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經的十裡洋場,有些早已如同過眼雲煙!有些還依稀可尋蹤跡,在上海的一些街道匯聚了歐洲古典式、文藝復興式和中西結合式等各種風格的建築。老樓、老街,老牆,彷佛訴說著過往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多倫路 鄰近魯迅公園,是一條長五百多米的"L"型小路。沿路隨處可見紅磚或青磚的復古小洋樓和人物雕塑,很適合拍照散步。眾多文豪曾在此居住,現今有不少藝術展館,可以感受到濃鬱的文化氣息。
巨鹿路 上海有許多幽靜的小馬路,但是能夠讓人留戀的卻不多,算是其中一條。這裡是近一個世紀前的法租界,仍保留著單行道,參天的梧桐把街道兩旁的小洋樓襯得悠然靜謐,像是沉睡了千年,是適合一個人慢慢品味的街道。
山陰路 是上海市虹口區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長651米。山陰路原名施高塔路(Scott Road),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11年越界築路。山陰路的今世前身。
愚園路 上海西區一條著名馬路。這條悠長的老街,從靜安寺一直通往中山公園,老街上匯集了上海20世紀20、30年代的老洋房。走在街上,充滿了上海元素。
南京路步行街 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步行街的東西兩端均有一塊暗紅色大理石屏,是合影留念的標誌。
上海老街 原名方浜中路,西起河南南路,東至人民路,全長825米,由西到東的建築風格和業態布局展示了老上海從明清至西洋文化湧入時期的一段歷史文化的演變。全街的商業經營以傳統特色行業為主流,突出傳統民俗文化,營造海派文化氛圍。
思南路 有人說,思南路是淮海路的「後宮」,它藏匿在繁華的街道背後,如獨處於世的幽蓮,安靜、恬淡,以緩慢的步調敘述著老上海的歷史與悠悠歲月裡的點滴故事。
新華路 原名「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道路兩邊樹木參天,陽光透過樹葉稀疏處灑下,這裡也許是上海最幽靜的馬路之一。新華路也被為「萬國弄堂」,有數十幢風格各異的異國花園住宅建築。
甜愛路 是上海一條浪漫的愛情馬路,馬路兩側每隔兩米有個木框,共刻有28首中外有名的愛情詩篇,組成了一道「愛情牆」。路口還有個愛心郵筒,不少年輕人都特意來此投遞蓋上愛心郵戳的明信片,向TA郵寄浪漫與真情。
武康路 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武康路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靜的華山路,是一條有37處歷史建築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中有14處優秀歷史建築,是名副其實的「名人路」。
紹興路 一踏入紹興路上,周遭的車水馬龍嘈雜之聲就會立刻煙消雲散。五百米不到的馬路上,處處透露著安靜文藝的氛圍,不時能看到背著單眼相機的文藝青年。紹興路是一條非常有名的路,有名是因為這裡瀰漫著的濃濃的書香氣,這種書香氣可是大有來頭。這裡雲集著許多一流的出版社、雜誌社,還有聞名遐邇的書屋、畫廊等,所以紹興路還享有"出版一條街"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