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安全感的5件事,父母別再做了

2020-08-28 恩吉拉國際早教

圖片來源:網絡

童年的經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兒時經歷的恐懼、創傷和被忽視會直接影響大腦的發育,從而影響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和行為。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不易,但破壞卻只是一句話的事。


為人父母,有些話真的要少說,最好不要說。

下面的一些話,你是不是對孩子說過呢?


讓孩子有被拋棄的感覺


「有了弟弟妹妹,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乖乖吃飯,我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長喜歡用「我不要你了」嚇唬孩子,尤其是不聽話的孩子。


圖片來源:網絡


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不能真正理解這些事物是否真實存在,經常拿這些莫須有的事物嚇唬寶寶,會使寶寶越來越膽小怕事。


「我就不要你了 」這句話最讓寶寶恐懼,他會相信爸爸或媽媽真的要拋棄他。


這種最「有效」的絕招,本質是粗暴和冷漠,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你能想像到,這個孩子以為自己最愛的媽媽不要自己了,有多無助、有多崩潰。


小孩子是很難分辨大人是真話是假話,是氣話還是實話,大人口中嚇唬孩子的玩笑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攻擊和傷害。


想讓孩子有安全感,就不要經常嚇唬他。


希望他從來沒存在過


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就大發脾氣,比如孩子吃飯把筷子弄掉了,就會罵:「連個筷子都拿不住,你還能幹什麼!」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又會罵:「走個路都能摔倒,幹什麼吃的!」


要是不小心丟錢了,那罵的更難聽:「我養你有什麼用,還不如養條狗!」


什麼?說自己的孩子不如狗?未免太過分了吧。


其實只要你能冷靜下來就會想明白,孩子不就是掉了根筷子,丟了點錢嘛,多大點事啊,跟孩子耐心講清楚,叫他下次注意不就得了嘛,至於罵那麼難聽的話嗎?


他們聽見父母這樣的話,開始會懷疑自己的存在,開始嫌棄否定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感瞬間崩塌,甚至會想盡辦法證明自己的存在,討好父母。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尊心,做錯事也很正常,別拿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更何況,大人也做不到不犯錯誤啊。


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


寶寶熟睡後悄悄離開,或是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溜走,這樣的分離方式都是不正確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NLP學院親子關係專家林文採博士說:


「當寶寶醒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心理就會產生不適應感。


孩子是無法接受,讓其安然入睡的依賴者(媽媽)消失的,倘若這樣的現象重複發生,就會致使其產生分離焦慮。


另外,在寶寶不注意時走掉,寶寶會因為沒有安全感,造成分離創傷,引發分離焦慮症。」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被丟下」的記憶,有大部分父母會忽略孩子本身的體驗感,意識不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會傷害孩子大腦,會影響孩子對安全感建立。


在精神上被「丟棄」過的孩子,即便是父母給孩子最完美的物質享受,也難彌補孩子內心的空缺。


如果父母長期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精神忽視,還可能扭曲孩子的人格。


心理研究指出:大部分人的傷痛其實是來自童年——在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沒有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回應,而是被忽略忽視。


圖片來源:網絡


面對和孩子分離,即使孩子大哭,也要主動告訴他:「媽媽下班就回來了」。


鼓勵孩子主動跟你說「再見」,再履行你的承諾,及時出現在他面前,次數多了,孩子就知道了你只是暫時離開。


夫妻關係不和諧


4月18日晚8點30分左右,市公安局機場分局候機樓派出所接到機場候機樓工作人員電話。


「候機大廳25號門這裡,有個小男孩,大人走開了,你們過來看下吧。」


民警趕過去一看,一名手足無措的小男孩站在門口,正在哭泣。


圖片來源:網絡


「剛剛有大人在的,後來都走了,可能是小朋友的家長。」工作人員說。


民警調看了事發前的公共視頻。當晚約8點25分,一輛私家車停在候機大廳23號門附近。一名男子從駕駛座下來,走進候機大廳。


「當時好像看到兩個大人在爭執,中間隔著玻璃門,具體說什麼沒聽到。」候機大廳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說。


圖片來源:網絡


隨後民警撥打男孩父母的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


最後民警排查聯繫到男孩的大伯,男孩的伯父到了的時候,小男孩一下就認出了親人,幾乎是飛撲到張先生懷裡,泣不成聲。


圖片來源:網絡


事後張先生向民警轉述弟弟的話,「他們兩口子鬧了點矛盾,來機場的路上一直在吵,到機場下車了還在吵。然後,可能就是賭氣,『你不管,我也不管』,就把小孩扔在候機大廳了。」


