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想知道自己的身體恢復的情況,需要評估五個方向。產後6到8周,身體各器官就會恢復正常。寶媽最好去醫院進行產後複查,看看恢復的怎麼樣?建議著重關注這五個方向。
1、惡露是否排乾淨
惡露分為三個階段:血性惡露(鮮紅色,3-4天)—漿液惡露(淺粉紅色,2-3周)—白色惡露(白色,約3周)。大多數產婦在產後42天內將惡露徹底排乾淨。
如果惡露持續超過42天,同時出現血量大、顏色紅、異味、頭暈、下腹疼痛等症狀,說明子宮有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2、子宮是否恢復
子宮恢復有幾個重要的指標:
◆ 子宮大小恢復到產前
子宮恢復正常需要42天。從生完寶寶的1公斤到50 - 70克(一個雞蛋的大小)。分娩後,尤其是哺乳期,你會感到劇烈的腹痛。不要擔心,這是一件好事,這是子宮在收縮。
◆ 子宮下降到骨盆中
分娩後,我們會在腹部摸到子宮體。隨著子宮縮小,也在不斷下降,在產後半個月內,下降到骨盆中。
◆ 宮頸閉合
為了便於分娩,子宮頸會變得柔軟並張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指」。產後10天左右,宮頸的內口才會閉合,4周左右宮頸恢復其原來的狀態。
3、生產時傷口是否癒合
順產:有的產婦在順產時,不得不進行側切。採用側切口的孕婦在產後2周內較不舒服,完全癒合需要2-3個月。
剖宮產:剖宮產需要縫合7層,表皮可在7天左右癒合,但內在至少需要2個月,還有接下來的「增生期」,徹底不疼不癢可能長達1-2年。
4、血壓、血糖是否恢復正常
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患有妊娠期高血壓和糖尿病。在懷孕期間,甚至還會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分娩後,我們應該密切關注這兩個指標是否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仍然沒有下降,我們就應該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調節。
5、情緒波動是否降低
產後抑鬱症困擾著許多女性,甚至導致自殺的悲劇。有些人會受到荷爾蒙上升的影響,導致情緒波動大。它也受到家庭成員,特別是丈夫的影響。產婦的情緒是趨向平穩還是越來越強烈,要特別關注。
聰明的孕媽都有一些小技巧,讓產後恢復過程更順暢:
◆ 家人關愛
生育對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次巨大的變化。產後育兒更需要傾心傾力。身心都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尤其是需要家庭的關愛,才能防止產後抑鬱症的形成或加重。
◆ 清潔到位
無論是惡露或傷口護理。一定要注意清潔,防止傷口感染,影響癒合。短時間內只能淋浴,避免坐浴。
◆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有很多好處。母乳會消耗寶媽身體的能量,使體重出現明顯下降。有的寶媽在月子裡就掉十多斤,出了月子就會恢復產前體重。哺乳時,還會促進子宮的恢復,疏通乳腺,提高母嬰免疫力。
◆ 調節心情
生完孩子後,難免會有哭泣、沮喪、委屈等負面情緒。你可以和朋友聊聊,避免積累太多。也要自己進行調整,想辦法讓心情好一些。
◆ 避免過早同房
短期內,儘量避免夫妻生活。大部分產婦器官尚未完全恢復,容易造成繼發性損傷。更容易再次懷孕。如果剖腹產太早懷孕,更有可能對子宮的傷口造成壓力,而且在流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