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2020-12-27 澎湃新聞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從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獲悉,22日9時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以來,已完成前4個年度調水任務,工程運行安全平穩,經環保部監測,調水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南水北調工程 中新網 資料圖

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整3年。截止2017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輸水達到135億立方米,相當於從南方向北方搬運了945個西湖的水量。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一條源起丹江口水庫,幹線總長1432公裡的輸水線,將滾滾長江水由南向北引至豫、冀、京、津四地,潤澤了乾涸北方的5000萬人口。

目前,在有關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正在組織實施2017年至2018年度調水工作。江蘇段工程已調水入駱馬湖11.71億立方米,5月底完成調水入山東省10.88億立方米年度任務。本年度跨省調水量首次突破10億立方米,是歷年之最,較上一年度增加22%。東線一期工程5個調水年度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將超過30億立方米,工程效益進一步凸顯。

據了解,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從江蘇省揚州市附近的長江幹流引水,通過13級泵站逐級提水,利用京杭運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調水,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後到達山東省。

(原題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調水入山東超30億立方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南水北調 東線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南水北調東線啟動新的年度調水 計劃向山東調水6.7億方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23日10時許,南水北調東線臺兒莊泵站開機,東線2020-2021年度調水正式啟動。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新的調水年度計劃向山東省調水6.7億立方米,預計2021年5月底之前完成。
  • 計劃調水6.74億立方!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新年度省界調水
    12月23日10時,伴隨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臺兒莊泵站的開機運行,標誌著2020~2021年度蘇魯省界調水工作正式開始。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部署、東線總公司調度指令要求,山東幹線正式啟動省界調水,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立方米,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立方米。
  • 1.2億人受益 調水394億立方米...南水北調通水六年取得了這些成就
    水利部今天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現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沿線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調了多少水?水質怎樣?多少人受益?生態和經濟效益如何?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6年前,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河南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啟,蓄勢已久的南水奔湧而出。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
  • 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6年來,工程調了多少水?水質怎樣?多少人受益?生態和經濟效益如何?對此,記者走訪工程沿線多地現場,同時向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等單位進行了了解。  6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東線工程從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出發,用世界最大規模的泵站群,一級一級「託舉」長江水北上,東流膠東,北上天津,造福萬千人家;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上天」過渡槽、「入地」穿黃河,長江水千裡奔流,潤澤豫冀津京。  6年來,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六年惠及超1.2億人
    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部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惠及超1.2億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水利部今天(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
  • 31年累計調水超126億方 山東骨幹水網工程穩民心穩發展
    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以來,截至目前,山東通過骨幹水網工程累計調水量已達到126.47億立方米。骨幹水網工程在山東省最需要的時候、最關鍵的時刻,起到了穩定民心、穩定發展的作用。外調水是受水區各市城市工業、生活的保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地下水壓採區的替代水源之一。山東骨幹水網工程累計調水126.47億立方米中,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調引黃河水67.4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水量)、當地水(東平湖、峽山水庫、大沽河等水源)約14.1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工程累計向北調水394億立方米,沿線京津冀魯豫江皖七省市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通水六年,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通水七年,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重點建設項目巡禮】河北省南水北調工程(一)
    2002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並要求根據前期工作的深度,先期實施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提出的三條調水線路、調水規模和實施方案為∶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
  • 【深度觀察】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綜合效益充分發揮 1.2...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調水和節水這兩手要同時抓。」 390億立方米!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
  • 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 計劃配水1.8億立方米
    2020年12月19日通過膠東調水工程調引客水水頭正式進入門樓水庫,標誌著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本年度調水運行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實行膠東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工程聯合調度,計劃向煙臺市配水1.8億立方米。  本次調水的一大亮點是「智能化」。煙臺段全線已完成自動化建設任務,並全面投入運行。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只是建設一條調水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八裡灣泵站緊鄰東平湖。該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將前一級鄧樓泵站的來水調入東平湖,並根據上級指令進行東平湖新湖區排澇及生態補水。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供圖  初冬時節,陽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瀲灩。  東平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的調蓄水庫之一。從江蘇揚州引來的長江水,經泵站逐級提水進入東平湖後分為兩路,一路向北穿過黃河後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則向膠東地區供水。
  • 1.2億多人用上「南水」(深度觀察)
    390億立方米!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
    千裡北上潤萬家一渠清水奔流不息連沃野一脈真情南北如一若比鄰6年來它一刻不停 安全運行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造「水往高處流」之工程偉業串聯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水分兩路一路北上自流天津一路東奔潤澤膠東半島累計調水46億立方米5800餘萬居民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