父母總是吵架,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噩夢。


他們經常會擔心父母隨時會分開,自己隨時會被拋棄,特別是像新聞裡一樣,孩子直接被丟下,長期生活在緊張的氣氛中,在家裡如履薄冰,夾在父母中間,承受著兩人的唇槍舌劍。


父母吵架,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長期生活在父母關係不和諧的家庭裡,孩子是很難有愛和安全感的。


不帶孩子或者撫養人不穩定


很多父母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寶寶,家人商量後都會決定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保姆阿姨來幫忙。


圖片來源:網絡


不管是自己的長輩、親人,還是保姆阿姨,最好不要頻繁更換寶寶的看護人,因為每更換一次,寶寶都需要重新適應,每個適應期大約都需要幾周時間。


在此期間,寶寶因為找不到熟悉的人或者懼怕新的看護人,而產生的孤獨感可能會對他的心理成長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寶寶開始認人之後,一旦面對無法在自己記憶圖片中找到的面孔,就會很沒有安全感。


心理情緒表現出來就是哭鬧、不配合,無法按照平日的作息正常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寶寶將來長大後會通常會膽小或有其他的性格缺陷。


孩子3歲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


如果這個時期,孩子越缺少父母的關愛,很容易變得膽小孤僻。


圖片來源:網絡


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說過:「如果在3歲前,媽媽和孩子分離超過兩周,孩子的被拋棄創傷將是不可逆轉的。孩子越小,心理就越脆弱,受到的傷害就越難以彌補。」


