焙」。接到訂製單子,汪女士就親自動手製作,並及時送到客戶手中。就這樣,通過微信朋友圈的「輻射」,汪女士的自製糕點逐漸小有名氣,接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汪女士也是樂此不疲。
汪女士告訴記者,烘焙糕點是個細緻活兒,選材和製作更為講究,需要佔用大量時間。為了豐富糕點的品種與花樣,汪女士又購買了各種模具,摸索著製作各種口味和形狀的糕點,其製作的糕點越來越精緻,形狀更是千姿百態,每次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來,都引來不少點讚和訂單。
市民王女士在一家單位上班,去年兒子上大學後,平日裡空閒時間比較多。看到有微友在朋友圈曬自製的糕點,王女士便萌發了自製糕點的念頭。今年初,王女士購買了一套家用烤箱,開始在家中學做糕點。「一開始,我只是個人愛好,也沒讓朋友們轉發。」王女士說,「很多朋友覺得總是免費吃不好意思,就給點本錢讓我幫忙做一些,這樣我就做起了『私人烘焙』。」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每次都將自製的糕點拍成圖片,而後曬到朋友圈裡,微友們紛紛予以轉發,接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兼職經營『私人烘焙』,既讓我找到了興趣愛好,又從中結交了不少朋友,還收穫了快樂與效益,可謂一舉多得。」王女士笑著說道。
記者了解到,「私人烘焙」之所以存在,說明它擁有一定市場,但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監管仍是目前面臨的一個課題。一些市民對購買、食用「私人烘焙」食品有自己的顧慮,如大部分作坊沒有生產許可證,沒有標明保質期,出了問題也不好追責,遇到糾紛也不好維權。
在這些看得見的美味手工食品背後,可能存在很多看不見的食品安全隱患。專業人士建議,購買這類私人烘焙產品時也要謹慎對待,儘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放心食品,取得消費憑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銅都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