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累計調水超126億方 山東骨幹水網工程穩民心穩發展

2020-12-20 閃電新聞

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以來,截至目前,山東通過骨幹水網工程累計調水量已達到126.47億立方米。骨幹水網工程在山東省最需要的時候、最關鍵的時刻,起到了穩定民心、穩定發展的作用。

山東骨幹水網工程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態、鄉村文明建設等功能於一體,效益發揮逐年提升,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目前全省骨幹水網工程總長1459公裡,設計調水能力達到20.4億立方米,「一縱多橫、兩湖多庫、三源多口」骨幹水網工程格局加速形成。

外調水是受水區各市城市工業、生活的保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地下水壓採區的替代水源之一。山東骨幹水網工程累計調水126.47億立方米中,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調引黃河水67.4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水量)、當地水(東平湖、峽山水庫、大沽河等水源)約14.1億立方米。2019至2020調水年度,完成調水15.5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10.56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工程先後向南四湖、東平湖及南水北調工程調蓄水庫生態補水3.74億立方米;累計為小清河補源2.45億立方米,為濟南市保泉補源供水1.65億立方米,確保泉水四季噴湧,彰顯了濟南泉城城市名片形象。

引黃濟青工程通水運行30多年來,補充地下水約6.89億立方米,既抬高了地下水位(部分地段地下水位上升非常明顯),又壓制了鹹水的入侵,改善了區域土地狀況,保護了生態環境,尤其昌邑、寒亭、壽光等北部沿海鹹水地區受益明顯。

黃水東調工程運行以來,調引黃河水入廣南水庫(天鵝湖)進行調蓄(蓄水已超過1億立方米),使廣南水庫重現生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米山水庫自膠東調水工程通水以來,再也沒有出現過乾涸情況。調水工程所到之處,水生態環境均得到較好改善。

保障調水水質建設的大量中水截蓄導用工程,為全省30個市(縣)增加農田灌溉面積200萬畝。引黃濟青工程多年來累計為博興縣和工程沿線提供農業用水近20億立方米,擴大改善灌溉面積333.3平方公裡,增產糧食約7億公斤;為壽光市改善糧食種植面積40萬畝。

山東省骨幹水網工程連通南四湖、東平湖、峽山水庫戰略水源地,不僅僅是供水生命線,調水工程沿線水土保持措施、綠化防護林帶,還為沿線廣大群眾營造了人水和諧的良好生態人居環境。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11月24日 第4732期 記者 趙新

_

_

相關焦點

  • 全省骨幹水網工程總長度達...
    二山東骨幹水網工程體系和調度運行體制機制加速形成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續建設,目前全省骨幹水網工程總長度已達1459公裡,設計調水能力20.4億立方米,供水範圍已經覆蓋全省除臨沂、日照、泰安之外的其他13個市。
  •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從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獲悉,22日9時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六年惠及超1.2億人
    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部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山東水網規劃多項大工程
    二是完成黃水東調應急工程建設,將黃河水自麻灣、曹店引黃閘輸送至濰坊市濰北第二平原水庫。  三是開工建設黃水東調應急二期工程,將黃水東調應急工程自濰坊延伸至膠東調水工程宋莊分水閘,與膠東調水工程聯合調度,向青島、煙臺、濰坊、威海四市年調長江水、黃河水能力達到11.06億立方米。
  • 山東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111萬農村群眾飲水氟超標問題
    骨幹水網方面,依託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省級骨幹水網工程,延伸、優化供水網絡,相繼建成黃水東調工程、峽山水庫膠東調蓄省級戰略水源地工程、引黃濟青改擴建主體工程等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的優化配置、聯合調度,初步建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調水工程體系。
  • ...三縱」骨幹水網——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題:加快構建「四橫三縱」骨幹水網——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會如何推進?骨幹水網將怎樣加快構建?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12日就以上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 加快構建「四橫三縱」骨幹水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加快構建「四橫三縱」骨幹水網——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談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會如何推進?骨幹水網將怎樣加快構建?水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12日就以上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 權威發布|山東村級供水設施實現全覆蓋,111萬農民群眾飲水氟超標...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將治水興水作為事關山東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著力破解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水安全問題,水利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水利改革發展進入「快車道」,尤其是水利建設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 畢節水利建設:蹄疾步穩保生產惠民生
    這一貴州省歷史上投資和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將以其宏大的襟懷和瑰麗的身姿,傲然呈現在氣勢磅礴的烏蒙高原,有效構建起以此為骨幹的黔西北地區安全水網體系,為畢節、遵義兩市10個縣(區)267萬人口提供安全穩定供水水源,有效解決千百年來困擾他們居家生活、發展生產所面臨的工程性缺水問題,給他們帶來長遠的福祉。
  • ...能力4.52億立方米、戰略儲備庫容2億立方米,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並回答記者提問。山東骨幹水網工程體系日趨完善。依託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省級骨幹水網工程,延伸、優化供水網絡,相繼建成黃水東調工程、峽山水庫膠東調蓄省級戰略水源地工程、引黃濟青改擴建主體工程等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的優化配置、聯合調度,初步建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調水工程體系。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線啟動新的年度調水 計劃向山東調水6.7億方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23日10時許,南水北調東線臺兒莊泵站開機,東線2020-2021年度調水正式啟動。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新的調水年度計劃向山東省調水6.7億立方米,預計2021年5月底之前完成。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 計劃配水1.8億立方米
    2020年12月19日通過膠東調水工程調引客水水頭正式進入門樓水庫,標誌著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本年度調水運行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實行膠東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工程聯合調度,計劃向煙臺市配水1.8億立方米。  本次調水的一大亮點是「智能化」。煙臺段全線已完成自動化建設任務,並全面投入運行。
  • 山東國資國企:加快項目投資和招引 助力穩增長
    咬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抓實穩增長各項舉措,山東國資國企通過加快項目投資和項目招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穩增長注入強大動力。標題:【衝刺四季度.大競賽大比武】山東國資國企:加快項目投資和招引助力穩增長齊魯網.11月4日訊咬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抓實穩增長各項舉措,山東國資國企通過加快項目投資和項目招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穩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 計劃調水6.74億立方!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新年度省界調水
    12月23日10時,伴隨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臺兒莊泵站的開機運行,標誌著2020~2021年度蘇魯省界調水工作正式開始。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部署、東線總公司調度指令要求,山東幹線正式啟動省界調水,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立方米,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立方米。
  • 山東一周榜單|各地單位部門政務公開大排名;這4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本次,省政府辦公廳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委託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政務公開評估工作組對39家省直部門、單位,16市政府和137家縣(市、區)政府2019年的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了評估。在258名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獎者中,山東有4人光榮上榜: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山東大學李術才和陳子江(女),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譚旭光。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後,經中央批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於2017年共同設立的又一重要科技獎項。
  • 山東中行多措並舉,助力外貿企業行穩致遠
    山東中行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著力開展穩外貿穩外資、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等工作。 截至目前,山東中行已累計發放各類進出口貿易融資1300億元,以實際行動助力外貿企業行穩致遠。
  • 水穩層一天灑多少次水 水穩層的作用
    一般樓房中都是有水穩層的,對於水穩層的養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必須要提前去了解清楚,不能過於盲目,不然就會直接影響到後期的工作,這樣就會比較麻煩了,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水穩層一天灑多少次水?水穩層的作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