孩子3歲前,再難也要儘量自己帶孩子。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沒安全感的這4件事,你都做過幾件?
    一個人最初的安全感,正是來源於父母。安全感的建立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摧毀信任感也許就在一瞬間。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和孩子互動時不自覺流露出的情緒、說話的語氣及臉上的表情神態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換位思考一下,假如在你5、6歲的時候,父母不辭而別,還把你留給一群陌生人,一留就是一整天,換你你害不害怕?最要命的是,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副作用。一般來說,經歷過父母第一次不辭而別的孩子,會在第二次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開始擔心,並且更黏父母,這下孩子分離焦慮更嚴重了。
  • 孩子被欺負,父母的幾種做法正悄悄破壞了他們的安全感,別不自知
    ,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導致他們內心極度缺乏情感關懷,將來在學習和工作中困難重重。,卻是一種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行為。家長要教會孩子去做一個勇敢的人,敢於面對惡勢力,心中永遠保持正義的信念,這樣才有足夠安全感。
  • 我們做的很多「好」事情可能都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經常被媽媽們提到的一個詞,也是在我們這一代媽媽中特別火熱的一個詞。然而,安全感這個詞卻像懸在大家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讓媽媽們提心弔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看完下面,也許你認為是給孩子安全感的事情可能會是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事情。 什麼是安全感 簡單的一點說,安全感就是自己的內在力量,一種內心的安定。這個內在力量能讓我們可以無懼困難挫折或者說可以跌倒了再爬起來。
  • 最毀孩子自信+破壞安全感的五句話,家長別再說了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務必注意自己的言行,下面很多父母常說的打擊孩子自信+破壞安全感的5句話,說過的父母千萬不要再說了。姐姐,孩子一不聽話你就對她說「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哪裡來的安全感哪裡來的自信呢?被父母扼殺的自信是用再多的金錢都彌補不了的。
  • 最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三件事,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做
    導讀:最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三件事,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三件事,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5件事最容易讓孩子擁有幸福感,但大多數父母做不到
    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幾年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眼裡,家就是他們的全世界。這段時間裡,孩子和外界的接觸甚少,所以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父母的愛與陪伴。但現實社會,很多父母忙於生計,覺得根本就抽不出時間來陪孩子。然而等他們慢慢長大了,就開始獨立,與父母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才懊悔陪伴孩子是一件不能等的事情。
  • 如何修復孩子被破壞的安全感?
    再後來,只要誰提起外婆家,二寶就大哭。看到二寶這樣,我覺得這件事我一定做錯了,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回頭再看,我做錯了至少3件事,讓二寶對我產生了不信任感:1)離開之前我沒有跟二寶說,突然就走了。2)奶奶家對二寶來說,是個新環境。我們沒有讓她提前適應一下。3)沒有告訴二寶,媽媽多久能回來。孩子以為媽媽不要她了。
  • 父母再愛子女 3件事別做
    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無私而偉大的,父母都願意為孩子們付出一切。只是在今天這個環境,不論有多愛自己的子女,都不要做這三件事!孩子做的好的事,父母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的不好的事,父母該批評的時候還得批評。哪怕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成家,身為父母,也有需要承擔的責任。另外也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要懂得說「不」。
  • 減少孩子上學分離焦慮,父母要做對六件事
    孩子有上學焦慮,六件事爸媽一定要做:1.吃飽睡飽再上學:睡眠充足,孩子情緒才會好,早餐能吃的孩子,當然是吃飽再上學,但吃不下的孩子不用強迫吃,別讓一整天的情緒在早餐就被破壞,因為有焦慮感會真的吃不下,但還是建議吃一點點抗焦慮食物再出門,例如全榖片加牛奶、杏仁小魚、深綠色蔬菜及水果,份量少像點心,孩子接受度會比較高。所謂抗焦慮的食物,就是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和鎂的食物,爸媽可以自由搭配。2.
  • 只因沒處理好這件事,我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一位寶媽的自責
    「我沒到,一個國慶假期過去了,只因為一件事沒處理好,我就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小景說。小景的兒子現在3周歲了,一直以來都特別懂事/乖巧。平時她上班或者出差,孩子還會和她說「拜拜」,在她回家時,孩子也會上前和她擁抱。
  • 3歲前,父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5件事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因為愛,難免會對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各方面都發展得好。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有些事情急不得,逼迫往往會適得其反。3歲前,這5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甚至還有人說:2歲3歲不分房,4歲5歲毀斷腸。
  • 孩子將來是否出色,取決於爸爸能否陪孩子做這5件事,媽媽別插手
    導讀:孩子將來是否出色,取決於爸爸能否陪孩子做這5件事,媽媽別插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將來是否出色,取決於爸爸能否陪孩子做這5件事,媽媽別插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比打孩子還可怕,你家孩子有安全感嗎?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這種東西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和自身從小所處的環境有關。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父母的呵護和寵愛一路長大,那麼他的安全感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到哪裡都有安全感伴隨。相反的,如果父母在家愛吵架並且毫不避諱的在孩子面前吵鬧甚至扔東西,孩子內心必定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且童年的這種缺失,有可能會影響一生,這比挨打更可怕。看看父母是怎麼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夫妻之間不和諧孩子放學回家等來的不是香噴噴的飯菜而是爸爸媽媽歇斯底裡的吵鬧,而孩子還小,只會被父母嚇到。
  • 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
    導讀: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師勸告: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很關鍵,家長可別帶孩子做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
    ,沒多久這家鄰居就來了,那個時候她家女兒才5歲。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總是打擊孩子其實打擊孩子,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通病,這個通病還有很多家長依舊在犯,但是在這裡我請求各位家長,要是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千萬別做這件事。
  • 「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別只圖省錢省事,這件事別再做了
    說起給孩子"把尿",很多人覺得那是老一輩才會做的事,現在還有誰給孩子"把屎把尿"? 從一胎到二胎,父母不僅心態上從緊張到鬆懈,經濟上也有"手有餘錢"到"緊巴巴"的過日子。 畢竟,多生一個孩子可不是多添一雙筷子那麼簡單,倆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得顧及到,哪一方面又不需要花錢呢?
  • 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再生氣也別做!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哪怕是為了孩子好,但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尤其是生氣時的氣話,也如釘子一般扎進孩子的心。說從來都不朝孩子發火那簡直是奇蹟,我們沒法做到100%的好父母,但也求能做個60%的及格父母,別辜負了孩子對自己的一片真愛。
  • 為人父母必須的第一件事——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初為人父,有喜悅也有迷惑,通過閱讀育兒書籍,小洲得知為人父母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嬰兒不容易哭鬧,更聰明更健康。」這是小洲在育兒書上讀到的內容,「可是安全感是多麼虛偽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啊!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新手爸爸小洲很疑惑。我第一次聽到安全感這個詞,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別做這4種毀壞寶寶安全感的事,對孩子心理殺傷力很大,切記
    導讀:別做這4種毀壞寶寶安全感的事,對孩子心理殺傷力很大,切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做這4種毀壞寶寶安全感的事,對孩子心理殺傷力很大,切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做這5件事,會給孩子的一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真正影響的孩子的,並不是物質環境的富裕或貧窮。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引導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又不失偏頗?又如何才能把自己對孩子施加的影響轉化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正能量呢?1、最怕父母說話不算數父母答應過孩子的事情,孩子都會記得的。